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化学复习 必考 常考知识点和重要题型盘点

发布 2022-02-24 16:30:28 阅读 6496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属于中考必考考点之一,一般都是以选择题的方式,判断一些常见变化属于什么变化?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融化成水 b、钢铁生锈c、矿石粉碎 d、汽油挥发。

2、下列变化中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的是。

a、汽油气化后跑到空气中去b、白糖熔化制造食品。

c、蜡烛点燃时先熔化后燃烧d、布匹先剪裁后缝制衣服。

3、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夜幕降临,珠江两岸霓虹灯通电后发出美丽的亮光。

b.“侯氏制碱法” 用空气、水、食盐生产纯碱和化肥。

c. 青铜受热融化后浇铸成各种形状的工艺品。

d. 自来水通过蒸馏变成可饮用的瓶装蒸溜水。

4、下列过程中利用了化学变化的是( )

a.用疏通淤泥的办法整治广州市的河涌。

b.用稀盐酸使生锈的铁制品恢复光亮。

c.海水经过蒸馏成为可以饮用的蒸馏水。

d.用95%的酒精配制75%的医用消毒酒精精。

5. 下列方法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市场**的净水器利用活性炭来吸附水中杂质。

b.在食品包装中,常用生石灰作干燥剂。

c.石油分馏得到多种产品。

d.用98%的浓硫酸配制20%的稀硫酸。

6.生活中常常会发生一些变化,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在晾干的咸菜表面出现白色晶体b.给电熨斗通电产生热能

c.以大米、高粱、小麦等粮食为原料酿酒 d.樟脑球在衣柜中渐渐消失。

7. 下列关于物质的叙述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镁条在空气中失去银白色光泽b.石蜡受热熔化。

c.食盐水蒸干后得到食盐晶体d.酒精挥发。

8.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冷水加热之后沸腾b.用铅笔在纸上写字

c.食物久置之后腐烂d.湿衣服晾晒后变干。

9.下列四种变化中有一种与其它三种变化有本质区别的是。

a.面包发霉 b.菜刀生锈 c.用水稀释浓盐酸 d.纸张燃烧。

10.下列变化过程中,有化学变化发生的是。

a.干冰升华b. 浓盐酸挥发形成白雾。

c.点燃蜡烛d. 蒸发氯化钠溶液得到白色晶体。

11.下列各组变化中,全部都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酒精挥发、纸张燃烧 b.冰雪融化、粮食酿酒。

c.剩饭变馊、铁锅生锈 d.动物的呼吸作用、水分蒸发。

1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玻璃破碎b.苹果腐烂 c. 酒精挥发 d. 蔗糖溶解。

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中考的常考考点之一,既有可能以选择题方式呈现,也有可能在第二卷的大题**现:

1、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中,①甲烷用作燃料 ②氢气用于填充探空气球 ③氧气用于气焊 ④干冰用作制冷剂 ⑤焦炭用于炼铁工业。 利用化学性质的是 (

abcd.①④

2、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氮气常用作保护气,是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b、洗涤剂常用来洗涤油污,是因为洗涤剂有乳化功能。

c、铁制栏杆表面常涂“银粉漆”(铝粉)防生锈,是由于铝的化学性质比铁稳定。

d、c、co、h2常用来冶炼金属,是因为它们都具有还原性。

3、下列对一些常见物质的性质与其对应用途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

a、氮气常用作保护气,是因为氮气的化学性质很稳定。

b、石墨在工业上常用来作电极,是因为石墨具有导电性。

c、医院抢救危重病人,常常要输入氧气,这是因为氧气能供给呼吸。

d、水厂进行水的净化时,一般都要用到活性炭,这是因为活性炭能杀菌消毒。

4.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a.石墨用做电极b.氢气可作燃料。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d.活性炭用于吸附有异味物质。

2.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用途是利用物质物理性质的是

a.铜用于制作导线b.生石灰用作食品干燥剂

c.稀盐酸用于除铁锈d.碳酸氢钠用于**胃酸过多。

2.下列物质性质的描述中,不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一氧化碳可以燃烧。

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水在通电条件下能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d.氧气在低温、高压时能变为液体或固体。

5、金属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节选)

6、(1)指出金属铝的一个性质及其对应的用途。

性质对应用途。

(2) co2有广泛的用途。工业上可用co2生产小苏打:一定条件下,向饱和氯化钠溶液中通入氨气(nh3)和co2,即可析出碳酸氢钠固体,此时溶液变浑浊;过滤,滤液中含有氯化铵。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提示:方程式配平后,物质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均为1) ;物质的分类】

物质的分类是体现学科思想方法的基本内容,是近几年中考重点考查对象。通常在选择题中可能出现两个这方面内容的试题,也可能会以填空题的形式出现。例如:

1、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空气b、粗盐c、纯水d、糖水。

2、 根据组成元素的类别,对下列氧化物分类,其中一种与另外三种不属于同一类别,它是( )a、mno2 b、cuo c、p2o5 d、fe3o4

3、下列物质属于化合物的是。

a.c60b.碳酸钠c.石灰水d.稀盐酸。

4、下列各组各有两种物质,它们的化学式和所属的物质类别都正确的一组是( )

5、按照我们已经学过的物质分类思想和方法,下列各组物质的归类有错误的是( )

a、h2co3、h3po4等都与h2so4一样属于酸

b、纯碱、烧碱等都与ca(oh)2 一样属于碱。

c、kno3、kmno4等都与nacl一样属于盐

d、c、s、h2等都与o2一样属于非金属氧化物。

6、现有下列物质:①甲烷 ②氧气 ③硝酸钾 ④碳酸氢钠 ⑤一氧化碳 ⑥二氧化碳 ⑦乙醇 ⑧铁。

1)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填编号,下同。

2)属于单质的是。

3)属于氧化物的是属于盐的是。

7.2023年3月,日本福岛的核泄漏带来了海水污染,我国城乡居民盲目抢购碘盐,碘盐是加入了碘酸钾(kio3)的食盐。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碘盐是纯净物b.kio3是一种化合物。

c.吃碘盐可预防甲状腺肿大d.kio3是一种盐。

8. 净化少量自然界的水,可以采用右图的简易净水器。净化后的水一定是。

a.蒸馏水 b.软水 c.纯净物 d.混合物。

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等概念、特征及其比较】

这是中考必考内容之一。通常在选择题中至少会有1~2题是与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等概念或特征相关,而在第二卷的实验**题中也有可能会涉及到这些内容。:

1、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

a、分子质量大,原子质量小b、分子能直接构成物质,原子则不能。

c、分子间有空隙,原子间无空隙 d、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2、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 )可能以文字、符号、**等多种形式出现)

a、水分子b、氢分子c、氢原子d、氧原子。

3、下列关于h2和h2so4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含有氢元素 b.都含有氢分子 c.都含有氢离子 d.都是化合物。

4、右图是氢气与氯气反应生成***的示意图。下列关于从此图中获取的信息的描述有错误的是。

a、 原子不能构成物质,只有分子才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b、 原子是化学反应中的最小粒子。

c、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d、 分子在化学反应中还可分解成原子。

5、下列现象或事实,用分子的相关知识加以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

6、右图是我们曾经做过的一个**性实验,相信大家应该有印象。请回忆该实验,找出下列说法中理解有偏差的是。

a、 该实验说明了分子是不停运动的。

b、 该实验也能说明分子能保持原物质的化学性质。

c、 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证明分子间是否有间隙。

d、 烧杯b的作用是用于作对比实验。

7、对下列实验现象进行的解释错误的是( )

原子、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分辨】

2023年中考化学复习 必考 常考知识点和重要题型盘点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属于中考必考考点之一,一般都是以选择题的方式,判断一些常见变化属于什么变化?1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冰融化成水 b 钢铁生锈c 矿石粉碎 d 汽油挥发。2 下列变化中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的是。a 汽油气化后跑到空气中去b 白糖熔化制造食品。c 蜡烛点燃时先熔化后燃烧...

2023年中考化学必考题型专题复习

黄冈零距离 2011年中考化学必考题型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计算题。1.2010 山西28 某同学为了测定一瓶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取该溶液20g,加入二氧化锰0.5g,完全反应后,称得烧杯内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19.7g。请回答下列问题 1 二氧化锰在反应中的作用是。2 计算该过氧化氢溶液中...

2023年中考英语常考句型

1.be worth doing 值得被 主动形式表被动含义 这本书很值得被读。2.be busy doing 正忙着做 我正忙着为即将到来的期末考试做准备。3.too to do.太 而不能 这个男孩太小了以至于不能去上学。4.so adj.adv.as to do 如此 以致于。她学习如此努力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