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将带我们一起——
了解会计对象,企事业单位资金运动的方式、会计计量属性等。
知晓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等会计核算的基础。
弄清楚会计要素的构成及其各会计要素的确认条件。
掌握会计平衡等式的构成以及经济业务的发生对会计平衡等式产生的影响。
第一节会计对象。
会计对象是指会计作为一项经济管理活动所核算和监督的内容。会计采用货币计量单位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货币计量的经济活动就是价值运动,通常叫做资金运动。因此,我们说会计的一般对象就是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可以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
即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
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由于工作性质和任务不同,它们的资金运动方式也有所不同。
一、企业的资金运动。
无论是工业企业,还是商品流通与服务业,它们都要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并追求经济利益。其资金运动是一种循环周转式的运动。下面以工业企业为例说明这种资金运动的特征。
企业为了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必须拥有一定数量的货币资金。如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运用货币资金购买机器设备、材料等生产资料,通常称为**过程;工人利用机器设备对材料进行加工,进入生产过程;生产的产品要销售出去,即通过销售过程回笼货币资金。
这就是说,从货币资金开始,依次经历了**过程、生产过程和销售过程。资金不断改变其形态,最后回到货币资金。我们把这种资金的运动称为资金循环。
由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是连续不断的,因此每个循环的终点就是下一个循环的起点,于是资金循环不断重复进行,这种不断重复的资金循环我们称为资金的周转。因此,企业资金运动的特点就是资金的循环和周转。
二、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运动。
行政事业单位包括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前者是执行国家管理职能的单位,如各级**部门;后者是为上层建筑和物质生产部门服务的单位,如学校的任务是培养各方面需要的入才;研究单位的任务是从事科学研究、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发展社会生产力等。一般来说,行政事业单位都是非盈利组织。它们完成各项任务都需要一定数量的资金,这些资金或者全部由财政预算拨款解决(如行政单位),或者部分由财政预算拨款解决,部分由其他方面的收入解决(如高等院校)。
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业务工作中要支出资金。收入是支出的前提;资金支出后,资金运动也就结束,不能产生回流。这种从收入到支出的运动方式称为单向直线运动,也称为预算资金运动。
第二节会计要素。
一、会计要素的概念。
会计对象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但是这一概念的涉及面过于广泛,而且又很抽象。在会计实践中,为了进行分类核算,从而提供各种分门别类的会计信息。
就必须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适当的分类。于是,会计要素这一概念应运而生。会计要素是根据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特征对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也是会计报表构成的基本要素。
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严格定义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六大会计要素。这六大会计要素又可以划分为两大类。即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又称资产负债表要素)和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又称利润表要素)。
其中,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包括收入、费用及利润。下面。我们将详细阐述各个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
二、会计要素的构成及确认条件。
一)资产。1、资产的定义及特征。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根据资产的定义,资产其有以下特征:
(1)资产应为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资产作为一项资源,应当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具体是指企业享有某项资源的所有权,或者虽然不享有某项资源的所有权。
但该资源能被企业所控制,企业享有资产的所有权。通常表明企业能够排他性地从资产中获取经济利益。通常在判断资产是否存在时,所有权是考虑的首要因素。
有些情况下,资产虽然不为企业所拥有,即企业并不享有其所有权,但企业控制了这些资产,同样表明企业能够从资产中获取经济利益,符合会计上对资产的定义。例如,某企业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一项固定资产,尽管企业并不拥有其所有权。但是如果租赁合同规定的租赁期相当长,接近于该资产的使用寿命。
表明企业控制了该资产的使用及其所能带来的经济利益,应当将其作为企业资产予以确认、计量和报告。
(2)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这是指资产直接或者间接导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企业的潜力。这种潜力可以来自企业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也可以是非日常活动;带来经济利益可以是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形式,也可以是能转化为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形式,或者是可以减少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流出的形式。
资产预期能否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是资产的重要特征。例如,企业采购的原材料、购置的固定资产等可以用于生产经营过程,制造商品或者提供劳务,对外**后收回货款。货款即为企业所获得的经济利益。
如果某一项目预期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那么就不能将其确认为企业的资产。前期已经确认为资产的项目,如果不能再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也不能再确认为企业的资产。例如,某企业在年末盘点存货时,发现存货毁损,企业以该存货管理责任不清为由,将毁损的存货计入“待处理财产损失”。
并在资产负债表中作为流动资产予以反映。因为“待处理财产损失”预期不一定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不符合资产定义。因此不应再在资产负债表中确认为一项资产。
3)资产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包括购买、生产、建造行为或者其他交易或事项。换句话说,只有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才能产生资产,企业预期在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不形成资产。
例如,企业有购买某存货的意愿或者计划。但是购买行为尚未发生,就不符合资产的定义。不能因此而确认为存货资产。
2、资产的分类。
企业的资产按其流动性可以划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1)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1年或者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主要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原材料、库存商品等。
库存现金是指企业持有的现款,也称“现金”。库存现金主要用于支付日常发生的小额、零星的费用或支出。
银行存款是指企业存入某一银行账户的款项,该银行为该企业的“开户银行”。企业的银行存款主要来自于投资者投入的资本款项以及负债融入的款项、销售货款等。
应收预付款项是指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债券,包括应收款项(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和预付账款(实现交易之前付的款)。
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持有的以备**,或者仍然处在生产过程中将要消耗,或者在生产或提供劳务的过程中的各种材料或物料,包括库存商品、半成品、在产品以及各类材料等。
2)非流动资产是指不能再1年或者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主要包括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长期投资是指持有时间超过1年(不含1年)、不能变现或不准备随时变现的**和其他投资。企业进行长期投资的目的,是获得较为稳定的投资收益或者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或影响。
固定资产是指企业的使用年限超过1年的房屋、建筑物、机器、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不属于生产经营主要设备的物品,但单位价值在20000元以上,并且使用年限超过2年的。也应当作为固定资产。
无形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或者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或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无形资产分为可辨认无形资产和不可辨认无形资产。可辨认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等;不可辨认无形资产一般是指商誉。
3、资产的确认条件。
将一项资源确认为资产,需要符合资产的定义的同时,还应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从资产的定义来看,能否带来经济利益是资产的一个本质特征,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经济环境瞬息万变,与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能否流入企业或者能够流入多少实际上带有不确定性。因此,资产的确认还应与经济利益流入的不确定性程度的判断结合起来。
如果根据编制财务报表时所取得的证据,与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那么就应当将其作为资产予以确认;反之,不能确认为资产。
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财务会计系统是一个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系统,其中计量起着枢纽作用。可计量性是所有会计要素确认的重要前提,资产的确认也是如此。
只有当有关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时,资产才能予以确认。例如,人力资源是企业的一项非常重要的资源,但由于其价值难以可靠地计量,所以现在并不将其确认为一项资产。在实务中,企业取得的许多资产都是发生了实际成本的。
例如企业购买或者生产的存货,企业购置的厂房或者设备等。对于这些资产,只要实际发生的购买成本或者生产成本能够可靠计量,就视为符合资产确认的可计量条件。在某些情况下,企业取得的资产没有发生实际成本或者发生的实际成本很小,例如企业持有的某些衍生金融工具形成的资产,对于这些资产,尽管它们没有实际成本或者发生的实际成本很小,但是如果其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话,也被认为符合资产可计量性的确认条件。
二)负债。1、负债的定义及特征。
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根据负债的定义,负债具有以下特征:
负债必须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这是负债的一个基本特征。其中,现时义务是指企业在现行条件下已承担的义务。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义务,不属于现时义务,不应当确认为负债。
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也是负债的一个本质特征。只有企业在履行义务时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才符合负债的定义。如果不会导致企业经济利益流出,就不符合负债的定义。
在履行现时义务清偿负债时,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形式多种多样,例如用现金偿还或以实物资产形式偿还;以提供劳务形式偿还;以部分转移资产、部分提供劳务形式偿还;将负债转为资本等。
负债是当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所形成的。换句话说,只有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才形成负债,企业将在未来发生的承诺、签订的合同等交易或者事项,不形成负债。
2、负债的分类。
负债通常是按照其流动性进行分类的,这样分类的目的在于了解企业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相对比例,大致反映出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从而向债权入揭示其债权的相对安全程度。负债按照其流动性的大小,可以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
流动负债是指将在1年(含1年)或者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包括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股利等。
短期借款是指企业从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入的期限在1年以下的各种借款,如企业从银行取得的、用来补充流动资金不足的临时性借款。
②应付及预付款项是指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债务,包括应付款项(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利息、应付股利、其他应付款等)和预收账款等。
非流动负债是指偿还期在1年或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债务。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
长期借款是指企业从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入的期限1年以上的各项借款。
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本章考情分析 第一节熟悉会计要素的含义与特征。掌握会计要素的确认条件与构成。掌握常用的会计计量属性。第二节掌握会计等式的表现形式。掌握基本经济业务的类型及其对会计等式的影响。章节内容 第一节会计要素。一 会计要素的含义与分类。会计要素是指根据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特征所确定的财务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财务...
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1 多选题 发生下列经济事项后,会计等式不发生变化的有 a.某企业用银行存款60000元偿还其供货单位货款b.某企业将现金80000元存入银行。c.某企业由于资金周转困难,向银行借款500000元以归还拖欠的货款d.某企业接受投资人投资100000元。2 单选题 存货资产的后续计量常用的会计计量属性...
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第一节会计要素第二节会计等式。考点 1 会计要素的分类。考点 2 资产特征和条件。考点 3 资产分类。考点 4 负债特征和条件。考点 5 负债分类。考点 6 所有者权益的分类所有者权益的 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 留存收益等。具体表现 实收资本 或股本 资本公积 含资本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