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

发布 2023-01-01 05:18:28 阅读 5353

1、我国的地理位置:半球划分:东半球、北半球,海陆位置:

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经纬位置: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

南部少数地区位于热带,没有寒带。(地球五带划分)

2、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东临太平洋,陆上邻国14个:朝鲜、俄罗斯(面积最大)、蒙古、哈沙克斯坦(世界最大内陆国)、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尼泊尔、不丹、印度(邻国人口最多)、缅甸、老挝、越南。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

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韩国、文莱。渤海和琼州海峡是内海。濒临的海洋自北向南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陆上国界线2.2万多千米,海岸线长1.8万多千米。

3、疆域四至:最东端:黑龙江省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最西端: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帕米尔高原最南端:海南省南沙群岛曾母暗沙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县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

(我国南北跨纬度广---南北气温差别大、东西跨经度广---日出时间不同-东早西晚)

4、地理位置的优越性:①我国领土跨纬度广,南北气候差异大,有利于发展多样化的农业②我国海陆兼备,海岸线长,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③我国西部深入亚欧大陆腹地,有众多的陆上邻国,有利于对外交往与合作。

5、我国的行政区域分省、县、乡**,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对应重点省区的简称,行政中心,位置,轮廓)

6、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人口分布特点:东多西少。以黑河—腾冲为界,东部人口分布密集,西部人口分布稀疏。

(原因)解决人口问题采取的国策: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内容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7、我国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的原因:人口多。我国每年仍然净增加数百万人口的原因:人口基数大。(人口密度=人口÷面积)

8、我国有56个民族,有55个少数民族,其中人数最多的是汉族,少数民族人数最多的是壮族,人数最少的是珞巴族,分布最广的是回族。汉族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云南省的少数民族数最多。各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

一些少数民族风情: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摔跤、赛马;傣族的泼水节、孔雀舞;朝鲜族的长鼓舞、跳板;维吾尔族的手鼓舞、叼羊;黎族的竹竿舞等。

9、我国地形特点:地形复杂多样,高原、山地(山区)面积广大。我国地势特点:

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判断依据:河流大多自西向东流。

中国地势**阶梯:第一级阶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第二级阶梯(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第**阶梯,自西向东:一、二、三。

10、地势的优越性:①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带来降水②使我国河流多自西向东流,沟通了东西部的水上交通③阶梯与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

11、山区的优缺点:(不利)①山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②容易发生滑坡、崩塌等自然灾害(有利)①地形复杂多样,有利于农业多种经营②有利于发展旅游业、采矿业等。

12、我国温度带划分:由北向南划分为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带、热带,此外还有高原气候区。划分温度带的主要指标是活动积温。

一个地方的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反映了该地气候的湿润程度。我国的干湿地区由西北向东南分为干旱区、半干旱区、半湿润区、湿润区。

13、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冬季风(风向包括西北季风和东北季风)寒冷干燥,是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主要原因之一;夏季风(风向包括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温暖潮湿,形成了我国的雨季。冬季风带来的灾害性天气:

寒潮。夏季风带来的灾害性天气:干旱、洪涝(旱涝)、台风。

14、我国降水季节(时间)分布特点: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年降水量地区(空间)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15、我国气温冬季分布特点:南北气温差别很大。夏季气温分布特点:普遍高温,除了青藏高原以外。

16、我国气候类型: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降水较少)、高原山地气候。气候特点:

①季风气候显著②气候复杂多样③气候大陆性强。

17、我国面积最大的湖泊(咸水湖):青海湖。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塔里木河。汛期最长的河流:珠江。

18、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流入东海。上中下游分界点是湖北宜昌,江西湖口。

主要支流有岷嘉汉,乌湘赣。它是我国长度最长、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有“水能宝库”和“**水道”之称。

长江的水利枢纽:三峡、葛洲坝。长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

中游荆江河段河道弯曲、水流不畅被称为“九曲回肠”,下游有利于航行。中下游洪涝灾害频繁,原因、对应治理措施:①降水集中,干支流同时涨水(修建堤坝或水库)②中下游地区地势低平、排水不畅(疏通河道)③上中游植被遭到破坏(植树造林)④围湖造田(退耕还湖)

19、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流入渤海,上中下游分界点是内蒙古的河口,河南的桃花峪。主要支流是渭河和汾河。

它是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的水利枢纽:青铜峡、三门峡、小浪底。

上游水能资源丰富,中游水土流失严重,下游是“地上河”。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当地土质疏松、植被稀少、夏季多暴雨,所以水土流失严重。下游地上河的原因:

黄河下游流经平原,河道变宽,流速减慢,泥沙淤积,形成地上河。治理措施:中游:

植树造林,开展水土保持,下游加固大堤。黄河下游没有支流的原因:下游是地上河。

黄河凌汛:发生在上游的刘家峡至包头河段、下游的开封至入海口河段。

20、我国的自然资源特点:总量丰富、人均不足。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够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属可再生资源。

(土地、森林、水和水能等)。总是用一些就少一些的自然资源属非可再生资源。(石油、矿产资源等)

21、土地资源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和建设用地等。土地资源的特点:土地利用类型齐全,耕地、林地比重少,草地和难利用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人与耕地的矛盾突出。

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及低缓的丘陵地区。草地主要分布在年平均降水量不足 400mm的西部和北部地区。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部的山区。

难利用的土地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解决土地问题国家采取的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22、中国是一个贫水国家,总量丰富,人均不足。受季风气候的影响,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分配和地区分配很不均匀。从时间分布看,季节分配不均,夏秋多,冬春少,年纪变化大;从空间分布看,我国水资源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解决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措施是兴建水库。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匀的有效办法是跨流域调水。如南水北调引水工程,对于缓解我国北方地区的严重缺水有重要作用。

南水北调工程就是把长江水系丰富的水资源,调到缺水严重的华北、西北地区。分东(扬州—京杭运河—津冀鲁)、中(丹江口水库—京津冀)、西(雅砻江、金沙江—黄河上游)三条线路。引栾入津,是将滦河水引入海河水系,缓解天津缺水状况;引黄济青,将黄河水调入青岛。

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是解决我国缺水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水污染和水浪费(中国节水标志)南北方耕地和水资源的对比:北方地多水少、南方地少水多。

23、我国农业生产部门分为种植业、畜牧业、林业和渔业。种植业集中分布在东部季风区,西部地区的种植业主要分布在地势较低、水源较充足的平原、河谷和绿洲地区。畜牧业分为牧区畜牧业和农耕区畜牧业,四大牧区:

新疆牧区(新疆细毛羊)、内蒙古牧区(三河马、三河牛、阿拉善骆驼)、青海牧区(青海牦牛)、**牧区(**牦牛、藏南绵羊)。淡水渔业生产集中分布在长江中下游流域,四大渔场:黄渤海渔场、舟山渔场、南海沿岸渔场、北部湾渔场。

三大林区:东北林区、西南林区、东南林区。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

农作物包括粮食作物(水稻、小麦——南稻北麦)、油料作物(长江油菜带、黄淮花生区两大生产区)、糖料作物(南种甘蔗北甜菜)、棉花(新疆南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三大棉区)。

24、发展农业要遵循因地制宜原则。在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热条件好的平原地区发展种植业。在河湖较多、水流平缓的地方发展渔业。

在降水较少、草场广布的地区发展畜牧业。在地形陡峭、水土容易流失的地方发展林业。

25、渤海附近有我国最大的盐场——长芦盐场,东海有我国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

26、工业生产主要是从自然界取得自然资源,以及对原材料(矿产品、农产品)进行加工、再加工的过程。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也是国家经济自主、政治独立、国防现代化的根本保证。我国工业分布特点:

沿海、沿江河、沿铁路线。四个主要工业基地位置、发展的有利条件、不利条件、性质。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

从业人员中科技人员所占的比重大;销售收入中,用于研究与开发的费用比例大;产品更新换代快。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多依附于大城市与高校和科研单位集聚地,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特点。三大密集区是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

我国第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区是北京中关村。被同行誉为“中国的硅谷和药谷”的是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

27、我国的交通运输方式有五种: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对应的交通工具是火车、汽车、轮船、飞机和管道。

东部地区交通运输网络密度大,西部地区交通运输网络密度较小。铁路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青藏高原地区最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是公路运输。

主要的铁路线和重要的交通枢纽(课本90页)合理选择正确的交通运输方式。

28、黄土高原:窑洞北京:四合院内蒙古高原:蒙古包云南:竹楼。

29、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同步学习54页)

30、本册重点图:p5图;p8图;p9**;p24图; p26图;p30图;p35图;p36图;p40图;p42图;p45图;p58图;p66图;p77图;p84图;p90图;p102图;

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

从世界看中国 辽阔的疆域。1 中国的半球位置 从东 西半球看,位于东半球 从南 北半球看,位于北半球。2 中国的海陆位置 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 亚欧大陆的东部,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与许多国家接壤,东部濒临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 太平洋。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3 中国的纬度位置 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

八年级地理知识点

第一章半球位置 北半球 赤道以北 东半球 20 w以东,160 e以西 1.我国的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 纬 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无寒带。课本第二页图1 1经 从东五区到东九区共跨5个时区。海陆位置 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2.我国的海陆疆域。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领海宽度12海里,管辖...

八年级地理知识点

1 地势特征西高东低,阶梯分布。2 一二界昆 祁 横 3 二三界大 太 巫 雪。4 东西走向秦 阴 天。5 四大高原青 内 黄沟壑 云崎岖。6 盆地柴 塔 大 准 四 7 平原东 大 华 长。8 夏气温除青藏外,全国普遍高温。9 决定因素海拔 10 冬气温南北气温差别大。11 决定因素纬度。12 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