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第三周周练试卷

发布 2022-07-28 12:59:28 阅读 3165

进士学校第三周周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8分)

1.原子论和分子论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其科学家是( )

a、门捷列夫 b、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 c、汤姆生 d、爱迪生。

2.下列日常生活中所见的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铁锅生锈 b.冰雪消融 c.玻璃破碎 d.车轮爆胎。

3.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的是( )

a.火柴着火灯泡发光 b.煤气**煤燃烧。

c.酒精挥发食物腐败 d.石蜡熔化铁水铸成铁锅。

4. 在取用液体药品时,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取用的最少量是( )

5.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量筒摆放平稳,且学生面对刻度,他首先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9ml,倾出一部分液体后,又仰视读数为10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为( )

a.等于9ml b.大于9ml c.小于9ml d.无法确定。

6.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导电性 b.可燃性 c.密度 d.挥发性。

7.下列化学仪器需垫加石棉网才能用酒精灯加热的是( )

a.试管 b.烧杯 c.燃烧匙 d.蒸发皿。

8.下列实验操作或记录正确的是。

.用10 ml量筒量取了8.65 ml的水 b.连接仪器装置的顺序是自上而下,从左到右。

.给试管中液体加热,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口不能对着有人的方向。

.实验时未经洗净的滴管可直接再吸取别的试剂。

9.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用到的仪器有:①试管②烧杯③胶头滴管④量简( )

a. ④b.③④c.①②d.①③

10.下列变化中,与其他三种变化有本质区别的是( )

a.铁生锈 b.镁燃烧 c.从铁矿石中冶炼生铁 d.水蒸发。

二、填空:(每空1分,20分)

16、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

abcde17、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人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

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右图)大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部位最先变黑。结论:蜡烛火焰的温度最高.

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 ;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人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说明蜡烛燃烧还生成了。

18、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

实验目的:比较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即含二氧化碳、氧气、水蒸气的含量多少)

实验用品(主要仪器及药品):4只集气瓶、水槽(盛水)、玻璃片4块、细口瓶(盛澄清石灰水)、胶头滴管、火柴、木条、饮料管。

17、化学兴趣小组的三位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

1)贝贝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

2)芳芳点燃蜡烛,观察到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火焰中(如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填“a”、“b”或“c”)处最先变黑.

结论:蜡烛火焰的。

3)婷婷在**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你认为她的以下做法中不合适的是。

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b.查找资料,了解石蜡的主要成分,**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

c.认为与本次实验目的无关,不予理睬。

d.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

4)三位同学在**的过程中,将短玻璃导管插入焰心,发现另一端也可以点燃.

提出问题】导管里一定有可燃性气体,气体成分可能会是什么呢?

猜想】贝贝认为:可能是蜡烛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co

芳芳认为:可能是蜡烛受热后产生的石蜡蒸气。

婷婷认为:可能以上两种情况都有。

实验方案】换一根较长的导管,并用冷的湿毛巾包住导管,然后在导管另一端做点火实验.

现象与结论】

如果观察到现象,则贝贝的猜想正确;

如果观察到现象,则芳芳的猜想正确;

如果观察到现象,则婷婷的猜想正确.

18、(九班做)人通过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吸入空气中的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但人体排出的二氧化碳究竟是空气中原有的,还是人体代谢的最终产物,为了证实这个问题,有人采用了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1)人吸气时,应将活塞a填“打开”或“关闭”),活塞b填“打开”或“关闭”)。此时可观察到i瓶内的现象是。

2)人呼气时,应将活塞a活塞b此时可观察到ⅱ瓶内的现象是。

3)i瓶中所装试剂的作用是。

瓶中所装试剂的作用是上述操作反复进行,能证明人呼出的气体中所含有的二氧化碳不是来自空气,而是人体的代谢产物。

九年级物理第三周周周练

九年级物理第三周周周练 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 主备 张振楼。1 如图是固定在水平桌面上的圆弧轨道,将一小球由轨道的p点自由释放,滚动到q点。在此过程中,动能先变 后变 重力势能。答案 大 小 先变小后变大。2 刘明乘电梯上楼,在电梯匀速上升的过程中,刘明的 a 动能不断增大b 重力势能不断增大。c ...

九年级物理第三周周练

第十三章内能和第十四章热机 一 填空题。在量筒的下半部分盛有蓝色的浓硫酸铜溶液,再在硫酸铜溶液上方缓缓地注入一些清水,几天后,整个量筒内的液体都变成蓝色,这一现象说明了。水的比热容是它的物理意义是。在炉旁烤火身体感到暖和,这是利用的方法使人体温度升高。两手相互摩擦,手心发热,这是通过的方法使温度升高...

七年级第三周周练试卷

3 著我旧时裳8惟闻女叹息 4 愿为市鞍马9东市买骏马 5 万里赴戎机10卷卷有爷名 五 翻译句子。4分 1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2 万里赴戎机,关山渡若飞。六 文学常识填空或根据条件默写。30分 1 木兰诗 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 文中描写木兰奔赴疆场矫健雄姿的句子是。木兰诗 中描写边塞夜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