1.1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定义: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的运动。
自转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看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北逆南顺)
自转周期:一天,约24小时。
自转的地理现象:①同一地区产生昼夜更替;②-八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中图版八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1.1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1、 定义: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的运动。
2、 自转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看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北逆南顺)
3、 自转周期:一天,约24小时。
4、 自转的地理现象:①同一地区产生昼夜更替;②不同地点产生时间差异。(位置越偏东,时间和日出越早)
5.定义:地球按一定轨道绕太阳运动,这种运动叫地球的公转。
6.方向:自西向东。
7.周期:1年。
8.地轴是倾斜的,且空间指向保持不变。
9.公转的地理意义:同一地区产生四季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不同地区产生五带的划分。
1.2 海陆分布。
1.地球表面由陆地和海洋两大部分组成。海洋面积面积为3.61亿平方千米,约占71%,陆地面积为1.49亿平方千米,约占29%(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2.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东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南半球。无论是什么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其中北极中心为北冰洋,南极中心为南极洲。
一、 七大洲。
1.大陆和附近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全球共分为七大洲,按面积大小排列顺序是: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2.七大洲的分界线。
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记忆口诀:乌乌里大黑土。
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 ③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南美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
巴拿马运河 ⑤非洲与欧洲的分界线:直布罗陀海峡南美洲与南极洲的分界线:德雷克海峡 ⑦欧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
丹麦海峡。
二、 四大洋。
1、四大洋面积由大到小依次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太大印北)
其中面积最大、最深的是太平洋;面积最小的是北冰洋;呈“s”形分布的是大西洋;
跨经度最广、完全位于北半球的大洋的是北冰洋;被亚洲、欧洲和北美洲三大洲包围的。
是北冰洋;完全位于东半球的是印度洋;跨东西南北四个半球的大洋是太平洋,大西洋。
1.3 海陆变迁。
1.造成海陆变迁的原因:地壳运动、海平面升降和人类活动。
2.大陆漂移学说的提出者是魏格纳(2023年)他认为大约在2亿年前,各大陆是连接在一起的,称为泛大陆,其周围是广阔的海洋,称为泛大洋,后来,泛大陆**成几块,每一块都以极其缓慢的速度向不同方向漂移,最后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海陆分布状况。而大陆漂移的动力来自地球内部的物质运动。
3.在研究大陆漂移和海底扩张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板块构造理论,将全球共有六大板块,分别是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其中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位于海洋中的是太平洋板块。
4.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动比较频繁。火山、**集中分布在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
世界两大火山**带:①环太平洋火山**带(最大)、②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带。
5.①喜马拉雅山脉是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碰撞形成的。②安第斯山脉是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相碰撞形成的。
③阿尔卑斯山脉是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相碰撞形成的。④落基山脉是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相碰撞形成的。⑤日本多**主要是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相碰撞挤压处。
⑥四川地区多**是因为处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碰撞挤压处。⑦地中海面积不断缩小主要是由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不断挤压;红海面积不断扩大主要是由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不断扩张(张裂)
第二章世界气候。
2.1 世界的气温和降水。
1.一天中的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午后2点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之前。
2.一年中北半球陆地月平均最高气温是7月份,最低气温是1月份,南半球相反。
3.世界气温的影响因素及分布规律:
1)纬度位置:气温从赤道向两极逐渐降低_。(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_)
2)海陆位置:同一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冬季陆地气温低于海洋。
3)洋流因素:暖流经过气温较高,寒流经过气温较低。
4)地形因素:气温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4.北半球陆地面积较南半球大,等温线更弯曲;南半球海洋面积远远大于陆地,等温线更平直。
5.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1)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纬度位置)
2)中纬度地区,一般沿海多雨,内陆少雨(海陆位置)
3)暖流经过降水多,寒流经过降水少。 (洋流因素)
4)在山地,迎风坡降水多 ,背风坡降水少。(地形因素,高大山脉对气流的阻挡)
5)南、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大陆西部、内部少雨(副热带高气压控制);东部多雨(夏季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影响)。
2.2 世界的气候类型。
一、主要气候类型比较:结合课本p44世界气候类型图,答案以课本为准。
二、气候类型的如何进行判断。
2.3气候与人类活动。
1.气候对农业的影响最为显著。
2.一个地区的气候特征,往往决定了这个地区适宜种植哪些作物,养殖何种牲畜。(种类及分布地区)
3.气候还影响到农业耕作制度。降水少的地方需要灌溉发展种植业,而降水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农作物的收成。
4.气候发生异常会造成洪涝、干旱和寒潮等灾害。需要加强对气候的监测,以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
5.气候不但影响人们的饮食习惯和服饰,也影响各地房屋建筑。
第三章居民与聚落。
3.1人种和人口。
1.人种之间最明显的区别是肤色。
2.主要按照肤色差异,可将世界三大人种分别是黄色人种、白色人种和黑色人种。
黄色人种**黄色,眼睛为褐色或黑褐色,头发黑且直,鼻梁不高,嘴唇稍凸且厚度中等。
白色人种肤色浅白,眼睛呈碧蓝色、褐色或浅灰色、浅褐色,头发多为金黄色或棕色,且为柔软的波状或直发,鼻梁高,鼻尖突出,嘴唇薄。
黑色人种**黝黑,眼睛是黑色,头发黑且多卷曲,鼻宽且鼻梁较矮,嘴唇厚并凸出。
3.三大人种的分布:
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和东南部,美洲的原住居民也是黄色人种。
白色人种是目前分布最广泛的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西亚、中亚、南亚以及非洲的北部,伴随欧洲的殖民扩张还扩展到美洲和大洋洲。
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的撒哈拉以南地区。美洲也有黑色人种分布。
4.世界上温带、**带以及热带的部分地区集中了世界绝大部分人口,寒带和干旱地区则人口稀少。(北半球多于南半球,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往往形**口密集区)
5.世界人口高度集中于地势低平的地区,约80%的世界人口分布在海拔500米以下的平原、低山丘陵。
6.人口稠密地区: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以及南北美洲东部等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
八年级上册中图版地理复习提纲
八年级地理上册复习资料。第一章。定义 地球绕着地轴的旋转运动。地球的自转。地球运动与海陆分布。方向 自西向东。周期 约24小时 或一天 地球运动。地球的公转。产生现象 昼夜更替和时间差异定义 地球绕着太阳的旋转运动。方向 自西向东产生现象 四季的变化。运动特征 地轴倾斜且方向保持不变,地轴与公转轨道...
中图版地理 八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1.1地球的自转和公转。1 定义 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的运动。2 自转方向 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看呈逆时针 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北逆南顺 3 自转周期 一天,约24小时。4 自转的地理现象 同一地区产生昼夜更替 不同地点产生时间差异。位置越偏东,时间和日出越早 5.定义 地球按一定轨道绕太阳运动,...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1.1地球的自转和公转。1 定义 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的运动。2 自转方向 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看呈逆时针 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北逆南顺 3 自转周期 一天,约24小时。4 自转的地理现象 同一地区产生昼夜更替 不同地点产生时间差异。位置越偏东,时间和日出越早 5.定义 地球按一定轨道绕太阳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