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写作业”为“做作业”

发布 2022-08-25 18:23:28 阅读 1117

最近有一些关于学生写作业的短信流传于网上,如“君子坦荡荡,小人写作业。举头望明月,低头写作业。洛阳亲友如相问,就说我在写作业。

少壮不努力,老大写作业。春蚕到死丝方尽,我辈犹在写作业。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不写作业。

”这些帖子,着实反映了学生学习负担重,作业量大,作业形式单调的现状。

为了考个好的分数,学生整天埋头写着各种各样的作业;为了表现自己的“教学实绩”,教师每天布置许多作业让学生写。于是乎,各种各样、琳琅满目的作业应运而生,如抄写词语、做补充习题、做练习册、做“课课通”、做“周周练”、做“月月考”、做“作业纸”,等等。这些作业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写。

必须动笔、埋头写才能完成。这些作业要么简单机械、要么晦涩深奥,但是,为了让学生考个好分数,老师们宁让学生写过,不让学生错过。虽然有些地方也规定了学生每天的作业量,但那多是写在纸上对付检查的。

当一个民族的青少年学生全部埋首于枯燥机械的作业训练中,成了一种作业动物,这个民族的创造力从何而来,这个民族的公民幸福从何而来?难道作业都应是写的吗?难道只有布置这种写的作业才能提高学生的成绩吗?

拿语文来说,可以布置学生合作编演课本剧,可以布置学生办语文小报,可以布置学生写语文小**,可以布置学生到街道上“寻找错别字”,可以布置学生写观察日记,可以布置学生搜集某专题的资料,可以布置学生读课外书,可以布置学生讲故事,可以布置学生背诵古诗文,可以布置学生搜集新闻、讲新闻,可以布置学生设计某个节目的活动方案,等等。这些作业有的要写,有的要读,有的要查,有的要讲,有的要背,有的要问,有的要演,有的要说,有的要编,有的要看。这些作业不仅要让学生动手,而且要让学生动眼、动手、动耳、动脑、动嘴。

这些作业形式多样,趣味无穷,使学生觉得语文是有趣的、有用的,学习的兴趣也有了。这些作业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合作能力、表达能力、实践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这些作业学生喜欢,乐在其中,使他们的综合素养得到了提升。

但这些作业不是光“写”出来的,而是要去“做”的。

一个整天埋头写作业的学生是成不了创新型人才的,一个只布置“写”作业的老师是培养不出创新型人才的,一个只知道写作业的民族是回答不了“钱学森之问”的。写作业也许换来了暂时的成绩进步,但却丢掉了民族长久的竞争力。我们的老师要改变,我们的家长要改变。

见到孩子,不要老是问“作业写好了吗?”我们应换个想法,换个做法,换个说法,希望今后老师、家长见到孩子应问“作业做好了吗?”虽然只是一字之差,却体现出新的观念,新的希望。

专业导论做作业

我对小学教育专业的认识。小学教育不是我最愿意的专业,在我学习该专业之前实在对它没什么好感,甚至一度觉得自己很后悔报了这个专业。但在开始学习他的专业课程时,我开始想要去了解他,甚至在老师讲课时所举的例子中,我会进行角色的代入,会想到如果当我面临这样的情况时,我会怎么做?我发觉自己已经开始慢慢的爱上了这...

做作业习惯表

第二步 做业习惯考核表。不做与作业无关的其他事情。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第六天。第七天。不分心书写速度自我检查完成时间起动次数。表现好 表现不好 大作业。第一阶段 准备阶段 7天 第一步 家长和孩子一道为顺利完成作业做准备。1 为孩子布置一张写作业的小桌子,桌上除了摆放台灯 闹钟和...

做作业的习惯

第一章写作业顺序综述。写作业前的准备工作 1.抄录今天的错题。2.回忆今天老师上课讲的内容。3.读今天上课的课本。4.写作业。5.检查作业。6.预习。7.认真听讲。8.阶段性复习 每周 每月 注意力稳定的时间分别为 5 10岁孩子是20分钟,10 12岁孩子是25分钟,12岁以上孩子是30分钟。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