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辛弃疾》解读
词的上片是缅怀两位古代英雄。一是写孙权,作者感慨经历了千年的风雨侵蚀之后,镇江的高山大江依然如故,而曾在这里建都的吴国君主孙权,却已无处寻得了。当年亭台殿阁之间的流风余韵也都已被岁月洗涤净尽。
二是写刘裕,传说当年刘裕就曾居住在京口的普通街巷之中。东晋时,刘裕就是从这里起兵去平定桓玄之乱,又率军北伐,战胜鲜卑等军事力量,扫平中原,建立了南朝刘宋王朝。作者对孙权和刘裕这两个历史人物的仰慕,对他们所创立的赫赫战功的赞扬,其情感是那么炽热、强烈,这正说明了作者人到老年仍旧壮心不已的精神、气概。
下片先是对南朝元嘉年间一段历史的评议:宋文帝好大喜功,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贸然出兵北伐,结果是仓皇败阵,落得个无功而返。有人认为作者写这段历史是以古喻今,是针对韩侂胄的以北伐邀功而发的,他主张要有备而战,反对草率出兵。
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来看,这一说法是很有道理的。紧接着,作者的笔锋开始转向了自己,他登高远望时,竟引出了对43年前一段经历的回忆:在他21岁时,曾经穿越过那战火纷飞的扬州古道,奔驰南下。
长江北岸在历史上乃是被北魏太武帝占领后建造行宫的地方,后来就成了太武帝的祠庙。那里也记录着北宋末年统治者纷纷南逃的耻辱与仇恨。可是,如今佛狸祠前却是祭神赛社,烟火不断!
在这里,作者又是以古讽今,批评人们居然舍弃了被金人占领的国土,忘记了国恨家仇。这番议论正气凛然、言语犀利,正是作者爱国真情的体现。写到这里,作者不禁义愤填膺,他觉得自己来当这个镇江知府简直是被捉弄了,当权者**有一星半点要重用自己的诚意!
他很羡慕战国时赵国的老将廉颇,廉颇因被人陷害而逃奔魏国,后来秦军攻打赵国,赵王想起老将廉颇,曾派人前去探视,看他能否再带兵出征。而自己呢?虽然雄心不减当年,仍然切望为国效力,但到如今却连个前来问讯的人都没有,所以说自己的运气还不如廉颇。
这个结句是作者在叹息,在呼喊,这是极富个性的、英雄气十足的叹息和呼喊!是全词苍劲、悲壮的最高音!
这首词的用典最为突出,可以说是一句一典,作者的生活经历和现实处境、思想主张和内心情感,几乎全是通过历史典故诉说出来的。辛弃疾的用典总是很恰切,善于用简短的语句涵盖极丰富的内容。辛词刚健、雄放的独特风格和繁富、新颖的典故用法,使他在词史上成为豪放派的杰出代表,对后世产生极大的影响。
1. 辛弃疾的词有何特点?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满江红江行。
辛弃疾。过眼溪山,怪都似、旧时曾识。还记得、梦中行遍,江南江北。佳处径须携杖去,能消几两平生屐?笑尘劳、三十九年非,长为客。
吴楚地,东南坼。英雄事,曹刘敌。被西风吹尽,了无陈迹。楼观才**已去,旌旗未卷头先白。叹人间、哀乐转相寻,今犹昔。
注】①辛弃疾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他一生力主抗金,曾上《姜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显示了卓越军事才能雨爱国热忱。但他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却遭受排挤,经常被调来调去,先后担任江西、湖北、湖南等地的地方官。
作此词时,辛弃疾已年届40,是辛弃疾离开扬州溯江上行将赴南昌新任,在途中的抒怀。②“楼观才**已去”:此句是化用苏轼诗句“楼成君已去,人事固多乖”(《送郑户曹》),意思是说三国时吴国基业始成,而孙权就匆匆离开人间。
1)这首词蕴含着作者的复杂思想情感,请简要概括。(4分)
2)这首词在表达技巧方面有何特点?请作简析。(4分)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13分)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南宋)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②,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1)“满眼风光北固楼”中的"满眼风光"应该是哪些景象?(3分)
2)作者从哪几个角度描写孙权的英雄形象?为什么要极力称颂孙权?(4分)
3)联系辛弃疾的诗词《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说说辛词的豪放风格,在词中有什么具体体现。(6分)
3.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生查子独游雨岩。
辛弃疾。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
高歌谁和余,空谷清音起。非鬼亦非仙,一曲桃花水。
注】此词是辛弃疾削职闲居江西上饶带湖期间所写。雨岩位于江西永丰县二十里的博山脚下。
1)作者是如何写清溪的?请结合诗句做具体分析。(6分)
2)“高歌谁和余?空谷清音起。”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请作简要说明。(5分)
4.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卜算子① 辛弃疾。
千古李将军,夺得胡儿马。李蔡②为人在下中,却是封侯者。芸草去陈根,笕竹添新瓦。万一朝家举力田③,舍我其谁也?
注】①这首词是辛弃疾因力主抗金遭贬,赋闲在江西农村时所作。②李蔡:
李广堂弟,才能平庸,元朔五年被封为乐安侯。③力田:汉代掌管农事的小官。
1) 赏析这首词上阕所运用的主要手法。(4分)
2) 词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有一天,金人贵族中的一个中下级军官完颜千户耀武扬威地来到辛家,硬逼着辛弃疾的祖父辛赞用酒肉款待他。辛赞是个老实人,憋着一肚子气,勉强摆了一座酒席。骄横的完颜千户几杯酒下肚后,更加得意洋洋,竟当众侮辱起敬酒的小僮来了。
这一来,年少气盛的辛弃疾再也忍不住了。他“嗖”地从墙上抽出一把宝剑,“噔、噔、噔”几步走到完颜千户面前,激昂地说:“趁诸位酒酣耳热,让我舞剑给大家开心助兴!
”说罢,便挥剑起舞。只见他有时轻似燕子点水,有时重如泰山压顶。舞到兴头上,剑人合而为一,只有剑光闪闪,不知人在何处。
正在这时,忽听辛弃疾猛喝一声:“看剑!”一个大鹏展翅,宝剑直指完颜千户的脑门。
“啊!——完颜千户吓得面如土色,“扑通”一声,连人带椅仰倒在地,桌子上的杯盘叮当落地,打得粉碎。辛弃疾急忙收剑做了个干净洒脱的收势,说了声“莽撞了!
”从容地站立一旁。完颜千户惊魂未定,还呆呆地坐在地上。等到奴仆们赶忙上前扶起,他才不得不尴尬地说出话来:
“舞得好,好厉害的英武少年!”
参***】辛弃疾词。
想一想。1.思想内容:是两宋词人中词作最多的作家,共有六百多首。不少词作。
以国家、民族的现实问题为题材,抒发慷慨激昂的爱国之情,表现坚持抗战的决心,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以及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屈辱投降进行嘲讽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特点:
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苏辛”。
练一练。1.【答案】(1)这首词通过对往昔英雄人物的追忆与今朝他们“了无陈迹”的叹息, 作者既渴望能如英雄一样建功立业,又深以“旌旗未卷头先白”为憾;同时,还对自己这样“笑尘劳、三十九年非,长为客”,被朝廷调来调去的 4 之行感到失意和无奈。(2)这首诗因江行兴感,却没有对江上和岸上的景物作任何具体描绘,而是将现实政治感慨与怀古之情有机的结合,采用了一种直抒胸臆的方式,来指点江山、怀古论今,感叹人物命运人事多乖,抒发胸中的郁闷与不平。
解析】这是一道手法题,诗歌手法主要有抒情方式(直接、间接),直接有直抒胸臆,间接有借景抒情、即使感怀、怀古伤今、托物言志,一般用于整首诗歌;表现手法,主要是对比、衬托、渲染、铺垫、动静、虚实、抑扬等,主要用于某一联的赏析;第三是修辞。此题主要是抒情方式的考核,注意结合诗歌分析“直抒胸臆”和“怀古伤今“的手法的运用。
田非我莫属”表达了对统治者的强烈不满和自己怀才不遇、理想不得实现的愤懑之情。(3 分)
解析】(1)这则小令的上片是用李广屡立战功,但官位不到九卿,而他的堂弟李蔡人品在下中等,却能封为列侯的故事,以古喻今,运用对比手法,尖锐地揭露了南宋小朝廷的腐朽反动本质,它已为一群庸碌无能的投降派所把持,那些有志气、有才能的抗战志士却被排斥打击,这是南宋朝廷偏安政策的体现。这里是以李广喻自己,指出象李广这样智勇双全的英雄人物,却总是被排斥、**。对此,作者是极为忿慨的,但他却反话正说,不说自己的忿慨,偏说“举力田”,在“舍我其谁”的严肃叙说中,表达了作者强烈愤慨和对南宋朝廷的尖锐嘲讽。
(2)小令的下片以“芸草去陈根,笕竹添新瓦”作为起兴句,以“万一朝廷举力田,舍我其谁也”这一反语作结,与词的上片相照应,揭露南宋朝廷打击抗战派的政策。本题可据此回答即可。
高二语文暑假作业古代诗歌鉴赏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虞美人。蒋捷。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濛处。楼儿忒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 觅归舟。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海棠红近绿栏杆,才卷朱帘却又 晚风寒。1 词的上片是如何表现 愁 的?2 结合下片内容,赏析 海棠红近绿栏杆 一句。2.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注 ...
高二语文暑假作业
一 选择题 24分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 下列词语的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峥嵘漪沦疲备眷属絮语。b 稠密罗绮簇新蔚蓝渺远。c 抨击翡翠迷惘优郁废墟。d 寥廓粗糙馨欬渲响攀援。3 下面加点的词语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a 便 敏捷 言多令才省坟墓 探望 忍尤攘 拒绝 诟善鉴万...
高二语文暑假作业
一 选择题 24分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 下列词语的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峥嵘漪沦疲备眷属絮语。b 稠密罗绮簇新蔚蓝渺远。c 抨击翡翠迷惘优郁废墟。d 寥廓粗糙馨欬渲响攀援。3 下面加点的词语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a 便 敏捷 言多令才省坟墓 探望 忍尤攘 拒绝 诟善鉴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