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相关知识积累。
一)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
拟人(比拟):给物赋予人的形态情感,便于抒情;描写生动形象,表意丰富。
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利于表达作者情感。
夸张:使表达的情感更为强烈;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引发人们的想象。
对偶: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内容上表意凝练,概括力强,抒情酣畅。
排比:节奏鲜明,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加强语气;叙事透辟,条理清晰,长于抒情。
反复:写景抒情感染力强;承上启下,分清层次;多次强调,增强表达效果,突出主旨。
对比:使所表现的事物特征或所阐释的道理观点更鲜明,更突出。
设问:自问自答,突出文章内容;吸引读者,引发读者思考。
反问:增强语气,强化情感。
引用:增强文章历史文化底蕴;丰富文章内容;增强表达效果和说服力。
双关:使语言幽默;适应语境需要,使表达含蓄曲折,增强文章表现力。
反语:正话反说,显得幽默讽刺。
二)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象征:引申事理,使抽象事物具体化,激发联想,感染力强。
衬托: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特点,强化思想感情;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使文章曲折含蓄。
抑扬(先抑后扬,先扬后抑):引发好奇,使文章曲折有波澜;感情铺垫,突出喜欢赞美或批评讽刺的情感。
托物言志:在对事物的描绘过程中寄托作者的个人情感和理念。
借景抒情:通过景物的描写,来衬托作者或喜或悲的情感。
虚实结合: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刻画人物性格更鲜明,凸显事物景物的特点,更集中的揭示主旨。
动静结合:以静衬动或以动衬静,起烘托作用。
以小见大:由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突出表现中心,更具震撼力。
渲染烘托: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
联想想象:丰富文章内容;使形象更为生动形象;增添文章艺术表现力。
反语(反讽):表现人与人之间的亲昵情感或讽刺语气;辛辣讽刺,幽默有趣,使文章富有战斗性。
三)叙述方式:
顺叙: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的进行叙述。
倒叙:突出事件的结局,制造悬念。
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作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丰富。
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
平叙: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
四)叙述人称:
第一人称:给读者以真实感,使文章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的表达思想情感,增强文章真实性。
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和对话,拉近与读者或对话者的感情距离;用于外物,有拟人化的效果。
第三人称:比较直接的展现生活,不受时空限制,有利于客观叙述。
五)抒情方式/手法: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淋漓尽致。
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借事抒情、托物言志。
六)表达方式:
叙述(顺叙、倒叙、插叙)
描写(人物描写、环境描写、景物描写等)
抒情(直接抒情、间接抒情)
说明:说明方法有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举列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
议论:议**的论据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论证方法有举例/事实论证;道理/引用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七)描写:人物描写:
正面描写:肖像描写(以形传神);动作描写(生动想形象地表现人物性格特点);语言描写(言为心声);心理描写(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神态描写;细节描写(抓住生活中的一个小细节,尤其是动作,来刻画人物形象,准确传神,形象鲜明)。
侧面描写:(不直接写人、物本身,而是通过他人对主体的感受与评价从侧面来突出主体的特征)。eg三月不知肉味,绕梁三日。
环境描写(自然景物描写,社会环境描写):
作用:①照应前后文、标题;②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情感;③衬托(正衬、反衬)主体;④表现、突出主题;⑤展示人物活动背景或社会背景;⑥对下文的议论、描写、抒情做铺垫;⑦预示或推动情节的发展。
注:景物描写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以静写动;点面结合;虚实结合;正侧面描写相结合;高低远近声色结合;视觉嗅觉听觉多角度写景;对比。
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场景描写:摄取一个有意义的生活场景或自然景观,采用各种修辞手法,把所看到、听到、想到的写下来,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白描:用最简练、最节省的文字勾勒出人物的精神面貌或描绘一幅画面;用字简练,不加渲染和烘托,简洁传神。
八)鉴赏语言的具体鉴赏角度。
遣词造句:包括用词、句式,如叠字叠词、动词、形容词的选用、整句散句、长短句等。
修辞: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
语言的特色与风格:如平时自然、华美绚丽等。
语体:书面语与口语,普通用语与口语。
情感:善于体味作者在字里行间所表露出来的情感,或含蓄、或直露、或奔放、或细腻等。
九)语言的特色与风格:
平实自然:(语言朴素,不事夸张,但于平淡之中蕴涵深意):亲切自然。
华美绚丽(使用较多整句句式,修饰性辞藻丰富):文采飞扬,具有感染力。
口语化/地方方言特色(较多使用生动活泼的口头用语):生动活泼、亲切自然。
生动形象(运用较多修辞手法):语言富有感染力,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幽默讽刺:(幽默:语言风趣、诙谐;讽刺:嘲讽、揭露的语言,较多使用反语):一针见血,入木三分,语言富有感染力,强化讽刺效果。
含蓄深沉(抒情或叙事不直接写出,而是通过它物或对比委婉表达内心情感):容易引起读者的感情共鸣。
准确简练(意思表达明确,用语简单):短促有力,语言富于感染力。
典雅优美(较多引用古典诗文):语言具有古典的美感,丰富文章文化内涵。
旁征博引(材料丰富,论据详实,有掉书袋的嫌疑):有说服力。
十)句式鉴赏:
按句式整齐与否分:
整句(排比句、对偶句、对仗句):形式整齐,音节和谐,气势贯通,意义鲜明。
散句:使语句灵活自然,富于变化。
按句子长短分:
长句:使表达严密精确、细致,条理贯通,气势畅达。
短句:节奏短促,干脆利落,生动明快,活泼有力。
十一)取材(选材)构思的特点:
详略得当:最能体现主题的内容细致描述,与主题联系不是十分紧密的粗略描述。
以小见大:从生活中的细小事物或场景入手,表现重大的主题。
点面结合:既有整个横切面,又有具体详细的事例个案(点)。
典型/新颖:典型:创造典型人物,描写典型场景;新颖:推陈出新。
旁征博引:材料丰富,论据详实,有掉书袋的嫌疑。
虚实结合(以虚写实):眼前之景与事为实,联想与想象的景与事为虚,尤其是回忆、梦境等,作者常通过以虚写实的方式来形成一种虚实的对比与映衬。
十三)标题的作用(内容、结构、形式)
标题的内容作用:点明中心事件、主体情感、主旨;点明话题、事件、背景。
标题的结构作用:行文线索(蓄势、抒情的线索),贯穿全文。
标题的形式:从修辞、句式、用词等方面分析,作用有形象、突出、醒目、新颖、设置悬念等。
十四)文章的线索。
散文构思的线索,一般有以下几种:
以人(人物的活动)为线索以物(事物的得失)为线索
以事(事件的前因后果)为线索以理(所要阐述的道理)为线索。
以情感(情感的变化)为线索以空间位置的变化为线索。
线索的作用:贯穿/组织全文。
十五)文中关键句段的赏析。
1、起始句/段(位于文章开头或段落首句)对下文或全文的作用:
交代时间、地点、背景或渲染氛围,奠定全文感情基调。
引出下文,为下文做铺垫(先言他人、他物、他事,以此引出所写之主体人、物、事)
描述某场景、现象,为后文的议论、抒情做依托,相互照应。
与下文作对比、反衬,使后文内容更突出。
引发读者好奇心,吸引读者兴趣,激发读者阅读下文的欲望;设置悬念,引发思考。
开篇点题,照应题目。
总领全文。2、过渡句/段(在文章中间或段落中间)的作用。
结构上: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引起下文。
内容上:点明中心(主旨)
3、结尾句/段(在文章或段落结尾)的作用。
结构上:总结全文;呼应开头(标题),前后呼应。
内容上:篇末点题,点明题旨;深化中心(主题)
如果结尾句委婉含蓄,则其作用是委婉含蓄,意在言外,发人深省;暗示主题;强化坐作者感。
十六)引用的作用。
证明观点,使文章更具说服力充实论据,丰富内容,深化文章主题。
增强文章文化底蕴,增强感染力点明题意,文题对应。
现代文阅读命题往往在四个方面设置题目:一是理解文章的主旨;二是理解文中重要句子;三是鉴赏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四是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1、理解文中的重要词语(关键:联系原文)
答题技巧:①联系上下文,弄清楚词语在原文中指代的内容。
注意修辞手法,如果词语用了比喻、拟人、象征等手法,答题关键是把词语由喻体、拟体还原为本体。
联系语境,对有感**彩的词语的答题关键是进行直接正面的描述。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关键:理解句子中关键词的含义)
答题技巧:①整体把握句意,抓住句子主干的同时留心句子的修饰、限制成分。
注意句子在文中的地位。
联系文章的写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3、指出文中的某个句子,然后问作者这样说的理由、根据是什么(关键:联系上下文,原文中找答案)
答题技巧:①作答时先分析句子的性质是观点句还是结论句(观点句,理由在后;结论句,理由在前)
确定句子所涉及的范围,筛选信息,切不可照抄原文。
4、文中为什么要写某事物或从某件事物写起/文中某一句话或某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好处/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
答题模式:相关术语+文章的具体内容+作者情感或文章主旨。
5、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
不能。因为①与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不一致;②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③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表达了……不能互换。
6、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作用是什么。
答题模式:确认修辞手法+修辞本身的作用+写出了对象的什么特性。
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排比:增强气势和语气,强调了+对象+特性。
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设问:引起了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与思考。
反问/反复:加强语气,强调了……
7、文段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艺术手法/艺术技巧/表达技巧;作者是如何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效果/作用;赏析某段文字的艺术手法或表达效果。
2019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 1
2017吉安市樟山中学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现代文阅读答题的18个套路。一 相关知识积累。一 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比喻 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拟人 比拟 给物赋予人的形态情感,便于抒情 描写生动形象,表意丰富。借代 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 利于表达作者情感...
2024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 开放性阅读
2022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 开放性阅读。阅读技巧 一般读两遍。第一遍 通读全篇,整体粗略阅读全文,大致明确文章大意 阅读时划出自认为重点的词语 句子 第二遍 审清题意,回读原文。看一遍题目,确定回答问题的阅读范围,再结合试题 顺藤 找到相关的段 句,截取关键性文字 找出或归纳出答案 摘瓜 ...
2024年中考语文答题技巧 现代文阅读理解答题策略
临近中考,学生要有一定的自主性,光跟着老师跑没用。因为每位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不同,复习进度也不同。语文网为大家提供了中考语文答题技巧,希望能够切实的帮助到大家。答题策略 1 第一步就是要全面正确地理解题目,然后再按照题目的要求去解答。其实题目非常重要,它是直接给你答题指明方向的路标,因此分析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