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发布 2022-06-30 04:33:28 阅读 4547

语文高考模拟题(1)

一 80分。

一) 阅读下文,完成 1—— 6题 (18分)

中华文化的核心就是伦理观、价值观、世界观。

伦理观很多前人概括过: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仁义礼智信等,还有学者提出应该是人,人是核心的核心。我认为中华的伦理观是忠、孝、仁、义、信。

忠孝是连在一起的,实际上也是一种仁。子曰:“仁者爱人”。

“仁”左边是单立人、是个人,右边是二,两个人相处的原则就是仁。孝由此而生,父慈,爱自己的孩子,孩子应该孝敬父母,这个爱在父子两代人之间是以孝来体现的。继而推广到国家,封建社会对国就叫忠。

那么作为个人怎么处理和社会的关系、和国家的关系、和国君的关系?就是义。所谓义者,宜也,就是适当,就是自己处于什么位置上应尽力做好自己的事情,自己的那份心,就叫义,所以我们说的义务就是自己在这个位置上该尽力的事务。

朋友之间要讲义气,古人说的义气就是作为朋友尽了朋友之道的风气。信,孔子说,人无信不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一个人不讲诚信在社会上是站不住的,是要被淘汰的。古人讲立德、立言、立功,就是作为一种德性要留给社会,说的话要能对社会有用,还要做事情言行一致,要为社会立功。

这是我们的伦理观。

我们的价值观是什么呢?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首先是自己要修养好,要学习,要深思。然后由己及人、及妻子(古代以男性为中心)、及孩子、及兄弟。如果自己的修养三尺高也让其他人都达到三尺高,这就是所谓的齐家。

为什么用齐字?齐就是等,自己修养好了让全家人都达到这个水平,就等同了。其次,要把家里的道德伦理治家的方法再扩大开去,要治国,国不是自己的,因此是去“治”。

最后是平天下。平是什么意思?是均衡。

不是要争夺天下,而是大家都平衡、平均,这样就和谐。

儒家特别强调君子慎独,就是独处无人监督的时候、没人教导的时候,自己提高自己。宋**学大家概括了君子修身的方向,从那以后一千年成为知识分子的座右铭,即所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什么叫“为天地立心”?

天地是无知的,但是天地的规律、大自然的规律就是它的心,我们要总结大自然的规律,总结一切客观的包括社会的人事的规律。“为生民立命”,生民用的是诗经里面的词,就是老百姓,为老百姓立命。老百姓立命之本在**?

应该帮助老百姓有一个生存的环境,有一个美好的追求,有一定的物质与精神条件。“为往圣继绝学”,这是讲传统。张载有感于古代原有一些精粹的儒家思想后来不大提了,所以他说要把往圣绝断的学说继承下来,让它传下去,主要指的是儒家的核心。

最后,“为万世开太平”,不是为万世创太平,开太平是开个头,后人继续做。这就是中国人的价值观。

世界观就是一句话:唯物。中国的所谓天并不是神,更不是人格神。

神是什么?就是大自然。中国的逻辑是,人就是人,天是大自然,人不是大自然生出来的,但是大自然的一部分。

《论语》上记载,有学生请示孔子关于死的问题,孔子说:“不知生,焉知死?”意思就是连活着的道理都没弄明白,还研究什么死。

谈到鬼神问题,子曰:“敬鬼神而远之”,“子不语怪、力、乱、神”,这四样东西孔子绝口不谈,不进入他的视野。

回过头分析一下我们文化的三个层次。底层是什么?就是刚才所说的伦理观、价值观、哲学观等等,其实就是“和合”,显然是农耕社会的特点,是超时空的。

中层,在我们的风俗、礼仪、宗教、艺术、制度、法律里面都体现了底层。例如,过年过节走亲戚全家团圆,这就是和合。日常生活也有。

中国菜好吃,全世界闻名,这是因为烹调任何一个菜都是酸甜苦辣咸俱备,就是古人所说的五味调和。中国讲五音和合,五味调和,五方和合。我们根本的东西在于中层和表层时时体现。

今天来不及讲佛教,原始佛教传到中国,经过千年的改造到唐代形成了禅宗,禅宗也体现了中华文化,和合文化。

选自许嘉璐《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1.第段“子曰:‘仁者爱人’”中的“子”是指仁者爱人”的意思是2分)

2.下列文化常识中说法正确的是 。(2分)

a.“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出自儒家经典《礼记·大学》。

b.宋**学大家的代表除了张载,还有苏轼、周敦颐、朱熹等。

c.《诗经》是儒家五经之一,另外四经是《尚书》、《乐记》、《周易》和《春秋》。

d.“五音和合”中的“五音”指五种古代**,即:宫、商、角、徵、羽。

3.作者在提出自己对中华伦理观的认识时,为什么要先介绍其他人的见解?(3分)

4.请根据文意,谈谈“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从哪些方面体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个价值观的?(4分)

5.本文在说理上有什么特色?请举出一点,并作简要分析。(3分)

6.文中谈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和合”特点时,举了“过年走亲戚”和“中国菜”的例子。类似的例子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没有?请再举一例,并对其表现的“和合”特点作简要说明。

(80字左右)(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7—12题(19分)

岂愿人长久(王林先)

中秋总是在桂正香、菊已艳、月将圆、风欲冷的时候到来。我并不沉迷于中秋的含义,团聚本身,是一件隐藏于内心的虚无的事情。如果一个人,背负心的行囊,总在作没有终点的流浪,那么,团聚只是一种隐约而美丽的希望,恰如月轮边缘可以想象的妖冶的身影,风之外永远无法感觉已经确定的温馨。

桂的香是一种充满疑惑的香。我知道我不可以寻找飘香的桂,无法在婆娑暗影里跟随香飘的路径,无法在隐秘而充满期待的路上听见那些缠绵的曲子。因为中秋的桂是找不到的,找到的桂仅仅是树,因为犹豫而安静的树,决不是桂本身。

香的路径是无法跟随的,你走过,香在你前面早走过了。那些曲子,是影子的震颤,影子从容传递,而影子自己,常常是被遗忘的听众。中秋的桂,因为中秋而存在。

那桂的香,在襟袖间徘徊,在唇齿间游走,在眉眼间萦绕,在须发间摇曳,迷离之际,桂的香就代替了中秋的情致与思绪了。我常常在这样的情致里漂浮,我喜欢这样。“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这些充满坠落感的叹息,在漂浮的情致里渐渐变轻,变薄,变成半透明的,和花香一样充满可爱的疑惑。

菊的艳是一种近于决绝的艳。在贫瘠的山坡上,在中秋的阳光还保留着残存的温暖的时候,风渐渐冰冷却还不至于僵硬的手指,飞快地剥开层层叠叠的花瓣。一片哗啦啦的声音响过,满山的菊花就疯癫癫地艳了。

我知道,风的手指和菊的开放,并不存在因果关系,而中秋作为季节本身,也与一山花的艳无关。而花就不同了。花以她的艳,以她冰冷的华丽进入季节内心,又以娇俏却决绝的姿态,远离了季节的视野。

当然,我说的是野菊,以我心的野地为生存地的菊。而那些安静地栖息于东篱下的菊,决不是这样。那些菊是悠闲的,隔着一个黄冠草履的隐士,与南山悠然对望。

那是一种没有忧伤和渴望的闲,适合每一个以卑微却干净的生活状态为目标的人。卑微或许不得已,而干净万万不可少。那样的菊不必急着开,也不必急着告别,即便凋谢,也以枯枝做坟墓。

这样的菊,当然与中秋无关。所以,我不曾在中秋饮过菊花酒,因为,那菊,多年前早已开过,现在还不会回来,重阳也不会,不会有一片两片的花瓣,从心头砸向酒盅。

月的圆总是充满期待。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我不想去附会前人关于这些句子言之凿凿的理解,我也许只能看到,对于月圆的渴望和对于亲人不离不弃的期求。

而那个人在喧嚣之中,纵酒狂欢,舞影弄月,内心却始终异常寂寞。聚因为短暂而异常珍贵,散却是一种被广泛认同的遗憾。明月之下,聚自然美好,不能聚却依旧是普遍的状态。

所以,明月只能“长向别时圆”了。这些,是人的缺陷,是生活固有的结果,与月无关。而且,有的人,居住在众生之间,习惯了喧嚣红尘之后,却始终有寂寞的灵魂游离于生活之外。

寂寞的人,决不是缺乏同伴,决不是习惯于顾影自怜,而是内心的真实的一切,对感知到的一切的远离和不认同。然而这种不认同是无法排遣的,即便乘风归去,理想中的国度也难免高处不胜寒。聚也寂寞,散也寂寞。

不论是举杯邀月、与影对酌,还是“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醉眼朦胧中,看到的,永远是自己孤单的背影。而月本身,也成了一个隐喻,一个由头。人本身,原本与月无关。

秋的冷却再也无法避让。风还是吹来,才过清影,又上心头。清影便四处寥落,像随意飘走的点点桂花。

此时我看清楚了,月并不圆满,是因为一些轻舞的身影遮盖了它的边缘。那是怎样的舞呢。是长满青苔的旧舞台上,身量未足的少年时,青涩稚嫩的举手投足?

是灯月依稀的菊坛旁,青春绽放的人群中,惊鸿一现的腆颜携手?是红尘滚涌的大街边,夺云催人的阳光下,无从逃避的十指紧扣?是暗香浴泪的桂影外,疏枝低挂的虚空里,遥遥相望的独自徘徊?

也许是,也许不是,我应该如何描述呢,我从清冷的心跳里,寻觅怎样的圆满呢。

我知道,也许明天,我将继续背负心的行囊,作没有终点的流浪。桂的香、菊的艳、风的冷,也许仅仅为月边的舞,作了一季隐约的标注,而我不得不将那些当作一生的事情,当作自己作为人本身的长久。

7.将“一个人,背负心的行囊,总在作没有终点的流浪”句中划线部分换一种说法,即是: 。2分)

2019湖南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绝密 启用前。永州市2013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语文。时量 150分钟满分 150分。命题人 唐小艳 永州一中 刘钢 祁阳一中 陈常华 新田一中 审题人 杨振华 市教科院 雷庆建 永州四中 注意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 准考证号写在答题卡的密封线内。2 考生在答题卡中按注意事项的要求...

语文高考模拟试卷

2007年5月高考模拟试卷 语文 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一 12分,每小题3分 一 9分,每小题3分 1 从下列选项中选出每组加点字读音相同的一组。a 佣工 佣金间道 间杂悄寂 悄然堡垒 瓦窑堡。b 晕车 月晕孱头 孱弱杉树 杉木甲壳 金...

2023年福建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福州一中林志强。一 古代诗文阅读 27分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亦余心之所善兮屈原 离骚 及其所之既倦感慨系之矣。王羲之 兰亭集序 潦水尽而寒潭清王勃 滕王阁序 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 锦瑟 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李密 陈情表 梧桐更兼细雨李清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