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

发布 2022-08-14 02:45:28 阅读 2683

22.愚公移山。

一、主题思想。

愚公移山》的故事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了困难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地奋斗的道理。人生路上,有许多困难,是我们必须面对,通过克服重重困难,我们的人生才能更加精彩。

二、文译。1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译: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这两座山)本来在冀州的南面,黄河的北面。

2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译:北山愚公,年纪将近九十岁了,面对着山居住。(他)苦于山北交通阻塞,进出要绕远道。

3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译:就召集全家来商量说:“我要和你们尽全力挖平险峻的大山,一直通到豫州的南部,到达汉水的南岸,可以吗?”(大家)纷纷地表示赞成他的意见。

4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译: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气,连像魁父那样的小山都不能削减,又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怎么样呢?况且把挖下来的泥土石头放到**去呢?”

6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译:于是率领挑担子的三个儿孙,敲凿石头,挖掘泥土,用箕畚搬运到渤海的边上。7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译: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孤儿,刚七八岁,也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们。寒来暑往,季节交换,才往返一趟。

8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译:河曲智叟笑着劝阻愚公说:“你太不聪明了。凭你在世上这最后的几年,剩下的这么点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铲除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

三、通假字。

1、甚矣,汝之不惠“惠”通“慧”,聪明 2、始一反焉“反”通“返”,往返。

3、河曲智叟亡以应亡”通“无”,没有4、一厝朔东,一厝雍南“厝”通“措”,放置。

5、无陇断焉“陇”通“垄”,高地 6、指通豫南“指”通“直”,一直。

四、一词多义:

且:1、年且九十(将近)2、且焉置土石(况且)

其:1、其土石如何(加强反问语气那么多)2、惧其不已(代词,他)

之:1、跳往助之(代词,他)2、虽我之死(的)3、以君之力(助词,的)

焉:1、且焉之土石(**)2、始反一焉(语气助词)

固:1.汝心之固(顽固)2.吾义固不杀人(本来)

亡:1.今亡亦死(逃走)2.河曲智叟亡以应(通“无”,没有)

而:1.面山而居(表修饰)2.聚室而谋(表承接)

五、1.从全文看,愚公移山的困难有几个方面?文中从哪句话是侧面写出移山的艰难?愚公移山困难有(1)山高而且大;(2运土石的工具很小;(3运土石的距离远、时间长。

这可以从“寒暑易节,始一反焉”这句话中得知,也从侧面写出了移山的艰难。

2、文中写“其妻献疑”,用意何在?

写“其妻献疑”,用意有二:(1突出愚公具有宏大的心愿、坚强的意志。其妻认为开山平险一事太难,不仅挖掉这两座大山非愚公之力所能及,而且挖出的土石放到何处也是一大难题。

其妻的这些顾虑,愚公当然是考虑了的。但是,愚公为了子孙后代出入不受阻碍,他以宏大的心愿、坚强的意志下决心要开山平险。

(2)突出愚公对人和自然的关系问题有正确的认识。他知道仅凭自己“曾不能损魁父之丘”的这点力量是完成不了这件事的。但他相信他的子子孙孙“无穷匮”,“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他有征服自然的信念。

3、写孀妻之弱子“跳往助之”,其作用是什么?

写此事有两个作用:(1表明愚公此举之得人心,开山劳作之艰辛,愚公一行之坚毅,“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2)以此之孀妻弱子“助之”与后面河曲智叟“笑止”作鲜明对比,寓托作者褒贬之意。

五)《孔子语录》

1、积累文**现的成语: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温故而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不耻下问、见贤思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任重道远、**之美。

2、试归纳文中有关谈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例句:

学习态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默而识之/温故而知新。

3、理解背诵:

《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借题发挥,教育**勤学好问的句子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来表示。

孔子要求人们对待先进和落后的态度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讲做人应该换负远大,意志坚强的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孔子心目中君子的标准是:“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孔子认为可以终生奉行的一个字是“恕”,并把这个字阐述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中考链接:1、文学常识。

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记录孔子及其**言行的书。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共二十篇。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者。他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

2、注音。论(lún)语陬(zōu)邑(yì) 愠(yùn)殆(dài)

3、翻译句子,并注意加点词语的意思。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按一定的时间去复习学过的功课,不也高兴吗?“说”同“悦”,愉快。

2)吾日三省吾身。

我每天多次进行自我反省。三:泛指多次。三省:多次检查,反省。

3)温故而知新。

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故:旧的知识。

4)士不可以不弘毅。

士大夫不能够不强毅。弘毅:宽宏坚毅。这里指抱负远大意志坚强。

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己不愿要的,也不要给予别人。欲:要。施:给,送。

4、“而”字的基本用法有两种,顺接和转接。顺接:指用“而”连接的两个部分,意思是顺着下来的,如“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

转接:指用“而”连接的两个部分,意思有转折,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人不知而不愠”。

六)《鱼我所欲也》

一、文学常识。

1、本文出自《孟子·告子上》,作者孟子,战国时期鲁国人,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我们还学过他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语音。箪(dān)蹴(cù) 羹(gēng) 死亦我所恶(wù)

3、通假字。

乡为身死而不受乡:通“向”,从前 ②故患有所不辟也辟:通“避”,躲避。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得:通“德”,思惠,这里是“感激”之意。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辩:通“辨”,辨别。

4、一词多义。

为:a、今为(为了)

b、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做)之。

c、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做、采用)也?

d、乡为(肯、情愿)身死而不受。

5、重点词语解释。

1)一豆羹(古代盛食品的器具 )(2)此之谓失其本心本心:天性,天良。

3)故患有所不辟也患:祸患,灾难 (4)一箪食箪:竹筐

5)一豆羹豆:碗(6)蹴尔而与之蹴:用脚践踏。

7)万钟于我所加焉何加:好处 (8)所恶有甚于死者恶:厌恶。

9)舍生而取义者也义:正义或仁义。

10)贤者能勿丧耳贤者:有道德的人。勿丧:不丢掉,不遗失。

11)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万钟的傣禄,形容位高禄厚。钟:古代的一种量器。

12)二者不可得兼得兼:能够同时得到。

13)故不为苟得也苟得:苟且取得。本文指:“苟且偷生,意思是只为求利益,不择手段。”(14)妻妾之奉奉:侍奉。

15)呼尔而与之呼尔:没礼貌的吆喝。与:给。

16)所识穷乏者得我与穷乏:贫穷。(17)有是心也心:本性。

二、理解性默写。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3、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4、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为宫室之美而受之,为妻妾之奉受之;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5、在孟子看来,什么情况下,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的?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6、不辩礼义的接受万钟是为了: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7、文中与“嗟来之食”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三、重点语句翻译。

1、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

然而我所厌恶的还有比死亡更厉害的,所以,祸患也有我所不躲避的。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万钟的俸禄如果不分辨是否合乎乎礼义就接受它,万钟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

3、是亦不可以已乎?△这样的行为不也应该停止了吗?

4、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尔。

不仅有道德的人有这种本性,而且人人都有,只是有道德的人能不丧失罢了。

5、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就舍弃生命而选取正义了。

6、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以前宁肯死亡,也不接受,今天却为了我所认识的穷苦人感激自己而接受它。

7、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出者何不用也?△假使人们追求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宝贵的,那么一切能够用来逃避祸患的手段,有哪一种不能采用呢?

8、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如果没有礼貌的吆喝着给别人食物,即使走路的人也不接受。

9、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用脚踢着(或踩过)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

四、课文内容理解。

1、从论证方法的角度看,本文除了“举例论证”外,主要运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有力地证明了舍生取义这一中心论点。

2、归纳段意:第一部分(第一节):论述舍生取义是人的本性。

第二部分:论述见利忘义是丧失本性的行为。

第二节:从正面举例,说明义的存在。

第三节:从反面举例,接受万钟这是丧失人的本性。批评见利忘义。

3、文中所指比生命更可贵的东西是指道义,比死亡更可怕的东西是指丧失道义。

4、人的本心是什么?舍生取义。

九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

红庙初中九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一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1 孟子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最主要条件是。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相同?4分 a 七里之郭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b 委而去之去国怀乡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多助之至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威天下不以兵革之...

九年级上册文言文分类复习

一 通假字。1 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 適 zh 通 陈涉世家 意思 2 为天下唱 唱 ch ng 通 陈涉世家 意思 3 固以怪之矣 以 y 通 陈涉世家 意思 4 将军身被坚执锐 被 p 通 陈涉世家 意思 5 故不错意也 错 cu 通 唐睢不辱使命 意思 6 仓鹰击于地上 仓 ch ng 通 唐...

九年级上册文言文要点复习

陈涉世家 1 本文选自哪部名著?作者是谁?史记 司马迁。2 陈涉起义的直接原因及根本原因分别是?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天下苦秦久矣。3 陈涉为起所作的两方面 阀准备是?丹书鱼腹 篝火狐鸣。4 陈涉是怎样一个人?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有卓越的组织和领导才能,有超人的才略和胆识。5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