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八章认识跨省区域。
复习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认识跨省区域,是中国地理最后一个分区教学的内容,由于自然或人文方面的联系,我国有许多跨越省界的区域,本章以特殊地貌环境的黄土高原和以长江为共同发展纽带的长江沿江地带来认识我国的跨省区域。
黄土高原是典型的跨省自然地理区域,在新教材中首次被单独作为一节课列入课程中,而该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十分突出,因此,作为一个专题来研究有其必要性,同时,又可以黄土高原地区为例,来引导认识我国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长江沿江地带是一个典型的跨省经济地理区域。了解长江沿江地带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特殊地位,培养学生对比分析综合等地理能力,初步树立区域合作、共同发展和区际公平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本章内容既是对以往自然地理知识的应用和综合,又是对区域地理知识的分析和总结。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八年级学生通过近两年年来的地理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地理知识,具备了一定的读图分析能力和归纳概括的能力,特别是在八年级上学期学习了黄河的治理和长江开发对本章的学习更有帮助,加上前面对本章的学习,学生对黄土高原和长江沿江地带的知识已经掌握,通过本节复习课对本章知识进行梳理,查缺补漏,对知识进一步的综合性认识,并进行分析推理、归纳总结,使学生在短时间内系统掌握知识,强化记忆,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设计思想。
通过设计复习导学提纲,理清复习思路,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让学生自主学习、构建知识网络,通过读图,提高学生析图的能力,并把原有的知识进行梳理、整合。培养学生进行各种信息的整合能力。在教学中注重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并对资料进行筛选和分析的能力。
构建开放式地理课堂的,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满足了学生的多样化需求,既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效率、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又培养了学生集体主义观念和竞争意识。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技能掌握程度,把握学生学习存在的问题,查漏补缺。
2.在复习中尽可能做到释疑解惑,巩固好基础知识,为传授新的地理知识扫除障碍。
3.深化提高学生已学过的地理知识和技能。逐步培养学生“以文释图”,“以图释文”和“以图释图”的基本能力和方法。
过程与方法:
采用“**结合法”,以图为点,串点成线,串线成网,逐步使学生形成比较全面的知识、能力体系。让学生既掌握了基本知识,又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及读图分析及归纳整理能力。使学生的学习更具有**性和自主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章内容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及自然环境与经济的发展的复杂关系,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可持续发展观。
五、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黄土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及生态建设。
黄土高原生态建设的意义。
长江对沿江东西地带的纽带作用和由沿江地带纵贯南北的辐射作用。
长江沿江地带的产业结构与空间分布特点。
2.教学难点。
造成黄土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的原因;黄土高原人地关系的矛盾和协调;
对长江沿江地带地理位置优越性的认识;分析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正确认识人类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正确认识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重要原因。
六、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新课导入:
在我国一些跨省的区域,它们或因自然条件相同或因人文关系紧密而形成内部发展紧密相连的空间地域,第八章认识跨省区域就是从特殊地貌环境的黄土高原和以长江为共同发展纽带的长江流域。认识它们是如何求得区域内共同发展的。我们应该按照下面思路进行梳理:
1. 这是一个以什么因素为纽带所形成的区域?
2. 这个区域的地理位置和包括的范围有多大?
3. 这个区域内的自然环境如何?
4. 影响这个区域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也就是区域发展中的问题。
5. 区域发展的方向?
6. 本区域学习中应该理解和掌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
设计意图:理清复习思路,明确本节课教学目标,教会学生复习的方法。
教师活动)发给学生导学提纲,按照提纲思路,进行分析整理本章内容。
附:导学提纲:
第八章认识跨省区域第一节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
1.黄土高原是一个以什么因素为纽带形成的区域?将这个跨省区域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什么?
2. 这个区域的地理位置和包括的范围有多大?
3.这个区域内的自然环境有什么特点?
4. 影响这个区域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
5. 区域发展的方向?黄土高原地区的经济发展方向是生态建设。
6.这一节的学习中我们要明白一些什么样的道理?什么是水土流失?它是如何发生的?我们应该如何去治理?
第八章认识跨省区域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
1.这是一个以什么因素为纽带形成的区域?
2.这个区域的地理位置和包括的范围有多大?
3.这个区域内的环境有什么特点?
4.影响这个区域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
5.区域发展方向?长江沿岸地区要实现人类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解决好哪两个问题?
6.本区域学习中应该理解的基本原理。
酸雨的形成原因以及危害?
我国主要的酸雨区有哪些?
学生活动)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
将全班分成6人一小组,学生通过资料的搜集和汇总,增强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同时小组成员在交流形成最后的汇报成果过程中,能够深刻感到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设计意图:学生分组讨论,小组合作学习及师生互动;体现合作学习、**学习精神。
教师活动)教师点拨,归纳总结。
设计意图:教师对本章知识进行总结梳理,查缺补漏,构成知识网络。
优化测试 第八章认识跨省区域。
一、选择题。
1. 下列关于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地理位置特殊,易产生**、水旱等灾害
b.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增大
c.生态环境虽然脆弱,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还是较强
d.生态环境脆弱,当地应停止农业生产活动。
.关于黄土高原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
.地跨青、甘、宁、陕、晋五个省区。
.包括甘、宁、陕、晋、内蒙古、豫六个省区大部分或一部分。
.横跨青、甘、宁、内蒙古、陕、晋、豫七个省区大部分或一小部分。
.山西省全部属于黄土高原。
3.上海经济发达,耗电量大,解决缺电问题最主要的方法是。
.西电东送 b.西气东输 c.建核电站 d.调运煤炭。
4.上海周边的经济发展迅速,其主要农产品是。
.蔬菜、乳肉 b.棉花、油菜 c.稻谷、小麦 d.鲜鱼、禽蛋。
5.我国四大工业基地中,腹地最广阔的是。
.辽中南 b.京津唐 c.沪宁杭 d.珠江三角洲。
6.上海对长江三角洲,整个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有辐射带动作用,最有力的条件是。
.全国金融中心、商业中心、科技中心 b.全国文化中心,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全国最大海港,最大直辖市 d.拥有浦东国家级开发区,是世界金融中心。
7.长江沿江地带不同的地区,生态环境问题不同,其中上游地区的主要问题是。
.荒漠化问题 b.水土流失问题 c.酸雨问题 d.水体污染问题。
8.在黄土高原的生态建设中,在解决人地矛盾问题上,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严格控制人口增长 ②向农民提供足够的粮食,让他们退耕还林。
在从事生产时注意对环境的保护 ④把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人口迁移到其他地方。
9.下列城市的工业及参与构成“钢铁工业走廊”,又参与构成“****走廊”的是。
.武汉、宜昌 b.上海、武汉 c.杭州、上海 d.南京、攀枝花。
10.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其形成的直接原因是。
.农作物产量低 b.清华较为干燥 c.河流含沙量大 d.水土流失严重。
二、连线题。
一年两熟。以水田为主。
黄土高原湿润区。
**带。长江沿江地带暖温带。
半湿润地区。
以旱地为主。
两年三熟。三、综合题。
1.读黄土高原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写出字母所代表的地形名称。
高原山脉河流d
2)写出数字代表的城市。
3)黄土高原上最富集的能源矿产是
4)黄土高原从温带带看,属于带;从季风区看,属于区;从四大区域位置看,属于区;从阶梯位置看,地处第阶梯。
5)黄土高原地表最突出的特征是 ,它是由于严重的造成的。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2.不同地区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问题不同,读图回答问题。
1)a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原因是人为原因是。
2)b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原因是我国华北地区那种自然现象是土地荒漠化的迹象: 。为防止土地荒漠化的扩展,应采取的措施是。
3)c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是。
人为原因。
八年级地理第八章复习课设计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地理 八年级下册。第八章认识跨省区域。复习教学设计。一 教学内容分析。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地理 八年级下册第八章认识跨省区域,是中国地理最后一个分区教学的内容,由于自然或人文方面的联系,我国有许多跨越省界的区域,本章以特殊地貌环境的黄土高原和以长江为共...
八年级地理第八章复习课设计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地理 八年级下册。第八章认识跨省区域复习教学设计。一 教学内容分析。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地理 八年级下册第八章认识跨省区域,是中国地理最后一个分区教学的内容,于自然或人文方面的联系,我国有许多跨越省界的区域,本章以特殊地貌环境的黄土高原和以长江为共同发...
八年级地理第八章习题
珠江三角洲习题精选。一 单项选择题。1 下面的有关外向型经济的叙述,错误的是 d a 产品主要销往香港 台湾地区,以及美国等地。b 当地提供土地,工厂由港商投资,样品 设计和。技术管理人员都来自香港。c 由内地的工人按照香港的设计把原材料加工成各。式各样的产品。d 创办了一批重工业型企业。2 珠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