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中考化学知识点复习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

发布 2022-02-24 16:20:28 阅读 2912

一、电解水的实验。

1、电源种类---直流电,加入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增强水的导电性。

2、化学反应 2h2o ==2h2↑+ o2↑

产生位置负极正极。

体积比 2 : 1

质量比 1 : 8

检验h2:出气口置一根燃着的木条,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

3、结论:①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②一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二、水污染。

工业上废气、废液、废渣的任意排放工业三废处理达标后排放;

农业上化肥、农药的不合理施用, 治理方法化肥、农药要合理施用;

生活上污水的任意排放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后排放;

三、水净化的方式。

自来水厂:沉淀、过滤、吸附、消毒。

家庭:煮沸(可同时将硬水变成软水)实验室:蒸馏(可同时将硬水变成软水)

水的净化效果由低到高的是静置沉淀、吸附沉淀、过滤、蒸馏(均为物理方法),其。

中净化效果最好的操作是蒸馏;既有过滤作用又有吸附作用的净水剂是活性炭。

在沉淀中常加的絮凝剂是明矾,其作用是形成胶状物,使杂质聚沉。

常用消毒剂有漂白粉、氯气、二氧化氯。

四、硬水和软水。

硬水:含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加肥皂水搅拌后泡沫少,浮渣多。

软水:不含或少含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加肥皂水搅拌后泡沫多,浮渣少。

通过煮沸、蒸馏都能使硬水变成软水。

五、过滤操作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的内壁(否则,过滤速度变慢);

二低”:(1)滤纸的边缘低于漏斗口(否则,滤液仍浑浊),(2)漏斗内的液面低于滤纸的边缘(否则,滤液仍浑浊);

三靠”:(1)漏斗下端的管口紧靠烧杯内壁(防止液滴飞溅)

(2)用玻璃棒引流时,玻璃棒下端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防止滤纸破损)

(3)用玻璃棒引流时,烧杯尖嘴紧靠玻璃棒(引流,防止液体溅出)

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的原因有:

承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 ⑵倾倒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⑶滤纸破损。

六、蒸发注意点:

1)在加热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2)当液体接近蒸干,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水分蒸发掉,以避免固体因受热而迸溅出来及高温分解。

3)热的蒸发皿要用坩埚钳夹取,热的蒸发皿如需立即放在实验台上,要垫上石棉网。

年中考化学知识点复习第8单元课题1金属材料

1.我国在时期冶炼钢铁,在炼铜。世界上产量前三位的金属是铝超过铜是因为。2.金属材料包括 属于和 属于所以金属材料绝不可能是 如。3.金属的物理性质 共性 1 有良好的性 可用作 防盗玻璃,油罐车 避雷针 性 可用作性 制但不同金属差别很大。个性 1 大多数金属为色,而铜为色,金为色。2 常温下大多...

年中考化学知识点复习第十一单元盐和化肥

一 盐。1 常见的盐。2 盐的化学性质。盐 金属 新盐 新金属 条件 金属排在盐中金属的前面 盐必须可溶。盐 酸 新盐 新酸 条件 有水 沉淀或气体生成。盐 碱 新盐 新碱 条件 盐和碱必须可溶 有水 沉淀或气体生成 盐 盐 新盐 新盐 条件 盐必须可溶,有沉淀生成。二 复分解反应。1 定义 由两种...

年中考化学知识点复习第十一单元盐和化肥

一 盐。1 常见的盐。2 盐的化学性质。盐 金属 新盐 新金属 条件 金属排在盐中金属的前面 盐必须可溶。盐 酸 新盐 新酸 条件 有水 沉淀或气体生成。盐 碱 新盐 新碱 条件 盐和碱必须可溶 有水 沉淀或气体生成 盐 盐 新盐 新盐 条件 盐必须可溶,有沉淀生成。二 复分解反应。1 定义 由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