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学期考试试题

发布 2022-12-27 14:12:28 阅读 3794

1、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命题:常承清。

1.“小明,上学去啰!”。正在吃饭的小明听到声音就知道是好朋友小刚在喊他,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哪个特征判断出来的( )

a.音调 b. 响度 c. 音色 d. 频率。

2.如图所示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bcd3.水是一种资源,也是一种能源.古代劳动人民巧妙地利用水来开山采石;冬季,在白天给石头打一个洞,再往洞里灌满水并封实,待晚上降温,水结冰后石头就裂开了(冰的密度比水的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石头裂开后密度减小 b.石头裂开后密度增大。

c. 该方法利用水结冰后质量变大,体积增大而使石头裂开。

d. 该方法利用水结冰后质量不变,体积增大而使石头裂开。

4.以下物态变化现象中,吸热的是( )

a.春天,冰雪消融汇成潺潺流水b. 夏天,清晨草叶上出现晶莹的露珠。

c. 秋天,雨后泰山上出现缥缈的云雾 d.冬天,室内窗玻璃上出现美丽的冰花。

5.用天平称出一个塑料瓶的质量,然后将其剪碎再放到天平上称,比较这个物体在形状变化。

前后的质量:

a.变大b.变小c.不变d.无法确定。

6.2024年4月5日晚,天空出现的“红月亮”是月全食奇观。月全食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

a.光的直线传播 b.小孔成像 c.平面镜成像 d.光的折射。

7.我市罗城县怀群镇剑江两岸的山水可与桂林山水相媲美,游客撑着竹排在剑江中游玩时看到的下列现象中,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水中的“白云b.水中游动的鱼

c.两岸青山在水中的倒影d.岸边的游客在“树荫”下乘凉。

8.为了响应“低碳生活”,小明每天骑自行车上学,他看到路边的小树向后“飞过”.则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

a.树 b. 地面 c. 旁边的山 d. 自行车。

9.在学校运动会上,王充同学参加的项目是百米赛跑,并以12.5s的优异成绩获得冠军.关。

于小明的百米赛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明在前50 m一定用了6.25 sb.小明的平均速度是8m/s

c.小明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d.小明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是8 m/s

10.如图,一束来自远处物体的光经某同学眼睛的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之前,则该同学是( )

a.近视眼,需要用凹透镜矫正 b.近视眼,需要用凸透镜矫正。

c.远视眼,需要用凹透镜矫正 d.远视眼,需要用凸透镜矫正。

11.下列现象中,属于汽化现象的是( )

a. 拿出冰柜的饮料瓶外出现的水珠b.绕在半山腰的云雾。

c. 春天早晨操场边树叶上的露珠d.身上的汗水变干了。

12.我国研制的“全碳气凝胶”是目前世界上密度最小的固态材料,其密度仅为0.16kg/m3,则( )a. 该材料体积越大,密度越大b. 1m3的该材料质量为0.16kg

c. 该材料制成的物品带到太空,质量减小d. 该材料适合做打桩用的重锤。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1分)

13.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盐水、水、酒精的相同容器液面如图所示,已知ρ盐水>ρ水>ρ酒精,则甲是 ;乙液体是 。

14.清晨,逐渐变强的闹铃声吵醒了正在熟睡的小明,他把闹铃关掉,这是在___填“人耳处”、“传播过程中”或“声源处”)控制噪声的.这里所说的逐渐变强,指的是声音特性中的___改变了。

15.用久了的电灯泡会变黑,是因为钨丝受热产生___现象,然后钨蒸气又在灯泡壁上的缘故。

16.丽同学站在平面镜前理了理自己的头发。当她转身远离平面镜时,像离人的距离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她在平面镜中的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7.课堂上,教室里各个位置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这因为光在黑板上发生___选填“漫”或“镜面”)反射的缘故;部分近视同学为看到黑板上的字,他们戴的是近视眼镜,该近视眼镜是___选填“凸”或“凹”)透镜.

18.早晨,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时,人们就可以看到它,这是光的现象;午后,在平静的湖。

面可以看到蓝天白云,这是光的现象。

19.自行车的速度大约是5m/s,表示的物理意义是坐在温馨的物理考场仔细想想:你平时走路的步幅约为50___上体育课时你跑100m所需时间约为16 (填上合适的物理量单位)。

20.某些手表上有一个圆滑的透明凸起,通过它看日期会觉得很清楚,这是因为这个圆滑的凸起相当。

于一个 ,我们看到的实际上是一个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虚像。

21.我们常说“铁比木头重”是指铁的___比木头大,冬天里,户外装有水的水缸常会出现破。

裂是因为水缸里的水结成冰后,其体积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密度变小。

22.一瓶标有“550ml”字样的纯净水,水的质量是 g;小明喝了半瓶水,则剩余半瓶水的。

密度是kg/m3.

三、作图题:(每题2分,共计6分)

23.按要求完成下列光路图.

1)如图甲所示,mn为平面镜,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出反射光线ob的入射光线ao,并标出入射角的度数.

2)如图乙所示,a、b是镜前一点光源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m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请在图中标出点光源s和像点s′的位置,并完成反射光路图.

3)如图丙所示,两条入射光线(或延长线)分别过凹透镜的光心o和焦点f,分别画出经过凹透镜折射后的光线.

四、实验**题:(每空1分,共17分)

24.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实验时测量工具必不可少。请写出一种测量工具及其测量的物理量名称。测量工具物理量名称。

25.如图,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提供的实验器材有:木板(长为120.0cm,底端有金属挡板)、小车(长15.0cm)、秒表、木块.

1)实验时应保持斜面的倾角较小,这是为了减小测量 (填“路程”或“时间”)时造成的误差.

2)斜面倾角不变时,小车由静止释放,小车通过的路程越长,其平均速度越大;小车由静止释放,通过相同路程,斜面的倾角越大,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越 (填“大”或“小”).

3)一次实验中,小华测得小车从静止开始运动到两个车长的距离所用时间为1.2s,则小车的平均速度为 m/s.

26.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的密度.

1)将天平放在桌面上,移动游码至标尺左端的“o”刻度线后,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侧调节.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1=104g.

3)将烧杯中的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内,如图乙所示,筒内盐水的体积v= ml.

4)接着测量剩余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2,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质量及游码位置如图丙所示,则m2= g.

5)根据测量结果计算出盐水的密度ρ= g/cm3.

27.利用如图装置**平面镜成像特点。

1)实验时应选 (较厚/较薄)的玻璃板代替平。

面镜竖立在水平桌面上.

2)在玻璃板前放置棋子a,将完全相同的棋子b放在。

玻璃板后并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

b与a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得结论。

3)为了**平面镜成像的虚实情况,将一张白卡片竖直放在b所在的位置,应在玻璃板前/后)侧观察白卡片上是否有a的像 .

28.小玉同学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发现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如图所示放置时,蜡烛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形成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的特点是: (选填“正立”或“倒立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就是利用凸透镜的这个特点制成的.现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光屏与蜡烛的位置对调,则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形成一个清晰的像.

五、综合应用题(29题6分,30题6分,31题8分,共20分)

29.汽车先以4米/秒的速度开行20秒,接着又以7.5米/秒的速度开行20秒,最后改用36千米/小时的速度开行5分种到达目的地,求:(1)汽车在前40秒内的平均速度;

2)整个路程的平均速度。

30.一辆载重汽车的车厢容积为3.5m×2m×0.6m,额定载重量为4t。问:

1)如果车厢装满泥沙(泥沙的体积等于车厢容积),汽车载重量为多少?(已知泥沙的密度为2.4×103 kg/m3)

2)为了行车安全,汽车不能超载,如果不超载,此车最多能装多少立方米的泥沙?

31.如图所示,一只容积为3×10-4m3的瓶内盛有0.2kg的水,一只口渴的乌鸦每次将一块质量为0.

01kg的小石块投入瓶中,当乌鸦投入了25块相同的小石块后,水面升到瓶口。求:

(1)瓶内石块的总体积;

(2)石块的密度。

八年级物理上册半期考试试题

乐民镇第二中学2013 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八年级物理 满分100分 一 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把正确选项填写在下面的答题方框内 每题3分,共36分 1 诗人曾写下这样的诗句 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 其中 桥流水不流 诗人选择的参照物是 a 桥 b 河岸 c 水 d 岸上...

八年级物理上册半期考试试题

纳雍县新房中学2013 2014年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质量检测试题。一 选择 每小题3分,共36分 1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 一江春水向东流 b 新文化运动 c 海水奔腾 d 春风拂面。2 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 正确的是 a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b 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c 只...

八年级物理中期考试试题

九年级中期考试物理试题。一 填空题 每空1分,共计38分 1 木块g放在水平桌面上,若木块加3n的力,使木块对桌面的压强变为原来的1.25倍,则木块重 n。2 宇航员从月球上取回一块质量为3kg的岩石,拿到地球上它的质量是 kg,它受到的重力是 n。3 跳远运动员跑得快可以提高成绩,这是利用了自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