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施工监控量测方案

发布 2022-02-08 18:03:28 阅读 4306

太原铁路枢纽新建西南环线工程xnhs-2标段。

隧道监控量测。专。项。

施。工。方。案。

编制。审核。

批准。太原铁路枢纽新建西南环线工程xnhs-2标段。

隧道监控量测。专。项。

施。工。方。案。

编制。审核。

批准。中铁十五局集团太原铁路枢纽西南环线项目部。

第四架子队。

二0一六年四月十五日。

隧道施工监控量测专项方案。

由我架子队承担的隧道工程分别为取消晋祠地下车站dk18+715-dk19+185段;东晋隧道dk9+700-dk10+190段;晋源车站dk10+190-dk10+590段;晋祠车站dk10+590-dk13+100段,全长3.85km,设计为双线隧道。其中dk12+550-dk13+100(长550m)段采用暗挖法施工,其他段采用明挖法施工。

隧道经过地区地质情况复杂,围岩类别ⅵ级。施工监控量测包括深基坑段监控量测和浅埋暗挖隧道段监控量测。明挖深基坑段和浅埋暗挖隧道段地质条件复杂,基坑两侧和隧道穿越地表上方建筑物和管线众多,基坑跨度大、深度深,隧道开挖埋深浅、跨度大,采用的支护措施和结构形式复杂多样,施工中各种工法转换复杂,地表和周围建筑物对基坑开挖和隧道施工要求较高,因此为保证基坑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经济、顺利进行,在施工过程中应采取全过程监控量测措施,以根据监测信息反馈设计和指导施工,积极优化与调整施工方法、施工工艺和施工参数,控制支护结构变形,了解围岩动态变化,掌握最佳工序过程,从而确保工程安全与质量,并保护周围环境的安全。

监控量测是地下工程动态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深基坑和隧道安全开挖的基础。在施工中,通过监控量测,掌握围岩动态和支护结构的工作状态,利用监控量测结果调整设计支护参数,指导施工,积累资料并为以后的类似工程提供类比依据;同时**事故和险情,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发生,确保基坑施工的安全,达到安全施工、节约工程投资的目的;同时根据监测情况实现周边建筑物保护方案,防止地表房屋过大沉降甚至破坏。

1)了解围护结构和周围地层的变形情况,为施工日常管理提供信息,保证施工安全。

监测数据和成果是现场施工管理和技术人员判断工程是否安全的重要依据。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通常依据监测结果验证施工方案的合理性,调整施工参数,必要时采取辅助工程措施,以达到信息化施工之目的。

2)通过对基坑及隧道支护结构的变位、应力监测,及时修改支护系统设计。

3)保证施工影响范围内建筑物、地下管线的正常使用,为确定保护措施提供依据。

4)验证支护结构设计,为支护结构设计和施工方案的修订提供反馈信息。

5)积累资料,以提高地下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水平。

支护结构的围岩压力分布受支护方式、支护结构刚度、施工过程和被支护围岩种类的影响,通常很复杂,现行设计分析理论尚未达到成熟的阶段,积累完整准确的地下工程开挖与支护监测结果,对于总结工程经验,完善设计分析理论是很有价值的。

《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1999;

《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307-1999;

⑶《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

《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tj/t8-97;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1;

《中、短程光电测距规范》gb/t16818-1997;

《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91;

《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91;

《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tbj10121-2007;

其它相关规范、强制性标准规定及地方标准;

《铁路隧道施工规范》tb10204-2002;

《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2005;

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设计隧道施工图纸;

本工程有关的工程设计图纸;

本工程有关的地质勘探资料;

根据设计图纸文件精神,结合工程特点将监测分为明挖深基坑段和浅埋暗挖隧道段两部份,根据各部分施工特点确定本标段监测内容和项目如表1,表2。

表1 明挖段监测项目汇总表

表2 暗挖段监测项目汇总表

测点布设包括监测控制点(水准基点、工作基点)及监测点(地表点、建(构)筑物测点、管线测点等)的布设方法。

1)水准基点的埋设。

沉降监测控制网采用太原高程系统或相对高程系统,本工程监测拟建设2~3座水准基点。确定水准基点点位时,必须保证点位所在地地基坚实稳定、安全可靠,并利于标石长期保存与观测。水准基点应尽可能远离工程施工影响范围。

如现场附近有市政高程控制基准点,则优先采用现有的控制基准点做为现场监测控制网的水准基点。

2)工作基点的埋设。

工作基点应根据地层土质状况决定,一般采用混凝土普通水准标石,标石埋设在地表以下1.5~2.0米左右的深度。

本工程拟布设6~8座工作基点,分别位于靠近观测目标且便于联测观测点的稳定或相对稳定位置。也可直接埋设在基坑影响范围之外的高大桩基建筑物上。

工作基点标石的顶面的**为圆球状不锈钢的金属水准标志。标志须安放正直,镶接牢固,其顶部应高出标石1~2cm。详见图1。

图1 沉降监测工作基点结构大样图。

3)监测控制点的保护。

标石埋设后,在点位四周砌筑规格不应小于1.5m×1.5m×1.

0m的砖石护墙,并围绕标志砌筑内径为0.5m×0.5m×0.

5m的砖石方井或园井,上加盖板,并设置醒目的保护指示牌,做好标记,以便于长期观测。

1)建(构)筑物测点。

在工程施工影响范围内的建(构)筑物及重要地下管线等结构上布设位移监测点,测点的布设必须根据观测目的、建筑物的大小、结构特点、荷载分布等因素综合确定。在建筑物的四角、大转角处、每10~20米处或每隔2~3根承重柱上视实际情况布设沉降监测点。在满足监测建筑物整体和局部变形的前提下,尽量少布点,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建筑物测点埋设时先在建筑物的基础或墙上钻孔,然后将预埋件放入,孔与测点四周空隙用水泥砂浆填实。测点基本布设在被测建筑物的角点上,测点的埋设高度应方便观测,同时测点应采取保护措施,作好明显标志,并进行编号,避免在施工和使用期间受到破坏。每幢建筑物上一般至少在四个角部布置4个观测点,特别重要的建筑物布置6个或更多测点。

测点的埋设见图2。

图2 建筑物沉降测点示意图。

建筑物倾斜测点通过在其外表面上粘贴刻有十字刻度的贴片进行布设。

地下管线的测点重点布设在煤气管线、给水管线、污水管线、大型雨水管线及电力方沟上,测点布设在管线的接头处,或者对位移变化敏感的部位,沿管线延伸方向每10~15m布设一测点。有条件布设时可将测点直接埋设在管线上并引出地面,也可在管线上方设地面桩,进行间接量测。地下管线测点布设一般采用地层模拟法和抱箍法,即在管线位置上方钻50~80cm深的孔,然后将预埋件放入并用水泥砂浆固定,或结合管线的改移,用抱箍将测杆与管路紧密连接,伸至地面,地面处布置相应的窨井,保证道路交通和人员正常通行。

测点应采取保护措施,避免在施工和使用期间受到破坏。

隧道施工监控量测方案

浦南高速公路。一隧道概况。祝源隧道位于浦 城 南 平 高速公路a b合同段交界处,采用双洞单向行车 上下行分离 起讫桩号为 左洞 k80 378 k84 400,长4022m,其中k83 000 k84 400在b1合同段,长1400m 右洞 k80 466 k84 418,长3952m,其中k83...

隧道施工监控量测方案

一 工程概况。1.1 缙云山隧道设置一览表。1.2 缙云山隧道工程地质情况。1.2.1 地质构造。隧道横穿温塘峡背斜,该背斜走向北15 东,北段为并报华夏构造系,南至江津长江南岸的油溪镇,长48km,褶曲宽3.00 6.00km,为典型的线形褶曲。轴部地层为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 t1j 和三叠系中统雷...

隧道施工监控量测方案

一 工程概况。1.1 缙云山隧道设置一览表。1.2 缙云山隧道工程地质情况。1.2.1 地质构造。隧道横穿温塘峡背斜,该背斜走向北15 东,北段为并报华夏构造系,南至江津长江南岸的油溪镇,长48km,褶曲宽3.00 6.00km,为典型的线形褶曲。轴部地层为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 t1j 和三叠系中统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