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实习总结

发布 2022-08-22 18:30:28 阅读 9198

实习总结。

首先感谢贵公司给我这样一个良好的暑假实习机会,让我过了一个有价值的暑假。同时感谢公司领导郭主任刘工苏工等人一直以来对我的生活上工作中的关照。感谢公司职员海莽哥,谢哥王哥小宋等人在工作中对我的帮助。

感谢郭总在事业上给我树立了榜样。在离开公司之际,真是有点恋恋不舍。最让我感慨良深的是在工地这段时间大家都称公司总部为“家”。

让人从内心深处感觉我们大家就像一个大家庭。兄弟姐妹共同为了这个家的事业家的繁荣昌盛而共同努力工作。

工地的工作很辛苦,每天工作强度都很大,而且工作的时间也不短。晚上回去常常是累的懒得洗澡洗衣服,早上起来依然是浑身肌肉酸痛,手涨的握不住,脚涨的抬不起来。看看每个人手臂上的道道伤痕,就可以想象我们的肉体每天都经受着钢铁的考验。

可以说每个人身上都受过伤,手被夹到,脚被砸到都是家常便饭习以为常。每次吃饭从兜里掏出被汗水浸湿透了的钱币,才深深体会到什么叫做血汗钱。

通过这一个多月的实习,让我对安装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工人的生活状况,心理等有了真切的感受。可以说是感受颇多,收获很大。

对我以后的良好的工作有了基础和铺垫。公司风风雨雨能走到今天,确实不容易。不光有郭总的努力打拼更是每个员工齐心协力,踏踏实实干出来的。

公司的许多技术骨干,丰富的施工经验,优良的传统等一些方面我听了很多。但是一个公司要想持续发展,做大做强,做成本行业的龙头老大,必须虚心学习,居安思危。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我通过和别人的交流沟通,广泛听取不同人的意见反映,加上自己的愚见,说说公司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相关的改革措施。希望对公司的发展能有所帮助,也算是我对公司的一点回报。

在工作期间我遇到了不少的问题,我想把几个我感觉重要的地方按以下几个方面逐次说明。

一,设计,计划。二,企业管理。三,企业文化。

一,设计,计划。

1,整体的机器设计。

从公司的一些老员工那里了解到,公司目前主要做的类型有三种,平网,双螺旋,往返机。按说类型不是很多,技术应该比较成熟了,但是在整个安装过程中还是感觉到很多设计不合理的地方,听说以前有的电机设计的带不动机器,有的设计的功率过高产生浪费。施工过程中公司的技术人员没有进行一些必要的数据采集工作,比如安装往返机时单个货架在导轨上需要多大的推力。

货架的质量,货物的质量,货架在提升过程中的速度及最大牵引力。输送线单位长度上需要的转矩,冷库单位时间损失的冷量等一些相关数据对以后的设计及改进都是十分重要的数据资料。技术人员前期应该做了不少计算估算,但是实际情况下的数据更可靠,实用性更强。

咱们公司好像没有设立专门的实验室,机器的设计改进只能在施工过程中慢慢摸索,必要的技术测量,数据整理等都必须有人去做。对于机器的节能性可靠性合理性一方面要主动学习借鉴更先进的技术,一方面也要自己多摸索测试。

2,安装设计。

对于刚进入公司的设计师应该让他们先去工地实践实践,了解了解安装,这样他们设计的时候会更多的考虑安装问题。设计和安装的脱节使整个工程进度很缓慢。比如我们在装蒸发器和风机架时都是从框架的空隙里塞进去的,最后一个一个推到位。

安装2号推进的时候把推进放里面后来碍事又不得不弄出来。导轨上的滑轮砸进去又翘出来等等。安装过程的不合理常常让安装者多费体力和时间。

工程师对机器结构可以说是了如指掌,但是却不一定知道该怎么装上去。如果设计者都不知道怎么安装,工人可能就更迷茫了。所以做为机器的设计者,不光要构思机器的结构设计,同时也要设计好安装过程,先装什么,后装什么,怎么装最合理最省力省时间,都要考虑清楚。

3,施工设计。

在施工的过程中,电源线乱拉乱扯,有的能把冷库绕一圈,有的线太长就直接扔到地上,整个地面搞的像蜘蛛网,线被砸烂砸断的事情时有发生。总线也是换了几个地方,而且电源很不稳定,一天停电十几次也算正常,有时侯一停停半天,几乎所有工作都不能施工,严重影响了工程进度。灯具照明也是换了一次又一次,到处都是摔坏的灯具,我当时很郁闷公司做了这么多工程还不知道该用哪种灯具照明。

工具箱,临时休息处,苏工的办公场地也是换了几个地方。送来的货物随处摆放,常常把道路堵的水泄不通,不但自己走着不方便还影响其他施工单位。这些问题都是由于事先没有做好准备,临场发挥造成的,常常会给后续工作留下隐患。

我想首先应该有人提前踩点,附近的五金用品市场,管材型材的市场在哪,方便以后买材料。其次施工地点场地的合理利用,工具箱,看工地人员的休息地点,一些人员的办公地点,货物的堆放地点都做一下安排,不至于太乱。施工前期应该有电工专门负责把总线走好,把照明灯具安放到位,在施工地点安放几个大的插板,方便施工用电。

对于要来的货物提前做好安置准备,尽量不阻挡道路,方便取用。

4,干涉问题。

这个问题单独拿出来说一下,往返机上层推进电机座安装都是气割过的,而且安的那是相当有水平,一般人都想不出来,据说是因为干涉了。还有所有的滑轮都重新拆下加工过后又安装上去,光这个工程不知道耗费了多少人力财力,原因是下面的焊疤和连接肋片干涉了轮子的滚动,从计算机图样上看一点问题没有,真实情况却是轮子都转不动。应该还有干涉的地方,我不知道罢了。

现在3d软件能够做出来比较真实的零部件并能很好的模拟运转,如果能够做出3d模型我想应该能解决一些干涉问题。做为设计工程师考虑考虑零部件的制作过程也是有必要的。特别是焊接,出现焊疤的情况比较多,而且精度比较低。

5,调整问题。

我在电器部干了一段时间,对苏工的印象还是不错的,他毕竟在公司做了那么长时间。拉线的时候都留上备用线。 安装行程开关的时候都留上调整余量。

而机械安装却很少见有调整部件。特别是有个推进电机的安装,下面随便找个东西垫了一下,而且和主架体靠的太近装不进去,联轴器都斜着。有的风机架也是弄不进去,硬是用大锤砸进去的,铆钉都脱落了,铁皮都翘起来了,这些情况在计算机图样上看都一点问题没有,可到了实际情况下都安装不进去,调整的余量太少甚至没有。

建议不要把制造的东西想象的和计算机图样上的那么标准,很多地方都需要设计有调整余量或者调整机构。

6,材料问题。

在使用螺钉的过程中发现很多都显得有点短,比如我用的5*10的螺钉固定行程开关,把两个角铁叠到一起螺帽就拧不上了,还有组装单元架时用的螺钉,基本每个单元架都是一边螺帽戴上了,另一边就戴不上了,好多都由于螺钉太短不好安装弹簧垫片。建议买螺钉时买的长些,至少要比计划的长25%。每个单元架至少要6个力壮之人才能抬起来,可以说是相当笨重。

建议在设计时只要满足需求,尽量把单元架设计的更合理一些,比如框架用粗一些的材料,中间可以用轻一些的材料,这样也能省下不少材料费。别的单位做的货架都是有粗有细,主次有所区别,应该学习学习。

7,结构问题。

往返机上二层的那个梯子,我每次上下都不是抓着扶手,而是抓着踩的镫子,因为如果抓着扶手,那么整个身体的重心就不在脚下了,建议借鉴一下好的设计,做个更方便的梯子。后来往输送带上安装挡板时我怎么也想不到是把输送带拆了砸个缺口再安挡板,唉,我们旁边分割间输送线上的挡板我以为生产出来就是那个样子,后来想想可能也是后来又安装进去的,人家那安装的技巧如果能学习过来不但能省些事还显的更专业一些。还有很多应该改进的地方,目前都有比较成熟的技术,学习借鉴过来也不是难事8,冷源,电器,机械配合问题。

让我感受颇深的还有一件事就是机械部的和电工部的分的很清楚,这也不是坏事,人多了不易管理,分开管理也好,问题是在设计时线路的走法以及一些电子元件的安装在机械设计时都没有考虑,电器与机械的设计没有配合好导致走的线路很随意,有的线固定起来都是问题,冷源这一块虽然直接外包给别人,但是做的还不错,因为交叉问题少一些。在设计时机电要更多的配合好,机械设计时要多考虑考虑电工的问题。

9,工程的施工进度计划,及每天的施工计划。

往返机计划是七月底完工,可干到八月底还没交工,计划和实际施工时间相差一倍。我感觉一方面一味的主观主义计划,什么事想的都很顺利,另一方面返工的情况太多,造成时间和人力的大量浪费。我在学校基本上每天会做个第二天的计划,我感觉计划的用途很大,合理的安排时间,知道啥时候该干嘛,提前准备好第二天或者下一步要用到的东西,对出现的意外情况做好准备工作等等。

计划是越详细越好,因为要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可以先把大体计划列出来,每天再做详细的具体计划。计划更要讲求可实施性,对于不能实施的计划无疑是一张白纸,做计划时更多的考虑意外情况,把补救措施考虑考虑,比如万一停电怎么办,这样把各种情况都计划到里面,出现意外也能有预定方案,计划的可实施性就大大增强。每天做好第二天的工作计划也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领导和员工要配合好计划,让大家都知道第二天该干嘛,我在工地的时候,自己的计划和领导安排的不一样,心里对工作的积极性就会差些。

有时候是第二天到工地后先躺那或坐那休息一会儿然后安排工作,大家找工具找个半天,等进入工作状态都已经过去一个小时了,效率不高。晚上下班后领导和员工走路上或者吃饭或者回去后商量商量第二天的工作计划,由领导以书面形式写出来贴到显眼位置。每个人不但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也知道别人的工作进展情况。

二,管理。1,人力管理。

通过我在这段时间的实习总结出来几点。

首先,做同一件工作的人不能太多,能一个人做的绝不让两个人去做,能两个人做的绝不让三个人去做,员工一般会要求同一件工作人多一些,这样工作起来不那么枯燥,而且能少出点力,做不出活来也好推脱责任。典型的例子就是组单元架,刚开始四个人一天组十个左右,我提议三个人一组,大家都反对说必须四个人,后来人太少时两个人一天也能组七八个。把人员分散开来,这样他每天做了多少工作别人一眼能看出来,他工作起来就不敢偷懒了。

其次,做活快的和做活慢的一起得到的不是中间速度而是慢人的速度,因为人人都有惰性,或多或少都想偷个懒,这也不能怪员工确实每天工作太累了。典型的例子就是我和小夏在一起安装碰块,我感觉按那个速度工期要一年才能完成。惰性和懒散的情绪会感染别人,把别人心底的惰性引发出来,这种情绪甚至会影响整个团队。

同样高昂的情绪也能把人的干劲激发出来。一个老鼠坏锅汤,把团队里差的人员及早清除出去。

再次,工作计划工作内容工作方式等要让员工多参与多出主意。什么事不要刚领导知道就行,刚领导决定就行,让员工有参与感有被重视的感觉,工作起来才更积极。领导的作用更应该往征求大家意见合理安排工作,团结好每个员工做好计划及准备工作,激发每个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劳动积极性方面发展,而不仅仅是监督。

好的领导不用监督员工,员工就干的很卖力,差的领导再怎么监督,员工该偷懒还是会偷懒。

最后,关于农民工管理这一块,公司人手不足时必然要使用民工,民工的特点是流动性大,人员不稳定,都是新手,劳动的积极主动性差些。在绵阳期间,也有相当一部分民工天天去,工作也很积极。民工的管理首先要有计划,什么地方需要用民工,用多长时间心里都要有个底。

让民工干活时要说明工作内容和注意事项,比如组装单元架你不给他讲清楚,组反的情况就很多,还有不加弹簧垫的,稍不注意他就给你干返工的活。对于突出的民工要有一定的奖励,以收买人心,对于爱讲条件滥竽充数的人员及早清除。民工不是机器,不能把他们卡的太死,在工作时多听取和征求他们的意见,充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自主性。

每个民工都有特点,知人善任,发挥他们的长处。

2、工具管理。

工具的管理是我感觉最混乱的一部分,公司的工具管理还停留在修自行车的阶段,绵阳工地上两个工具箱什么都往里面装,大件小件放到一起,找起来很不方便。有时候是需要什么找不到什么,找工具的时间比工作时间还长。安全帽刚开始一人一个还要多,后来都找不到了,手套有的人一天三双,有的人几天就那一双,再后来就直接没手套用了。

线盘更是紧缺,天天都有人在那找线盘。其实工具倒也不少,问题是工具用完不收回来,有些被临近工地的工人捡走用就不归还了,比如锤子除了我向冷源上的人要回来一个,最少丢的还有两把。找工具耽误了大量的工作时间,严重影响了工作进程。

实习总结 暑期挂职实习总结

日子啥时候都会像流水,即使觉得特无聊的时候。一转眼,为期一个月的暑期挂职实习就这么结束了。从最开始的不习惯 无奈到渐渐的坦然接受再到最后的感激 留恋。呵呵,一个月的时间,一个月的实践,我成长很多。这一个月里,我们主要负责各种文职工作。例如 组织 策划各种活动,现场主持游园会 成果汇报晚会等活动 针对...

实习总结 暑期挂职实习总结

日子啥时候都会像流水,即使觉得特无聊的时候。一转眼,为期一个月的暑期挂职实习就这么结束了。从最开始的不习惯 无奈到渐渐的坦然接受再到最后的感激 留恋。呵呵,一个月的时间,一个月的实践,我成长很多。这一个月里,我们主要负责各种文职工作。例如 组织 策划各种活动,现场主持游园会 成果汇报晚会等活动 针对...

暑期实习总结

5 在社会上人与人的关系十分的重要,要善于与别人沟通。如何与别人沟通好,这门技术是需要长期的练习。记得车间党委书记和我们说过 在社会上就没有公平的事情。对我这种生活在学校中的人是无法理解的。为什么呆板的执行某项规定。进入社会才知道学校的老师是真正对你好的人,他们会因情况而改变。6 纸上得来终觉浅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