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期末试题

发布 2022-12-13 01:27:28 阅读 7024

八年级物理模拟试题。

一、选择题。

1.某同学对一些物理量进行了估测,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人体正常体温约为42℃ b.某初中生的身高为168cm

c.学生书桌高约200mm d.人正常步行速度约为5m/s

2.“十一”期间,小明和爸爸第一次乘坐如图所示动车。小明在行驶的动车上透过窗户看到路旁的风景树疾速向车后退去。这是因为小明所选的参照物是( )

a.路旁风景树b.路旁的房子 c.小明乘坐的动车 d.铁轨。

3.一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通过前一半路程的速度是10m/s,通过后一半路程的速度是20 m/s,则它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a.18m/s b. 15m/s c. 13.3 m/s d.12m/s

4.甲、乙两小车运动的s-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

a 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甲车的速度为10m/s,乙车的速度为2m/s

c .经过6秒,甲、乙两车相距1m d .甲车静止,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5.(3分)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 v=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b.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c.速度不变,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d.速度与路程成反比。

6.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俗话说“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 b.“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d.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7.下列自然现象与所对应的物态变化正确的是。

a.初春的早晨,大雾弥漫——升华 b.炎热的夏天,积水干涸——液化。

c.深秋的早晨,“雾淞”晶莹——凝华 d.寒冷的冬天,滴水成冰——熔化。

8.下列措施中不能使蒸发加快的是( )

a.把湿衣服展开晾在通风向阳处 b.用电热吹风机将湿头发吹干。

c.用扫帚把积在地面的水向周围扫开 d.用塑料袋包装蔬菜并放入冰箱冷藏室内。

9.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流传着许多朗朗上口的诗句,其中蕴含着不少的物理知识。对下列几种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湖光映彩霞”——光的反射现象 b.“潭清疑水浅”——光的折射现象。

c.“风吹草低见牛羊”——光的直线传播 d.“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光的漫反射现象。

10.画中人出现了错误判断,四幅图中,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原因的光路图是( )

11.光的世界变幻莫测、奥妙无穷.关于光现象,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雨后彩虹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b.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略大于一倍焦距。

c.照相时,被照者与相机的距离是在镜头的二倍焦距之外。

d.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这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

12.(3分)如图,a,b,c,d是距凸透镜不同距离的四个点,f为焦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摄像机是根据物体放在a点时成像情况制成的。

b. 人眼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b点时的成像情况相同。

c. 投影仪是根据物体放在c点时成像情况制成的。

d. 正常使用放大镜与物体放在d点时成像情况相同。

13.甲、乙两个物体质量之比为3∶2,体积之比为1∶3,那么它们的密度之比为( )

a.1∶2 b.2∶1 c.2∶9 d.9∶2

14.有四个容量都为500毫升的瓶子,分别装满海水、纯水、酒精和汽油,那么装的质量最多的是( )海水>ρ纯水>ρ酒精>ρ汽油)

a.海水 b.纯水 c.酒精 d.汽油。

15.通过实验,得到了a、b、c三个实心体的m—v图象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

物质的密度最小 物质的密度是c的两倍。

物质的密度是1.0×103kg/m3 d.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质量越大,密度越大。

二、填空题。

16.如图是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若频闪照相机每隔0.2s闪拍一次,分析**可知:小球从a点到f点共运动了 cm的路程,小球从b点到f点的平均速度 m/s。

17.如图所示的温度计中,甲温度计的示数为 ℃,乙温度计的示数为 ℃.

18.寒冷的冬天,早晨起来会看到窗子上有千姿百态的霜花,它是___形成的。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棒冰的周围会产生“雾气”,这是___形成的。接着雾气会消失在空气中,它是___的结果。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19.课堂上,教室里各个位置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这是因为光在黑板上发生___反射的缘故;个别同学被前方高个子同学挡住,看不到黑板上的一些字,这是因为___的缘故.

20.把一只充了气的气球放在阳光下晒,经过一段时间后,气球的质量___它内部的气体的体积密度变大、变小或不变)

21.分别由不同物质a、b、c组成的三个实心体,它们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密度最大的物体是___a/b/c),b物体的密度为___kg/m3.

四、实验题。

22.如图是某种物质理想的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1)该物质的熔点为 ℃。2)像这样的物质还有等。

(3)在第10分钟时该物质的状态为态,固液共存时间为分钟。

4)图像中的bc段表示该物质的过程,这个过程温度保持不变,但还是要不断 。

20.小红同学在做“**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小红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2)所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关系.

3)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关系.

4)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接收到蜡烛烛的像(填“能”或“不能”).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像(填“虚”或“实”).

5)小红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3.在“**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蜡烛、凸透镜(焦距为10cm)、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要使烛焰的像能呈在光屏的**,需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上。当它们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在光屏上能得到清晰的像,则该像是填“倒立”或“正立填“缩小” 、等大”或“放大”)的实像。

2)将蜡烛稍远离凸透镜,光屏上的像变模糊。要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可采用下列方法:①若移动光屏,则应将光屏填“远离”或“靠近”) 凸透镜;②若不移动光屏,则可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再放上一个焦距合适的填“凸透镜”或“凹透镜”)。

24.下面是小李同学和小张同学设计的“测食用油密度”的实验方案,请完善他们的方案,并回答后面的问题:

1)小李同学的方案:用调节平衡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向烧杯内倒入适量食用油再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2,然后把烧杯内的食用油全部倒入量筒内,读出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为v1;其测得的食用油密度的表达式为。

2)小张同学的方案:在烧杯内倒入适量的食用油,用调节平衡的天平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3,然后将烧杯内部分食用油倒入量筒,再测出烧杯和剩余食用油的总质量m4,读出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v2。其测得的食用油密度的表达式为。

3)请你对上述两种实验方案进行评估,按同学的实验方案进行测量,实验误差可能小一些。

4)如图是按小张同学的实验方案进行某次实验的情况,请将实验的数据及测量结果填入表中。

四、作图题。

25.如图所示,发光点s发出一条射向水面的光线,在水面发生反射和折射,反射光线经过p点.请在图中作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及大致方向的折射光线.

26.完成图中a、b所示的光路图(4分)

六、计算题24.一汽车以20米/ 秒的速度向一山崖开进,途中鸣了一声笛,2 秒钟后听到山崖传来回声,当司机听到回声时,汽车离山崖还有多远?

25.某实心铜雕的质量为445千克,现要用蜡将其复制成形状大小一样的实心蜡雕.(已知铜的密度ρ铜=8.9×103千克/米3,蜡的密度ρ蜡=0.9×103千克/米3)求:

①铜雕的体积.②蜡雕的质量.

26.一个空瓶子的质量是150g,当装满水时,瓶和水的总质量是400g;当装满另一种液体时,瓶和液体的总质量是350g。求:⑴这个瓶子的容积⑵液体的密度

参***。1.b

2.c3.a

4.a5.acd

6.c7.abc

8.d9.d

10.ab11.acd

12.b13.d

16.凝华液化汽化。

17.漫光的直线传播。

19.(1)50 (2)冰等 (3)固 30 (4)熔化吸热。

20.(1)找到像的位置 (2)到平面镜距离(3)大小 (4)不能,虚 (5)不变。

21.(1)同一高度倒立缩小 (2)靠近凹透镜。

22.如图所示。

23.如图所示。

24.320m

25.5×10-2m3 45kg

4.(1)ρ=2)ρ=3)小张 (4)17.3,20,0.84×103

5.(1)250cm32)0.8g/cm3)

八年级物理期末试题

八年级 下 期末物理试卷。一 选择题。1 在水中划船时,使船前进的动力是 a 船桨对水的推力 b 人对船的推力。c 水对桨的推力 d 水直接对船的推力。2 用一水平推力推矿泉水瓶的下部,水瓶会沿桌面滑动,用同样大小的水平推力推矿泉水瓶的上部,水瓶会翻倒 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 a 力的大小有关 b 力...

八年级物理期末试题

一 选择题。1 2012聊城 下列物理量中,用科学家牛顿的名字作为单位的是 a 速度 b 力 c 压强 d 功。2 一位同学沿教学楼的楼梯从一楼匀速上到三楼,该同学上楼做的功最接近 a.30000jb.3000j c.300jd.30j 3 如图2所示,小车被人推开后向前运动,最终停下了。对这一过程...

八年级物理期末试题

一 选择题。1.自行车在上坡前,一般要加紧蹬几下,这样做是为了 a.增大动能 b.减小阻力 c.增大惯性 d.增大势能。2.一本书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在下列各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a.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b.书受到的重力和书对桌面的压力。c.书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d.桌子对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