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教育学考研复习规划上

发布 2022-06-12 04:44:28 阅读 8400

考试形式。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的试卷分值为300分,考试时间是3个小时,考试的内容都具体包括以下四个科目: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方法。四科占的分值和比重各不相同,其中教育学占了100分,中外教育史100分,教育心理学占了40分,教育研究方法占了30分。

试卷的最后一道题是选做题,占了30分,它由两道试题组成,考生可以选择其中一道比较擅长和熟悉的题目。这两道题目分别属于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研究方法这两个科目。

复习进度。暑假之前,进行了第一轮的复习。第一轮的复习顺序应该是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教育研究方法,基本是按分值的分布来排列先后次序,这样可以保障分值大的科目的复习效果。

教育学原理是教育学统考中的重要部分,分值100分,且由于是最基础的科目,所以放在复习的初期。第一轮复习的主要在于把基础打牢,注意掌握复习方法,避免第一轮复习走弯路,使后续复习更有效果。教育学复习要把握两点:

一是知识点要尽可能地全面;二是学习时不必做记忆,概念要重在深入理解,了解知识点的来龙去脉。第一轮复习的关键是要对中外教育思想史和教育制度形成整体的观念,头脑中有一个清晰的轮廓。

9月份,专业课就进行第二轮的复习了。第二轮复习的科目顺序可以与第一轮相反,这样的排列顺序不仅能避免复习的疲劳感,而且,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研究方法在理解上难度比前两门学科要大些,尤其心理测验和有关效度、信度评估等内容比较抽象,所以第一轮刚看过第二轮再了解的基础上加深理解有助于强化复习的效果。所以9月份就可以看下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研究方法,9月份,新考纲已经出炉,这时可以借鉴新考纲,对照考纲进行提问复习。

这一个月的时间,把重点可以放在这两门上。

10月份,建议考生利用好考前的十一**周。短短的七天如果利用得当,将会事半功倍。经过前一阶段的复习,**周期间一方面要调整身心,以便更好地从疲惫中恢复;另一方面要对前两个阶段的复习进行总结,重点总结复习的主次安排、方法选用和效果,以便及时调整策略。

10月可以主攻中外教育史,把该记的内容都记住,大的纲领都列出来,也方便日后的复习。

11月份,这时大多数课程应该都心里有数了,就剩下一科,教育学原理。前一阶段的学习,应该对内容有个宏观的把握了。这个阶段,就要把概念都挑出来,各个击破。

第二轮复习时尤其要注意澄清模糊概念,比较类似事件的相同与不同点。可以借助课后的复习题,进行搜索式复习,若发现不会的问题可以增强复习紧迫感,也使复习更有针对性和重点。

12月份,第二轮的复习也应该结束了。第三轮的复习应该把各科综合在一起,前两轮复习的基础上,大家应该对教育学统考所涉及的知识有了相当程度的了解和熟悉,第三轮复习时可以随意抽检,起到检验和查缺补漏的效果,并强化应考能力。

明年1月份,距离考试越来越近了,主要是模拟,模拟时跟其他科目一样,要真实练兵,找到考试的感觉,调节好生物钟和各方面状态。记忆要记重点,作模拟时出现次数多的往往是重中之重,这些一定要记忆。

框好一个复习计划,不要太精确但有一个大概,太精确了容易拘泥于计划给自己压力,没有计划又太松散没有紧迫感,有了计划一定要按照计划做不要给自己任何借口放弃计划。更重要的是不要随便改复习计划,那样会陷入定计划改计划的恶性循环中,而且会引起一种错觉自己什么都没有干的紧张和恐惧,耽误自己的复习进程。有了复习进度表,大家就可以胸有成竹、淡定从容地应对复习,而最重要的还是落实计划。

复习方法。一、注意基本概念的识记。

基本概念是基础的基础,如教育,教育目的,教育制度,学制,班级组织,课程,教学设计,教学评价,终身教育,全民教育等。这些概念都是各章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选择题的好出处。

此外,书中一些不太明显的概念也要记住。如还有书中的框框里的内容也要记住,如毛入学率、净入学率等,这些最基本的教育常识也很重要的。

以及一些基础性的知识,如最近发展区,大家应该仔细看书。

二、抓重点进行学习。

大家在复习时要认真地记录书本上的重、难点,分清主次,这样会减轻记忆的难度,同时把分属不同章节的相似知识点之间进行串联和归纳,这样几轮下来,脑海中就已经脉络清晰,一点也不觉得内容繁杂了。

大家复习专业课是不要都抓,要有侧重点啊。易考点是啥?就是比较贴近最近几年教育发展,教育改革和教育思潮的,如终身教育、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带来一系列的转变。

因此,大家在复习到最后时,一定要有针对性,这样复习速度和效率都是可观的。

三、学会归纳。

我提议大家用先薄后厚再薄的方法,即先看一遍书记住整体框架,各章节是怎样安排的,对此书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知道其讲了个啥然后再一边做笔记一边细看书遇到不懂的概念再到其他地方查,总之要搞懂细节问题。最后,就该归纳了。

我有一个技巧,就是每个段落我都用两三个字进行概括,并且把意思相同的段落连在一起,把一些无用的和废话勾掉。这样,减轻了看书的负担,书自然就薄了。而且你再最后复习时感觉特有效果和省时间。

脑袋很清晰的。

笔记——你的考研法宝。

笔记可以帮你加深记忆。笔记不是简单的抄书,当你开始动笔的时候,你应该至少已经把原文看了一遍,这篇文章大致讲的什么,思路怎样,采用什么体系,心中要有个底儿。记下一篇完整的笔记,你这篇文章也一定读了两三遍。

笔记记完了,文章的内容你也就记得差不多了。

笔记可以帮你加深理解。不深刻理解原文,你怎么可能记下笔记呢?除非你勤奋到去抄书。

而一篇好的笔记,又可以帮你再认识原文。因为你的笔记已经去粗取精,将原文最精华的部分展示给你自己。

笔记可以帮你节省时间。它起了将厚书读薄的作用,每天翻翻你的笔记,最重要的知识点都逃不过你的法眼,而花费的时间不过是看原书的几十分之一。尤其到临考试前夕,在你不得不将时间放在英语和政治上时,笔记就成了帮你防止遗忘的最好帮手。

教育学考研教育学原理复习

一 教育学概述。一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 二 教育学的研究任务 揭示教育规律 科学地解释教育问题 沟通教育理论和实践 三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1.教育学的萌芽 2.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创立标志是 对象方面,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1623年英国哲学家...

全程规划 2023年教育学考研复习计划

三 十一后到十二月前。这一时期大家要注意提高学习效率了。还要养成良好的复习习惯 结合考试时间制定复习时间 10 11月考试报名,填报专愿。11月第四轮冲刺复习,收集公共课冲刺资料。政治 强化辅导,结合历年真题,总结出题规律,重点看自己不熟悉的地方,查补缺漏。英语 认真做真题,每周写两篇文章,总结出自...

2019教育学考研教育学讲义

第一讲教育学概述。一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关于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观点。有的学者认为是教育现象,有的认为是教育事实,有的认为是教育规律,有的认为是上述三者中的两项或三项。事实上,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的,但是并非所有的教育问题都能构成教育的研究对象,只有那些有价值的,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