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继续教育护理类专业实践能力专业知识名词解释下

发布 2022-09-11 08:30:28 阅读 1006

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

心力衰竭是由于各种心脏疾病引起,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指心肌收缩力下降,使心输出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同时出现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表现的一种综合征。

肝性脑病又称肝昏迷,是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病征,临床上以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为主要表现。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和胰、胆道病变引起的出血,以及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的出血。

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慢性肾炎,是指起病方式不同,病情迁延,病变进展缓慢,可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减退,最终将发展成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一组肾小球疾病。

慢性肾功能衰竭简称慢性肾衰,是指因肾功能缓慢进行性减退,最终出现以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和全身各系统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症。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病。

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经蚊传播。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

全脊髓麻醉系硬膜外阻滞时穿刺针或导管误入蛛网膜下腔而未及时发现,并将超量局麻药注入蛛网膜下隙而产生异常广泛的阻滞。

肺脂肪栓塞系器械挤压髓内脂肪,使大量脂肪滴入血,导致肺微血管广泛阻塞,造成肺动脉压急剧升高、急性左心衰竭、发绀、血压急剧下降,以致心搏停止等。

cvp(中心静脉压)是测定上、下腔静脉或右心房内的压力,评估血容量、右心前负荷及右心功能的重要指标,正常值为1~10mmhg。

苦笑面容是破伤风感染的典型症状之一,病人面肌抽搐出现蹙眉、口角下缩、咧嘴“苦笑”。

吸入性损伤既往称之为呼吸道烧伤。致病原因不仅是热力本身,还包括热力作用(燃烧)时产生的含有损害性化学物质的烟雾,后者吸入支气管和肺泡后,具有局部腐蚀和全身毒性作用,因吸入性窒息,有些甚至无体表烧伤既已死亡。

甲状腺危象是甲亢的严重并发症,是由于甲状腺素过量释放引起的暴发性肾上腺素能现象。

酒窝症乳房癌肿侵及cooper韧带,可使其缩短而致癌肿表面**凹陷,呈“酒窝征”。

橘皮样改变由于乳腺癌肿继续增大,若皮内和皮下淋巴管被癌细胞阻塞而引起淋巴回流障碍,出现真皮水肿,**呈“橘皮样”改变。

腹膜刺激症腹部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

倾倒综合症早期多发生在餐后10~30分钟内,因胃容积减少及失去对胃排空的控制,多量高渗食物快速进入十二指肠或空肠,大量细胞外液转移至肠腔,循环血量骤然减少。同时肠遭受刺激后释放多种消化道激素,引起一系列血管舒缩功能的紊乱。晚期为高渗食物迅速进入小肠、快速吸收后血糖升高,使胰岛素大量释放,继而发生反应性低血糖。

毕氏ⅰ式胃大部切除术胃大部切除后,将残胃与十二指肠吻合。多适用于**胃溃疡。

毕氏ⅱ式胃大部切除术适用于各种胃十二指肠溃疡,特别是十二指肠溃疡。切除远端胃大部后,缝闭十二指肠残端,残胃与上段空肠吻合。

混合痔因直肠上下静脉丛互相吻合,致齿状线上下静脉丛同时曲张而形成,临床上兼有内、外痔的特征。

血栓性外痔当肛缘皮下静脉丛形成血栓时,出现**剧痛,肛管皮下可见暗紫色肿物,边界清楚,触痛明显,此称为~

charcot三联症急腹痛、寒战高热和黄疸。

reynolds五联症急腹痛、寒战高热、黄疸休克和神经精神症状。

胰性脑病表现为神经精神异常,定向力缺乏,精神错乱,伴有幻想,幻觉,躁狂状态等,常为一过性,可完全恢复正常,也可遗留精神异常。

逆行性遗忘脑**者意识恢复后对受伤时,甚至受伤前一段时间内的情况不能回忆,而对往事记忆清楚。

反常呼吸运动多根多处肋骨骨折,特别是前侧局部胸壁可因失去完整肋骨的支撑而软化,产生反常呼吸运动。

间歇性跛行腰椎管狭窄者走一段路之后出现下肢疼痛、麻木、无力,下蹲休息数分钟后可继续走路,反复出现。

cushing反应颅内压增高机体代偿性出现血压升高,脉压增大,脉搏慢而有力,呼吸深而慢(二慢一高)的典型生命体征改变。

中间清醒期见于硬脑膜外血肿,伤后原发性脑损伤的意识障碍清醒后,在一段时间后颅内血肿形成,因颅内压增高导致病人再度出现昏迷。

格拉斯哥昏迷计分分别对病人的睁眼、言语、运动三方面的反应进行评分,再累计得分,用量化方法来表示意识障碍的程度,最高分15分,总分低于8分即表示昏迷状态,分数越低表明意识障碍越严重。

脑卒中(脑中风或脑血管意外)是指有潜在脑血管疾病的病人,因各种诱发因素引起脑内动脉狭窄、闭塞或破裂,而造成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临床上表现为一过性或永久性脑功能障碍的症状和体征。

tur综合征经尿道行前列腺切除术者,因术中大量的冲洗液被吸收使血容量急剧增加,形成稀释性低钠血症。

膀胱痉挛多因逼尿肌不稳定、导尿管刺激、血块堵塞尿管等原因引起,可引起阵发性剧痛、诱发出血。

脂肪栓塞骨折端血肿张力大,使骨髓腔内脂肪微粒进入破裂的静脉内,可引起肺、脑血管栓塞,病情危急甚至死亡。

反常活动多根多处肋骨骨折,特别是前胸局部胸壁可因失去完整肋骨的支撑而软化,产生翻唱呼吸运动:即吸气时,软化区的胸壁内陷;呼气时,该区胸壁向外鼓出。

胎头拨露胎头于宫缩时暴露于**口,当宫缩间歇时又缩回**内,称为胎头拨露。

胎头着冠在宫缩间歇时,胎头不再回缩,此时胎头双顶径已越过骨盆出口,称为胎头着冠。

纯母乳喂养指婴儿从出生至产后4~6个月,除给母乳外不给婴儿其他食品及饮料,包括水(除药品、维生素、矿物质滴剂外)。

新生儿是指从脐带结扎至出生后28天内的婴儿。

低出生体重儿指出生1小时内出生体重不足2500g的新生儿,常见早产儿和小于胎龄儿。

适于胎龄儿指出生体重在同龄儿平均体重第10~90百分位者。

早产儿指胎龄满26周至未满37周的新生儿。

足月小样儿一般指足月出生(36周),但出生体重低于2.5公斤的新生儿。

生理性黄疸大部分新生儿在生后2~3天即出现黄疸,5~7天最重,10~14天消退,但患儿一般情况良好,食欲正常。

病理性黄疸如果孩子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就出现黄疸或黄疸发展过快,持续时间较长,甚至伴有贫血、体温不正常、**不好、呕吐、大小便颜色异常。有的是黄疸已经消退或减轻后又重新出现和加重,多属病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常见的原因是新生儿溶血病、新生儿感染、胆道畸形和新生儿肝炎等。

胆红素脑病当血清胆红素>342μmol/l(20mg/dl)可因脂溶性未结合胆红素通过血脑屏障,使大脑神经核黄染、变性坏死,以大脑基底核、下丘脑和第四脑室底部最明显,引起胆红素脑病或称核黄疸。

适中温度指在一种适宜的环境温度下,机体耗氧量少,代谢率低,蒸发散热量亦少,又能保证正常体温。

生理性体重下降新生儿在生后数日内,因丢失水分较多,出现体重下降,但一般不超过10%,生后10天左右恢复到出生时体重。

假月经部分女婴在生后5~7天,可见**流出少量的血液,持续1~3天后停止。是因母体雌激素在孕期进入胎儿体内,出生后突然消失引起,一般不必处理。

上皮珠新生儿上颚中线和齿龈切缘上常有黄白色小斑点,民间称“板牙”或“马牙”,是上皮细胞堆积或黏液腺分泌物积留所致。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在体内积聚而引起巩膜、**、黏膜、体液和其他组织被染成黄色的现象。

新生儿溶血病是指母婴血型不合,母血中对胎儿红细胞的免疫抗体igg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循环,发生同种免疫反应致使胎儿、新生儿红细胞破坏而引起的溶血。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是指新生儿期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和皮下脂肪变硬和水肿的一组疾病。

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是指因缺乏热能和(或)蛋白质引起的一种营养缺乏症,多见于3岁以下的婴幼儿。

低钙惊厥(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主要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血钙降低导致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出现惊厥、喉痉挛或手足抽搐等症状。

肥胖-换氧不良综合症严重肥胖者可因脂肪过度堆积,导致肺通气不良,引起低氧血症、红细胞增多、发绀,严重时心脏扩大、心力衰竭甚至死亡。

肋膈沟膈肌附着处的肋骨受膈肌牵拉而内陷形成郝氏沟(也叫肋膈沟)。

维生素d中毒是医源性疾病之一,其中毒主要由于在防治佝偻病时错误诊断和过时使用维生素d。早期症状是食欲减退,甚至厌食、烦躁、哭闹、精神不振,多有低热。也可有多汗、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逐渐出现烦渴、尿频、夜尿多,偶有脱水和酸中毒。

可头痛,血压可升高或下降,心脏可闻及收缩期杂音,心电图st段可升高,可有轻度贫血。

生理性流涎新生儿唾液腺发育不成熟,3~4个月时唾液分泌逐渐增多,5~6个月时更为显著,但婴儿口底浅,尚不能及时吞咽所分泌的唾液,故常出现~

胎便新生儿于生后第一次排出粪便呈墨绿色,质粘稠,无臭味,生后12小时内开始排便,持续2~3天,渐过渡为黄糊状粪便。

鹅口疮又名雪口病、白念菌病。是由真菌传染,在粘膜表面形成白色斑膜的疾病多见于婴幼儿。本病是白色念珠菌感染所引起。

小儿腹泻或称腹泻病,是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征的儿科常见病。

轮状病毒肠炎秋冬季流行,多见6~24个月的婴幼儿,潜伏期1~3天,起病较急,常伴有发热、呕吐、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一般无明显中毒症状。本病有自限性,病程约3~8天,也可长达20天左右。

迁延性腹泻病程在2周~2个月。

生理性腹泻多见于6个月以内的婴儿。生后不久即腹泻,但除大便次数增多外,小儿食欲、精神好,体重增长满意,不影响生长发育。添加辅食后,大便逐渐转为正常。

重症肺炎除呼吸系统症状和全身中毒症状外,常有循环、神经和消化系统受累的表现。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主要指鼻、鼻咽和咽部的急**染,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

哮喘性支气管炎简称哮喘,是由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参与的呼吸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引起呼吸道高反应,导致可逆性呼吸道阻塞。临床表现为反**作性喘息、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

疱疹性咽峡炎为柯萨奇a组病毒感染,好发于夏秋季,病程1周左右。

咽结合膜热为腺病毒型)感染,好发于春夏季,可在集体小儿机构中流行,病程1~2周。

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2岁以内,尤以2~6个月婴儿多见。临床表现两种类型:喘憋性肺炎、毛细支气管炎。

腺病毒肺炎以腺病毒两型为主要病原体。多见6个月~2岁幼儿,起病急骤、全身中毒症状明显,肺部体征出现较晚,胸片改变出现较肺部体征为早,特点为大小不等的片状阴影或融合成大病灶。

葡萄球菌肺炎多见于新生儿及婴幼儿。起病急、病情重发展快。多呈弛张热,中毒症状明显,肺部体征出现早,易并发脓胸、脓气胸。常合并循环、神经及消化系统功能障碍。

护理继续教育护理类专业实践能力 专业知识简答题下

1.肺炎的护理措施。1.一般护理 急性期病人要卧床休息,应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容易消化的饮食,鼓励病人多饮水。2.病情观察 生命体征变化 注意观察痰液的颜色,性质和量,注意并发症。3.对症护理 高热时,首先给予物理降温,病人可出现烦躁不安,谵语和惊厥,应加强防护措施,并给予适当的镇静剂。保...

护理继续教育护理类专业实践能力专业知识填空题下

1.排痰的护理措施中拍背与胸壁 法适用于长期卧床 久病体弱 排痰无力病人 2.哮喘的主要护理问题是 低效性呼吸型态 清理呼吸道无效 3.肺炎高热时,首先给予 物理降温 呼吸困难,紫绀的患者,应给予 吸氧 4.体位引流的护理根据病变部位在高,引流支气管 在低 引流宜在 饭前 进行。1.慢性心力衰竭常见...

护理继续教育护理类专业实践能力专业知识填空题下

1.排痰的护理措施中拍背与胸壁 法适用于长期卧床 久病体弱 排痰无力病人 2.哮喘的主要护理问题是 低效性呼吸型态 清理呼吸道无效 3.肺炎高热时,首先给予 物理降温 呼吸困难,紫绀的患者,应给予 吸氧 4.体位引流的护理根据病变部位在高,引流支气管 在低 引流宜在 饭前 进行。1.慢性心力衰竭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