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机械管理规定

发布 2022-02-18 09:14:28 阅读 8691

以下是给大家带来的关于施工现场机械管理规定的相关内容,以供参考。

施工现场机械基础管理是对机械设备技术、性能和状态及时进行真实、详细和客观的定性或定量描述和反映,为管理决策提供依据,是对管理行为和目的的表述和体现。管理专业化就是要实现机械设备使用的经济性与高效性,还包括如下三个方面工作:

管理人员专业化。即形成科学有序的机械设备管理体系,应确定分管设备的领导、设备施工所需的管理岗位并配备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提高处理一般事务和突发事件的能力。

日常管理数量化。机械设备的运作实质上是成本资金的统筹,那么掌握设备的利用率、有效利用率及其各项支出费用显得非常重要,要加强统计管理,进行量化分析、经济对比,以达到提高效率、减少开支的目的。

项目目标责任化。对目标责任制定相应的经济技术指标和考核制度,做到分层管理、责任到人、成本核算、项目细化,以确保各项考核指标的完成。

建筑机械的管理首先要从设备的购置上进行管理。从源头上减少资金的流失,也是减少设备闲置的有效方法。在制定设备购置计划前,应考虑自身已拥有的设备后,再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合理的设备购置计划。

任何一种机械都有自身的结构、性能等特性,企业设备要严格按照规定合理使用机械,充分发挥机械效率,提高机械设备的。

利用率。对于需要新增的设备,设备管理部门应该根据工程的情况,进行租赁和企业自购的对比预算,制定出设备最佳配置方案。在确定需要购买的设备要报上级部门批准之后才可实施购买活动,在购买设备时要考虑设备的质量、**等因素,避免企业成本的增加。

机械设备质量关系到施工安全,因为机械设备使用不符合规定引发悲剧的事例时有发生,成因较为复杂,大部分原因则是因为生产机械设备厂家生产能力和技术不符合规定,隐蔽了设备的隐患,而在使用中,又不容易发现,最后酿成祸患。企业要建立采购制度和标准,专人负责机械采购、负责对采购的设备检验,设备一定要有正规厂家合格证、使用说明书、生产许可证等证件。

高度重视机械维修管理,通过建立健全预期和检修制度,通过一级、二级、**保养;小修、中修和大修维修,做好机械设备日常维护和机械修理工作。维修人员对机械修理时,依照机械设备的性能进行维修,不能盲目,对过程做好记录。

从机械采购到机械维修整个环节中,企业一定要严格把关,特别是施工过程中的机械设备管理,更要不断完善管理规章,严格执行、落到实处,不断强化日常监督和管理,奖罚分明,降低不安全系数,提高机械使用效率,从根本上杜绝事故,为企业赢得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施工现场管理规定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规定。一 施工人员的管理。1 对外来施工人员入厂前必须进行安全教育培训,集中学习时间不低于16小时,做到每天施工前讲安全,施工后总结安全,并将教育情况 人员名单及每月安全总结报总厂安全处存档。2 对外来施工人员做到五交 即 交施工任务 交安全措施 交安全施工方案 交安全注意事项 交应...

施工现场管理规定

1 所有外施工人员必须经过入场安全教育后可上岗作业,三证必须齐全。2 施工现场严禁吸烟。进入现场必须带好安全帽,佩戴好出入证,服从门卫管理。3 特殊工种持证上岗作业,作业前开具用工证或办理相关手续,否则不准作业。4 工作时间内严禁喝酒,不准穿拖鞋 光膀子作业。必须做到不违章作业,并注意个人言行举止。...

施工现场管理规定

8 施工现场生产配合 各参建单位必须自觉维护好施工现场生产秩序,搞好相互之间的工作配合及各单位之间的生产工序配合,工作中如发生纠纷及时向甲方汇报,由甲方负责调解,任何人不得擅自打架斗殴,施工中发生斗殴事件一次罚款1000元。9 成品保护 参建单位对已施工的分项工程有责任搞好成品保护,对各自施工的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