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 文言文阅读

发布 2022-07-22 07:24:28 阅读 6273

期末复习讲义(文言文阅读)

《马说》(p14-16)

基础复习】二、请依次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语句。

只能在马夫手里受屈辱,和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不把它称作千里马。

想要跟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驱使它不能按照正确的方法,喂养它又不能竭尽它的才能,听到他嘶鸣,却不能懂得它的意思。

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他们)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

课文要点】1.文学常识:作者韩愈,唐代著名文学家,字退之,与柳宗元共倡古文运动,并称“韩柳”。

2.文体知识:“说”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议论性体裁,与现代杂文近似,用以陈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看法。本文通篇皆用比喻,属论说文体。

3.内容:(1)本文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

论述的是识别和发现人才的问题。作者将人才比作“千里马”,将愚妄浅薄的统治者比作“食马者”,“伯乐”是指能发现并赏识任用人才的人或是知人善任的贤君。集中阐述了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原因,抒发了怀才不遇、有志难申的知识分子的愤懑和不平之情,对不能知人善任的昏庸的统治阶级进行了嘲讽和鞭挞。

借千里马被埋没,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愤懑,揭露了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的现象。)

2)“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更说明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有决定性作用,作者的愤郁之情也达到了高潮。

强化训练】

一、解释加点的多义词。

虽:虽有名马即使虽有千里之能虽然

策:执策而临之马鞭策之不以其道驱使。

食:食之不能尽其材同“饲”。喂养一食或尽粟一石吃

其:安求其能千里也指千里马,代词其真无马邪难道,表反问语气

其真不知马也表推测,“恐怕” 策之不以其道驱使千里马的

之:虽有千里之能的马之千里者定语后置的标志

执策而临之代词,它,代指千里马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音节助词

二、用原文语句回答下列问题。

1.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全文主旨)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其真不知马也。)

2.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3.千里马不被人赏识可能有怎样可悲的遭遇: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4.文中庸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的句子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5.有一个名人曾说过:“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由此,我们联想到本文中的一句话是(人们也常用这两句话概括自己怀才不遇):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三、用“/”标出下列句子的停顿。

1.食马者 / 不知其能千里 / 而食也 (2处)

2.且欲与常马等 / 不可得(1处)

《陋室铭》(p59-61)

基础复习】二、请依次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语句。

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高尚(也就不感到简陋了)。

苔(藓)痕(迹)碧绿,长到台阶上 ;草色青葱,映入竹帘里。

到这里谈笑的都是渊博的大学者,和我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呢?

课文要点】1.文学常识。

1)作者:刘禹锡,字梦得,唐代诗人、哲学家。

2)文体:本文文体“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示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变为一种文体,一般用韵。

2.内容:1)这篇铭文通过对简陋居室的赞扬,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利、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主旨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开头三句以山水作类比,引出陋室。以不高、不深衬托“陋”,以“仙”、“龙”衬托“德”,以“名”、“灵”衬托“馨”,暗示陋室不陋。

3)“陋室不陋”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自然环境清幽;二是交往人物不俗;三是生活情趣高雅。

3、写作特色:

1)本文最主要的写作手法:托物言志。(托赞美陋室不陋,表达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情怀。)

2)类比手法的运用:最后两句,先以“诸葛庐”“子云亭”作类比,反映了作者以古代贤人自况的思想境界,暗示陋室不陋。然后又引用孔子的话,画龙点睛,总结全文,有力地表现了作者甘居陋室,不以为陋的高尚情操。

3)骈散结合的语言:本文从句式来看,以骈句为主,句式整齐,有视觉上的整齐之美;但“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孔子云:何陋之有”又是散句,这样骈散结合,错落有致,读来抑扬顿挫、和谐悦耳,富有**美感。

强化训练】一、填空。

1.题目中“铭”是古代常见的一种文体 。文中大多运用了对偶句,其中不是对偶的句子是: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孔子云:“何陋之有?”

2.本文采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借陋室的描写,表达自己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3.文中的中心句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描写出陋室恬静、幽雅的环境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表现作者交往人物不俗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表现室主人高雅的生活情趣的句子是: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4.本文开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用了比兴的手法,其中“山”、“水”喻指陋室 ,“龙”“仙”喻指“德”,以“名”“灵”喻指品德高尚(“馨”)。

5.古代指用来代指平民的词语有:白丁、布衣、庶民、黎民、黔首。

二、朗读停顿划分。

1.山 /不在高,有仙 / 则名。(2处)

2.无 / 丝竹之乱耳,无 / 案牍之劳形。(2处)

三、文中“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这一句写得很好,请你作些赏析。

句子对仗工整,整齐优美。“上”“入”二词,化静为动,使景物人格化,写出了苔藓、绿草的盎然生机;“绿、青”二字,色彩清丽,突出了环境的恬静、幽雅,烘托出陋室不陋,流露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四、结尾“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采用了类比的手法,把“诸葛庐”“子云亭”和陋室相类比,把自己和诸葛亮、扬雄类比,反映了作者以古代贤人自况的思想境界,暗示陋室不陋。

活板》(p85-87)

基础复习】二、请依次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语句。

如果只印三两本,不能算是简便;如果印几十本乃至成百上千本,那就极其快速。

不用时,就用纸条给它们做标记。

每一个韵部的字做一个标签,用木格子把它们贮存起来。

不用木料制做活字模的原因,是因为木料的纹理有疏有密。

课文要点】1.作者:北宋沈括。出处:《梦溪笔谈》。

2.本文介绍了宋代发明家毕昇创造的活版印刷术,反映了我国古代科技的伟大成就与劳动人民高度的聪明才智和卓越的创造精神。

3.本文第二段在具体介绍活版的制作、用法、功效时是运用工作程序顺序来说明的。

4.活版的制作工作程序:刻字→设版→排字→炀版→平字。

5.活版的特征:“活”——灵活便捷。

强化练习】甲】

庆历中 ,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

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腊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乙】凡墨烧烟凝质而为之。取桐油、清油(菜籽油)、猪油烟为者,居十之一。取松烟为者,居十之九。

凡造贵重墨者,国朝(本朝)推重徽郡人。或以载油之艰,遣人僦(jiù)居(客居)荆、襄、辰、沅,就其贱值桐油点烟而归。其墨他日登于纸上,日影横射有红光者,则以紫草汁浸染灯芯而燃炷(烧)者也选自《天工开物丹青》)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词。

学年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 字词和文学文化常识

期末复习讲义 字词和文学文化常识 姓名。一 基础字词。1 蜿蜒 w n y n 2 胆qi 怯 3 翡 f i翠 4 掠起 l 5 困f 乏 6 倦d i 怠 7 旁y 逸 斜出 8 主z i 宰 9 开k n 垦 10 b 鄙 视 11 潜 qi n 溢 12 奇j 崛 13 忍俊不禁 j n 1...

学年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 字词和文学文化常识

期末复习讲义 字词和文学文化常识 姓名。一 基础字词。1 蜿蜒 w n y n 2 胆qi 怯 3 翡 f i翠 4 掠起 l 5 困f 乏 6 倦d i 怠 7 旁y 逸 斜出 8 主z i 宰 9 开k n 垦 10 b 鄙 视 11 潜 qi n 溢 12 奇j 崛 13 忍俊不禁 j n 1...

学年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专题《现代文阅读》

2015 2016学年第二学期初二语文期末复习专题 现代文阅读 一 我的同桌是女生。汤园林。上学第一天,老师上上下下打量着我,面露难色。她自告奋勇地站出来,大声说 老师,放心吧,我跟他坐同桌,我教他!教室里响起一片哄笑声。我觉得很丢人,垂下头,用眼角的余光偷偷看她,她的脸也涨得通红,却昂首挺胸,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