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原理》作业三

发布 2022-09-03 09:51:28 阅读 7947

2、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喜剧艺术的本质特点在于“逗乐”,越是丑的东西越有审美价值。

答案要点:(1)不对。(2分)(2)理由:

这种说法忽略了喜剧艺术揭示生活本质的要素。喜剧的本质特征是“寓庄于谐”。“逗乐”而不能揭示生活本质,不能称为喜剧,喜剧必须在诙谐形式中表现生活本质真实。

(3分)

3、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是“移情说”审美心理学说的代表人物。

答案要点:(1)不对。(2分)(2)理由: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学说”的代表人物,“移情说”的代表人物是德国美学家、心理学家立普斯。(3分)

三、简答题(共2道试题,共30分。)

1.如何在喜剧中“寓庄于谐”?

答案要点:(1)“庄”是指喜剧的主题思想体现了深刻的社会内容,“谐”是指主题思想的表现形式诙谐可笑。在喜剧中,“庄”与“谐”处于辨证的统一。

失去了深刻的主题思想,喜剧就失去了灵魂;但是,没有诙谐可笑的形式,喜剧就不成其为喜剧。(2)喜剧性艺术之取得“寓庄于谐”的美学效果的途径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方法是“在倒错中显真实”。一切艺术都要真实地反映生活,而喜剧艺术是要在倒错(自相矛盾)的形式中显示真实,以取得喜剧效果。

(3)喜剧性艺术之取得“寓庄于谐”的美学效果的途径之二是“以夸张揭示荒诞”。通过夸张乃至变形,揭示真实,常常能够产生明显的喜剧效果。(每个要点5分)

2. 审美心理结构中有哪些主要心理因素?

答案要点:审美心理结构中包含着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基本要素。(1)感知包括简单的感觉和较复杂的知觉。

所谓感觉是指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在人脑中所产生的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感觉是一切认识活动的基础,也是审美感受的心理基础。所谓知觉,则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对事物的综合的、整体性的把握。

知觉具有整体性、选择性、恒常性等基本特征,它是一种更加积极主动的心理活动。感觉和知觉和称为感知。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感觉的深入。

(3分)(2)想象是指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心理学上把想象分为再造性想象和创造性想象两大类。所谓再造性想象,是人类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再现出记忆的客观事物的形象;所谓创造性想象,是在经验的基础上对记忆进行加工组合,创造出新的形象。

在审美心理中,既有再造性想象,也有创造性想象。在审美活动中,人们总是把从感觉、知觉所得到的关于对象的完整表象,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通过想象的活动再造出来,或创造出新的形象。身后经验越丰富、学识教养越多,想象的翅膀也就越丰满,所得到的审美愉悦和审美享受也就越强烈。

(4分)(3)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是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的一种复杂的心理反应,是主体对待客体的一种态度。情感在审美心理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前面我们已经讲到,审美心理是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多种心理因素的统一体。

那么,这些心理因素是如何在审美心理中统一起来的呢?它们不是机械的相加,而是以情感作为中介所形成的有机统一。(4分)(4)理解是审美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这是因为,美的事物不仅具有感性的形式和生动形象,而且还有内在的本质和深刻的意蕴。审美心理的理解因素主要包括:首先,对于审美对象的认识内容,不能脱离理解因素;其次,对于审美对象形式的认识,也不能脱离理解因素;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对于审美对象内在意蕴和意味的认识,更不能脱离理性因素。

(4分)

四、论述题(共1道试题,共35分。)

1.举例说明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审美理论学说。

答案要点:1.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50-6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流派,其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是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马斯洛先后提出了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潜能和价值论”、“自我实现论”、“高峰体验论”等重要理论,奠定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基础,被称为“人本主义心理学精神之父”。

(5分 )2.需要层次论:马斯洛关于人的七种基本需要由低到高、由下而上依次是:第一层,“生理需要”,即衣食住行等生活需要或生理需要,这是最基本的需要;第二层,“安全需要”,包括人身安全、避免危险等,引申涵义还包括社会安定、生活保障等;第三层,“归属和爱的需要”,指人渴望在家庭、亲戚、朋友、单位、社会中找到归属感,在给予他人爱和接受他人的爱中享受温暖; 第四层,“尊重的需要”,包括自尊、自重和为他人所尊敬,胜任工作、事业有成,从而得到肯定的评价和赞扬等等;第五层,“认知的需要”,马斯洛认为求知、探索、认识和理解等,是人的天性,也是人的基本需要和内在动机,认知和好奇心分不开,人的认知天性推动力人类社会的进步与科学的发展;第六层,“审美需要”,包括对于对称、均衡、秩序、完美等形式美的追求等。

马斯洛是第一位把审美需要当作人的基本需要的心理学家;第七层是“自我实现的需要”,所谓自我实现,就是指个人特有的潜在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它是金字塔的顶尖,是人的所有基本需求中最高的目标,也是完满人性的体现。自我实现需要的产生,有赖于前面各种需要的满足。

马斯洛认为,各种基本需要都能得到满足的人,将会有最充分、最旺盛的创造力。(15分)3.人的潜能和价值论:人本主义心理学主张从生物进化论和比较心理学的角度研究人的价值和潜能。

马斯洛认为,人的潜能就是人的内在价值。潜能得到发挥,也就是价值得到实现。(5分)4.“自我实现”:

自我实现是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最高追求目标,它强调完满的人性,强调以生物学为依据的人的本性的发展。这里所说的“完满的人性”主要指人的友爱、合作、求知、审美、创造等特性或潜能,这些潜能的充分发挥就被称为“自我实现”。马斯洛认为,能够做到“自我实现”的人是人类中的一批杰出人物,他们有着坚强的信念和决心,都有着积极的创造性,对很多领域都有着深刻的见解,很少失望、焦虑、恐惧、悲观的情绪,他们全身心投入工作,并获得创造的乐趣,同时在创造性工作中全面发挥自己的才能,他们更全面地享受生活,自然地发挥着全部生理、心理功能,他们的行为动机来自于发展潜力与实现潜能的需要。

(5分)5.“高峰体验”:马斯洛进一步指出,“自我实现”的重要特征便是“高峰体验”。峰体验的最大特征,就是人的精神处于最佳状态时的一种体验,人在这种体验中会感到欣喜若狂、销魂落魄、如醉如痴,它是人的存在最完美、最和谐、最幸福的一种境界。

高峰体验的时刻,人有一种反归自然或与自然合一的极度欢乐,人的心胸仿佛豁然开朗,体味到宇宙、人生的无穷奥妙,仿佛进入了天堂,实现了梦寐以求的理想,达到了一种尽善尽美的人生境界。“高峰体验”来自于创造的冲动和创造的激情,来自于科学发现和伟大的灵感,来自于爱情与异性的结合,来自于人与大自然的交融,更来自艺术创作活动与审美欣赏活动。(5分)

《美学原理》作业三

袃 美学原理 网上形考第三期作业参 螀。一 名词解释 共?4?道试题,共?20?分。衿1.优美,又称秀美,它是美的最一般的形态。狭义的美,指的就是优美。这是一种优雅之美 柔媚之美。从审美属性上看,优美主要具有绮丽 典雅 含蓄 秀丽 纤柔 婉约等特色。从根本上讲,优美的本质就在于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

美学原理作业

美学原理 100.00分 选择题 60分 1 伊利亚特 是谁的史诗?2.0分 a 希腊 b 荷马 c 罗马 d 波斯 2 雕塑 思想者 是谁的作品?2.0分 a 罗丹 b 米开朗基罗 c 拉斐尔 d 达芬奇 3 一个塑像的美绝不可能超过一个活人的美,因为一张 绝不可能比本人更美 是谁说的?2.0分 ...

美学原理作业

1 打开 的word文件。2 打开尔雅作业或者试题。3 从试题选项灰色框左边边缘以外开始选择关词语就行 一定要从灰色框边缘以外开始选 随便什么都可以,但是尽量不要带标点。4 复制选择的东西,填入word中右边的搜索处搜索。5 这样就得到结果了,拿下满分基本不成问题。什么是美学 一 美学 这一名称最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