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经济与管理作业

发布 2022-07-01 11:26:28 阅读 9545

(第章)

一、填空题。

1.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方法基本分为两类,一类是 ,另一类是加速折旧法。

2.加速折旧法又称递减折旧法,最普遍使用的加速折旧法有两种: 和年数总和法。

3.工程建设定额按生产要素划分为和 。

4.工程建设定额按编制程序和用途划分和 。

5.建设工程一般可划分为建设项目和 。

6.直接费是指在施工过程中耗费掉的构成或有助于构成工程实体的各项费用,它包括和 。

7.间接费由和组成。

8.工程项目建设过程可划分为和 。因而按工程项目建设程序,招标可分为和三种类型。

9.建设项目招标方式主要有和三种。

10.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一般由三部分及有关附件组成。

二、选择题。

1.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方法分为( )两类。

a.平均年限法和工作量法b.平均折旧法和加速折旧法。

c.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 d.评价年限法和年数总和法。

2.平均折旧法分为( )两类。

a.平均年限法和工作量法b.平均折旧法和加速折旧法。

c.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 d.评价年限法和年数总和法。

3.加速折旧法分为( )两类。

a.平均年限法和工作量法b.平均折旧法和加速折旧法。

c.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 d.评价年限法和年数总和法。

4.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原年产量6000件,每件出厂**50元,年固定开支6.6万元,每件产品可变成本28元,如市场销售竞争激烈,拟每件降价20%**,为维持原有利润,则年产量应为以下( )

a.10000件 b.10500件 c.11000件d.11500件。

5.某投资项目预计建成后的年固定成本为46万元,每件产品估计售价为56元,单位变动成本为25元,则该项目的盈亏平衡产量为( )

a.0.82万件 b.1.48万件 c.1.84万件d.2.67万件。

6.用年数总和法计算折旧额的公式为( )

a.(原值-预计净残值)×尚可使用年数÷(逐年使用年数之和)

b.原值×尚可使用年数÷(逐年使用年数之和。

c.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尚可使用年数÷(逐年使用年数之和。

d.固定资产账面净值×2×(折旧年限)

7.以下资产中属于流动资产的是( )

a.存货 b.专利权 c.应付账款 d.房屋建筑物。

8.某固定资产原值为10万元,预计使用5年,净残值率5%,则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第四年折旧额应为( )

a.10800元 b.14400元 c.10260元 d.8300元。

9.直接费是指在施工过程中耗费掉的构成或有助于构成工程实体的各项费用,它包括( )

a.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

b.人工费、材料费、企业管理费。

c.人工费、财务费、施工机械使用费。

d.企业管理费、财务费和其他费用。

10.工程建设定额按生产要素划分( )

a.施工定额;预算定额;概算定额;概算指标

b.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使用定额。

c.国家定额;专业部委定额;地方定额。

d.市政定额;安装定额;公路定额;铁路定额。

11.工程建设定额按编制程序和用途划分( )

a.施工定额;预算定额;概算定额;概算指标

b.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使用定额。

c.劳动定额;施工定额;预算定额;概算定额。

d.劳动定额;预算定额;概算定额;概算指标。

12.建筑工程定额是由国家和地方的被授权部门编制并颁布实行,因此具有( )

a.科学性 b.法令性 c.群众性 d.可变性。

13.建筑工程定额的水平是建设行业群体生产技术水平的综合反映,因此具有( )

a.科学性 b.法令性 c.群众性 d.可变性。

14.建筑工程定额的水平的高低,是根据一定时期社会生产水平确定的,具有( )

a.科学性 b.法令性 c.群众性 d.可变性和相对稳定性。

15.我国工程建设领域通常所说的“三算”是指( )

a.投资估算;设计预算;施工图预算。

b.投资估算;施工图预算;工程决算。

c.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工程决算。

d.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施工预算。

16.施工企业的内部预算是( )

a.投资估算 b.设计概算 c.施工图预算 d.施工预算。

17.灾后紧急修复工程原则上采用( )

a.公开招标 b.邀请招标 c.协商议标d.直接发包。

1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标底由建筑单位根据自由资金情况编制

b.标底是工程项目的预期**。

c.标底不等同于合同价。

d.编制标底的人员必须履行保密的义务。

19.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程序上的主要差异表现为( )

a.是否进行资格预审b.是否组织现场考察。

c.是否解答投标单位的质疑d.是否公开开标。

20.建筑工程招投标工作的最后一项工作是( )

a.公布标底 b.主管部门审核 c.编制评审报告 d.签订合同。

三、判断题。

1.采用平均年限法计算固定资产折旧时,每期的折旧金额是相等的。(

2.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固定资产折旧时,折旧金额逐年增加。(

3.建筑定额的科学性表现在定额由国家编制和颁布。(

4.施工图预算是建筑企业编制施工作业计划的依据。(

5.“标底”是建设项目未来签订承包合同时的“合同价”。(

四、简答题。

1.什么是固定资产?什么是固定资产折旧?

2.固定资产折旧平均年限法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3.什么是固定资产的加速折旧法?

4.什么是工程建设定额?意义是什么?

5.工程建设定额具有哪些特性?

6.什么是单位估价表?它的作用是什么?

7.施工图预算编制步骤是什么?施工图预算工料分析的作用是什么?

8.试述施工图预算的编制依据。

9.什么是工程竣工结算?作用是什么?

10.什么是工程竣工决算?竣工决算的内容有哪些?

11.什么是招标和投标?招标与投标制度的特点和作用?

12.简述建设项目招标和投标的程序。

13.什么是项目开发招标?什么是勘察设计招标?什么是工程施工招标?

14.什么是项目总承包招标?

15.什么是公开招标?公开招标时招标单位必须做好哪些准备工作?

16.投标**决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7.什么是国际竞争性招标?

18.建设工程合同的特征是什么?

19.建设工程合同文件的组成及解释顺序是什么?

20.订立建设工程合同应具备哪些条件?

五、计算题。

1.某企业购入一项原价为28000元的固定资产,估计残值300元,估计耐用年限为4年,试用平均折旧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折旧。

2.某项固定资产原值10000元,预计净残值4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试按平均年限法计算年折旧额。

3.企业购置专用机床一台,支付成本200000元。该设备关键部件的磨损与开机时间成正比。该设备预计开机时间10000小时,设备报废时可收回残值10000元。

试计算该设备单位工作小时的折旧额。

4.某企业一台设备的原价为40000元,预计残值为1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试分别用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计算该设备在各年的折旧情况。

工程经济与管理作业 新

课程作业与评价 第 章 一 填空题 程建设程序的主要阶段有施工准备阶段 建设实施阶段和竣工验收阶段。息是指占用货币使用权所付的代价或放弃资金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是指利息的计算不把先前周期中的利息加到本金中去,而是仅以为基数计算的利息。利是指以为基数计算的利息。金流量是指将投资项目视为一个独立系统时该项...

工程经济与管理作业 新

课程作业与评价 第 章 一 填空题 程建设程序的主要阶段有施工准备阶段 建设实施阶段和竣工验收阶段。息是指占用货币使用权所付的代价或放弃资金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是指利息的计算不把先前周期中的利息加到本金中去,而是仅以为基数计算的利息。利是指以为基数计算的利息。金流量是指将投资项目视为一个独立系统时该项...

工程经济与管理作业答案

工程经济与管理 计算题作业。第二章资金的时间价值。7 解 p 2.5 f a,12 6 p f,12 10 6.53 万元 8 解 f 600 f a,15 5 f p,15 2 5350.1 元 9 解 p 5 f p,10 5 p f,11 2 6.54 万元 10 解 设前6年每年年末存款a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