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民俗学读书报告。
读书报告。一、本书概要。
1. 书名:《民俗学与中国现代乡土**》简介:民俗学是一门专门的学科,有它的专门的知识谱系,看得出来,张永教授是为此。
下过很多功夫的,他比较系统地吸纳了当今世界的民俗学的相关理论,对之进行了认真细致。
的鉴别和归纳,特别是他有十多年现代文学、尤其是其中现代乡土**的系统研读经历,有。
较为丰厚的相关知识积累,两者结合,优势互补,就能在这一研究领域做出令人欣喜的成绩。
这是那些缺乏扎实根底的凌空蹈虚的论著所无法比拟的,因此这部专著首先在学风的踏实、
严谨,以及研究方法的创新上,应该得到我们的赞许。
3.本书目录:
序。第一章民俗学语境下的中国现代文学。
一、中国现代民俗学历史发展概观。
二、中国现代民俗学对文学的倚重。
三、中国现代民俗学的作家构成。
四、民俗学传播的文学及非文学刊物。
五、文学民俗学研究的理论架构。
第二章为人生派乡土**的民俗学意蕴。
第一节鲁迅民俗取向对乡土作家的规制。
一、反正统:鲁迅民俗取向的文化批判性格。
二、鲁迅乡土**的民俗学阐释。
第二节为人生派乡土**的民俗构成。
一、血缘:宗法制度下奇异的婚姻习俗。
二、地缘:乡土世界复杂的信仰民俗。
三、乡土性:乡村社会复杂的民俗观念。
第三节妈祖原型与许地山乡土**。
第三章 “左翼”乡土**的民俗学内涵。
第一节茅盾批评与创作中的民俗学意识。
第二节左翼乡土**多元民俗风貌。
一、民间精神与王统照乡土**。
二、江南作家群乡土**的民俗构成。
三、四川作家群乡土**的民俗学意蕴。
四、东北作家群**的民俗叙事形态。
第四章京派乡土**的民俗审美特质。
第一节周作人民俗趣味与京派审美选择。
一、趣味:周作人民俗审美心态。
二、周作人民俗趣味与京派创作。
三、周作人民俗趣味与京派批评。
第二节废名乡土**民俗学内蕴。
一、禅宗:废名**的审美向度。
二、意境:废名的民俗审美追求。
第三节沈从文乡土**民俗审美价值。
一、沈从文**的民间叙事模式。
二、沈从文**的民间意象。
三、沈从文**的酒神气质参考文献后记。
4. 本书特色:
众所周知,民俗学是一门通过传承和民俗资料的对比,研究整个民间生活和文化的学科。
它所属的一级学科为地理学,二级学科为人文地理学。而张永先生为了有所超越,有所突破,知难而进, 创新性地把民俗学与相同时期的中国乡土**相结合,给出了具有研究价值的新。
阐释,新理解,从而推进了民俗学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方面的共同发展。 张永先生以其朴实无华的笔锋,实事求是的研究态度,仅仅把民俗学作为研究中国现代。
乡土文学的一个视角,并没有把其无限放大,这种对学科清醒的认识,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二、读书笔记:
作者在第一章里明确提出了几个观点,首先他认为中国民俗学与现代文学是在相同的历。
史文化语境中发展起来的,客观上存在共时互动的关系。我认为这里“共时”指的是五四时。
期。五四前后,新文化运动的倡导的民主与科学在促进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同时,也给民俗。
学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因此民俗学和现代文学具有非常相近发展阶段,并体现出各个时期的。
鲜明的特征。其次,他提出中国民俗学与现代文学的结缘与互动,源自于他们共通的审美品。
性,理论上存在着民俗学与文学进行交流对话的内在机制。作者认为文学叙述的风土人情往。
往是“民”与“俗”的有机结合。我认为这点是十分合理的。风土人情,就字眼来说,无非。
是叙述民风,描写民俗,即便侧重点有所差异,比如说在沈从文的《边城》中,虽然重点是。
描写翠翠,傩送的爱情故事,但是还是不可避免的写到了湘西的风土人情。既然要写风土人。
情,就必然不能离开描写湘西的“民”和湘西之“俗”。而这些就主要体现在“傩文化”上,他钟情于描写河滩旁的吊脚楼,水面上的小小的篷船,油坊,水车以及富士等表层直观的文。
化层面,又醉心于**人工造成的地域景观,力图追求流动于其中的安谧而迷人的生活情调,更着力于湘西文化结构中。
的深层价值,其中包括宗教歌谣,传说,婚丧礼仪,年节风俗等历史形成的人际沟通方式。
举例说来,《边城》里写到“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
了个王字,任何人家到了这天必可以吃鱼吃肉。大约上午十一点钟左右,全茶峒人就吃了午。
饭,把饭吃过后,在城里住家的,莫不倒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河街有熟人的,可到河街吊脚楼门口边看,不然就站在税关门口与各个码头上看。”这便是最好的例子。这种。
在一个国家或民族在自己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反复出现并代代相袭的文化心理现象,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民俗。它既包括民众传统的物质生活文化,如:衣、食、住、行习俗,生产交易习俗;也包括民众传统的社会文化,如:
家族、亲族结构,婚丧礼仪习俗;同时还。
包括民众传统的思维方式、心理习惯,如:民间信仰、岁时节日习俗,以及民间的各种语言。
艺术、游艺竞技习俗等许多内容。它给人们的言行以巨大影响,可以这么说,世界上没有哪。
一种传统文化不包括民俗,没有什么人不是生活在一种特定的民俗氛围中。民俗从而构成了。
各民族和地区人民文化生活、精神状态、心理素质上的一些共同特征。沈从文的湘西题材小。
说正是反映和表现了这一特征。这便是“民”与“俗”,“民俗”与“文学”的有机结合的最。
完美的方式。
同时作者还提出了文学民俗学的理论架构。他认为文学民俗学研究并不是文学文本中民。
俗事象的简单罗列,而是运用民俗学理论对中国现代作家、文学创作、文学现象、文学思潮。
展开多方面的论述,解释为人所忽视的文学景观和审美世界。中国民俗学为现代文学的研究。
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和条件。而现代文学民俗学的研究思路,作者主要给出了一下几个方面:
1) 民俗与作家的关系;
2) 民俗与社会文化的关系;
3) 民俗与文本的关系。当然,我个人认为,作者在这些方面的描述有所赘余。当然我们承认民俗对作家的影响。
是强大而深远的,可以说,作家的出生地,居住地的民俗一定会对作家自身的思维方式和行。
为方式产生作用,这些在作家的写作方式方法和所写的内容上都能得到体现。同时,民俗也。
可以制约作家的艺术构思和审美活动,这些都是我们所知的。再看第三点,作者开始讨论民。
俗与文本的关系,其实文本本为作家所写,这其实是对第一点的延伸与扩展,而单独列出并。
不是十分恰当。但是考虑到作者希望详尽说明的意图,也就不多追究。但是第二点,作者讨论了民俗与社会文化的。
关系。我们讨论的主题应该是“现代文学民俗学”,而社会文化中本身就包括了民俗,在此处,第二点更像是在讨论“民俗学”这个概念本身,似乎有点脱离文学。当然,作者最后强调了。
民俗学知识可以更好的帮助读者理解和领会文学作品,这点终究回归了主题,那基于此,看。
来第二点更像是在**“民俗”与“读者”的关系。个人认为,作者应该在此处再多动下笔。
墨,完善之后相信一定可以得出更好的结论。 我觉得本书最好的地方便是没有一味陈述自己的研究结果,而是行之有效地加入了很多。
现代文学作品在民俗学角度的赏析,这种有重点角度偏向的赏析,在文学鉴赏中还是不多见。
的。作者在此书中主要讨论了鲁迅,许地山,茅盾,周作人,废名和沈从文,更有价值的是,作者在简析时还引用了《诗经》甚至**于西方文学的例子,这种融贯古今,中外的比较,赏析方式,不管是在民俗学的研究上,还是在现代文学的研究上,都是很有意义的。至少读。
者在阅读的时候,能感受到一丝趣味,这便是最大的成功之处。读完此书,不光是对我以前所学的一种回顾,更是对我现在所学专业知识的一种补充。
更让我深刻的体会到,没有一种研究是研究事物本身,却凌驾于其他事物之上的;也没有一。
门学科,一个专业,是单独的,纯粹的,不需要借助其他学科或专业进行辅助研究。其实无。
论对民俗学还是对中国现代文学而言,研究的路还很长,于我这样一个入门者来说,在通过。
这本书对民俗与现代文学理论和内容进行学习和思考之外,更为实际并感到亲切的,就是这。
些能运用于实际的方法性的指导。参考文献:
1. 沈从文,《湘西》,《沈从文作品集》,p219、p220,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201x年7月第一版。
2. 张永,《民俗学与中国现代乡土**》,上海三联书店出版,201x 年1月第一版。
3. 曹流,《沈从文湘西**与傩文化》,《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x年第20卷第4期月篇二:《民俗概论》读书报告 《民俗学概论》读书报告姓名:黄笛学号:
201x11081942 专业:汉语言文学(师范)《民俗学概论》第二版是由钟敬文先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一本民俗学专业教材。钟敬文先生出生于20世纪初期广东省山区的一个小镇。
在小学学业完成后,钟先生在县城求学并留在县城教书,但钟先生并没有满足于自己所处的相对封闭的环境,他捉住了机遇离开县城到中南的大城市求职。《民俗学概论》 是钟敬文先生在九十年末致力研究写成的专业知识书籍。正如钟敬文先生在本书的前言中提到的一般?
民俗学导论作业
常德沿沅江上行九十里,就到桃源县,再上行二十五里,方到桃源洞。千年前武陵渔人如何缘溪行走到桃花源已无迹可寻,那个让无数文人骚客心向往之的神秘村落是否存在过也无从考证。但 桃花源记 里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的古风却仍在桃源县桃花源这块土地上延续。喝擂茶,便是体验本地古朴民风最直接的方式,也是本地人交...
《民俗学概论》读后感
民俗学概论 读后感。民俗学概论 读后感。之前修过两门民俗学的课,对这门充满人间烟火的学科很有好感。文字虽然已经出现了三千多年,但它从来就不是百姓的工具。文字就像ktv里的麦克,拿着它的人声音会变大,会盖过其他人。所以,通过文字,通过书本,我们看到的只是一部分人的世界,很少数的一部分。而ktv里坐在黑...
沈阳师范大学民俗学概论2019考研试题
2012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824科目名称 民俗学理论适用专业名称 民俗学考生注意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题签及草纸上无效。考试后本题签同答题纸一并交回。一 名词解释 共6题,每题5分,合计30分 1 百工五法。2 族谱。3 图腾。4 幻想故事。5 忌讳语。6 歇后语。二 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