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数字类:
1、地球表面积( )平方千米;赤道半径( )千米;极半径( )千米;平均半径( )千米。
2、赤道周长约( )千米;它也是( )度纬线;本初子午线是( )度经线。
3、回归线是( )度纬线;极圈是( )度纬线。极点是( )度纬线。
4、地球自转周期是( )天;公转周期是( )年。
5、地球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面之间的夹角永远保持( )度,且北极永远指向北极星附近。
6、太阳直射的最北界限是( )最南界限是( )
7、北半球节气:春分日( )前后;夏之日( )前后;秋分日( )前后;冬至日( )前后。(南北半球相反。)
8、北半球季节:春季( )三月;夏季( )三月;秋季( )三月;冬季( )三月。(南北半球相反。)
9、世界海陆的分布,海洋占( )陆地占( )概括的说,( 分海洋,( 分陆地。
10、地球表面上有( )大洲,( 大洋,( 块大陆,( 大板块。
11、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 )点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 )前后。
12、一年中,北半球陆地最高月均温出现在( )月,最低月均温出现在( )月;海洋最高月均温出现在( )月,最低月均温出现在( )月;南北半球相反。
13、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 )
年3月,世界人口总数已达( )亿。
15、世界上有( )个国家和地区。人口超过一亿的国家有( )个。
16、世界上有发达国家( )多个,发展中国家( )多个。
17、联合国成立于( )年。总部设在美国的纽约。
18、亚洲按地理方位可以分为( )个地区。
19、亚洲人口已达( )亿,占世界人口总数的( )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
20、日本国土由( )大岛和附近的岛屿组成,该国有( )大工业带。
21、目前,印度人口已超过( )亿,居世界第( )位。
22、印度是世界第( )软件大国,软件出口量仅次于美国。
23、东南亚位于( )洲( )洋的“十字路口”;中东位于( )洋( )洲( )海之地的重要战略位置。
24、美国国土包括本土的( )个州和( )个海外州。
25、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黑种人占( )以上,故有“黑非洲”之称。
26、北极地区主要是指北纬( )度以北的广大区域,南极地区主要是指南纬。
)度以南的广大区域。
27、到南极去考察的最佳时间是每年的( )月前后,因为此时是暖季。
二:界线类:
1、南北半球分界线。
2、东西半球分界线。
3、东西经度分界线。
4、五带中热带、温带分界线温带、寒带分界线。
5、 纬度中低纬、中纬分界线中纬、高纬分界线。
6、 亚洲、欧洲分界线。
7、 亚洲、非洲分界线。
8、 亚洲、北美洲分界线。
9、 南、北美洲分界线。
10、欧洲、非洲分界线。
11、南美、南极洲分界线。
三:特点、性质类:
1、经线特点:(1)、有无数条;(2)、长度相等;(3)、半圆;(4)、指示南北方向。
2、纬线特点:(1)、有无数条;(2)、长度不等;(3)、圆的;(4)、指示东西方向。
3、地球公转特点:地轴与公转轨道面之间的夹角始终保持66.5°,而且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
4、五带特点: 热带—有阳光直射,终年炎热;
温带—四季变化明显;无阳光直射,无极昼极夜;
寒带—有极昼极夜,终年严寒。
5、二分二至分辨:节气—上春分,下秋分;左夏至,右冬至;
季节—上春下秋,左夏右东;
太阳直射点—春/秋分射赤道,夏至直射北回归线,冬至直射南回归线;
北半球)昼夜长短—春/秋分平分,夏至昼长夜短,冬至昼短夜长。
6、等高线分辨:闭合山顶或盆地,低脊高谷鞍部通;
陡崖等高线重叠,河流只在山谷中;
线稀坡缓上山易,密集坡陡登山难;
地形剖面最直观,分层设色一目了然。
7、经纬度分辨:东增东经e,西增西经w;北增北纬n,南增南纬s。
8、地球自传方向分辨:北半球—逆时针;南半球—顺时针。
9、地图上方向辨认: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最为普通;指标永北;竖经南北,横纬东西。
比例尺大小比较:(1)看分母—分母大比例尺小。
10、海路分布记忆:地球表面积,总共五亿一;
水路百分比,海洋占去七;
陆地六大块,含岛分七洲;
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水域四大洋,太平最深广;
大西s样, 印度北冰洋;
板块构造学,六块来拼合;
块内较稳定,交界**多。
11、世界气温分布规律:低纬气温高,高伟气温低(纬度因素)
同纬度—夏季陆高海低,冬季陆低海高;(海陆因素)
同纬度—海拔高气温低,海拔低气温高。(地形因素)
12、世界降水分布规律: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纬度因素)
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在温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海路因素)
在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地形因素)
13、等温线分布特点:等温线密集,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气温差别小。
14、气温曲线分辨半球:北半球— 七高一低;南半球— 一高七低。
15、等温线分辨半球:北增南半球,南增北半球。(温度)
16、亚洲地形特点:(1)地形复杂多样;(2)地势中部高,四周低;(3)地表高低起伏很大。
17、亚洲地势特点:中部高,四周低。
18、亚洲河流分布特点: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呈放射状流向四周的海洋。
19、亚洲气候特点:(1)气候复杂多样(2)季风气候显著(3)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20、东南亚中南半岛地形地势特点:山河相间,南北纵列。
21、中东战争焦点:(1)重要的地理位置;(2)丰富的石油资源;
3)匮乏的水资源;(4)宗教文化差异。
四:基础知识:
1、地球的形状:一个不规则的球体。
2、证明地球形状的事例:(1)麦哲伦环球航行;(2)地球卫星**;
3)月食**;(4)海边观船。
3、地球自**方向—自西向东;地理意义—昼夜交替。
4、地球公**方向—自西向东;地理意义—四季交替、五带、昼夜长短、太阳高度变化。
5、五带划分依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
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知识点。
1、根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把我国分成了四大地理区域:分别是。
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2、南方地区、北方地区分界线大致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其主导因素是气候;
北方地区、西北地区分界线大致以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一线为界,其主导因素是夏季风;
青藏地区和其它地区分界线大致以一二级阶梯分界线为界,其主导因素是地势地形。
3、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自然、人文差异:
自然差异:气温—南高北低; 人文差异:耕地—南田北旱;房屋坡度—南大北小。
降水—南多北少粮食—南稻北麦;房墙厚度—南薄北厚。
气候—南热北温油料—南菜北花;
植被—南绿北落糖料—南甘北甜;
河流量—南大北小运输—南水北陆;
4、西北地区自然特征:“干旱”。原因—深居内陆,距海遥远,且受重重山脉阻挡,夏季风难以到达。植被变化:自东向西、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5、青藏地区自然特征:“高寒”。(原因—地势、地形)
6、四大地区气候类型:南方—**带、热带季风气候;北方—温带季风气候;
西北—温带大陆性气候; 青藏—高原山地气候。
7、北京的职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
8、香港的职能:国际**中心、金融中心、运输中心、信息服务中心、旅游中心。
9、上海的职能:最大的城市、最大的港口、最大的商业中心、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重要的金融中心、重要的教育中心、拥有浦东国家级经济开发区。
10、台湾经济以加工**为主,其经济型是“进口—加工—出口”。
11、香港经济以转口**为主,其最大的转口对象是祖国内地。
12、珠江三角洲经济以外向型经济为主,与港澳的合作模式是“前店后厂”。
13、台湾的位置:北临东海,南临南海,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相望。
14、北京旧城格局形成于元、明两代,其城市格局是“凸”字轴线形。
15、北京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古迹有:长城、明清故宫、周口店猿人遗址、颐和园、天坛。
地理复习七年级
1 地图的三要素 2 长城站在南极点的 方向,从南极看地球自转的方向 顺 时针,从北极看地球自转的方向 逆时针 比例尺 1 5000 1 5000000 用文字式和线段式表示出来 比例尺越大内容越 50000 图上1厘米等于实地距离10千米 比较大小 两图的图上距离相等实地范围大的是 要会一副学校平...
七年级地理复习
七年级地理复习检测试题。一 填空。1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 大气环流 海陆分布 洋流和地形。2 降水的主要形式是对流雨 地形雨 锋面雨。3 山脚海拔为680米,气温是25。4 山顶海拔为1080米,则山顶的气温 23 4 某地1月平均气温是 2。8 7月平均气温为27。2 则该地气温。年较差...
七年级地理复习
地图上的三要素包括 方向 比例尺 图例和注记。2 同一经线上只有南北方向的差别,同一纬线上只有东西方向的差别,北极点周围只有一个方向,都是正南,南极点周围都是正北。3 在地图上确定方向 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 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来确定方向。4 比例尺就是图上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