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9月月考卷

发布 2022-08-04 11:23:28 阅读 3549

绝密★启用前。

2014-2015学年度庆来学校初中部9月月考卷。

九年级物理试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刘锁林。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单项选择,每小题3分,共24分)

1.市教育局明确要求全市所有中小学均为无烟学校,各学校会议室里均张贴了如图所示的标志,这主要是考虑到在空气不流通的房间里,只要有一个人吸烟,其他人都在被动吸烟,这是因为( )

a.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b. 分子之间有作用力

c. 分子之间有间隙d.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2.在通常情况下下列均属于导体的是( )

a. 人体、海水、干木柴b.橡胶、铁钉、陶瓷

c.硬币、石墨、铜管d. 水银、塑料、食盐水。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吸热时,内能一定增大,温度一定升高。

b.擦黑板时看到粉尘在空中飞舞,这是分子在运动。

c.四冲程汽油机的做功冲程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d.高压锅煮饭比普通锅熟得快,是因为锅内气压大,水的沸点高。

4.如图是甲、乙两个相同质量的物体吸热后温度升高的情况,图中横坐标是物体温度的变化,纵坐标是物体吸收的热量.关于甲乙两种物质的比热容的大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c甲>c乙b.c甲<c乙c.c甲=c乙d.无法判断。

5.“神舟九号”载人飞船完成各项任务后,在返后的过程中,返回舱进入大气层将通过一段黑障区,这一段时间飞船将“烧成”一个大火球,如图所示,而飞船内的宇航员却安然无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飞船“燃烧”是由于高速运动的飞船与大气层摩擦,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b.飞船“燃烧”是由于高速运动的飞船与大气层摩擦,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飞船“燃烧”是航天员为了消除太空细菌采取的高温消毒措施。

d.飞船外壳上的烧蚀层先熔化后汽化,从而放出了大量的热保护了飞船。

6.下列对热学知识进行的归纳总结中,错误的是( )

7.四个悬挂着的轻质小球,相互作用情况如图所示,则对小球带电情况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a、b、c球一定带电,d球可能不带电

b. a球可能不带电,b、c、d球一定带电。

c. a、b球一定带电, c、d球可能带电

d. a球一定带电,b、c、d球可能不带电。

8.在如图所示的各电路中,开关s闭合后,小灯泡l1、l2都能发光的是 (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9.汽车发动机的冷却系统选择水作为工作物质,因为水的大;运载火箭采用液氢作为燃料是因为液氢的高。

10.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 (选填“正”或“负”)电,如图将它与不带电的验电器金属球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是因为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11.现在许多宾馆都利用房卡取电,如图所示。只有把房卡插入槽中,房间内的用电器才能使用。房卡的作用相当于家庭电路中的 ,房间里各用电器之间是联的。

12.生活中常用到的电动车在行驶时是将能转化为机械能,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渐渐长大是将。

能转化为化学能。

13.星期天,小明同学在父母的协助下,从早上七点开始每隔半小时对他家附近的气温和一个深水池里的水温进行测量,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成温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从图线可以看出乙的温度变化幅度小,是选填“气温”或“水温”)的图线,温度变化幅度小的原因是 .

14.如图是在山东省科技馆看到的静电游戏“怒发冲冠”,这是因为人接触静电球时,人体是。

(选填“导体”或“绝缘体”),电荷通过人体传到头发上,由于头发而使头发竖起来。

15.如图,当开关闭合后,导线cd中自由电子实际移动方向是_ _填“c到d”或“d到c”)

16.汽油的热值是j/kg。某汽油灯里装有200g汽油,若完全燃烧掉一半,放出的热量是。

j,剩余汽油的热值是。

17.如图所示,汽车在转向前,司机会拨动方向盘旁边的横杆,汽车同侧的前后两个转向灯就会同时闪亮、同时熄灭.小林同学好奇,在修车师傅帮助下,拆下其中一个灯,发现另外一灯继续闪亮.这两个转向灯在电路中的连接方式为司机所拨动的这根横杆就相当于电路中的。

18.如图所示,若要使灯泡l1和l2组成串联电路,应只闭合若要使灯泡l1和l2组成并联电路,应只闭合若同时闭合电路会出现电源短路。

三、实验题(共31分)

19.如图甲、乙所示,是我们课堂演示的两个实验,其中甲实验是把能转化为能。如图所示是四冲程汽油机工作示意图,与乙实验原理相同的是冲程。

20.小华同学利用图甲所示装置对100g冰加热,他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图乙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时间图象,根据图象可知:

1)冰属于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在bc阶段物质处于状态(选填“固体”、“液体”或“固液共存”);

3)设相同时间内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则bc阶段物质共吸收了j的热量。

c冰=2.1×103j/kg℃,c水=4.2×103j/kg℃);

4)图丙是另一位同学在完成同一实验时绘制的温度-时间图象,老师认为他的c段数据有问题,老师做出这样的判断的依据是。

21.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小明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8分)

1)从表中数据可知,水和食用油的质量 (填“相同”或“不相同”),加热结束时,食用油的温度比水的温度 (填“高”或“低”)。

2)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水加热更长的时间,此时,水吸收的热量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

3)实验表明填“水”或“食用油”)吸热能力更强。

22.2023年,布朗把花粉放入水中,然后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花粉小颗粒在水中像着了魔似的不停运动,而且每个小颗粒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都改变得很快,不会停下来.这些小颗粒实际上是由上万个分子组成的分子团,由于受液体分子撞击不平衡,从而表现出无规则运动的状况.这就是著名的布朗运动.

1)布朗运动中花粉颗粒的运动是运动.

a.分子 b.原子 c.物体。

2)分子很小,看不见摸不着,但正如布朗运动一样,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直接感知的现象,经过合理的推测来认识.下列推测既合理又符合事实的是( )

a.现象:压缩密闭在注射器内的空气,感觉越推越吃力;推测:分子之间只有斥力没有引力.

b.现象:磁铁吸住了很多铁屑;推测:分子间有引力作用.

c.现象:等体积水和酒精混合,总体积变小;推测:分子之间有空隙.

d.现象:将墨水滴入水中,可以看到墨水在沿途拉成一长串墨迹,等一会儿整杯水变黑了;推测: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

3)小明将烧杯放在酒精灯上加热,在加热过程中发现花粉颗粒的运动加剧并上下翻滚,于是小明推理得出: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越剧烈.你认为小明得出的结论选填“可靠”或“不可靠”),原因是。

4)①从微观上看,蒸发就是由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带来的.由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和相互碰撞,在任何时刻总有一些分子具有比平均动能还大的动能.这些动能大的分子,如处于液面附近,其动能大于飞出时克服液体内分子间的选填“引力”或“斥力”)所需的功时,这些分子就能脱离液面而向外飞出,变成这种液体的气态形式,飞出去的分子在和其他分子碰撞后,有可能再回到液面上或进入液体内部.如果同时间内飞出的分子数多于飞回的分子数,液体就在蒸发.这就是蒸发现象.如果飞出去的分子数等于飞回来的分子数,则达到一种动态平衡.

暴露在空气中的水蒸发越快,表明空气越 (选填“干燥”或“潮湿”).

根据上面提供的信息推断,当蒸发已经达到动态平衡后,继续提高水温,那么水将蒸发(选填“继续”或 “不再”),原因是。

23.(3分)根据如图所示的实物连线图,画出对应的电路图.(要求连线要横平竖直,尽量使电路图简洁美观)

24.(3分)请将图中的各器材连成电路。要求:l1灯和l2灯并联;开关s1只控制l1灯,开关s2控制l1灯和l2灯。

25.(每空2分)图甲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

图乙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

图丙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

26.小明为了测量天然气炉具烧水的效率,他用天然气炉将5kg的20℃水加热至100℃时,用时24min,消耗了0.14m3的天然气.(天然气的热值为4.0×107j/m3,设天然气能完全燃烧)求:

1)水吸收的热量;[c水=4.2×103j/(kg℃)]

上海中学九年级物理9月月考卷

命题人 向勇。一 选择题 每小题3分,共24分 1 如图所示的四种 用温度计测水温 的实验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2 下列现象的产生,需要吸热的是 a 夏天,输水管外出现小水珠。b 严冬,玻璃窗内壁结了一层冰花。c 擦在 上的酒精马上干了。d 早晨,室外大雾弥漫。3 关于温度 热传递和热量,下列说法中正...

九年级物理10月月考卷

力角中学2014 2015学年上学期10月份月考。九年级物理试卷。一 选择题 每题3分,共30分 1.关于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它的内能就越大 b.物体的机械能增大,它的内能一定增加 c.物体的内能增大,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d.物体的内能增大,一定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2.下列...

初中物理九年级12月月考卷

绝密 启用前。2017 2018学年度12月月考卷。九年级物理。1 下列描述最接近实际的是 a 教室内的温度约为50b 家用节能灯正常工作时通过的电流约1a c 一张物理试卷的质量约为300 g d 一台液晶电视正常工作时的功率约为100 w 2 关于温度 内能 热量三者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