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陆地和海洋。
第1节海陆分布。
1、 目前海洋面积为3.61亿平方千米,约占地球表面的71%;陆地面积为1.49亿平方千米,约占地球的面积的29%。
2、 从北、南半球来看,陆地主要集中于北半球:从东、西半球来看,陆地主要集中于东半球。
3、 大陆和附近岛屿合称大洲。七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
4、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另:大西洋形状如同字母“s”)。
5、 六块大陆:亚欧大陆、非洲大陆、北美洲大陆、南美洲大陆、澳大利亚大陆、南极洲大陆。
6、 (1)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
2)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
3)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
4)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
第2节海陆变迁。
1、 海陆变迁的原因:地壳运动、海平面的升降、人类活动。(另:沧海桑田是指海陆变迁)。
2、 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说;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的动力来自地球物质的运动。
3、 (1)六大板块: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2)各大板块都处在不断的运动之中,板块的运动使得陆地和海洋的相对位置不断发生变化。
3)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动比较频繁。地球上的火山、**就主要分布在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
第2章多样的世界气候。
第1节世界的气温和降水。
1、 世界各地的气温存在着差异,主要影响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洋流、地形。
2、 一般来说,南、北半球气温从低纬度向两极逐渐降低。低纬度地区受热面积小,热量集中,获得的太阳的热量多,气温较高;高纬度地区受热面积大,热量分散,获得的太阳热量少,气温较低。
3、 夏季,同纬度地区陆地的气温比海洋高,冬季情况相反。这是因为陆地和海洋的受热和放热情况不同,陆地升温和降温都比海洋快。
4、 洋流对沿海地区的气温也有影响,有暖流经过的地区气温比较高,有寒流经过的地区气温比较高。
5、 影响气温的因素—地形。山地的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平均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
6、 降水地区的差异也是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洋流、地形等因素的影响造成的。
7、 赤道地区容易成云致雨,是多雨区;两极地区是少雨区;中纬度地区沿海比内陆地区多。
8、 迎风坡因气流抬升,气温降低,形成地形雨;而背风坡一侧,因气流下沉,气温升高,很难形成降水。
9、 降水量的四大类型:全年多雨型、全年少雨型、夏雨型、冬雨型。
10、 能形成地形雨的山体应该具有一定的高度,只有当气体抬升到山体的一定高度时,才有可能形成地形雨。
11、影响因素:
第2节世界气候类型。
高原气候和高山气候:在中低纬度的高原和高山地区,气候从山麓到山顶呈垂直变化,并有着不同的景观。高山下部的山坡上有树林覆盖,再往上是幼小、低矮的植物。
到一定高度植物已不能生长,山顶被冰雪覆盖。
第3节气候与人类活动。
1、(1)气候对农业、工业、交通运输和能源利用等人类生产活动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2)气候对农业的影响最为显著。农业正是为我们提供粮食和原料的重要部门。
(3)农业的劳动对象主要是各种植物和动物,动植物的生长也与气候密切相关。
2、(1)咖啡、香蕉、杧果、榴莲产自热带地区;茶、柑橘产自**带地区。它们对热量条件的要求很高,达不到要求就无法种植。
3、(1)气候还影响到农业的耕作制度;降水多少还会影响到粮食的受成。
(2)活动积温:生长期内,日平均气温累加起来的气温之和。
(3)气候异常变化造成洪涝、干旱等气象灾害,对人类的生产活动影响巨大。
4、(1)人类的衣食住行与气候也有密切的关系。
(2)人类影响气候的其他表现为:城市的“热岛效应”、“雨岛效应”、酸雨的形成。
第3章居民与聚落。
第1节人种与人口。
1、 人种之间最明显的区别就是肤色,按照肤色差异,世界人口可以分为三大种族:黄色人种、白色人种和黑色人种。人种的区别还表现在头发颜色、头发卷曲程度、血液等。
2、(1)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东部和东南部,美洲的土著居民也是黄色人种。
(2)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西亚、中亚、南亚,非洲北部、美洲和大洋洲(另:白色人种是目前分布最广泛的人种)
(3)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美洲、大洋洲。
3、在三大人种分布的交界地带和人口迁移频繁的地区,生活着较多的混血人种。人种的不同,是人的生理特征的差异,种族没有优劣之分。
4、(1)世界人口的分布是不均匀的,有的地方人口稠密,有的地方人烟稀少。
(2)亚洲东部沿海、东南部和南部人口稠密的原因是自然条件优越;欧洲西部、北美洲的东部人口稠密的原因是经济发达。
(3)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是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因素。
5、(1)200人/km以上:亚洲东部沿海、东南部、南部;欧洲西部;北美洲东部。
(2)200人/km以下:亚洲北部;非洲北部;北美洲北部;澳大利亚中西部;南美洲中部。
(3)“四疏”:沙漠地区、高原山地、高纬度地区、雨林地区。原因:自然条件恶劣。
6、(1)人口增长速度:较慢→加快→急剧上升。
2)一个国家人口数量增加的快慢,是由这个国家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
3)人口增长慢的国家多为发达国家和少数极端贫穷的国家。
7、(1)人口数量过多会造成住房紧张、失业率增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犯罪率增高等。
(2)目前一些国家人口停止增长,甚至不断减少,会引起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短缺等。
8、乡村人口迁入城市对城市发展的影响①有利:可为城市提供大量劳动力,利于支持城市建设和繁荣②不利:可能早晨城市人口过多,从而引发城市物质**问题,就业问题、治安问题、环境问题等。
第2节语言和宗教。
1、 目前世界上使用人数较多、使用范围较广的有汉语、英语、西班牙语、俄语、阿拉伯语和法语,这些语言被确定为联合国大会的正式语文。
2、(1)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主要集中在中国。
(2)英语是英格兰民族的语言,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英语分布在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菲律宾、南非等国。
(3)西班牙语是西班牙民族的语言,现主要分布在西班牙和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
(4)阿拉伯语是阿拉伯民族的语言,主要分布在西亚和北非。
(5)俄语是俄罗斯民族的语言,在俄罗斯、东欧及其附近的几个国家通用。
(6)法语是法兰西民族的语言,主要分布在法国、比利时、瑞士及其相邻的国家,在非洲的西部和中部也较为流行。
3、三大宗教:**教、伊斯兰教、佛教。
另:1、伊斯兰教徒被称为穆斯林;在中国,伊斯兰教又称为“清真教”
2、佛教分为大乘佛教、小乘佛教、藏传佛教。
第3节聚落。
1、 聚落是人们生活居住的地方。聚落主要为居住场所,也是人们进行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城市和乡村是两种基本的聚落类型。
2、 城市的出现晚于乡村的出现。城市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在乡村的基础上产生的。
3、 城市是人们居住、从事商业活动、行政管理、文化娱乐的地方。
4、 城市与乡村的景观差异有:房屋、道路、商店、农田、鱼塘。
5、 自然环境对聚落的影响最为明显,聚落多建在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
6、 目前,世界上人口密集地区和大城市主要位于河流沿岸和冲击平原上。
7、 随着经济技术水平的提高,聚落对自然条件的依赖相对减少,而受社会经济、文化条件的影响日益明显。
8、 聚落会发生规模和性质的变化。而地名一般不会跟着变化。
第4章发展与合作。
第1节国家和地区。
1、(1)目前全世界共有2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有190多个独立的国家。
(2)国家和地区都拥有自己的居民和管辖的领土范围。国家与地区的根本区别是,国家拥有主权。国家主权包括领土完整、政治独立、经济自主和与别国的政治权利平等。
(3)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另:俄:170705km中:960km)
(4)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约有13亿人;印度10亿多,居世界第二位。
(5)各个国家在面积、人口、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但在世界上的地位的平等的。
2、(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划分依据是:经济发展水平。
(2)目前,世界上共有20多个发达国家,它们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
(3)发达国家人口占世界的15%,而国内生产总值却占世界的80%
初二上册英语提纲
初二上册英语提纲 m6 m12 m6past.run by.跑过 go past.go by.走过。经过 pass 经过,传递。in a tree 坐在树上如 lingling is siting in the tree.at sb.朝某人微笑如 i smiled at him。nothing to...
初二上册英语
1 一般现在时。1 一般现在时主要强调事实 经常发生的动作或存在的状态。2 动词be除第一人称单数用am,第三人称单数用is外,其余一律用are。3 动词h e除第三人称单数用has外,其余一律用h e。4 行为动词 实义动词 除第三人称单数外,其余一概与动词原形同形。5 动词第三人称单数加s的方法...
2019初二上地理期末卷
广州市育才实验学校2012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出卷人 李健审核人 邱妍。说明 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共两大题34小题,共100分 考试时间40分钟。一 选择题 本大题每题2分,共60分 看图1 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居世界位次 及 我国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占世界平均水平的比例 回答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