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凸轮机构

发布 2022-10-03 07:08:28 阅读 8497

目录。一)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目的和任务2

二)从动件(摆杆)及滚子尺寸的确定4

三)原始数据分析5

四)摆杆的运动规律及凸轮轮廓线方程6

五)程序方框图8

六)计算机源程序9

七)程序计算结果及其分析14

八)凸轮机构示意简图16

九)心得体会16

十)参考书籍18

一)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目的和任务。

一、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目的:

1、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一个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其目的在于:

进一步巩固和加深所学知识;

2、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在机械的运动学和动力分析方面初步建立一个完整的概念;

4、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和制图能力,及运用电子计算机的运算能力。

二、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任务:

1、摆动从动件杆盘型凸轮机构。

2、采用**法设计:凸轮中心到摆杆中心a的距离为160mm,凸轮以顺时针方向等速回转,摆杆的运动规律如表:

3、设计要求:

确定合适摆杆长度。

合理选择滚子半径rr

选择适当比例,用几何作图法绘制从动件位移曲线并画于图纸上;

用反转法绘制凸轮理论廓线和实际廓线,并标注全部尺寸(用a2图纸)

将机构简图、原始数据、尺寸综合方法写入说明书。

4、用解析法设计该凸轮轮廓,原始数据条件不变,要写出数学模型,编制程序并打印出结果。

备注:1、尖底(滚子)摆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压力角:

在推程中,当主从动件角速度方向不同时取“-”号,相同时取“+”号。

三、课程设计采用方法:

对于此次任务,要用**法和解析法两种方法。**法形象,直观,应用**法可进一步提高学生绘图能力,在某些方面,如凸轮设计中,**法是解析法的出发点和基础;但**法精度低,而解析法则可应用计算机进行运算,精度高,速度快。在本次课程设计中,可将两种方法所得的结果加以对照。

四、编写说明书:

1、设计题目(包括设计条件和要求);

2、机构运动简图及设计方案的确定,原始数据;

3、机构运动学综合;

4、列出必要的计算公式,写出**法的向量方程,写出解析法的数学模型,计算流程和计算程序,打印结果;

5、分析讨论。

二)从动件(摆杆)及滚子尺寸的确定。

1、摆杆长度l确定:

根据右图建立坐标系oxy。

b0点为推程段摆杆起始点,开始时推杆滚子中心处于。

b0点处,依几何关系有:

b0的坐标:

x0=sin(φ0)/l

y0=a-l* cos (φ0)

f0=arcos[(a+l-r0)/2a*l]

又因为摆动盘形凸轮机构。

在运动时的许用压力角为:[α35°~ 45°

根据压力角公式:

注:当主从动件角速度方向不同时取“-”号,相同时取“+”号。

由此我们可以取到:l=120mm;此时摆杆的初始摆角:φ0≈12.429°

2、滚子半径r1的选择。

我们用ρ1表示凸轮工作廓线的曲率半径,用ρ表示理论廓线的曲率半径。所以有ρ1=ρ±r1;为了避免发生失真现象,我们应该使p的最小值大于0,即使ρ>r1;另一方面,滚子的尺寸还受其强度,结构的限制,不能太小,通常我们取滚子半径;r1=(0.1~ 0.

5)* r0

在此,我们可以取r1=0.2*r0=10mm。

三)原始数据及分析。

依题意,原始数据如下:

1、已知量:(未标明的单位为mm)

d1=120 o 推程运动结束的凸轮总转角,其中(d1-d0)为推程角δ01

d2=160 o 远休止运动结束时总转角,其中(d2-d1)为远程休止角δ02

d3=270 o 回程运动结束的凸轮总转角,其中(d3-d2)为回程角δ03

d4=360 o 远休止运动结束总转角,其中(d4-d3)为远程休止角δ04

r =160 凸轮中心到摆杆中心a的距离。

r0=50 基圆半径。

l =120 此处设摆动从动杆长度为120 mm

h=25 o 从动杆的总角行程。

w=1 rad / s 此处设凸轮角速度为1 rad / s

rr=10 此处设滚子半径为10

2、设计所求量:

f 摆动从动杆的角位移。

v 摆动从动杆的角速度。

a 摆动从动杆的角加速度。

以凸轮的中心为原点,竖直和水平方向分别为x,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x 为凸轮轮廓的轨迹的x坐标点。

y 为凸轮轮廓的轨迹的y坐标点。

四)摆杆的运动规律及凸轮轮廓线方程。

1、摆杆运动规律:

推程过程:0o<d≤120o

摆杆角位移:f=h(1-cos(πδ01) )2

即f=h(1-cos(πd/d1))/2

摆杆角速度:v=πhw sin(πδ01)/(2δ01)

即v=πh w sin(πd/d1)/(2d1)

摆杆角加速度:a=π2h w2cos(πδ01)/(2δ012)

即a=π2h w2cos(πd/d1) /2d12)

远休止过程:120o<d≤160o

摆杆角位移:f= h

摆杆角速度:v=0

摆杆角加速度:a= 0

在推程和远休止过程中凸轮轮廓轨迹:

x=r sin d-l sin(d+f+f0 )

y=r cos d-lcos(d+f +f0)

其中f0为摆杆的初始位置角。

f0=arcos[(r2+l2-r02)/2(r l)]

回程过程:160o<d≤270o

a. 等加速回程阶段:160o<d≤215o

摆杆角位移:f=h-2h(δ-01-δ02)2/(δ03)2

即f=h-2h(d-d2)2/(d3-d2) 2

摆杆角速度:v=-4hw(δ-01-δ02)/(03)2

即v=-4hw(d- d2)/(d3-d2)2

摆杆角加速度:a=-4hw2/(δ03)2

即a=-4hw2/(d3-d2)2

b. 等减速回程阶段:215o<d≤270o

摆杆角位移:f=2h(δ03-(δ01-δ02-δ03/2 ))2/(δ03) 2

即f=2h( (d3-d2)-(d-d2-(d3-d2)/2))2/(d3-d2)2

摆杆角速度:v=-4hw(δ03-(δ01-δ02-δ03/2)) 03)2

即v=-4 hw( (d3-d2)-(d-d2-(d3-d2)/2))/d3-d2)2

摆杆角加速度:a=4hw2/(δ03)2

即a=4hw2/(d3-d2)2

近休止过程:720o<d≤360o

摆杆角位移:f=0

摆杆角速度:v=0

摆杆角加速度:a= 0

在回程和近休止过程中凸轮轮廓轨迹:

x=r sin d-l sin(d+f+f0)

y=r cos d-l cos(d+f+f0)

其中f0为摆杆的初始位置角。

f0=arcos[(r2+l2-r02)/2(r l)]

五)程序方框图。

六)计算机源程序。

#include <>

#include <>

main()

double d, d0,d1,d2,d3,d4,r,r0,

f,f0,h,pi,v,w,a,l,x,y;

int n;

file *fp定义文件指针*/

fp = fopen(""w");

/*打开以写方式文件(不存在则新建)*/

d=0d为凸轮总转角*/

d0=5d0为转角分度值,此处设为5 o每次*/

d1=120d1-0)为推程角*/

d2=160d2-d1)为远程休止角*/

d3=270d3-d2)为回程角*/

d4=360d4-d3)为近休止角*/

pi=3.1415926;

r=160凸轮圆心到从动杆固定点的距离*/

r0=50基圆半径*/

l=120从动杆长度*/

h=25行程角度*/

w=1凸轮角速度*/

f0=acos((r*r+l*l-r0*r0)/(2*r*l))*180/pi; /从动杆初始角*/

printf("初始角:f0=%1.3f",acos((r*r+l*l-r0*r0)/(2*r*l))*180/pi);

fprintf(fp,"初始角:%1.3f",acos((r*r+l*l-r0*r0)/(2*r*l))*180/pi);

for(n=0;n<=36;n++)

d=d0*n;

if(d<=d1当d<=120度时,为推程过程*/

f=h*(1-cos(pi*(d/d1)))2从动杆的角位移*/

v=pi*h*w*sin(pi* (d/d1))/2*d1从动杆角速度*/

a=pi*pi*h*w*w*cos(pi*(d/d1))/2*d1*d1); 从动杆角加速度*/

x=r*sin(d*pi/180)-l*sin(pi*(d+f+f0)/180);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凸轮机构

目录。一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目的和任务2 二 从动件 摆杆 及滚子尺寸的确定4 三 原始数据分析5 四 摆杆的运动规律及凸轮轮廓线方程6 五 程序方框图8 六 计算机源程序9 七 程序计算结果及其分析14 八 凸轮机构示意简图16 九 心得体会16 十 参考书籍18 一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目的和任务...

机械原理大作业 凸轮机构

二 凸轮机构。一 运动分析。凸轮的运动分为4个阶段 推程运动 远休程 回程运动 近休程。该凸轮机构4个阶段的运动角分别为推程运动角90 远休止角100 回程运动角50 近休止角120 推程运动阶段的运动规律为正弦加速度运动,回程运动的运动规律为4 5 6 7多项式运动。凸轮的简图如图1所示。图1对该...

机械原理作业凸轮机构绘制

专业 材料成型机控制工程学号 201100150284 姓名 朱富慧组号 11材卓一第2组。1.题目。1 凸轮回转方向 顺时针。2 从动件偏置方向 左偏置。3 偏心距 15mm 4 基圆半径 45mm 5 从动件运动规律 先以余弦运动规律上升,再以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下降。推程运动角150 远休止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