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及砌体结构课程设计之一

发布 2022-10-04 01:00:28 阅读 6443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盖。

课程设计计算书。

学生姓名:专业学号:

一、 设计资料。

1、楼面的活荷载标准值为7.0kn/m2

2、楼面面层用20mm厚水泥沙浆抹面(γ=20kn/m3),板底及梁用15mm厚石灰砂浆抹面(γ=17kn/m3)

3、材料选用:混凝土强度c30钢筋采用hrb

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计算书。

一、 平面结构布置:

、确定主梁的跨度为,次梁的跨度为,主梁每跨内布置两根次梁,板的跨度为。楼盖结构布置图如下:2、按高跨比条件,当时,满足刚度要求,可不验算挠度。

对于工业建筑的楼盖板,要求,取板厚。

3、次梁的截面高度应满足~~,取则~~,取。

4、主梁的截面高度应该满足~~,则~~,取。

二、 板的设计(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

1、荷载计算:

板的恒荷载标准值:

取1m宽板带计算:

水磨石面层。

80mm钢筋混凝土板。

15mm板底混合砂浆。

恒载:活载:恒荷载分项系数取1.2;因为工业建筑楼盖且楼面活荷载标准值大于,所以活荷载分项系数取1.3。于是板的设计值总值。

2、板的计算简图:

次梁截面为,现浇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不小于100mm,取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为120mm。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板的计算边跨:,取 ()

中跨:板为多跨连续板,对于跨数超过五跨的等截面连续板,其各跨受荷相同,且跨差不超过10%时,均可按五跨等跨度连续板计算。

计算简图如下图:

3、内力计算及配筋:

用塑性内力重分布理论计算,则有α系数如下表1.0

则由可计算出、、、计算结果如下表:

由题知:则。

根据各跨跨中及支座弯矩可列表计算如下:

位于次梁内跨上的板带,其内区格四周与梁整体连接,故其中间跨的跨中截面(、)和中间支座()计算弯矩可以减少20%,其他截面则不予以减少。

4、确定各种构造钢筋:

分布筋选用6@300。

嵌入墙内的板面附加钢筋选用8@200。

垂直于主梁的板面附加钢筋选用8@200。

板角构造钢筋:选用8@200,双向配置板四角的上部。

5、绘制板的配筋示意图:

采用弯起式筋,详见板的配筋图。

三、次梁设计(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

1、次梁的支承情况:

2、荷载计算:

由板传来。次梁肋自重:

次梁粉刷重

恒载:活载:

设计值总值。

3、确定计算跨度及计算简图。

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时,其计算跨度:

中跨:边跨: ,取 ()

因跨度相差小于10%,可按等跨连续梁计算,计算简图如下:

3、内力计算:

由可计算出、、、计算结果如下表:

由可计算出、、、计算结果如下表:

4、截面承载力计算:

次梁跨中按t形截面计算,t形截面的翼缘宽度,按,故取。

梁高: 翼缘厚:

判定t形截面类型:

故各跨中截面属于第一类t形截面。

支座截面按矩形截面计算,离端第二支座b按布置两排纵向钢筋考虑,取,其他中间支座按布置一排纵向钢筋考虑,取。

次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见下表:

次梁斜截面承载力计算见下表:

5、构造配筋要求:沿全长配置封闭式箍筋,第一根箍筋距支座边50mm处开始布置,在简支端的支座范围内各布置一根箍筋。

四、主梁设计(按弹性理论计算):

1、支承情况:

柱截面400×400,由于钢筋混凝土主梁抗弯刚度较钢筋混凝土柱大的多,故可将主梁视作铰支于钢筋混凝土柱的连续梁进行计算。主梁端部支承于砖壁柱上,其支承长度a=370。

2、荷载计算:

为简化计算,主梁自重亦按集中荷载考虑。

次梁传来的荷载:

主梁自重。主梁粉刷重:

恒载: 恒载设计值:

活载设计值:

3、确定计算跨度及计算简图。

主梁计算跨度:

边跨: ,近似取。

中跨:因跨度相差不超过10%,可按等跨梁计算,计算简图如下:

3、内力计算:

1)、弯矩设计值:

其中,可由书中表查取,l为计算跨度,对于b支座,计算跨度可取相邻两跨的平均值。

2)、剪力设计值:,其中,可由书中表查可知。

主梁弯矩计算。

由此可作出下列几种情况下的内力图。

将以上各图绘于同一坐标系上,取其外包线,则为弯矩包络图。

主梁剪力计算。

同样可绘出剪力包络:

4、主梁正截面和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主梁跨中按t形截面计算,t形截面的翼缘宽度,按,故取。

梁高:(边跨),(中间跨)

翼缘厚: 判定t形截面类型:

故各跨中截面属于第一类t形截面。

支座截面按矩形截面计算,离端第二支座b按布置两排纵向钢筋考虑,取。

正截面配筋计算。

斜截面配筋计算:

5、两侧附加横向钢筋的计算:

次梁传来的的集中力:,

附加箍筋布置范围:

取附加箍筋8@200,则在长度范围内可布置箍筋的排数:排, 梁两侧各布置三排。

另加吊筋118,,则由:

满足要求。五、关于计算书和图纸的几点说明:

1、经验算各截面的尺寸、最小配筋率均可满足要求。

2、根据计算结果绘制板、次梁、主梁配筋图,图纸采用2#图纸,2张。

2、结构平面布置图:比例1:200。

3、板的配筋图:比例1:50

分布筋选用: 6@250

与主梁垂直的附加负筋选用: 8@200,深入板中的长度为500mm。

与承重砌体墙垂直的附加负筋选用: 8@200,伸出墙边长度为300mm。

板角附加短钢筋双向布置8@200,每一方向伸出墙边的长度为500mm。

4、次梁的配筋图:比例1:30

箍筋选用: 6@150通长布置。

中间支座负钢筋的弯起,上弯点距支座边缘为50mm。

、号钢筋弯起后在b支座共同抵抗负弯矩,相当于116 ,在矩支座边缘1300mm处截断。

离支座边缘50mm处各设置一个附加箍筋。

两根号钢筋弯起后在c支座共同抵抗负弯矩,相当于 116 ,在矩支座边缘1300mm处截断。

b支座第二批截断的号钢筋,在距支座边缘1800mm处截断。

号钢筋左端通长兼作第一跨架立筋,右端在距支座边缘2100mm处截断,与号钢筋在600mm范围内搭接,兼作第二跨的架立筋。

号钢筋在c支座右端通常兼作架立筋。

5、主梁的配筋图:比例1:30

箍筋选用:加密区选用6@100,非加密区选用6@150。

中间支座负钢筋的弯起,上弯点距支座边缘为50mm。

在次梁与主梁交界处设置附加横向钢筋,选用8@200,两边各布置三排,另加一根118吊筋。

离支座边缘50mm处各设置一个附加箍筋。

其余钢筋截断详见配筋图。

混凝土结构及砌体结构课程设计

目录。1 设计任务书1 2 设计计算书2 3 平面结构布置2 4 板的设计3 5 次梁的设计6 6 主梁的设计10 7 关于计算书及图纸的几点说明16 附图1 平面结构布置图18 附图2 板的配筋图19 附图3 次梁的配筋图20 附图4 主梁配筋图21 参考资料 1 建筑荷载规范。2 混凝土结构设计...

中南大学混凝土与砌体结构课程设计

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专业 本科 建筑工程方向。混凝土结构及砌体结构设计 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 钢筋混凝土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姓名 班级 学号 一 设计目的。1 掌握单向板肋梁楼盖的荷载传递关系及其计算简图的确定 2 掌握板厚及梁系截面尺寸的确定方法 3 通过板及次梁的计算,掌握按考虑塑...

混凝土和砌体结构设计课程设计

多层框架结构设计。指导教师 张蕾春。班级 11土木 2 班 学生姓名 施迎宁。学号 xf11220222 设计时间 2014.5.7 6.5 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建筑系。一 目的。掌握现浇多层框架结构方案布置 荷载分析 框架结构内力分析 内力组合 框架梁 柱和节点设计。通过该课程设计,能综合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