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南宁统计公报

发布 2022-07-16 16:00:28 阅读 6214

2023年南宁市国民经济发展统计公报。

作者:综合科**: 发布时间:2014-05-12 10:42:45

2023年,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全市各族人民在市委、市**的正确领导下,以更大的力度推进现代产业、现代生态文明城市、重大基础设施和民生保障“四大建设”,做好“绿、水、新、旧、通”五篇文章,建设美丽南宁,全市经济发展稳中向好。

一、综合。经济增长: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2803.

54亿元,按可比**计算,比上年增长10.3%。按户籍人口计算,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8994元,按平均汇率折算达到6396美元。

三次产业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49.93亿元,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1110.

89亿元,增长14.6%;第三产业增加值1342.73亿元,增长8.

1%。三次产业的比重为12.48∶39.62∶47.

90。与2023年比较,第一产业比重回落 0.4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1.

2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回落0.82个百分点。

**:全年居民消费**指数为102.1,比上年**2.1%,分类别看,八大类消费**指数呈“五升三降”。 见表1)

二、农业。产值:全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77.

27亿元,比上年增长4.7%。其中,农业产值311.

57亿元,增长5.72%;林业产值29.08亿元,增长0.

27%;畜牧业产值184.95亿元,增长2.48%;渔业产值22.

60亿元,增长7.35%;农业服务业产值29.06亿元,增长11.

43%。占农林牧渔业的比重分别为:农业53.

97%,比上年上升1.07个百分点;林业5.04%,上升0.

02个百分点;畜牧业32.04%,下降1.44个百分点;渔业3.

91%,上升0.1个百分点;农业服务业5.03%,上升0.

24个百分点。

农作物种植面积: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94.85万公顷,增长0.

47%。其中粮食种植面积44.29万公顷,增长0.

18%;经济作物种植面积27.46万公顷,下降0.28%。

其中,甘蔗种植面积16.89万公顷,增长0.18%,油料种植面积4.

68万公顷,增长2.60%;其他农作物种植面积23.11万公顷,增长1.

95%。其中蔬菜种植面积17.79万公顷,增长1.

83%;各类经济作物(含其他农作物)种植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比重的53.31%,全年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比例为1∶1.14 。

农作物产品产量:全年粮食总产量223.44万吨,比上年增产3.

86%;蔬菜产量387.37万吨,增产3.05%;水果产量170.

51万吨,增产7.97%;甘蔗产量1236.99万吨,增产9.

45%;花生产量13.10万吨,增产5.40%;木薯产量54.

52万吨,下降2.76%。

养殖业产品产量:全年肉类产量65.56万吨,比上年增长1.

62%,其中,猪肉产量38.52万吨,增长2.89%;全年生猪出栏523.

31万头,增长2.63%;生猪存栏429.40万头,增长7.

91%;禽蛋产量3.12万吨,增长5.87%;牛奶产量4.

94万吨,增长4.90%;水产品产量23.30万吨,增长7.

14%。

林业生产:全年木材产量279.04万立方米,比上年下降2.

72%。全年共造林8042公顷,其中,用材林6982公顷,下降30.78%;经济林151公顷,增长51%。

当年幼林抚育作业面积2.49万公顷,下降41.14 %。

育苗面积1066公顷,增长516.18%。全市森林覆盖率47.

36%。

农村基础设施:全年农村用电量8.72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4.

11%。化肥使用量(折纯)45.50万吨,增长2.

59%。有效灌溉面积24.67万公顷,比上年下降3.

92%。全市1391个行政村中,通汽车的村1389个,占全市行政村的99.86%;通**的村1389个,占行政村数的99.

86%;自来水受益村1298个,比上年增加10个,占行政村数的93.31%。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全年全部工业总产值2661.97亿元,比上年增长19.

92%。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554.75亿元,增长20.

63%;其中国有企业增长27.07%,集体企业增长21.99%,股份制企业增长18.

68%,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31.05%。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820.

60亿元,增长14.8%。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2.

40%,拉动经济增长4.37个百分点。

分轻重工业看,全市规模以上轻、重工业总产值分别为1155.49亿元和1399.26亿元,分别增长14.

66%和26.06%,重工业增速快于轻工业11.4个百分点。

轻重工业产值比例为45.23∶54.77,重工业产值比例高于轻工业9.

54个百分点。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六大重点行业共完成工业产值1340.78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52.48%,拉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2.

15个百分点。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产值414.21亿元,增长13.

46%;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产值237.2亿元,增长47.48%;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产值201.

23亿元,增长20.01%;非金属矿制品业产值174.05亿元,增长28.

47%;造纸及纸制品业产值166.8亿元,增长18.14%;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产值147.

29亿元,增长30.05%。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2386.25亿元,比上年增长20.13%;利税总额281.

26亿元,增长11.81%,其中,税金135.05亿元,增长16.

08%,利润146.21亿元,增长8.12%;全员劳动生产率315408元/人,增长2.

65%。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产销率95.70%,比上年提高0.

49个百分点。

年末全市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68家,比上年增加28家。工业产值超亿元的企业548家,增加55家。

主要产品产量(见表2)。

建筑业:年末,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 540个,比上年增长0.56%。

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290.29亿元,增长14.1%。

全市建筑施工企业(资质企业)完成施工产值835.57亿元,增长16.18%;实现利润总额13亿元,增长45.

25%;利税总额37.25亿元,增长27.92%。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475.01亿元,比上年增长23.40%。

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不含私人建房)2432.69亿元,增长23.66%。

固定资产投资中,基本建设投资1109.74亿元,增长29.16%;更新改造投资728.

33亿元,增长23.08%;房地产开发投资416.37亿元,增长14.

79%。分投资主体看,国有经济投资794.04亿元,增长20.

94%,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的32.08%;集体经济投资49.34亿元,增长11.

04%,比重为1.99%;私营个体投资822.52亿元,增长24.

88%,比重为33.23%;其他经济投资809.11亿元,增长25.

23%,比重为32.69%。

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70.53亿元,增长66.09%;第二产业投资755.

16亿元,增长21.16%,其中工业投资728.13亿元,增长19.

22%;第三产业投资1649.31亿元,增长23.09%。

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主要集中在制造业、房地产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等行业。(详见表3)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416.37亿元,比上年增长14.79%。

其中,商品住宅投资302.38亿元,增长19.06%;办公楼投资17.

12亿元,增长54.78%;商业营业用房投资39.36亿元,增长29.

59%。商品房施工面积3812.35万平方米,增长1.

74%;商品房竣工面积325.58万平方米,下降51.01%;商品房销售面积702.

6万平方米,增长11.7%;商品房销售额488.97亿元,增长29.

5%。(见表4)

五、交通和邮电通信业。

交通运输:全年货物运输总量33594.75万吨,比上年增长12.

8%。旅客运输总量12737.48万人,增长5.

83%。其中,铁路货物运输量500.12万吨,下降18.

82%;铁路旅客运输量1073.98万人,增长2.0%;公路货物运输量29851万吨,增长14.

02%;公路旅客运输量11240万人,增长5.86%;水路货物运输量32.39万吨,增长8.

57%;民航旅客发送量423.5万人,增长16.06%;航空货邮发送量4.

9万吨,增长16.67%。

邮电通信:全年邮电业务总量100.92亿元,比上年增长7.

00%,其中电信业务总量96.05亿元,增长6.99%;邮政业务总量4.

87亿元,增长7.08%。

六、国内**。

全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50.84亿元,比上年增长14.01%。

分地域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365.45亿元,增长13.92%;乡村消费品零售额85.

39亿元,增长15.39%。

在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额中,汽车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8.06%,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4.68%,通讯器材类增长2.

32%,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12.08%,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9.64%,家具类增长29.

79%,建筑及装潢材料类下降29.22%,日用品类增长7.69%,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32.

53%,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4.41%,化妆品类增长26.53%,金银珠宝类增长54.

52%,中西药品类增长70.54%。

全年商品销售总额3734.49亿元,比上年增长19.58%。全市拥有全年成交额超过亿元市场的34个,商品成交额483.04亿元。

七、对外开放和旅游业。

对外**:全年外贸进出口总值44.2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

60%。其中,出口总值23.53亿美元,下降6.

54%;进口总值20.68亿美元,增长26.91%。

招商引资:全年区外境内实际到位内资729.23亿元,增长4.

74%。全年外商直接投资5.8亿美元,增长15.

45%;对外借款3312万美元,下降9.41%。年末全市实有三资企业890家,其中建成投产三资企业550家。

开发区:年末全市共有开发区、工业集中区16个。其中南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南宁-东盟经济开发区年末累计入园企业10031家,比上年末增加762家;财政收入66.

5亿元,比上年增长33.4%,占全市财政收入的14.04%;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223.

84亿元,增长24.58%;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00.06亿元,增长26.

05%。

旅游:全年共接待国内旅游者5840.2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4.

07%;接待境外旅游者35.11万人次,增长16.76%。

其中,外国游客23.31万人次,增长11.06%;港、澳、台同胞11.

80万人次,增长29.96%。国内旅游收入469.

64亿元,增长19.45%。国际旅游收入1.

37亿美元,增长28.31%。年末全市实有星级宾馆62家。

拥有4a级旅游景区15个。拥有旅行社68家,其**境旅行社21家。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入:全年财政收入473.66亿元,比上年增长12.

24%,占全市生产总值的16.90%,比重比上年提高0.04个百分点。

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56.25亿元,增长11.55%。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181.77亿元,增长15.03%。

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418.40亿元,增长15.26%。

财政支出中,投向节能环保、科技、交通运输及社会保障的资金增长较快。其中,节能环保支出7.63亿元,增长38.

89%;科学技术支出6.21亿元,增长22.24%;交通运输支出13.

47亿元,增长22.5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2.78亿元,增长21.

33%。

金融:年末全市共有金融机构30家,营业网点1080个。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483.

53亿元,增长15.22%。其中,单位存款余额3879.

17亿元,增长13.58%;个人储蓄存款余额2321.16亿元,增长20.

97%。金融机构贷款余额6115.88亿元,增长11.

17%。

保险:年末全市共有各类保险公司34家,比上年增加1家,其中,财险公司20家,寿险公司14家。全年保费收入100.

85亿元,比上年增长30.47%。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55.

21亿元,增长55.39%;寿险保费收入45.64亿元,增长9.

27%。全年各项保险赔款及给付32.67亿元,其中财产险业务赔款及给付25.

93亿元;寿险、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赔款及给付6.74亿元。

九、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年末全市户籍人口724.43万人,比上年增加10.

93万人,增长1.53%,其中市区人口279.73万人,增加5.

18万人,增长1.89%。全市人口出生率为13.

81‰,比上年增加0.75个千分点;人口死亡率5.44‰,比上年增加0.

45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8.37‰,比上年下降0.3个千分点。

城乡居民生活: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817元,比上年增收2256元,增长10%。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7685元,比上年增收908元,增长13.4%。

2019河北统计公报

九 教育和科学技术。全年研究生教育招生11795人,比上年增长4.1 在学研究生34085人,增长8.4 毕业生11464人,增长45.6 普通高等学校112所,招生35.9万人,增长6.0 在校学生114.9万人,增长4.0 毕业生31.1万人,增长4.7 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121.5万人,普通中...

泰安2023年统计公报

泰安市统计局2012年2月12日。2011年,在市委 市 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 省 市的各项决策部署,积极作为,科学务实,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全市主要经济指标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提升,转方式...

2023年肇庆统计公报

2011年肇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肇庆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肇庆调查队。2012年3月16日。2011年,在肇庆市委 市 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人民以 理论和 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 把肇庆建设成为能够代表珠三角科学发展成果城市 的新要求,全面实施珠三角 规划纲要 大力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