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九年级物理暑假补课考试题

发布 2022-08-19 23:11:28 阅读 6137

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物理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30 分)

一、单选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1.下列物态变化属于放热的有( )

a.北方冬天雾淞的形成b.早上笼罩树林的雾渐渐散去。

c.干冰升华制造舞台效果d.春天来了冰雪熔化

2.在制药时,为了从溶液中提取抗菌素,可用加热的方法使溶液沸腾而除去其中的水分。但抗菌素不能在超过80℃的条件下提取。为此,应采取下列哪种措施 (

a.增加容器内的气压,使沸点低于80℃

b.用微火缓慢地加热,使沸点低于80℃

c.降低容器内的气压,使沸点低于80℃

d.在高压锅内进行,让水份跑掉而把抗菌素留下来。

3.小明对冰加热,冰熔化成水直至沸腾。在此过程中他通过测量绘制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关于图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图像中的ab段表示冰的熔化过程 b.冰有一定的熔点,说明冰是晶体。

c.水升温慢说明水的比热容比冰小 d.水沸腾时温度不变,说明沸腾不需要吸热。

4.几种物质的熔点如下表所示,由表中的数值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纯铁掉入钢水中一定能够熔化。

b.水银温度计在气温为40℃的地方不能再使用

c.电灯泡内的灯丝宜用钨丝制作,因为它的熔点较高

d.用铜锅冶炼钢是可以的。

5. 下列生活情景中,属于通过热传递途径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锯木头时锯条会变热b.冬天,人们常常搓手使手变暖。

c.冬天,人们常用热水袋取暖d.铁丝被反复弯折,弯折处会变热。

6.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内能增加,不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b.吸收热量较多的物体,温度一定较高。

c.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d.在质量相同的前提下,温度升高较多的物体吸收的热量一定较多。

7.关于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这个实验说明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b.这个实验说明物体内能可用来对外做功。

c.在这个实验的过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这个实验基本反映出了热机的工作过程。

8.热机的广泛使用已成为一个国家工业化程度的标志,人类的现代生活已越来越离不开各种热机,热机从根本上改变着我们的世界。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热机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b.内燃机完成一个工作循环对外做功两次。

c.使用热值大的燃料可提高热机效率。

d.采取有效措施可以使热机效率达到100%

9.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给质量同为2kg的物质甲和水加热,它们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据此判断甲物质。

10min吸收的热量为( )

a.5.04×105j b.4.2×105j c.2.52×105j d.条件不足,不能计算。

10.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闭合时,小灯泡能发光的是( )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0 分)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1.北方冬天天气寒冷,人们为了不让菜窖里的菜冻坏,常常在菜窖里放几桶水,这是利用水凝固时会热,而使菜窖里的气温不致太低。

12.如图中“冻豆腐”的以其孔隙多,弹性好,营养丰富,味道鲜美。

而深受喜爱。光滑细嫩的豆腐,经冷冻再解冻以后,会出现许多小。

孔,小孔产生的原因是豆腐里的水先后 (填物态变化。

名称)而形成的。

13. 大型载重汽车下坡时间较长时,为防止刹车片过热造成刹车失灵,要向刹车片和轮胎喷水降温。刹车片过热是通过方式增加内能的;水喷到刹车片上时,看到热气腾腾,是利用水的 (填一种物态变化名称)过程吸热,来降低刹车片的温度。

14.沿海地区昼夜之间的温差,与同纬度内陆地区昼夜之间的温差不同,如表列出的是2023年6月10日同纬度的沿海某城市和内陆某城市的气温情况。请。

判断甲是城市(选填“沿海”或“内陆”),你的依据。是。沿海。

沿海地区昼夜的温差小。

15.如图所示是四冲程汽油机的两个冲程,甲图显示的是汽油机的冲程,乙图中是能转化为能。

第15题图第16题图第17题图。

16.用在干操的头发上梳过的塑料梳子靠近细细的水流,会观察到如图所示的惊奇的现象。这是由于梳子摩擦后会吸引细细的水流;当梳子靠近带负电的小球,小球被排斥,说明梳子带电。

17.课间休息时许多同学会用瓶壁较薄的空矿泉水瓶做这样的游戏,如图所示:首先旋紧瓶盖,接着两手分别握住瓶的上、下部分,使劲拧瓶的下部,使其严重变形压缩瓶内空气,这时瓶内气体内能 ;然后迅速旋开瓶盖,可看到瓶盖飞出数米远,同时瓶口和瓶内出现白气,这是因为瓶内气体膨胀对瓶盖做功,瓶内气体内能 ,温度 ,瓶内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选填“增加”、“降低”或“不变”)

三、作图与**题(4+8+9+5+2+2共30分)

18. 把如图中的四个元件连接成一个完整的电路,使得灯泡l1和灯泡l2都能够发光,说明你所连接的电路是串联的还是并联的,并说出你的理由。你连接的电路是的(“串联”或“并联”),你的理由是4分)

第18题图第19题图。

19.小杨同学在**“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时,画出了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甲所示。

1)由图甲可知,冰的熔点为 ℃;

2)如果某时刻温度如图乙所示,此时温度计读数为 ℃;

3)物体在第2分钟时的内能第3分钟时的内能(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4)在甲图中,0~1min时图像倾斜程度大于4~5min时图像的倾斜程度,这是因为:

20.在“**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小强用酒精灯给烧杯中的水加热。

1)如图甲所示,在加热过程中,会看到从烧杯底部逐渐出现一些较大的气泡,有些气泡没有上升到水面就消失了,这些气泡里也含有一些水蒸气,气泡里的水蒸气去**了?

请利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说明)。

2)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0.5min记录一次温度。加热到第3min时,水开始沸腾,如图乙所示,沸腾时,水中形成的大量气泡不断上升,这是一种剧烈的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

3)如图丙所示,小强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制出了温度与时间关系的图像,分析图像可知:沸腾前,水的温度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当水的温度达到 ℃时开始沸腾,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但仍需要 (选填“吸热”或“放热”)。

21.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小明做了**实验,用温度计测量液体吸收热量后升高的温度,并用钟表记录加热时间,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1)在**中填上食用油的质量。

2)在实验中控制加热时间相同,通过比较温度升高的多少。

来研究水和食用油吸热能力的差异。

3)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水加热更长的时间,此时水吸收的热量大于(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这表明的吸热本领更强。

4)通过实验可以得到不同的物质吸热能力不同,物质的这种特性用比热容。

这个物理量来描述。

22.根据所示的电路图将下面的实物连接起来。

第22题图

23. 根据实物连接图,在右面画出相应的电路图。

第23题图。

四、计算题(10分)

24.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小明家住上了新楼房,新楼使用的是天然气。小明想:

将一壶水烧开究竟需要多少天然气呢?他通过实践收集如下数据:水壶里放入2kg、20℃的水,大火加热直至沸腾。

又在物理书中查到天然气热值为8×107j/m3。[气压为1标准大气压;c水=4.2×103j/(kg·℃)

1)烧开这壶水,水需要吸收多少热量?

2)如果小明家天然气炉具的效率是40%,烧开这壶水,需要燃烧多少m3的天然气?

九年级物理月考试题 沪科版

7 物理研究中常常用到 控制变量法 等效替代法 理想化模型 类比法 等科学方法 在下列研究实例中,运用了 控制变量法 的是 a 研究电流时,从分析水流的形成来分析电流的形成。b 研究磁场时,用磁感应线描述空间磁场的分布情况。c 研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关系时,保持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d 研究杠杆的...

沪科版九年级期中物理考试题

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物理考试 姓名分数。一 选择题 每题1分,共16分 1 以下说法中,你认为最符合实际的是 a.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7b.对人体安全的电压是36伏。c.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2伏d.水的沸点是100 2 关于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 冰熔化成水需要放出热量 b 不同的物质比热容一般不同。c...

九年级暑假数学补课考试题

2008年暑期辅导班九年级数学测试题。姓名成绩 一 填空题 每题3分,共30分 1 当时,是二次根式。2 当时,在实数范围内没有意义。4 当m n时当 时,5 若有意义,则。6 当a 时,当a 时,7.化简。8.m 1 x2 3 m x 2 0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条件是 m 9.设 则与的大小关系是。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