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江苏省高考作文评分细则

发布 2022-03-20 21:21:28 阅读 7635

执行细则提要。

供阅卷老师案头使用)

(一)解透“绿色生活”:不能离开“生活”谈“绿色”,也不能离开“绿色”谈“生活”。二者一旦融合,就有如下内涵:

(1)热爱自然(情感层面);(2)护卫自然(实践层面);(3)顺乎自然(思想意识层面)。特别注意:人生、社会之存在和变迁,均必须顺应自然之理;天行有常,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二)留心以下特例:

1.“爱国主义”等,不能直接套入“绿色生活”。可以这样“挂":国运兴衰与是否尊重自然规律密切相关;平等享用天地万物、尊重天地万物的正常发展,人心才得以和谐,社会才得以安宁,国家才得以兴旺。

用此种精神和心态来“爱国”,才可被喻为“绿色”。这样写,正常判分。如无“挂靠”,不得超过41分。

’2.“母爱”等,不能直接套入“绿色生活"。可以这样“挂”:由于母爱,使我懂得了要热爱自然,要护卫自然,要顺乎自然(取三类中的。

一、二,即可)。这种“母爱”,可以被喻为“绿色"。如此议论或记叙,正常判分。如无“挂靠”,不得超过41分。

3.“坚韧不拔"、“奋斗不息”等,不能直接套入“绿色生活”。可以这样“挂":由于坚韧、有毅力、不畏艰辛,自己的心胸变得开阔了,能平静地、大气吞吐地、目光深远地对待荣辱、沉浮、成败、生死等等,这种人得天地之正气,他们的精神、意念和行为可用“绿色”来隐喻。

这样写,正常评分。如无“挂靠”,不得超过41分。

4.“宽容”、“谅解”等,不能直接套入“绿色生活”。可以这样“挂”:由于宽容、谅解,人与人之间才能够和睦共处于自然天地,相生相得,相辅相成,自然发展,自由呼吸。

这样的宽容和谅解,可以被喻为“绿色”。如此议论和记叙,正常判分。如无“挂靠",不得超过。

41分。5.其它如“科学”、“创造”等等(阅卷中还会冒出许多类似的东西),皆依上述逻辑推断,不得大而化之地判分。

(三)注重写作技巧:

在切题的前提下,要特别注重考生的写作技巧。“作文”考试,说到底还是看考生如何“作”文。凡是写得精彩的,不要怕打高分,直至满分。

凡是写得不好的,必须把分数打下去,直至“六类卷”得分。一定要实事求是地拉开差距,这才是公平和公正。

1.开头戴“绿”,结尾挂“绿",中间是一篇背好了的其它内容的文章(包括前面提及的“直接套入”的种种),不得超过41分。

2.全文东拉西扯、听我“韶韶”、不断列举种种没有内在联系的东西(哪怕是写“环保")、脚踩西瓜皮滑到**是**的文章,应视为写作基本功很差,这样的作文不得超过41分。

(四)切记:阅卷速度要正常、平稳,不得一目十行。匆匆扫描,这是有悖于阅卷职责的行为,电脑将准确地记下卷者所花费的分分秒秒。

2023年江苏省高考作文阅卷评分细则。

江苏省高考语文阅卷点。

作文题目。绿色,生机勃勃,赏心悦目。绿色,与生命、生态紧密相连。今天,绿色成为崭新的理念,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请以“绿色生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的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一、审题。“绿色生活”是已被公众约定的专用词汇。在解读时,必须把“绿色"和“生活”融合在一起;要言之,“绿色生活”有三个重要内涵:

①热爱自然;②护卫自然;③顺乎自然。请注意:“自然"是关键词。

在涉及“精神层面”时,要特别注意"顺乎自然”这四个字,切切不可将所有的“好东西”都堆在“绿色生活”之上。

1.对“生活”的理解。

因“生活"的“面孔"之熟、含义之丰、范畴之广,故命题并未做任何提示和界定。但就具体写作活动而言,必须明确:①“生活”是这道命题的中心词,是写作的基本指向。

②“生活”的基本义是人的活动,与动物的“生命”活动相区别;“为了生存、发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含经验)”和“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境况”等。引申义虽然比较多,但必须由“生活"的基本义派生而来,如果是象征或比喻义也必须有相似处和关联点。③“生活"可以是名词,也可以是动词。

“生活”可以是物质层面的,也可以是精神层面的。

2.对“绿色”的理解。

这个题目中的‘绿色”是一种隐喻。“绿色"和“生活”结合在一起,才具有特定的比喻义,即“提示语”中的“生机勃勃,赏心悦目”。命题中对“绿色”作了三个方面的提示,特别强调了“绿色”的理念涵义。

在今天这个时代,“绿色”早成了一个高频词,其核心喻义是生命、生态,最终指向是“自然”。由此推及,“绿色"还可表达人们希望的、美好的、健康的、低碳的、积极的、和谐的、诗意的等含意。

3.对“绿色生活”的理解。

“绿色生活", 主要是指自然、环保、节俭、健康的生活方式。大凡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多次使用、救助物种、保护自然之类的环保生活行为均属此列;大凡拒绝使用一次性木筷、不追求过度的时尚、拒绝过分包装、支持可循环使用的产品、随手关闭水龙头、尽量乘坐公共汽车之类的低碳生活方式均属此列。而精神层面的生活,则要扣住“道法自然”(道家)或“天人合一”(儒家)的核心意蕴去找准契合点;人们的情智、态度、灵魂、禀赋诸方面都要紧扣“顺乎自然”这一核心意蕴去选择。

例如重在享受过程的积极主动的快乐学习生活,又如既敬业乐业又能寄情山水、休闲身心的工作状态等。

“绿色生活”的写作必须将“绿色"和“生活"融为一体,不可割裂。不能只写“绿色” 而无“生活”,也不能只写“生活”而无“绿色"。“绿色生活”可实写,也可虚写。

“绿色生活"的写作难点在于:①人人有话说,如何才能说有意义的话。②大家知道是真理,如何说出个性化的真道理。

③偌大的命题,如何精巧地切入和表现。④要谨防掉进“浅薄”和“平庸”的陷阱。

“绿色生活",可以写记叙文、议**,也可写说明文。

二、评分。●凡是把“绿色生活”当作一个无所不包的“筐”,没有联系地把“宽容”、“坚强”、“奋斗”、“爱国”、“母爱”、“科学”、“创造”之类生拉硬扯到文章中去,最高赋分不得超过41分,如果结构混乱、语言平淡等则不超过27分。

●凡是文章随意乱写、无章无序,或穿靴戴帽、中间硬套,思想平庸、语言贫乏、不认真写作的文章,原则上都要在及格线以下赋分。

●凡是泛泛而谈环保之类,无新意,无分析或意蕴的,且写作能力一般的,最高不能超过45分。

●凡是简单演绎提示语,所写均为正确的废话,语言表达一般的,最高不超过42分。

1.基本原则。

评分必须坚持内容与形式的统一,重写作基本能力,特别是构思、语言、文体诸方面,须全面衡量。符合文体要求,指符合考生选定的文体要求。

评分必须从今年考生写作的实际出发,公平公正,分等分类赋分,确保一定的区分度。

2.赋分等级说明。

一类卷:63~70分;二类卷:56~62分;三类卷:49~55;四类卷:42~48分;五类卷:28~41分;六类卷:27分以下。 ’

3.文体写作提示 ‘

·议**写作:

①能扣住“绿色生活”内涵,作个性化的解读,认识独到、深刻,观点与材料统一且分析透彻,论证有层次感,语言表达富有逻辑性;或者能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切入,进行层层深入的分析论证,语言智慧、幽默、犀利,可视为一类卷赋分,特别优秀的可至满分。

②能扣住“绿色生活",提出有意义的中心观点,并能扣住中心论点展开论证,举例恰当,论据分析能扣上论点,综合运用论证方法,层次清晰,语言准确,富有概括力,可视为二类卷赋分。

③能抓住提示语中关于“绿色”的几个观点或其中某一个观点,进行分析和论证,写成常规式的议**,但无明显的突出之处,可视为三类卷赋分。

虽然观点正确,但议**写作的基本能力明显有弱项,比如观点与材料内在联系不紧密,只列举而不作富有逻辑的分析;或者,虽是中规中矩的议**,但文章的观点属于人云亦云的套话或论据材料也没有新意等;可视为四类卷赋分。

⑤形式上是一篇关于“绿色生活”的议**,但或者没有自己的中心观点,或者观点闪烁不明,或者缺少论证等,可视为五类卷赋分。

⑥对认识浅薄、思想平庸、语言贫乏、结构混乱、随意组合不成章法的文章,可视为六类卷赋分。

·记叙文写作:

①文章从一个小且巧的角度切入,叙写自己或他人“绿色生活”的经历或过程,进而引发自己的体会或感悟,且构思精巧,语言富有意蕴;或者以独到的故事情节(或话题)为开篇,简洁而传神地描写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中“绿色生活”的图景画卷,引发自己对“绿色生活”的体验和感悟,且构思新颖,语言生动形象,均可按一类卷赋分,特别优秀的可至满分。

②文章以“绿色生活"为主体,故事情节生动,叙议得当,但主旨重在表达作者对“和。

谐”、“诗意”、“积极向上”等生活状态的体验或感悟,可按二类卷赋分。

③文章主体叙述的是与“绿色生活”相关的故事,且有一定的情节,引发的感悟只是提示语中的相关词、句的重复,且构思无明显新意,语言表达一般,可按三类卷赋分。

④有故事情节但无引人之处,有叙述和描写但无精彩之笔,立意主旨无新意,整体上语言平淡,表达上没有明显特色,可按四类卷赋分。

⑤所写故事情节明显“贴标签",而引发的体验或感悟又与“绿色生活”若即若离,且语言表达有明显毛病,可按五类卷赋分。

⑥故事情节明显低幼化,语言表达粗俗,前言不搭后语,文章主题不明,可按六类卷赋分。

4.个案处理。

①确认为抄袭,其中有三分之二以上篇幅与原作相同,最高不超过20分;内容基本相同的最高不超过10分。同时,文章提交专家组。

②写成诗歌的,一律提交专家组处理。

③完篇而字数不足,正常赋分之后,再扣字数不足分,每少50字扣1分,扣满3分为止;明显未完篇的文章,视篇幅和内容的实际情况而定,但最高分不能超过46分(参考赋分如下:(不满,0~5分;左右,6~10分;左右,11~20分;左右,21~30分;左右31~40分;左右41~46分);未完篇的文章不再扣字数不足分。

2023年江苏省高考作文阅卷评分细则

作文题目。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的文章 文体不限,除诗歌外。智慧是一种经验,一种能力,一种境界 如同大自然一样,智慧也有其自身的景象。一 审题。今年作文材料延续了去年的风格,以哲理性材料命题。这是一道关于悟性 灵感 灵性 才华的蕴含哲理意味的命题。材料的第一句 智慧是一种经验...

江苏省高考作文素材

江苏省高考作文素材1 你的帽子在那边题记 我们在生活中,随着日子一天天流逝,人也一天天长大,然而我们却失去了我们不该失去的一些东西,比如,目标的追求 勇气与胆识 时间观念 责任感等。随之而来的是懒惰。虚荣心。财迷。面对这些不好的习惯,我们应该怎么做呢?记得有这么一句谚语 如果你想,请先把帽子扔过去,...

高考话题作文 2023年江苏省高考作文 忧与爱

少年的我们爱得很清纯,少年的我们忧写在脸上。仍记得,我们儿时一同度过的时光,你和我,明明还没有长大,却喜欢带着大人们的思想,用大人们的眼光,看沧海桑田,观云卷云舒,数满天星辰。时间在我们的肩头悄悄地走过,不愿吓着沉浸在欢乐中的我们。你说过,你终于有一天会飞上云端,舔一舔白云,弄清它是不是跟棉花糖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