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哈尔滨省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发布 2022-11-01 14:41:28 阅读 3393

哈尔滨2024年初中毕业学业语文考试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共30分)

一、 积累与运用(29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3分)

a.嶙峋( lín) 潜行( qián) 忍俊不禁( jīng) 相得益彰(zhāng)

b.滑稽( j荣膺( yīng) 尽态极妍(yán) 孜孜不倦(zī)

c.亘古( gèn) 蓦然(mù) 略胜一筹(chóu) 怏怏不乐(yàng)

d.追溯(s峰峦(luán) 强聒不舍(guō) 锲而不舍(qiè)

2.下列词语书写全对的一项是( )3分)

a.谙熟默契枯躁无味断章取义。

b.剽悍教悔吹毛求疵心无旁骛。

c.汲取恬静杳无音信有恃无恐。

d.鹤戾杀戮毛骨悚然进退维谷。

3.请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3分)

a.《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是记录孔子和他的**言行的一部书。

b.《记承天寺夜游》是南宋文学家苏轼贬官黄州期间所作,表现了他对人生的无限感慨。

c.《孔乙己》选自《呐喊》,这篇**透过一个少年的眼光,给我们展示了晚晴世风图的一角。

d.《金色花》是印度诗人泰戈尔写的一首散文诗,让我们感受到浓浓的母子亲情。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通过这次上岗前的集中培训,使他们的专业技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b.为了避免用户信息卡的信息不被犯罪分子盗用,各大银行采取了许多相应的安全措施。

c.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

d.因为运用了科学的复习方法,所以他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提高。

5.古诗文填空(8分)

子曰可以为师矣。”(论语》)

大漠孤烟直王维《使至塞上》)

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读《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巧借东风”的故事,你联想到杜牧《赤壁》中的两句诗是。

“水”是大自然的精灵。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含有“水”字的句子,请你任意写出连续的两句。

6.综合性学习。(5分)

班里要开展“好读书,读好书”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作为班级成员之一,请你按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你们小组负责采访同学课外阅读的情况,请你准备两个采访的问题。

问题一: 问题二:

假如你是这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设计一段简洁的开场白。(不超过60字)

7.名著阅读。(4分)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原苏联**《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作者在双目失明、全身瘫痪的情况下历时三年写成的。**的主人公就是以作者本人为原型塑造的。

材料二]湖北宜昌市城郊,有这样一位重度肢体残疾的“无腿”老师向新。小时候的一场医疗事故损伤了他的坐骨神经,让他永远无法站立起来。身体残疾,家境贫寒,但他一直笑对人生。

通过自身努力,他不仅获得了知识,还在自家门前开办了“农民工子女补习班”。

请你分别写出[材料一]中《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和**中主人公的名字。

作者主人公。

请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和[材料二]中两个人物的共同特点。

二、 文言诗文阅读(共21分)

一) 阅读文言文,完成8-12题。(17分)

岳阳楼记(节选)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8.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含义。(4分)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具。

而或长烟一空或。

把酒临风把。

吾谁与归归。

9.下列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属予作文以记之虽不能察,必以情。

b.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其真无马邪。

c.予观夫巴陵胜状夫齁声起

d.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山水之乐。

1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11.文中③④两段运用的写作手法,描写出和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表现了迁客骚人悲和喜的心情。(3分)

12.文中划线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作者这种“先忧后乐”的思想,对我们来说有什么可以学习借鉴的意义?(3分)

二)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词,完成13-14题。(4分)

西江月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3.以下对诗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词人描绘了一幅山村盛夏月夜图,充满了清幽恬静的乡土气息,抒发了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

b.词中运用了侧面烘托和动静相衬的表现手法,既写景又写人,使整个夏夜充满诗情画意。

c.上片写晴,下片写雨,“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两句,描写了骤雨将至的景象,也隐寓词人退隐生活总内心的不宁静。

d.“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的意思是,踏着小路在溪桥处转了个弯,忽然出现了社林旁边曾经见过的那个茅店。

14.“稻花香里说丰年”是从嗅觉角度来表现景物特征的,这种写法有什么作用?(2分)

三、现代文阅读。(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5-19题。(21分)

作者:凹凸。

作为猎人的父亲,虽然猎取了很多猎物,但是,多年来他一直认为,自己尚未找到能够说服自己的价值证明,猎人的身份是可疑的。

譬如他打松鼠。因为松鼠啮啃人类的干果,被列入“四害”行列,所以每打一只松鼠,队(村)里给记两分半的工分。他只需把松鼠尾巴交到队上,证明一下即可。

他虽然每天都要打十几只松鼠,业绩可观,但他依然找不到昂扬立身的感觉。因为松鼠的皮每只他可以卖上二分钱,松鼠的肉身可以剁碎了汆(cuān)丸子吃,自己所得甚多,总感到有些不名誉。

譬如他打猪獾。猪獾出没在籽实饱满的玉米地里。别看它是爬行动物,只雏狗般大小,玉米庄棵之高大,譬它矮小的身量就像一棵大树,但它会凭着坚韧的毅力,用臀部一点一点地把庄棵“骑”倒,直到能吃到那只硕大的苞谷。

它吃得很肥,曲线优美。因为践踏人类,便美得刻毒,人人喊打。猪獾几乎满身油脂,其油脂是治烫伤和哮喘的名贵药材,可以卖到供销社去换米面油盐,同时还可以用于烹饪,炒出的菜奇香,味飘邈远。

糟蹋的是队里的庄棵,却肥腻的是自家的锅铲,虽然并不要队里记工分,但依旧觉得很羞惭。

直到他猎到了一只雪狐,经历了一番特别的较量之后,他才获得了身份的确认:无论如何,自己是一个真正的猎人了。

一般的狐狸,都是赤色和褐色的,只有这只狐狸通体地白,夜幕之下更显得白,像雪一样,有荧光扑闪。一般的狐狸是不侵袭家禽的,而这只狐狸专攻击当地人的兔笼鸡栏。它行为古怪,跳进鸡舍之后,把小鸡全部咬死,最后却仅叼走一只。

它于夜半更深时潜入家兔的窝棚,把十数只温顺的小兔统统杀死,竟一只不吃,一只不带,空手而归。且在村口的石碾上,呕叫一番,那叫声像小孩夜哭,刺人魂骨。它是在向人的温厚和尊严示威。

村里的猎人便都投入到捕杀行列,好像这只狐是天赐的一只价值标杆,高矮就在此一举。他们埋地夹、下暗套、设陷阱,种种技法一应俱全,却全被狐狸躲过了,应验了老辈的一句俚语:人老奸马老滑狐狸老了不好拿。

技法失效,人心失衡,其他猎人觉得这是一只精怪,已被上天护佑了,非人力所能为,便纷纷放弃了追逐。父亲登场。他不用技法,用的是传统的蹲守,他把制胜的玄机交给了时间深处的等待。

一年四季的等待,与狐自然有多次相遇,但他都放过了。他要让机警的狐狸放弃机警,与他一道,同山村的夜晚融为一体。当过分得意的狐狸站在石碾上无所顾忌地自由歌唱的时候,猎枪骤响。

受伤的狐狸,逃命时再也没有了往日的敏捷,身后的猎人反倒迅疾如飞。这是一次不对等的追逐,狐狸很快就被人撵上了。最后的时刻,狐狸拼命竖起尻尾,施放出一股刺鼻的气体。

恶臭让人的呼吸窒息,父亲凝固在那里。

2024年哈尔滨省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2010中考模拟卷语文第一部分 26分 1根据 4分 ji n 赏 愉 yu 一丝不 g u 实事求 sh 2.下面的句子中每句都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来填入表中,然后改。4分 人们产生一种错觉,蔚蓝的天空倒印在地上,便看成是汪洋万倾的湖面了错别字改正3.默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者 ...

2024年哈尔滨省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共27题,约。语文模拟试卷出题人 杨燕。一 积累与运用。1 下列注音不正确的一组是 a 污秽 hu 雾霭 i 涟漪 li ny 杳无消息 y o b 憎恶 z ng 畸形 j 戏谑 xu 恹恹欲睡 y n c 喘气 chu i 参天 c n 畜棚 ch 义愤填膺 y n d 喑哑 y ny 石窠 k...

2024年哈尔滨省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谈谈初中文言文教学。白芳兰。文言文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一个民族之所以生生不息,主要是靠文化来维系。纵观当今世界,经济越发达的国家,对本民族的文化就越珍惜。未来社会将越来越强调人才的文化素养,加强文言文的学习,正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笔者认为,教师有责任有义务有效指导学生学好文言文,感悟古诗文的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