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第二次作业

发布 2022-10-21 00:19:28 阅读 4531

住房,是安全需要,评职称是社交的需要,提高工资是生理与安全的需要,入党是尊重与自我实现的需要;按需要层次论,人的行为动力**取决于主导需求层次,需求层次丛底到高的顺序为:

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友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黄大佑的需求住房和提高工资为低级需求,即生理和安全的需求,评职称属于归属与尊重需要,入党属于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亚当斯公平理论认为: 一个人对其所得的报酬是否满意,不是只看绝对值,而是进行社会比较或历史比较,看相对值。即每个人都把个人的报酬与贡献的比率同他人的比率作比较,如比率相等,则认为公平合理而感到满意,从而心情舒畅努力工作;否则就会感到不公平不合理而影响工作情绪。

这种比较过程还包括同本人的历史的贡献报酬比率作比较。人的工作动机,不仅受其所得报酬绝对值的影响,而且受到相对报酬多少的影响。黄大佑觉得自已获得的报酬与自己对工作的投入的比值小于他人,而黄工的工资和仓管员的不相上下,黄工的贡献大,付出要比仓库管理人员大得多,致使黄工产生不公平感。

因此根据公平理论,,应该是不合理的。

要据公平理论,黄工的工资与仓管员的不相上下,不合理,因为黄工的技术级别与实际的工作能力比仓管员的级别高很多,同工同酬,按劳分配,黄工的能力与技术级别为公司作出的成绩远高于一般的仓管,应得到合理的待遇。

首先我会考虑黄工的根本需要是"夫妻小孩三口尚住在来时住的那间平房",生理与安全的基本需要未得到解决。 人只有在满足了基本需要后才更多关注上层需要;

按其能力及为公司做出的成绩与现时仓管级别的工资不相符,理论上为其涨工资是必需的,先物质后精神,不能喝高调。一个阶段只有一种需求是处于主导地位,黄工需要解决生活问题。

可以把他的工资加为绩效,把这种绩效工资变成对黄工的激励因素。这样对提起黄工的工作积极性是很有效的。

鲁姆的期望理论认为:当人们有需要,又有达到这个需要的可能,其积极性才高。激励水平取决于期望值和效价的乘积。

也就是说如果个人主观认为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就会有信心,就能够激发很强的工作力量:如果他认为取得绩效后能够获得合理的奖励,而且希望所获得的奖励能满足自己某方面的需要,就能够产生积极的工作热情。黄厂长没有满足黄工程师提高工资、提职称、和住房等方面的期望。

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是分层次的,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当低一级的需要满足后,就会产生高一级的需要,只有当前面的需要充分满足后,后面的需要才显示出其激励作用。对黄大佑来说,当前最迫切的需要是低级需要,满足生理和安全需要,即居住、待遇条件的改善,然后才是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而厂长到目前还仅仅是精神激励。

根据公平理论分析亚当斯的公平理论认为:人的工作动机,不仅受其所得报酬绝对值的影响,而且受到相对报酬多少的影响。黄大佑觉得自已获得的报酬与自己对工作的投入的比值小于他人,所以对黄厂长的激励措施感到不公平,但又不好开口,只好离职获得心理上的平衡。

所以黄厂长没有留住黄工;

根据激励—保健因素理论来分析,当保健因素没有得到满足,就会引起人们的不满,如工资、居住条件等,而对人起激励作用的是激励因素,如晋升等。因为保健因素是非由不可的,否则职工会产生严重的不满,这样因黄工的保健因素没有得到满足,自然要离开了;

根据期望理论,因黄厂长没有满足黄工程师提高工资、提职称、和住房等方面的期望,所以他选择离开。

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对黄大佑来说,当前最迫切的需要是满足生理需要,即居住、待遇条件的改善,然后才是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而厂长到目前还仅仅是精神激励。

综上所述,黄厂长的激励措施是不恰当。

对策:鉴于黄工与仓管员工资不相上下,在实际管理过程中,领导应该了解下属需要,首先采取行为激励,在短期内可以解决该问题。但从物质与精神角度来分析,短期的精神鼓励比物质鼓励更具有刺激性。

伴随时间的延长,应该弱化精神鼓励,激励过头,会造成反向激励的效果。因此在实际管理过程中,以先发现,打预防,再从根本上解决。

运用期望理论对员工进行激励时,组织需要:

1.设计合理的、有一定难度,被员工认同的目标;

2.设计有效的、公正的绩效评估系统;

3.设计薪酬支付制度以奖励期望的绩效;

4.设计任务和工作以便员工通过工作满足自己的需要;

5.将组织个性化,反映不同个体的不同需要;

6.建立员工对组织奖赏的正确预期。

《管理学》第二次作业

内容包括第三章决策 第四章计划 第五章组织 一 名词解释题 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 规划。2 责任绝对性原则。3 风险型决策。4 直线职权。5 目标管理。二 单项选择题 每题1分,共15小题,共15分 管理学 2009年春季学期管理学第二次作业答案。内容包括第三章决策 第四章计划 第五章...

管理学第二次作业

管理学作业 二 1.所有管理人员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创造盈余。2.对企业来说,经济环境是它的外部宏观环境。3.协调是管理工作的核心。4.在韦里克 坎尼斯和孔茨 管理学 全球化与创业视角 第十三版 一书中,企业 一词系指企业 机构 医院 大学以及其他任何组织。5.管理适用于组织各层级的管理人员。6....

管理学第二次作业

第5章思考题。一 问答题。1 简单说明你对计划的概念的理解。2 请问计划的作用是什么?3 什么是计划的前提条件?4 编制计划的原则是什么?5 为什么要进行组织目标的具体化?6 目标制定的基本原则?7 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之间是否总能保持一致?8 目标管理是否适用于任何场合?战略计划的特点是什么?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