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默写题

发布 2022-12-12 18:37:28 阅读 5134

一、名句识记(51分)

1.,病树前头万木春。(选自作者《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东风不与周郎便,。(选自作者《赤壁》)

3.,零丁洋里叹零丁。(选自作者文天祥《》)

4.,,此事古难全。(选自作者《》)

5.伤心秦汉经行处,。(选自作者张养浩《》)

6.此中有真意,。(选自作者《》)

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8.,。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选自作者《》)

9.长风破浪会有时,。(选自作者《》)

10.依然不动,,。似与游者相乐。(选自作者《》)

11.我欲乘风归去,,。

12.而或长烟一空,,,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选自作者《》)

13.,自将磨洗认前朝。

14.怀旧空吟闻笛赋,。(选自作者刘禹锡《》)

15.山映斜阳天接水,,更在斜阳外。(选自作者《》)

16.瀚海阑干百丈冰,。

17.,拔剑四顾心茫然。(选自作者李白《》)

18.天街小雨润如酥,。(选自作者韩愈《》)

19.全石以为底,近岸,,为坻……(选自作者《小石潭记》)

20.,雪上空留马行处。(选自作者《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1.安得广厦千万间,。(选自作者《》)

二、理解背诵(49分)

1.《登幽州台歌》中,抒发诗人独立于悠悠天地间,孤独寂寞之情的诗句是,。

2.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体现诗人观察景物之精细,令人赞叹的两诗句是,。

3.《相见欢》中描写庭院中的清幽景色的句子是,。。

4.《岳阳楼记》中表达作者政治抱负的句子是,。

5.咏雪,古今多少人,惟唐代诗人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写得最绝:“,

6.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表达诗人豁达的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或:喻含新事物不断涌现的理趣)的诗句是:,。

7.杜牧的《赤壁》:诗中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且隐含着诗人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慨叹之情的诗句:,。

8.赠别诗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占有相当的比率。不少诗句至今仍被人们广为传诵。

王维在《送元二使安西》中通过“,”来表达对友人的深挚感情;王勃更是乐观,他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用“,”寄语远方朋友,表明只要心心相印,哪怕距离遥远,也会觉得近在咫尺。

9.《过零丁洋》中最能体现文天祥崇高民族气节的两句话是:,。

10.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词中表达作者旷达胸襟,表现作者感悟人生哲理的词句是:,,此事古难全。从“隔千里兮共明月”演化而来的,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人生美好祝愿,道尽了千载离人心愿的词句是:

,。11.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身处漏雨茅屋,还存有忧国忧民的情思,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发出了“,!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呼喊。

12.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表明,他载着“浩荡离愁”辞官还乡,仍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诗句是:,。

13.李白的《行路难(其一)》中反映李白不怕困难、勇往直前(道出了诗人坚信抱负必能实现的积极昂扬的豪气)的名句是:,。

14.李商隐的《无题》中常用来比喻教师的工作,被人们用来赞美无私奉献的精神的诗句是:,。

15.〈〈登飞来峰〉〉:诗中蕴含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的、且与王之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两句诗:,。

16.李白也有最具忧愁、苦闷之意的名句,在《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中的是:“,

17.“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出自(作者)的作品《》。

18.《小石潭记》中描写周围幽静奇美景致的句子是:青树翠蔓,,,

19.《小石潭记》中表现溪水蜿蜒曲折的语句是:,。

20.《岳阳楼记》中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

2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边塞疯狂雪早的诗句是:,。

八年级下册古诗文默写题

1从流飘荡,任意东西。2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3 黔娄之妻有言曰。4 日出日落,花开花谢,同样,人生中的生老病死 失败挫折也是再平常不过的了。与其暗自垂泪 一蹶不振,不如顺应自然规律,以的积极进取的态度来生活才是明智之举。刘禹锡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 东风不与周郎便。6 在...

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默写

赤壁 杜牧。诗中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的诗句是 过零丁洋 文天祥。写出国家和个人的境遇的诗句是 概括写出两次抗元,遭受失败后的心情句是 表现诗人爱国情怀与坚贞的民族气节的名句是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苏轼。词中写由月光转为思绪的过渡排比句是 表达了作者旷达胸襟,感悟人生哲理的词句是 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人...

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默写

鱼我所欲也考题。1 概括段意 第一段 正反结合,层层深入,反复论证义是。人的本心,义重于生,应舍生取义。第二段 运用例证说明义重于生,舍生取义,不失本心。正面论证 第三段 再举例从反面说明人为了功名利禄而。舍弃礼仪,见利忘义,失其本心。2 课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1 比喻论证 作用 以鱼和熊掌设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