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第21期《半月谈》

发布 2022-10-30 23:10:28 阅读 6896

08年第21期【半月评论】因地制宜走科学发展之路。

在今日的中国,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已经成为全党和全社会的共识。有了明确的指导方针,也有了高度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紧接而来的就是,如何真正把科学发展的要求体现在发展实践中的问题。把握发展规律,总结发展经验,顺应发展要求,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应该是明确的。

这就是:因地制宜,走科学发展之路。

——因地制宜,走科学发展之路,这是遵循发展规律的必然选择。不同的发展环境需要不同的发展模式,不同的发展任务需要不同的发展办法,不同的发展阶段需要不同的发展策略。所有这一系列不同,都说明发展是有规律的。

不尊重发展规律不仅不可能实现发展,还会遭到发展的报复。科学发展要求以人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要求统筹兼顾,要求又好又快。这要求对我国任何地区的任何发展来说,都是同一的,但对各地区来说,实现这同一要求的路径与方式不能、也不可能是同一的。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发展条件差别很大,发展水平悬殊。而不同发展程度面临的问题、任务肯定是不同的。如果一刀切,清一色,齐步走,指望用一个办法解决全部问题,用一个模子去实现所有发展,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

像东部地区近年来土地、环境、资源越来越紧张,劳动力成本增加,一些低水平的制造业效益越来越低。他们走科学发展之路,有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下决心放弃一些虽还能继续创造利税但越来越得不偿失的低水平企业,提高产业结构水平,在引进高科技、创新型企业上下工夫;中部西部地区则应抓住这一契机大量吸纳东部地区产业转移,促进本地区经济的发展。在这一阶段中如何转变**职能,营造投资环境,大量吸纳东部企业的转移恐怕是中西部地区走科学发展之路的题中应有之义。

对于这种“东放西取”的行为,我们不仅不反对,还认为是实事求是坚持科学发展的做法,原因就在于这是对产业梯度转移客观规律的尊重。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汲取东部地区已有教训,不重走东部地区的弯路,在高水平、高起点上承接产业转移,同样是坚持科学发展,对产业在转移中实现提升这一发展规律的尊重。

——因地制宜,走科学发展之路,这是检视发展实践的经验总结。

其实这些年来,我国很多地区已经因地制宜,走出了适合本地区、本部门科学发展的好路子。去年以来,**政策研究室、**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全国18个地区进行调研。结果表明,这18个地方之所以能取得突出的科学发展的成果,就在于所走的发展路子都有各自鲜明特色。

他们有的率先改革开放、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有的发挥后发优势、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快速崛起,还有的发扬艰苦奋斗精神、通过埋头苦干实现脱贫致富,也有的以新型工业化道路突出重围、实现经济振兴等等。我们仅举两个例子:

浙江省温州市,尊重和发挥人民群众首创精神,以市场取向改革激活发展动力,以促进就业推动全民创业,以商贸兴盛带动工业繁荣,以产业集聚支撑城镇崛起,以构建营销网络创新经济业态,以差异化经营打造品牌经济,以文化创新推动实践创新,从贫穷落后的海港小城发展成为富裕发达的沿海大市,形成了独特的温州发展模式。

山东省寿光市,发挥初始的农业比较优势,由农业起步,创新农业生产方式,以农业培。

养工业,以工业提升经济,靠农业富民,靠工业强市,实现工农互助、城乡互动、工业和农业共同繁荣、城市和农村协调发展。

上述两地的做法可以说是迥然不同,但说明的就是一个道理,反映的就是一个事实,这就是科学发展可以通过因地制宜来实现,科学发展也只能通过因地制宜来实现。

——因地制宜,走科学发展之路,这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现在全党正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提出这次活动关键在于突出实践特色。如何突出,就是要动脑筋、想办法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体现在发展的实践中。

人云亦云,照抄照搬是对实践科学发展观不负责任的态度,是一种偷懒的行为。我们鼓励党员干部充分发挥积极性、创造性,把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因地制宜地体现出来。

实践科学发展观,不是看把**文件的条文背得有多清楚不拗口,也不是看对典型地区的做法模仿得有多逼真不走样,而是看是否真正吃透了本地区的特有情况,找准了本地区的特殊问题,用足了本地区的特别优势,顺应了本地区的特定需要。而所有这些“特”,同样需要因地制宜去实现、去解决。所以,能否因地制宜走科学发展之路,是检验党员干部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是否真正动了脑筋、真正见实效的试金石。

08年第24期《半月谈》

08年第24期 半月评论 越困难越需要科学发展。受国际金融危机快速蔓延和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的影响 加上我国经济生活中尚未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目前我国经济运行中的困难增加,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企业经营困难增多,保持农业稳定发展 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 金融领域潜在风险增加。我国经济面临的困难,从近来...

2023年第21期半月谈半月评论

2014年第21期半月谈半月评论 依宪治国树立宪法权威。发布时间 2014 11 19 08 24 57 公 网 2014年第21期半月谈半月评论 依宪治国树立宪法权威。宪法是法之统帅,是一国法律的 母法 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 法律效力和法律权威。总书记指出 法...

半月谈2023年第21期半月评论

盛会将至,世界瞩目中国。汇聚民意 凝聚共识,党的十八大必然会为未来中国描绘出更加美好的蓝图,必然会引领中国这个发展中的大国为和谐世界建设作出新的努力。让战略机遇期成为 发展期。关于 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的重大判断令全社会备感鼓舞。我们党必将继续带领全国人民抓住并用好这一战略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