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年级语文模拟试卷

发布 2022-10-31 06:26:28 阅读 1608

语文测验。

一、语文基础(共30分。每小题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对横线处选填汉字的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作(振/赈)

判断:振”有“兴起、奋起”的意思,而“赈”有“救济”的意思,所以横线处应填“振”。

b.精(至/致)

判断:至”有“极、最”的意思,而“致”有“细密”的意思,所以横线处应填“致”。

c.异曲同(功/工)

判断:功”有“成效、效能”的意思,而“工”有“精巧、细致”的意思,所以横线处应填“功”。

d.声色俱(历/厉)

判断:历”有“经历”的意思,而“厉”有“严肃、猛烈”的意思,所以横线处应填“厉”。

3.结合语境,在下列句子中的横线处填写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审时度势明确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任务,并将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作为推进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突破口。

民主监督与大众传媒相结合,可以更加具有广泛性和群众性;**监督与民主监督相结合,可以更加具有可信性和深刻性,更加具有导向上的正确性和严肃性。事实也证明,只要民主监督和**监督彼此协调配合,就能实现优势互补不仅显示整个监督体制的巨大力量,而且确保民主监督和**监督都能正确有效地发挥各自的作用。

4.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这是遭遇,而“回也不改其乐,”这是活法。

b.会争的人,无意中失去了很多朋友;不争的人,却常获得友谊。

c.“雷锋精神”永远不会离开他的家乡——中国。

d.从《泰囧》、《十二生肖》到《西游降魔篇》,国产片票房破纪录越来越快。

5.结合语境,将下列语句填入横线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中华民族具有5000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经过几千年的沧桑岁月,把我国56个民族、13亿多人紧紧凝聚在一起的而贯穿其中的、更重要的是我们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

是我们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

是我们共同经历的非凡奋斗。

是我们共同创造的美好家园。

a.①②b.①③c.③①d.②③

6.对下面文段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的作用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冬天里,阳光以一种最温暖最明亮的姿态涂抹大地。①树上尚没有凋零的叶片,它们金黄黄的,兴奋的直打哆嗦。②地上,一条狗蜷缩在阳光的被窝里,懒洋洋的,像是一只泄了气的皮球或是一堆让太阳烤干的牛粪。

③老人们开始打捞着泯灭的往事,交头接耳:谁家的猪养得最肥,谁家今年收成最好,谁家的闺女腊月里要出嫁……④他们大口大口饱食着阳光的盛宴,咀嚼阳光,毕毕剥剥,满嘴流油。通常,他们都以为这儿是离太阳最近的地方,是人间天堂。

a.第①句中的“哆嗦”一词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不仅描绘了叶子的动态,更形象地表现出其沐浴在阳光下的兴奋的程度。

b.第②句以“皮球”、“牛粪”的比喻描画了狗舒服自在的神态,烘托出老人们幸福陶醉的心境。

c.第③句反复使用“谁家的”,强调了老人们“交头接耳”的内容,表现出了他们道人长短的缺点。

d.第④句主要运用夸张手法,生动地展示了老人们充分享受阳光的满足感与幸福感。

二、语文积累(共14分)

7.默写(5分)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1分)

海内存知己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1分)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1分)

《桃花源记》中表现桃花源人幸福生活的语句是2分)

8.名著阅读(9分)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部分,大都是民间诗歌,内容丰富,对当时的社会生活、人情风物和婚姻恋爱等都有真实的描写。《诗经》普遍运用赋、比、兴的手法,如《蒹葭》,全诗是起而后再用赋法,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写景发端,描绘出一幅秋苇清苍、露重霜浓的景色,这样的景色触动了主人公之情。

三、综合性学习(16分)

为了帮助同学们了解祖国十年来的变化,学校组织了以“祖国在我心中”为主题的社会调查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9.综合分析下面两个图表,请你提取一条主要信息,并写出你从中得到的结论。(6分)。

图表一】图表二】

主要信息:

结论: 10.小明准备通过走访社区居民了解祖国变化。下面是他拟写的访谈提纲,⑴⑵两处提问有不妥之处,请你帮忙改正过来。(6分)

11.活动结束后,学校就这次主题活动收集“感言”。下面是某同学写下的一句话。请你再续写一句。(4分)

世上最美丽的画卷,描绘的是祖国的大好河山;

答: 四、文言文阅读(共10分)

阅读《祖逖》,完成12~14题。

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咨祭酒。逖居京口,纠合骁键,言于睿曰:“晋室之乱,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

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招募。

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

1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

左丞相睿以为军咨祭酒以为。

大王诚能命将出师诚。

遂屯淮阴屯。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分)

因起舞翻译:

击楫而誓翻译:

14.阅读第②段,概括出祖逖进言的两方面内容。(3分)

答: 五、现代文阅读(共30分)

种菊小记。陈忠实。

朋友在一家公园供职,前年送我几盆花色各异的菊花,我大为惊讶,人工竟然能培养出这样争奇斗妍的花色品种来。

花谢之后,我便将盆栽菊花送回乡下老家,移栽到小院里。一来是偷懒,免得时时操心旱涝,也少去了天天或隔天浇水的麻烦,土地里毕竟要比花盆耐得伏旱。二来是出于性情,我更喜欢那些自发自然自由生长的原生形态的草木,向来不大欣赏那种裁剪得太规整的东西,包括盆栽花木,尤其不忍心观赏那些被人为扭曲到奇形怪状的盆景,总是产生欣赏女人小脚的错觉。

这样,这几盆菊花一旦移栽到小院的泥土里,便被迫还原为野生形态,任由其发芽、长茎,任由其倒伏在地上。秋来时花儿开了,白色的更显白,紫色的更显紫,抽丝带钩的花瓣更显得生动。只是比原先的花要小许多了。

小点就小点吧,少了修饰的痕迹,看起来我倒觉得更顺眼。

今年清明前,妻子去了一回城乡交界处死灰复燃了的古庙会,买了几团菊花的根,同样栽在小院里,一视同仁,一任其自由发展,只是不知道这几种菊花是何品种,开什么形状的花。一团团的花根埋到地下,也就埋下了一团团的花谜,看着蓬勃起来的叶子和茎秆,常常就有解开谜底的期待。我在这些菊花旱得叶子发蔫时,便用井水浇个透湿浇个痛快,便可耐得多日高温。

入秋后一场阴雨,原有的、新栽的菊花秆茎全都匍匐到地上,扑倒在院中的路径边沿,我也不想扶起它。有乡友来,建议并出主意,弄几根竹棍或树枝,把菊花枝秆儿绑扶起来。我口头应诺,却仍未实施,心里想着,它自己长得太疯太软,它自己撑持不住要扑倒在地,何必要我扶绑。

再说铺地的菊花开了,当会是另一种风情,也许呢。

初三年级语文试卷

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 25分 1 根据拼音在下面语段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词语。3分 看着w i l n 的天空,有幸福的彩虹,是属于你和我编织的梦,轻轻地乘着风,甜蜜的遨游,手中紧握青春的梦想,不怕孤单寂寞,不怕泪水zhu lu 我要飞越世界,勇敢的承诺,坚持最初的梦,幸福在转角d ng...

初三年级语文试卷

命题人 得分 说明 1 本试卷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为120分,其中含卷面分4分。另外全卷有5分的加分,有加分的试题前用 提示。2 请用黑色或蓝黑色钢笔 中性笔答卷。一 积累和运用 34分 1 一位同学用成语给自己 画像 突出的优点 知错必改 明显的缺点 粗枝大叶 待人接物 与人为善 理想 品学...

初三年级语文试卷

愉快的寒假刚刚结束,新的学期开始了,露一小手!认真哦!一 积累与运用 35分 1 给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 4分 池沼 祈 祷宁 可字帖 矗立 呜咽 惶 惑产卵 2 根据注音填汉字 4分 鳞次zh 比广m o 蹊qi o 打ni n 逶y 蹒sh n 急zh um ng 懂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