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知识。
第一部分: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学习内容:
第二条: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坚持专门机关与群众相结合的原则,实行防火安全责任制。
第九条生产、储存和装卸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工厂、仓库和专用车站、码头,必须设置在城市的边缘或者相对独立的安全地带。易燃易爆气体和液体的充装站、**站、调压站,应当设置在合理的位置,符合防火防爆要求。
第十七条生产、储存、运输、销售或者使用、销毁易燃易爆物品的单位、个人,必须执行国家有关消防安全的规定。生产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单位,对产品应当附有燃点、闪点、**极限等数据的说明书,并且注明防火防爆注意事项。对独立包装的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应当贴附危险品标签。
进入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场所,必须执行国家有关消防安全的规定。禁止携带火种进入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场所。禁止非法携带易燃易爆危险物品进入公共场所或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第二十一条任何单位、个人不得损坏或者擅自挪用、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不得埋压、圈占消火栓,不得占用防火间距,不得堵塞消防通道。
第五条:任何单位、个人都有维护消防安全、保护消防设施、预防火灾、报告火警的义务。
第二十一条:任何单位、个人不得损坏或者擅自挪用、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不得埋压、圈占消火栓,不得占用防火间距,不得堵塞消防通道。
第二部分:燃烧与**。
1、燃烧的定义:
燃烧是可燃物质(气体、液体或固体)与助燃物(氧或氧化剂)发生的伴有放热和发光的一种激烈的化学反应。
它具有发光、发热、生成新物质三个特征。最常见、最普通的燃烧现象是可燃物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
2、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下述三个条件:
可燃性物质、助燃性物质、点火源。每一个条件要有一定的量,相互作用,燃烧方可产生。
1) 可燃物 (2)助燃物 (3)点火源。
3、在生产中,常见的引**灾**的点火源有以下8种:
1) 明火 (2) 高热物及高温表面 (3) 电火花 (4) 静电、雷电 (5) 摩擦与撞击 (6) 易燃物自行发热 (7) 绝热压缩 (8) 化学反应热及光线和射线
4、可燃物燃烧放出的热量通过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三种方式向外传播。
热传导:热量通过接触的物体从温度较高部位传递到温度较低部位的现象叫做热传导。
热对流:热量通过流动的气体或液体由空间中的一处传到另一处的现象叫做热对流。
热辐射:以热射线传播热能的现象称为热辐射。
5、燃烧的分类。
根据可燃物状态的不同,燃烧分为气体燃烧、液体燃烧和固体燃烧三种形式。
根据燃烧方式的不同,燃烧分为扩散燃烧、预混燃烧、蒸发燃烧、分解燃烧和表面燃烧。
根据燃烧发生瞬间的特点,燃烧分为闪燃、着火和自燃三种形式。
6、闪电和燃点:
液体的表面都有一定数量的蒸气存在,蒸气的浓度取决于该液体所处的温度,温度越高则蒸气浓度越大。 在一定温度下,可燃性液体(包括少量可熔化的固体,如萘、樟脑、硫磺、石蜡、沥青等)蒸气与空气混合后,达到一定的浓度时,遇点火源产生的一闪即灭的燃烧现象,叫做闪燃。闪点是指可燃性液体产生闪燃现象的最低温度。
闪点是液体可以引**灾危险的最低温度。液体的闪点越低,它的火灾危险性越大。
7、着火与着火点。
着火是指可燃物受到外界火源的直接作用而开始的持续燃烧现象。例如,用火柴点燃稻草,就会引起着火。可燃物质开始着火所需要的最低温度,叫做燃点,又称着火点。
8、自然与自燃点:
可燃物在没有外部火花、火焰等点火源的作用下,因受热或自身发热并蓄热而发生的自然燃烧现象,叫做自燃。自燃有以下两种情况。
(1)受热自燃:可燃物质在外部热源作用下温度升高,达到自燃点而自行燃烧。
(2)自热自燃:可燃物在无外部热源影响下,其内部发生物理的、化学的或生化过程而产生热量,并经长时间积累达到该物质的自燃点而自行燃烧的现象。
可燃物质在没有火焰、电火花等明火源的作用下,由于本身受空气氧化而放出热量,或受外界温度、湿度影响使其温度升高而引起燃烧的最低温度称为自燃点(或引燃温度)。
第三部分:防火防爆措施。
根据物质燃烧**原理,防止发生火灾**事故的基本原则是:
1) 控制可燃物和助燃物的浓度、温度、压力及混触条件,避免物料处于燃爆的危险状态。
2) 消除一切足以导致****的点火源。
3) 采取各种阻隔手段,阻止火灾**事故灾害的扩大。
1、控制可燃物的措施。
控制可燃物,就是使可燃物达不到燃爆所需要的数量、浓度,或者使可燃物难燃化或用不燃材料取而代之,从而消除发生燃爆的物质基础。包括:控制气态可燃物控制液态可燃物控制固态可燃物。
2、控制助燃物的措施
控制助燃物,就是使可燃性气体、液体、固体、粉体物料不与空气、氧气或其他氧化剂接触,或者将它们隔离开来,即使有点火源作用,也因为没有助燃物参混而不致发生燃烧、**。例如:密闭设备系统惰性气体保护隔绝空气隔离储存 。
3、控制点火源的措施
在大多数场合,可燃物和助燃物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消除或控制点火源就成为防火防爆的关键。但是,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点火源常常是一种必要的热能源,故须科学地对待点火源,即要保证安全地利用有益于生产的点火源,又要设法消除能够引**灾**的点火源。
4、阻止火势蔓延的措施
阻止火势蔓延,就是阻止火焰或火星窜入有燃烧**危险的设备、管道或空间,或者阻止火焰在设备和管道中扩展,或者把燃烧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不致向外传播。其目的在于减少火灾危害,把火灾损失降到最低限度。这主要是通过设置阻火装置和建造阻火设施来达到。
主要方式有:
1) 阻火装置:安全液封、阻火器、回火防止器、防火阀、火星熄灭器。
2) 阻火设施 :防火门、防火墙、防火带、防火卷帘、水封井、防火堤、防火分隔堤、事故存油罐、防火集流坑。
5、限制**波扩散的措施
限制**波扩散的措施,就是采取泄压隔爆措施防止**冲击波对设备或建(构)筑物的破坏和对人员的伤害。这主要是通过在工艺设备上设置防爆泄压装置和建(构)筑物上设置泄压隔爆结构或设施来达到。 防爆泄压装置,是指设置在工艺设备上或受压容器上,能够防止压力突然升高或**冲击波对设备、容器的破坏的安全防护装置。
例如: 安全阀、防爆片、防爆球阀、泄爆门、止回阀、呼吸阀。
第四部分消防知识。
1、一个完整的火灾发展过程分为如下四个阶段:
1)酝酿期--此阶段呈没有火焰的阴燃;
2)发展期--火苗窜起,火场很快扩大;
3)猛烈期--易燃物全面着火,火场扩大蔓延;
4)衰灭期--灭火措施见效或易燃物烧尽,因而火势逐渐衰落,终至熄灭。
2、火灾的分类。
国家标准《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140-90,2024年版) 中将火灾分为五类:
(1) a类火灾:指含碳固体可燃物,如木材、棉、毛、痳、纸张等燃烧的火灾。
(2) b类火灾:指甲、乙、丙类液体,如汽油、煤油、柴油、甲醇、乙醚、丙酮等燃烧的火灾。
(3) c类火灾:指可燃气体,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丙烷、乙炔、氢气等燃烧的火灾。
(4) d类火灾:指可燃金属,如钾、钠、镁、钛、锆、锂、铝镁合金等燃烧的火灾。
(5) 带电火灾:指带电物体燃烧的火灾。
3、灭火原理与方法。
灭火原理。物质燃烧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即可燃物、助燃物、火源,缺一不可。灭火的原理就是破坏燃烧的条件,使燃烧反应因缺少条件而终止。
基本的灭火方法:
冷却法: 冷却法是根据可燃物质能够持续燃烧的条件之一就是它们在火焰或热的作用下达到了各自的燃点这个条件,将灭火剂直接喷洒在燃烧着的物体上,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燃点以下,从而使燃烧停止。例如***的灭火机理主要就是冷却作用。
另外,二氧化碳灭火时,其冷却的效果也很好。
窒息法 :窒息法是根据可燃物质的燃烧都必须在其最低氧气浓度以上进行,否则燃烧不能持续进行这一条件,通过降低燃烧物周围的氧气浓度可以起到灭火的作用。
隔离法 :隔离法就是根据发生燃烧必须具备可燃物这一条件,把可燃物与火源隔离开来,燃烧反应就会自动中止。火灾中,关闭有关阀门,切断流向着火区的可燃气体和液体的通道;打开有关阀门,使已经发生燃烧的容器或受到火势威胁的容器中的液体可燃物通过管道导至安全区域;拆除与火源相连的设备或易燃建筑物,造成阻止火焰蔓延的空间地带;设法筑堤阻拦已燃的可燃或易燃的液体外流,阻止火势蔓延,都是隔离灭火的措施。
抑制法 :抑制法就是通过灭火剂参与燃烧的链式反应过程,使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活泼游离基消失,形成稳定分子或低活性的游离基,从而使燃烧链式反应中断,燃烧停止。常用的干粉灭火剂、卤代烷灭火剂的主要灭火机理就是化学抑制作用。
4、常用灭火剂。
我公司常用的灭火剂主要有:水和磷酸铵盐类干粉。
水,水是不燃液体,用水灭火,取用方便,器材简单,**便宜,而且灭火效果好,因此,水仍是目前国内外普遍使用的主要灭火剂。水的灭火机理主要是冷却和窒息。水不能用于扑救以下物质的火灾:
1)与水反应能产生可燃气体,容易引起**的物质。例如轻金属,遇水生成氢气,电石遇水生成乙炔气都能放出大量的热,且氢气和乙炔气与空气混合容易发生**等。
2)非水溶性可燃、易燃液体火灾,不能用***扑救,但**、重油可用雾状水扑救。
3)***(密集水)不能用于扑救带电设备火灾,也不能扑救可燃粉尘聚集处的火灾。
4)贮存大量浓硫酸、浓硝酸的场所发生火灾,不能用***扑救,以免酸液发热飞溅。
磷酸铵盐类干粉,能够扑灭a、b、c类火灾和带电火灾。干粉灭火剂是一种灭火效果好、速度快的有效灭火剂,但扑救后易于复燃,故经常与氟蛋白泡沫灭火系统联用。干粉灭火主要是依靠抑制作用。
5、灭火器。
公司常用的灭火器主要有8公斤手提式压把灭火器,35公斤、50公斤推车式灭火器,都属于储压式干粉灭火器。
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左手紧握鸭舌把,右手把拉环迅速抽出,随即右手拿起喷嘴做好准备灭火的动作;左手将灭火器提起后用力向下压把手,右手拿起喷嘴对准火源进行喷洒;人站在火势之上风处灭火,从着火区域边缘开始渐进灭火。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时,要手握橡胶喷管,防止造成冻伤。
第三部分:逃生、报警知识。
1缓降逃生,滑绳自救,迅速利用身边的绳索或床单、窗帘、衣服等自制简易救生绳,并用水打湿从窗台或阳台沿绳缓滑到下面楼层或地面;安全逃生。
2避难场所,固守待援。
假如用手摸房门已感到烫手,此时一旦开门;火焰与浓烟势必迎面扑来。逃生通道被切断且短时间内无人救援。这时候,可采取创造避难场所、固守待援的办法。
首先应关紧迎火的门窗,打开背火的门窗,用湿毛巾一湿布塞堵门缝或用水浸湿棉被蒙上问窗然后不停用水淋透房间,防止烟火渗入,固守在房内,直到救援人员到达。
安全考核复习题
4 在密闭场所作业 o2浓度为18 有毒气体超标并空气不流通 时,应选用的个体防护用品为 a 防毒口罩 b 有相应滤毒的防毒口罩 c 空气的呼吸保护器 d 防尘口罩。5 在下列绝缘安全工具中,属于辅助安全工具的是 a 绝缘棒 b 绝缘档板 c 绝缘靴 d 绝缘夹钳。三 简答题 每题10分,共40分 ...
客专人员劳动安全考试复习题 2019
1 填空题 1 所有接触网设备,自第一次受电开始,在未办理停电接地手续之前,均按 有电 对待。2 高铁 区段现场作业人员上下高架桥应走 规定 的安全通道,利用临时设施上下高架桥时,应听从 现场作业负责人 安排,严禁擅自行动。高架桥上作业,严禁 抛递 工具 材料 严禁 跑动 跳越。3 在电气化区段,职...
2024年全员安全考试复习题全解
一 填空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已于2014年12月1日起施行 共七章 114条。2 安全电压是防止触电事故而采用的特定电源供电的电压系列 分为42 v,36 v,24 v,12 v,6 v五级,根据不同的作业条件,选不同的安全电压。3 本质安全的内涵是一般水平的操作者,即使发生人为的不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