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全册古诗鉴赏

发布 2022-12-11 09:56:28 阅读 2455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全册古诗词鉴赏(题+鉴赏)

古诗词顺序由后往前。

浣溪沙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背景、赏析:《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是宋代词人晏殊的代表作。此词虽含伤春惜时之意,却实为感慨抒怀之情,悼惜残春,感伤年华的飞逝,又暗寓怀人之意。

词之上片绾合今昔,叠印时空,重在思昔;下片则巧借眼前景物,重在伤今。全词语言圆转流利,通俗晓畅,清丽自然,意蕴深沉,启人神智,耐人寻味。词中对宇宙人生的深思,给人以哲理性的启迪和美的艺术享受。

其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两句历来为人称道。

复习题:1.主旨:全词抒发了悼惜残春之情,表达了时光易逝,物是人非,难以追挽的伤感,又暗寓怀人之情。

2.这首词是怀人之作,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

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3.词人通过什么时节哪些景物的描写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通过暮春时节,日落时分,物候的变化的描写,抒发了词人对年华流逝的感伤之情。

4.从“一曲新词酒一杯”到“去年天气旧亭台”,诗人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轻松喜悦、潇洒安闲;对美好景物与往事的流连,时光流逝的怅惘与感伤,美好事物重现的微茫的希望。

5.“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千古名句,试简析这两句词好在**。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两句看似写实,其实实中有虚,有情有理。请问是什么情、什么理?)

两句话对仗工整,音调和谐;画面生动,通过对易逝的自然春光的描写,抒发了对年华易逝的感慨,情感浓郁,寓意深刻,发人深省,因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6.“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千古名句,请简要分析蕴含的哲理。

生活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

7.结句“小园香径独徘徊”言尽而意无穷,请略作鉴赏。

直抒胸臆:抒发寂寞和忧伤之情。“独”字突出了凄凉寂寞之感。“徘徊”将词人对美丽春天,大好年华以及美好事物的无限依恋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采桑子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注】西湖:指颍州(今安徽阜阳)西北颍河与泉河交汇处的天然湖泊。

1.词的上阙第一句在整首词中的作用是什么?上片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5分)

答:上阙第一句总摄全篇,点明题意,直抒赞美之情。(2分)上阙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描写了蜿蜒曲折的绿水、长满芳草的长堤、动听的乐声和歌声,描绘了西湖清丽、恬静、淡远的春景。(3分)

赏析】这首词描写是的西湖胜景,第一句轻舟短棹西湖好直接点明主题,是全词的情感基调,表达出了赞美之情。上片景象写到了绿水和芳草长堤,还有动听的笙歌,显示出清新明丽的春景特点。

2.词的下阙主要是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描写西湖春色的?抒发了诗人的什么感情?(6分)

答:动静结合的手法或以动衬静(2分)一、二句风平浪静,把水面比作明净平滑的琉璃,更以船的缓慢移动写出了静。三、四句写涟漪微起,惊动了沙洲上的水鸟,水鸟掠过堤岸飞去,写出了动,而西湖愈显其幽静。

动静相衬,动静结合写出了西湖春色的多姿多彩。(2分)抒发了诗**连山水的愉快心情。(2分)

赏析】下阕的景物描写之中有静景,风平浪静,湖面如镜;也有动景层层涟漪,沙禽惊飞,。动静结合,并且以动衬静,描写出了西湖优美的自然风光,表达了诗人陶醉自然胜景,流连于风景之情的喜悦之情。

赏析:这首词是作者晚《采桑子》组词中的一首。它以轻松淡雅的笔调,描写泛舟颖州(今安徽阜阳)西湖时所见的美丽景色。全词色调清丽,风格娟秀,充满诗情画意,读来清新可喜。

上阕主要写堤岸风景,笔调轻松而优雅。西湖好是一篇之眼,短棹二字已将休闲的意思委婉写出,因为是短棹,所以轻舟缓慢而悠闲地飘荡在湖面上,游人有足够的时间来观赏两岸春色。绿水逶迤,芳草长堤两句写足由湖心经水面到堤岸,再整体向远处推进的动态画面。

而隐隐笙歌处处随一句又从听觉的角度将西湖的欢乐情调刻画了出来,隐隐和处处都凸显出轻舟的流动感。

下阕的视点收束,主要写绿水逶迤。过片写水面平滑,无风二字为枢机所在,盖正因无风,方使得西湖水面清澈而平滑,也方使得游人不觉船移,其间不仅有诗情,而且合乎逻辑。结拍写船动惊禽,划破了湖面的平静,为这一趟悠闲之旅平添了一个兴奋点。

大概沙禽久已习惯于西湖的平滑,所以轻舟带来的小小涟漪,就足以惊起沙禽而掠岸飞过。视点也因此由近到远,再向高处延伸,将立体而富有动感的西湖呈现在读者面前。全词以轻舟的行进为线索,渐次写出堤岸和湖面的景物特征,并将游人之悠闲意趣融入其中,轻舟短棹、绿水芳草、游人笙歌与惊飞沙禽,西湖好在这一背景下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诠释。

全词描绘了春日的颍州西湖,景色是那样引人入胜,绿水蜿蜒曲折,长堤芳草青青,春风中隐隐传来柔和的笙歌声。水面波平如镜,不待风助,小船已在平滑的春波上移动。这首词如同一幅清丽活泼 、空灵淡远的风景画,美不胜收,清新可爱,令人留连忘返。

相见欢朱敦儒①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

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注】①朱敦儒,洛阳人,南宋词人。本词写于词人因“靖康之难”南逃客居金陵之时。

②倩:请,让。

8. 词的上片是通过哪些景色描写来营造意境的?有何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5分)

词人独上金陵城楼,纵目远眺,寒秋凄清,夕阳低垂,江流无声,营造了一派山河残破、日薄西山的感伤意境,借景抒情,抒发了词人国破家亡的落魄心情。(写出景色2分,营造意境2分,作用1分)

9. 著名抗金词人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到“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用以再现扬州烽火硝烟的场景。同样提及“扬州”,朱敦儒是如何抒发内心情感的?

请结合下片诗句作简要分析。(6分)

① 词的下阙运用了反问、比拟手法。

② “几时收”诗人感叹什么时候才能收复失地;结尾一句,风本来没有感情,却在前面加一“悲”字,注入了浓厚的感**彩。

③ 词人对北宋灭亡而南渡时的凄惨情景的回忆,表达了他渴望收复故土的爱国心和对南宋朝廷的不满情绪。(手法答出一个即可)

如梦令① 李清照。

常记②溪③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④深处。争渡,争渡⑤,惊起一滩鸥鹭⑥

1.《如梦令》这首词中,表现作者心底欢娱的词语是沉醉,词中与“误入”互为照应的是不知归路和争渡。

2.对《如梦令》一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c)

a.这首词表现了词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欢畅心情和清雅逸趣。

b.“沉醉”表明因尽兴畅饮而大醉,也包含了词人为初秋溪边美景沉醉之意。

c.“惊起”句让我们联想到当时鸥鹭受惊纷飞,主人公心惊酒醒,倍感舒畅的情景。

d.朗读时,第一句节奏可划分为“常记\溪亭\日暮”。

3.试赏析“惊起一滩鸥鹭”中“惊”字的妙处。

惊”字既暗写出了船行之快,又生动地写出停栖在小洲上的鸥鹭被吓得惊慌失措的情态。

4.用自己的语言简要分析一下这首词。

如梦令》以李清照特有的方式表达了她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境界优美宜人,开头两句写沉醉兴奋之情,接着写“兴尽”归家,又“误入”荷塘深处,别有天地,令**连忘返。最后一句,纯洁天真,言尽而意不尽。

饮酒(其五)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请从这首诗中选出你最喜欢的诗句写下来,并简要分析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诗人虽身居闹市,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声,表达了诗人内心宁静,脱离尘俗的思想感情。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用自问自答的形式,表达了诗人超凡脱俗、毫无名利之念的思想情感。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人东篱采菊,抬头见山,表现了他悠然自得,物我两忘的思想境界。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诗人通过黄昏中飞鸟结伴归林的美好景色,表达了诗人摆脱束缚,自由自在的思想情感。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诗人从大自然中悟到了无法言说的人生真谛,表达了诗人陶醉其中,悠然忘我的境界。(3分,分析1分,情感2分)

2.既然“结庐在人境”为何没有“车马喧”,请用诗中句子作答。(1分)

心远地自偏。

3. “悠然见南山”中的“悠然”一词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境?(2分)

悠然”写出了诗人那种恬淡、闲适的心情(2分)

4.能否把“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改为“望”字?为什么?(3分)

不能。“见”表现的不是诗人对山的有意观望,而是在采菊时山的形象无意中映入眼帘的状态。(3分)

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首联“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的“深”字历来为人所称道,请分析其精妙之处。(2分)

深”字写出了虽然春天已降临长安城,然而眼前乱草丛生的景色,令人满目凄然,痛切地传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2分)

2.请对尾联刻画的诗人形象作简要赏析。(2分)

尾联描绘了一个头发花白,稀疏到“不胜簪”地步的诗人形象,透过这一形象,可以想见其内心的凄怆、悲凉,其苍老之态是忧国、伤时、思家所致。(意近即可)(2分)

3.(1)诗的首联,写诗人“望”到的景象是:

国家(山河)破碎,城中春草凄凄,一片破败。(1分)

2)后三联写诗人内心感受,突出了诗人怎样的渴望?(2分)

反对战争,渴望和平。渴望战争尽快结束,期盼亲人团聚,国泰民安。(2分)

4.本诗首联作者写春望所见。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一个“深”字,让人。虽是写景,但实为抒感,满目凄然寄情于物,托感于景。(2分)

5.请对本诗尾联刻画的诗人形象作简要赏析。(2分)

描画出了诗人苍老的形象,展示出了诗人悲凉的心情。

雁门太守行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注】“塞上”又做“塞土”。

八年级全册古诗复习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10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11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八年级全册古诗复习要点

一,春望 1.诗中点明时间和地点的句子是。2.花鸟本是可娱之物,为何在诗人眼里见到后反而落泪心惊。3.根据下文,理解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包含的思想感情。4.春望 抒发了诗人的痛苦心情。5 破 描绘了国都被占,城池破败,残墙断壁的景象 深 描绘出了。的景象,刻画了诗人痛苦的心情。6.溅 惊 是使...

八年级上全册默写训练

期末默写专项训练。班级 姓名。1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2.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3 春望4 泊秦淮。5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6过零丁洋。7 婴闻之。8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王笑曰。9 子敬素好琴掷地云。10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11 已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12 小石潭记。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