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数学衔接教材教师用书

发布 2022-09-23 10:25:28 阅读 5498

目录。一、小学奥数精题。

二、初中知识衔接。

三、小学总复习。

第一部分——小学奥数精题。

小学奥数方法讲解。

1. 分类思想。

分类是一种很重要的数学思考方法,特别是在计数、数个数的问题中,分类的方法是很常用的。

一共有多少条线段呢?

可分为这样几类:(1)以a为左端点的线段共4条,分别是: ab,ac,ad,ae;

2)以b为左端点的线段共3条,分别是: bc,bd,be;(3)以c为左端点的线段共2条,分别是: cd,ce;(4)以d为左端点的线段有1条,即de一共有线段4+3+2+1=10(条)。

还可以把图中的线段按它们所包含基本线段的条数来分类。

1)只含1条基本线段的,共4条: ab,bc,cd,de;(2)含有2条基本线段的,共3条: ac,bd,ce;(3)含有3条基本线段的,共2条:

ad,be;(4)含有4条基本线段的,有1条,即ae。

有长度分别为(单位:厘米)的木棒足够多,选其中三根作为三条边围成三角形。如果所围成的三角形的一条边长为11厘米,那么,共可围成多少个不同的三角形?

提示:要围成的三角形已经有一条边长度确定了,只需确定另外两条边的长度。设这两条边长度分别为a,b,那么a,b的取值必须受到两条限制:

a、b只能取1~11的自然数;②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一种 二种 三种 四种 五种 六种 五种 四种 三种 二种 一种1+2+3+4+5+6+5+4+3+2+1=36种。

2. 化大为小找规律。

对于一些较复杂或数目较大的问题,如果一时感到无从下手,我们不妨把问题尽量简单化,在不改变问题性质的前提下,考虑问题最简单的情况(化大为小),从中分析探寻出问题的规律,以获得问题的答案。这就是解数学题常用的一种方法,叫做归纳,我们也可以叫做“化大为小找规律”。

10条直线最多可把一个长方形分成多少块?

提示:先不考虑10条直线,而是先看1条、2条、3条。直线能把一个长方形分成几块?

10条直线最多可把一个长方形分成多少块?

第一条直线:分成 2 块第二条直线:分成 2+2=4 块第三条直线:分成 2+2+3=7 块10条直线最多可把一个长方形分成多少块?

我们发现这样的规律: =2+(2+3+4+5+6+7+8+9+10) =2+54 =56(块)这就是说,10条直线可把长方形分为56块。

3.将未知量具体化。

一般情况下,题目中的未知量不可以随便假设。有时,问题中所求的未知量与其它相关的未知量具体是多少并没有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把这些没有关系的未知量设为具体数。”

幼儿园把一筐苹果平均分给大班和小班的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可分得6个。如果全部分给大班小朋友,那么平均每人可分10个。如果全部分给小班的小朋友,平均每人可分几个?

全部分给小班的小朋友,每人可分几个,与苹果的总个数有关系,而与人数(无论是两班人数,还是大班人数)都没有关系。 苹果总数=两班总人数×6 苹果总数=大班人数×10 所以,大班人数×10=两班总人数×6 设两班100人大班 100×6 ÷ 10=60人小班 100-60=40人 600 ÷ 40=15个

4. 试验。

将一根长为374厘米的铝合金管截成若干根长36厘米和24厘米的短管。问剩余部分的管子最少是多少厘米?

提示:从题目的问句看,应抓住“最少”二字来思考,先考虑没有剩余,再考虑剩余1厘米、2厘米……

1)如果把这根长管截成若干根两种不同规格的短管后没有剩余,那么374应该是4的倍数,因为两种短管的长度36厘米、24厘米都是4的倍数,但374不能被4整除,所以没有剩余不可能。

2)如果截成若干根两种不同规格的短管后只剩下1厘米,根据都是偶数,“偶数的倍数是偶数”、“偶数与偶数的和是偶数”可推知,原来铝合金管长应为奇数,这与管长374(偶数)的条件矛盾,所以,剩1厘米也不可能。

3)如果最后剩下2厘米。这种情况有可能。374÷(36+24)=6……14。

这说明两种都截6根余14厘米,这时需要调整:少截一根24厘米长的,加上14,24+14=36+2,正好合一根36厘米长的,还剩2厘米。

5. 移多补少。

在“平均”二字中,“平”就是“拉平”,也就是移多补少,“均”就是相等。“平均”二字的意思,通俗地说,就是用“移多补少”的办法,使每份数量都相等。因此,移多补少是我们解答求平均数应用题的重要思考方法。

新光机器厂装配拖拉机,第一天装配50台,第二天比第一天多装配5台,第。

三、第四两天装配台数是第一天的2倍多3台,平均每天装配多少台?

用四天装配总台数除以4,综合算式为: [50+(50+5)+(50×2+3)]÷4=52(台)采用移多补少的方法,假设每天都装配50台,那么四天一共多装配5+3=8(台),把这8台平均分成四份,8÷4=2(台),因此,平均每天装配50+2=52(台),综合算式为:50+(5+3)÷4=52(台)

甲、乙、丙三人一起买了8个面包,平均分着吃,甲拿出5个面包的钱,乙付了3个面包的钱,丙没带钱,等吃完后一算,丙应该拿出4角钱,问甲应收回多少钱?(以分为单位)

4角=40分40× 3=120(分)120÷ 8=15(分)15× 5-40=35(分)

6. 等量代换。

曹冲称象”是运用了“等量代换”的思考方法:两个完全相等的量,可以互相代换。解数学题,经常会用到这种思考方法。

①百货商店运来300双球鞋,分别装在2个木箱、6个纸箱里。如果2个纸箱同1个木箱装的球鞋一样多,每个木箱和每个纸箱各装多少双球鞋?

提示:我们根据“2个纸箱同一个木箱装的球鞋一样多”,把木箱换成纸箱,也就是说,把300双球鞋全部用纸箱装,不用木箱装。根据已知条件,2个木箱里的球鞋刚好装满4个纸箱,再加上原来已装好的6个纸箱,一共是10个纸箱。

这样,题目就变为“把300双球鞋平均装在10个纸箱里,平均每个纸箱装多少双球鞋?”可以求出每个纸箱装多少双球鞋。也就能求出一个木箱装多少双球鞋。

用两台水泵抽水,小水泵抽6小时,大水泵抽8小时,一共抽水312立方米。小水泵5小时的抽水量等于大水泵2小时的抽水量,两种水泵每小时各抽水多少立方米?

5小=2大。

大换小:8 ÷ 2 × 5=20(时)

小:312 ÷(20+6)=12(立方米)

大:12 × 5 ÷ 2=30(立方米)

7.画图。在数学中,“数”与“形”就像一对形影不离的亲兄弟。

几乎所有的数量关系或数学规律都可以用生动形象的示意图来反映 。①a、b、c、d与小青五位同学一起比赛象棋,每两人都要比赛一盘。到现在为止,a已经赛了4盘,b赛了3盘,c赛了2盘,d赛了1盘。

问小青已经赛了几盘?

a已经赛了4盘b赛了3盘,c赛了2盘,d赛了1盘。

小青已经比赛了两盘。

8.反过来想。

当你按习惯思路解决问题困难时,不妨也反过来想想。反过来想,是我们解数学题的一种很好的方法。

1至100的自然数中,不能被9整除的自然数的和是多少?

从1至100的和中去掉9的倍数,就是不能被9整除的数的和了 1+2+3+。。100=5050 9 ×(1+2+3+…+11)=594 5050-594=4456

9.分析因果关系。

分析,也就是抓住结果找原因。我们解数学题,也应当学会这种顺藤摸瓜,分析因果关系的本领。

用一个杯子向一个空瓶里倒水。如果倒进3杯水,连瓶共重440克。如果倒进5杯水,连瓶共重600克。一杯水和一个空瓶各重多少?

我们先把两次倒水的情况作一次比较。从连瓶重量来看,第二次比第一次重了“600-440=160(克)”,怎么会多160克的呢?

因为第二次比第一次多倒了“5-3=2(杯)”水。这样,我们就容易求出每杯水的重量为:160÷2=80(克)。空瓶重量 600- 80×5=200 (克)

10.假设。

小华解答数学判断题,答对一题给4分,答错一题扣4分,她答了20道判断题,结果只得 56分。小华答对了几题?

假设小华全部答对:该得4×20=80(分),现在实际只得了56分,相差80-56=24(分),因为答对一题得4分,答错一题扣4分,这样,一对一错相比,一题就差8分(4+4=8),根据总共相差的分数以及做错一题相差的分数,就可以求出做错的题数:24÷8=3(题),一共做20题,答错3题,答对的应该是:

20-3=17(题4×17=68(分)(答对的应得分4×3=12(分)(答错的应扣分68-12=56(分)(实际得分)

某校有100名学生参加数学竞赛,平均得63分,其中男生平均得60分,女生平均得70分,那么,男生比女生多多少名?

假设100名同学都是男生,那么应得分 60×100=6000(分)比实际少得 63×100-6000=300(分)原因是男生平均分比女生少 70-60=10(分)求出女生人数为 300 ÷ 10=30(名)

11.转化。

数学题常用的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种方法——转化。这种转化通常是指转化条件或问题,特别是转化题中的数量关系。 一个两位小数,去掉小数点后比原来的数大53.

46。这个两位小数是多少?

可转化为一个数的99倍是53.46,求这个数。

12.抓不变量。

数学题中,常常会出现数量的增减变化,但这些量变化时,与它们相关的另外一些量却没有改变。这种“不变量”往往在分析数量关系时起到重要作用。

小升初数学衔接教材

第一节 找规律中的变与不变。课前学一学。前言 要学习数学首先要学会预习。所谓预习,就是在课前对要学习的知识有个大体的了解,找疑点 提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听课。我把预习数学的方法和步骤编一个顺口溜 先读书 划批注 有缺陷 及时补 多用脑 勤动手 试练习 找疑处。持之以恒先预习,学好数学很容易。1 一只青...

小升初数学衔接试题

1 火眼金睛 1 方程,下列变形较简便的是 a.方程两边都乘以20,得。b.方程两边都除以,得。c.去括号,得。d.方程整理,得。2 解方程,去分母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a.b.c.d.3 方程,可变形为 a.b.c.d.4 将的分母化为整数,得 a.b.c.d.5 若方程与方程的解相同,则 表示的符号...

关于小升初数学衔接

关于小升初数学衔接,有句俗语 小学考一百,初中不及格。这种情况其实是存在的。很多孩子,小学成绩很优异,奥数也做得很不错,甚至择校成绩也不错,但是进入初中学习后,成绩却始终不理想。初中是人生分岔的关键时期,进入初中以后,每个孩子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那么如何让孩子在进入初中前不输在起跑线上呢?要想赢在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