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世界遗产旅游研究综述

发布 2022-09-15 19:24:28 阅读 8674

摘要:世界遗产是人类文明的象征,倍受业界学者的关注。总结了世界遗产相关的研究主要围绕世界遗产开发、世界遗产保护及可持续发展、世界遗产经营管理、世界遗产旅游者行为感知四方面展开,指出世界遗产保护及可持续发展将会是今后研究最为热点的领域。

关键词:世界遗产;遗产开发;遗产管理;遗产保护;旅游者行为。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5-0072-02

引言。世界遗产是人类文明的象征,是文明史上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的积累和沉淀。截至目前,中国共有世界遗产41处,其中,世界文化遗产26处,世界自然遗产8处,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4处,文化景观3处。

近年来,国内兴起世界遗产旅游的热潮,遗产价值、遗产开发、遗产保护、遗产管理等一系列与世界遗产相关的话题愈发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与世界遗产相关的课题也成为学者研究的热点。

本文以2023年以来国内学者对世界遗产地的学术研究为基础,通过中国知网对“世界遗产”和“旅游”作为关键字进行核心文献的检索,共搜索出相关文献459篇,文献研究内容涉及世界遗产开发、世界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世界遗产经营管理、世界遗产旅游者行为四大领域。

一、世界遗产开发。

遗产开发是世界遗产价值凸显的有效方式,世界遗产开发模式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学者的研究热点。梁学成(2006)指出,世界遗产的旅游价值开发不能按照市场化的方式向旅游产品方向转变,不然会造成旅游价值取代遗产价值的后果,引起世界遗产核心价值——真实性和完整性的丧失,遗产资源应进行多方面的价值挖掘,并提出以基于旅游价值的五种开发模式。傅才武、陈庚(2010)指出,物质文化保护遗产有博物馆式保护与产业开发模式、大遗址保护与整体开发模式、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城市历史街区开发模式、村落开发模式五种模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有民俗博物馆保护与开发模式、节庆文化保护与开发、特色餐饮开发模式、演艺开发模式、主题公园开发模式、物化产品开发模式、影视开发模式七种类型。

世界遗产旅游产品的开发也是世界遗产开发的重点内容之一,陈金华等(2006)以世界遗产——武夷山为例,分析其旅游线路现状,指出旅游线路及经营所出现的问题,并根据旅游线路设计的原则,提出创新的旅游线路方案。梁学成(2010)认为,多元化的旅游产品是文化遗产资源开发的必然选择。周永振(2010)将内蒙古文化旅游产品按照客观真实旅游体验、结构性真实旅游体验、舞台化真实旅游体验、存在性真实旅游体验四类划分,并描述了内蒙古文化旅游的发展现状,提出提升草原文化品牌建设、注意文化产品组合、注重文化真实性与旅游者真实体验相结合的开发策略。

二、世界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世界遗产是大自然的恩赐,更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世界遗产保护是世界遗产管理和发展的重中之重。国内学者在世界遗产保护方面展开如下相关研究:

杨慧(2002)论述了丽江旅游业发展的现状以及为古城风貌所带来的弊端,从古城原始居民、古城建设投资、古城监管机制和法规等角度提出保护丽江古城的相关建议。毛历辛(2004)陈述了世界遗产保护的必要性,指出我国世界遗产在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世界遗产保护对策。章剑华(2006)指出,保护是对待文化遗产的首要态度,保护文化遗产的目的是加以利用,开展文化遗产旅游是保护与利用文化遗产的重要途径。

孙九霞(2010)认为,旅游是文化遗产保护的一种选择。

保护和走可持续发展路径是世界遗产发展和管理的必然选择,将有效增强世界遗产地的生命力,延长世界遗产地的生命周期。杨云仙(2010)以世界遗产地庐山为例,根据层次分析法和专家评分法相结合的方法,得出庐山的资源条件要重要于开发条件,并分别从资源条件、自然开发环境条件及社会经济开发环境条件三方面入手提出一系列对策保护庐山的生态环境,促进庐山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同样受到广大学者的青睐,卢松等(2010)建立了古村落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型。

该模型从人文系统和生态系统两大角度(分别包括社会文化发展等和总体环境感知等8个维度)入手,对宏村现阶段的可持续旅游发展状况作相关评价。文举(2010)指出**灾后四川各世界遗产地的损害情况,提出通过黑色旅游的结合等有效手段实现世界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张辉、袁俊、张萌(2010)认为,实现遗产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仅有科学规划并不够,还必须有强有力的制度及各种管理措施作保障,**通常可采取经济、教育、法律三方面的手段,展开澳门遗产旅游的利益相关者协调、澳门遗产旅游规划、澳门遗产旅游管理三方面的分析。

三、世界遗产经营与管理。

世界遗产的经营管理一直是学者探寻的热点。白宇飞(2010)以美国国家公园的特许经营管理模式为例,分析国内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的特许经营现状,并提出改善特许经营现状的建议。刘长生、简玉峰(2010)通过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经济发展的理论模型的构建,以中国四大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旅游目的地的数据为例,利用优化控制理论建立相关模型。

建立旅游产业发展与环境质量的模型。并分析得出,在中国的世界遗产旅游景区中,当生态环境质量较差时,生态环境质量与旅游产业发展存在正相关关系;当生态环境质量较好时,生态环境质量与旅游产业发展存在负相关关系。建立**环境管理与环境质量关系的模型,并通过分析得出结论;征收较高的排污费时才能产生优化排污的效果。

中国世界遗产作业

中国世界遗产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和矛盾。目前中国已有28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居世界第三位。今后一个期间还将有一批地区被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录。这必将进一步提升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能力,加速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的进程。中国旅游业发展过程中世界遗产发挥了多方面的突出作用。1.世界遗产资源是中国旅游业发展的重...

世界遗产与旅游

国内世界遗产游客管理研究。旅游业与保护世界遗产同步发展。中文摘要 游客管理是旅游管理的重要突破点,提升旅游业发展的关键。我国世界遗产旅游景区游客管理存在不少问题。遗产地的申报成功给当地旅游业带来了空前的繁荣,游客大量涌入,带来可观的经济利润的同时,不文明的游客行为给遗产地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因而,从管...

世界遗产与旅游

华南农业大学。期末 中国世界遗产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题目 中国世界遗产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年级专业 2010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号 201030530120 上课时间 周二晚。学生姓名 王志元。指导老师 刘小蓓。日期 2012年5月20日。中国世界遗产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摘要 世界遗产在旅游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