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八年级物理知识要点qianshisi

发布 2022-04-26 03:53:28 阅读 5620

2023年八年级物理知识要点归纳。

第一章《声现象》

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1、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习物理最根本的方法是观察和实验。

2、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音。在空气中,声是以看不见的波的形式传播,所以把它叫做声波。

人们发明了利用磁带和激光唱盘来记录声音。

4、声音传播的快慢用声速描述。声速大小跟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有关。一般情况下v>v>v,声音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或者1224km/h,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0m/s,我们平常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播过来的。

5、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就能把原声和回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1、声音在耳朵里的传播途径: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们就听到了声音。

2、耳聋分为神经性耳聋和传导性耳聋。

3、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把这种传导声音的方式叫做骨传导,**家贝多芬就是利用骨传导来进行**创作。

4、双耳效应:人有两只耳朵,声源到达两耳的距离一般不同,导致声音传到两耳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利用这些差异就可以判断声源的方向,这就是双耳效应。侧耳倾听,就是利用双耳效应来判断发声体的方位。

三、乐音及其三个特征。

1、乐音是物体做规则振发出的声音。乐音的三个要素(或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2、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俗称声音的粗细),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发声体的长短、粗细、松紧能影响发声体的振动频率从而影响音调。

长低短高、粗低细高、松低紧高。)

物体在1s内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物体振动越快,频率也高。频率的单位是次/秒又记作hz。

人们发声频率范围是85——1100hz,听觉频率范围是20——20000h

把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

特点:方向性好、穿透力强、声能容易集中。

应用:测距、测速、清洗、焊接、碎石。

把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

特点:能绕过物体传播,传播距离远。

应用:预报**、预报台风、检测核**。

3、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和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离发声体越远,响度越小。

物体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做振幅)

4、音色也称音品。由物体本身决定,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不同,人们就是利用音色来辨别不同的发声体。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2、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振动时发出的声音;环保角度的噪声是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

3、人们用分贝(db)来划分声音的等级,听觉下限0 db。保护听力,噪声不能超过90db;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 db;保证休息和睡眠,噪声不能超过50db。

4、减弱噪声的途径:声源处减弱、传播过程中减弱、人耳处减弱。

五、声音的利用。

声的利用:一是利用声音来传递信息:利用回声定位原理制成声呐、b超。

二是利用声音来传递能量:超声波清洗精密机械、出去人体结石。

第二章《光现象》

一、光的直线传播。

1、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月亮等行星不是光源,凡是恒星都是光源。

2、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小孔成像;影子、日食、月食;井底之蛙、立竿见影、皮影戏成像等都可以用光沿直线传播来解释。

3、为了表示光的传播情况,我们通常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做光线。光线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这种研究物理的方法叫“模型法”。

4、光速: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3×105km/s,光在空气中的速度约是3×108m/s。光在水中的速度是真空中的3/4,在玻璃中速度为真空中的2/3。

打雷时,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表明光速大于声速。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光年是一个距离单位,1光年=9.46×1015m=9.46×1012km。

二、光的反射。

1、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会原来的介质的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我们能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人眼引起视觉。

2、光的反射规律:三线同面,两线分居,法线居中、两角相、光路可逆等。即: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有了入射光线才有反射光线,反射角随入射角的改变而改变,当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重合时,反射角=入射角=0°。

3、光在光滑物体表面上的反射是镜面反射,在粗糙物体表面上的反射是漫反射,任何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规律。在**光的反射中,两块纸板不相平时看不到反射光,就是说明三线共面。

三、平面镜成像。

1、平面镜的原理:光的反射定律。

2、成像特点:等大、等距、垂直、虚像。

像、物大小相等;、像、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虚像;、像、物左右相反。

3、平面镜的作用:成像、改变光路。

4、实像和虚像的区别。

实像:实际光线会聚成的想,能呈现在光屏上。

虚像: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的会聚点所成的像,只是一种视觉现象,不能呈在光屏上。

平静水面中的倒影、平面镜里的像、观后镜和凹面镜的像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5、球面镜分为凹面镜和凸面镜。

凹面镜用球面的内面作反射面,能把射向它的平行光线会聚一点;从焦点射向凹面镜的反射光是平行光。(平行过焦,过焦平行)。应用:太阳灶、手电筒、汽车头灯。

凸镜对光起发散作用,(平行过焦,过焦平行),凸透镜成缩小的虚像。应用:汽车后视镜。

6、**平面镜成像中,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和像离镜面的距离;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和物的大小关系;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便于确定成像的位置从而便于测量像距和像的大小。

7、小汽车司机前的玻璃不是竖直的,而是上方向内倾斜,除了可以减小前进时受到的阻力外,从光学的角度考虑这样做的好处是:使车内物体的像成在司机视线上方,不影响司机看路面;汽车头灯安装在车头下部:可以使车前的障碍物在路面上形成较长的影子,便于司机及早发现。

四、光的折射。

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叫做的折射。常见的折射现象有: 透镜成像、池水变浅、玻璃后的钢笔错位、海市蜃楼、天空中的彩虹。

2、光的折射规律:三线共面,两线分居,空中角大。也可以表述为:

光从透明体斜射入空气,折射光线向介面偏折;光从空气斜射入透明体,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光垂直入射时,光的传播方向不改变,且两角为零。

应用:从空气看水中物体,或从水中看空中的物体所看到的都是物体的虚像,看到的位置比实际的位置高。

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是因为光从水中斜射向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蓝天白云在湖水中形成倒影,水中鱼儿在“云中”自由穿行。这里我们看到的水中的白云是由光的反射而形成的虚像,看到的鱼儿是由于光的折射二形成的虚像。

五、光的色散。

1、白光组成:红、橙、黄、绿、蓝、靛、紫。

1、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七种色光的现象,叫光的色散。天空中的彩虹就是太阳光被空气中的水滴色散而产生的。

2、透明体的颜色是由透过它的色光决定,不透明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品红、黄、青。

看不见的光:红外线、紫外线。

3、红外线、紫外线在传播过程中都遵循光的直线传播规律或光的反射规律或光的折射规律。

红外线的应用:红外线夜视议、电视遥控器都是,紫外线的应用:合成维生素d、杀菌、辨别钞票的真假。

天空是蓝色的,就是因为大气对蓝光散射得较多。傍晚的太阳颜色发红,这是大气层把蓝光、紫光大部分被散射掉,剩下的红光、橙光透过大气进入眼睛。

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

一、透镜。1、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又叫会聚镜。它对光起会聚作用,应用:老花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做凹透镜又叫发散镜,它对光起发散作用。应用:近视眼镜。

2、透镜的几个要素。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光心(o):即薄透镜的中心。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焦点(f):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的一点,这个点叫焦点。

焦距(f):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物距(u):是指物体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像距(v):是指像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3、透镜的三条特殊的光路:

平行过焦、过焦平行、过光心不变。

二、生活中的的透镜。

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镜头相当于凸透镜。

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三、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1、实验; 在**凸透镜的成像过程中,使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

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是①蜡烛在焦点以内;②蜡烛放在了焦点上;③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④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物距)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无法移到的位置。

2、实验结论:焦点f分虚实,两倍焦距分大小,实倒虚正;

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

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

成虚像时,物远像远像变大。

物距增大→像距增大→像变大;物距减小→像距减小→像变小。

(1)u > 2f ,凸透镜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f(2) u =2f,凸透镜能成倒立等大的实像,v=2f利用此性质可以计算焦距;

3)f< u2f ,凸透镜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v>2f利用此性质制成了幻灯机;

4) u = f ,凸透镜不能成实像也不能成虚像;出射光线是平行光。

5) u < f ,凸透镜能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在一倍焦距内物距变大虚像变大;应用在放大镜;

u > f 是凸透镜成实像的条件;u < f 是凸透镜成虚像的条件。

它成虚像时不能用光屏承接。

四、眼睛和眼镜。

1、眼睛:眼球好像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八年级物理知识要点

第一章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一 长度的测量。1 长度的主单位 米符号m 2 单位进率 km 1000 m 10 dm 10 cm 10 mm 1000 um 1000 nm 大化小指数正小化大指数负。3 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 刻度尺。使用刻度尺四要 尺要放正视要垂直读要估计记要单位。二 时间的测量。...

八年级物理知识要点

八年级 下 期末物理模拟试卷 五 一 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15小题,30分 1 2分 下列现象中,物体运动状态没有改变的是 2 2分 2007杭州 一个普通中学生双脚站立在水平地面上,他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和压强最接近于 3 2分 下列测量工具是我们经常用到的,其中测力的是 4 2分 端午节赛龙舟...

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要点

6.1课题 怎样认识力。1 力的作用效果 1 改变物体的形状 2 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 a 由运动变静止 b 由静止变运动 c 由快变慢 d 由慢变快 e 改变运动方向。2 受到力的物体叫受力物体,施加力的物体叫施力物体。力的单位是牛顿,符号n。3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4 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