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篇:电气危险作业安全知识。
电气维修作业是高度的人身安全风险作业。电能在生活、生产中被广泛应用,使人接触电的几率大大提高;电气设备及电器在设计、制造、安装后,在操作使用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安全用电知识,就很容易发生触电、火灾、**等电气事故,以至影响生产,危及生命。主要危害后果:
电气火灾造成设备损坏及人员**;人员遭受电击会引起痉挛、疼痛、呼吸困难、血压异常、昏迷、心率不齐等,严重时导致死亡;对人体造成灼伤、烫伤、烧伤等伤害。
一、触电事故类型。
电流逋过人体叫触电。人体触电方式有以下几种:直接接触触电、间接接触触电、跨步触电、高压电场对人体的伤害、静电对人体的伤害、雷电。
触电时人体会受到某种程度的伤害,按其形式可分为电击和电伤两种。
一)直接接触触电。
人体直接接触或过分靠近电气设备及线路的带电导体而发生的触电现象称为直接接触触电,如单相触电、两相触电、电弧伤害等。
二)单相触电。
当人站在地面上或其他接地体上,人体的某一部位触及一相带电体时, 电流通过人体流入大地(或中性线),称为单相触电。对于高压带电体,人体虽未直接接触,但由于超过了安全距离,高电压对人体放电,造成单相接地而引起的触电,也属于单相触电。图5-1(a)为电源中性点接地运行方式时,单相的触电电流途径。
图5-1(b)为中性点不接地的单相触电情况。
a)中性点直接接地图5-1(b)中性点不直接接地单相触电。
一般情况下,接地电网里的单相触电比不接地电网里的危险性大。j 低压电网通常采用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点直接接地和中性点不直接接;(通过保护间隙接地)的接线方式。
中性点直接接地。
中性点直接接地的后果与人体和大地间的接触状况有关。如果人体站在干燥绝缘的地板上,因人体与大地间有很大的绝缘电阻,通过人体的电流就很小,就不会有触电危险,但如果地板潮湿,那就有触电危险了。在低压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人中,单相触电事故在地面潮湿时易于发生| 单相触电是危险的。
如高压架线断线,人体碰及断导线往往会致触电事故。此外,在高压线路周围施工,未采用安全措施,碰及高压导线触电事故也时有发生。中性点不直接接地这种情况下,电流将从电源相线经人体、其他两相的对地阻抗回到电源的中性点,从而形成回路。
此时,通过人体的电流与线路的绝缘电阻和对地电容的数值有关。正常情况下,设备的绝缘电阻相当大,通过人体的电流很小,一般不致造成对人体的伤害。
三)两相触电。
人体同时接触带电设备或线路中的两相导体,或在高压系统中,人体间时接近不同相的翻带电导体,而发生电弧放电,电流从一相导体通过人体流入另一相导体,构成闭合回路,这种触电方式称为两相触电。两相触电加在人体上的电压为线电压,因此不论电网的中性点接地与否,其触电的危险性都最大两相触电时,作用于人体的电压为线电压,电流将从一相导线经人体流入另一相导线,这是很危险的。设线电压为380 v,人体电阻按1 700 ω考虑,则流过人体内部的电流将达到224 ma,足以致人死命。
所以两相触电要比单相触电严重得多。发生两相触电时,作用于人体上的电压等于线电压,这种触电是最危险的。总之,直接接触触电时,通过人体的电流较大,危险性也较大,往往导致死亡事故,所以要想方设法防止直接接触触电。
四)间接接触触电。
间接接触触电是由于电气设备(包括各种用电设备)内部的绝缘故障, 而造成其外露可导电部分(金属外壳)可能带有危险电压(在设备正常情况下,其外露可导电部分是不会带有电压的),当人员误接触到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时,便可能发生触电。
一)跨步电压触电。
跨步电压是指电气设备碰壳或电力系统一相发生接地短路时,电流从接地处四散流出,在地面上形成不同的电位分布,人走近短路点时,两脚之间的电位差,如图5 - 3所示。当跨步电压达到40 v以上时,将使人有触电危险,特别是人被跨步电压击倒后加大了人体的触电电压,从而造成意外和死亡。发现有跨步电压危险时,应单足或并双足跳离危险区,亦可沿半径垂直方向小步慢慢退出。
05-3跨步电压。
二)感应电压触电。
由于带电设备的电磁感应和静电感应的作用,将会在附近的停电设备上感应出一定电位。高压双回路、多回路同杆架设以及两条平行架设的线路,如果一条线路带电,会造成另外停电的线路带电,特别是当和停电检修平行接近的带电线路出现三相不平衡或单相接地时,对停电线路的感应使其意外地带有危险电压,称为感应电压。感应电防护办法:
当线路电压等级在220 kv及以上时,感应电压已经不容忽视,必须采取措施加以防护。其根本的办法是:穿上既能与地有良好接触,又有一定屏蔽作用的静电防护服或导电鞋,以保持人体与地的良好操:
触向大地流泄电荷。
五)雷电触电。
雷击可分为直击雷和感应雷。直击雷是云层与地面凸出物之间的放电;感应雷分为静电感应雷和电磁感应雷。
静电感应雷:是由于带电积云接近地面,在架空线路导线或其他导电凸出物顶部感应出大量电荷引起的。
电磁感应雷:是由于雷电放电时,巨大的冲击雷电流在周围空间产生迅速变化的强磁场引起的。
六)静电触电。
用电设备的某个部位上储存的电荷通过人体放电引起的触电。
二、电气危险因素和隐患辨识。
一)电气危险作业不安全行为。
1.随意乱动电气设备和开关,私拉乱接电线。
2.擅自移动电气安全标志、围栏等安全设施。
3.非电工人员修理、拆装电气设备。
4.电线上晾晒衣服,晾衣物的铁丝靠近电线。
5.不安装插头,将电气设备电源线直接插入插座内。
6.拔插头时直接拽拉连接插头的电线。
7.走近断落在地上的电线。
8.易燃物放在电器周围。
二)电气设备设施工具不安全状态。
1.电气设备设施工具安全装置有缺陷。
2.电气设备设施带病运行。
3.电气设备设施电路、电源、电压、电流等与安全规定不匹配,过载使用。
4.电气设备设施老化使用等。
三)电气作业安全管理缺陷。
1.不按国家强制性安全规定购置使用不合格的电气设备设施工具。
2.电气设备设施工具施工作业违反安全设施“三同时”安全管理规定。
3. 违规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禁止使用的设备设施工具。
4. 电气维修作业不按规定制定采取安全组织措施和安全技术措施。
5.对电气维修作业人员不按规定进行安全培训或无安全操作资格证上岗作业。
6. 对电气维修作业人员不按规定穿着佩戴使用劳动保护用品用具等。
7. 电气维修作业不按规定进行人身安全风险预警提示和制定人身安全联防措施明确责任人互控。
8.对电气维修作业不按规定落实安排作业负责人,确保安全操作规程和人身安全风险防范措施落实。
9.对电气维修作业未按规定制定确保人身安全风险防范应急处置救援预案等。
三)电气作业安全条件环境不良隐患。
1.暴风雨雪天气不按规定停止作业。
2.在潮湿、有限空间等危险处所作业不按规定制定采取安全组织措施和安全技术措施。
3. 在潮湿、有限空间等危险处所作业人员不按规定穿着佩戴使用劳动保护用品用具。
4.在潮湿、有限空间等危险处所作业不按规定安排专门安全管理人员,确保安全操作规程和人身安全风险防范措施落实等。
三、电气安全风险防范知识。
(一)触电对人体的伤害。
人的心脏每收缩一次,中间约有0.1 s的间歇。如果电流在这一瞬间通过心脏,即使电流很小(几十毫安),也会弓i起心脏振颤,如果电流持续时间超过1 s,就会造成极大危险,如图5-4所示。
电流通过心脏会造成心脏功能紊乱,破坏原有的收缩、扩张节奏,心力衰竭,血液循环终止,使人因大脑缺氧而死亡;电流通过中枢神经(脑部和脊髓),可使呼吸停止、瘫痪;电流的热效应会造成电灼伤;电流的化学效应会造成电烙伤和**金属化;电磁场的能量还会产生辐射。电对人体的伤害有:电击(如刺痛、灼热感、痉挛、麻痹、昏迷、心室颤动或停跳、呼吸困难或停止等内伤),最危险,绝大多数触电死亡事故都由电击造成;电伤(电烙伤、电灼伤、**金属化等外伤)。
以上为一次伤害,还会引起二次伤害。 对于工频电,按照通过人体的电流大小及呈现的不同反应,分为如下4个级别:
图5-4触电。
感知电流:引起人体感觉但无有害生理反应的最小电流。
反应电流:指通过人体能引起肌肉不自觉收缩的最小电流值。通用值为0.5 ma。
摆脱电流:触电后能自主摆脱电源而无病理性的最大电流,**为 10 ma,也是人体的安全电流。
致命电流:引起心室颤动而危及生命的最小电流,**一般为 50 ma。
二)电流对人体的危害。
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从左手到前胸是最危险的电流路径。这时心、肺、脊髓等器官都处无电路内,很易引起心颤和中枢神经失调而死。从右手到脚的危险小一些,但会因疼挛而摔伤,造成二次伤害。
从右手到左手的危险性比右手到脚要小些。危险性最小的是从左脚到右脚,但触电者可能会因痉挛而摔倒,导致电流通过全身或二次伤害。所以其安全性是相对的,每一种途径都会致人死亡。
三)安全电压。
安全电压系列是-项防止触电**事故的技术措施。安全电压的规定:以通过人体的电流(不超过安全电流)与人体电阻(人体电阻与导电途径、**潮湿、多汗、有损伤、导电扬尘、接触面、接触压力有关)的乘积为依据。
这是一个不确定的值。我国现行的安全电压额定值的等级为:42 v、36 v、24 v、12 v和6 v。
一般性的规定是:在干燥的情况下,安全电压36 v。在隧道或潮湿场所,人体**受潮,同时电器设备的金属外壳和能导电的构造物表面结露,规定安全电压为12 v。
在游泳池或设有电路的水槽内,规定安全电压为6v。新国家标准《特低电压(elv)限值》(gb 3805—2008)规定在干燥的情况下,特低电压极限值为33v;在潮湿场所,特低电压极限值16 v。
四、电气作业安全风险防范措施要求。
1.在消除上述电气危险因素和隐患辨识:电气危险作业人的不安全行为、电气设备设施工具的不安全状态、电气作业安全管理缺陷、电气作业安全条件环境不良隐患,确认具备安全条件后,方可作业。
2.对电气绝缘:用不导电的绝缘材料把带电体封闭起来。
3.保持配电线路和电气设备绝缘电阻、耐压强度的绝缘良好。
4. 保持电气作业人员、物体等接近带电体而不发生危险的安全可靠距离。如带电体与地面之间、带电体与带电体之间、带电体与人体之间、带电体与其他设施和设备之间和:
变配电装置的安全距离、检修安全距离、操作安全距离等。
5. 根据导体的安全载流量选择导体截面和设备采取措施保证电气设备实施的安全载流量,:持续通过导体内部的电流量符合安全规定。
如:避免电流超过安全载流量,导体的发热将超过允许值,导致绝缘损坏等,甚至引起漏电和发生火灾。
6.保证电气设备实施和导线;安全标识: 颜色明显、准确、等无误(导线;标示牌标志一般作为危险场所的标志; 型号标志作为设备特殊结构的标志。
a相为黄色,b相为绿色,c相为红色。明敷接地线涂以黑色。二次系统交流回路用黄色,负电源用蓝色,信号和警告回路用白色。
仪表盘上运行极限参数画红线等)。
危险场所防爆电气设备作业安全规定
1危险场所等级及区域范围标示 各生产装置区的危险场所,应规划适当的等级及区域范围,由各车间明显易见处或出入口适当标示,并绘制成厂区防爆区分图备查。2危险场所等级及区域范围修订 各生产装置区的危险场所等级及区域范围的划分 包括图面等记录数据 完成后 若设备重新组装 增设或其它相关事项有所变动时,可能对...
电气安全与登高作业及防火知识
行业资料 单位。部门。日期 年 月 日。一 电流对人体的伤害。电流伤害事故,是电流的能量直接作用于人体而造 体组织的损伤。1 触电伤害的类型。触电 指人体触及带电体,带电体与人体之间闪击放电或电弧波及人体时,电流通过人体经大地或其它导体构成回路,对人体造成的伤害。1 电击。电击是电流通过人体内部,破...
电气安全知识试题
第一部分选择题。1 进行地电位带电作业时,人身与 kv带电体间的安全距离不得小于 a m。a 0 b 5 c 5 2 带电作业工作负责人在带电作业工作开始前,应与 a 联系。a 值班调度员 b 工区值班员 c 工区领导。3 如因工作需要变更工作负责人,c 将变动情况记录在工作票。a 工作负责人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