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电压工程 第二章

发布 2022-07-15 13:30:28 阅读 3347

1. 一般电介质的电导主要是离子电导,而导体的电导依靠自由电子导电,同时电介质中的自由电子数量很少,自由电子电导通常都非常微弱;并且电介质电导率比导体电导率低很多。

2. 介质损耗角正切作为表征介质损耗程度的物理量;温度、外施电压频率及外施电压的改变都会引起绝缘介质损耗角正切的变化(详课本p48-49)。

3. 异同点:

相同点:气体放电中的汤逊理论、液体电介质的电击穿理论以及固体电介质的电击穿理论具有相似之处,都是建立在碰撞电离的基础之上,三者在击穿过程都会产生电子崩,当电子崩发展到足够强,都会导致电介质的击穿;三者的击穿过程都有环境温度、电压作用时间、电场的均匀程度等有密切关系;

不同点:在工程中,气体的击穿过程通常用流注理论,工程液体电介质用气泡击穿理论来解释,而对于固体则还可以用热击穿理论和电化学击穿理论解释;一般固体电介质的击穿场强比液体的击穿场强高,液体的击穿场强又比气体的击穿场强要高;

4. 影响液体电介质击穿的主要因素(见课本p50—课本非常之详细)

5. 固体电介质的电击穿和热击穿的区别(见课本p53--课本非常之详细)

6. 对于固体电介质和薄层空气串联:由于固体电介质的介电常数比空气的介电常数大,所以根据各层电介质中的电场强度与介电常数成反比的关系,可知薄层空气电介质所承受的场强较大,其更容易击穿;

对于纸和油层串联:由于纸的介电常数比油层的介电常数大,故根据各层电介质中的电场强度与介电常数成反比的关系,可知油层所承受的电场强度较大,其更容易击穿。

高电压作业第二章

第二章不同电压形式下空气的绝缘特性。1.雷电放电分为先导,主放电和余光这几个阶段。3 在短间隙下,特别是电场比较均匀时,全部放电时延就等于统计时延,它与电压,电场,外界照射都有关。一般电压高,照射强则统计时延小。在电场很不均匀的长间隙中,放电形成时延将占放电时延的大部分。4.气体伏秒特性 一般用间隙...

第二章习题和解答高电压技术

1 sf6气体具有较高绝缘强度的主要原因之一是 a 无色无味性 b 不燃性 c 无腐蚀性 d 电负性。2 冲击系数是 放电电压与静态放电电压之比。a 25 b 50 c 75 d 100 3 在高气压下,气隙的击穿电压和电极表面 有很大关系。a 粗糙度 b 面积 c 电场分布 d 形状。4 雷电流具...

第二章习题和解答高电压技术

按题意须保证点要求升压到1000kv 有效值 时,球电极表面最大场强小于球电极的电晕起始场强,即保证。将u 1414v峰值,r 500cm,代入此不等式,算得r 60cm时球电极表面最大场强 26.7kv cm,小于同心球内电极的电晕起始场强 27.1 kv cm。球电极的起始电晕电压 1012k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