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
第一章编制依据 - 2 -
第二章现场施工技术管理要点 - 2 -
一、施工现场调查 - 2 -
二、设计文件审核 - 3 -
三、施工测量 - 4 -
四、工程试验和检验 - 7 -
五、技术交底 - 8 -
六、施工日志 - 8 -
第三章现场施工工艺流程图 - 13 -
一、桥涵施工 - 13 -
二、路基工程 - 17 -
第四章、各工种施工作业要点 - 36 -
1)电工施工作业要点 - 36 -
2)电焊工施工作业要点 - 37 -
3)木工施工作业要点 - 38 -
4)钢筋施工作业要点 - 40 -
5)混凝土施工作业要点 - 41 -
6)架子工施工作业要点 - 42 -
第一章编制依据。
1.《客货共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3-2008;
2.《客货共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指南》tz202-2008;
3.《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4-2003、j285-2004;
4.《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规范》tb10210-2001、j118-2001;
5. 《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5-2003、j286-2004;
6. 《中国中铁九局前庄线工程标准化管理》文件;
7.铁建设【2004】8号《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
8. 2009-113程中铁九局《施工技术管理办法》
第二章现场施工技术管理要点。
一、施工现场调查。
一)自然条件调查。
1.地质情况调查,调查施工地段地质构造,了解软土、冻土、地下水及滑坡的特性等。确定不良地质分布和与工程的关系;
2.气象、水文情况,调查施工地段河流的最高、最低水位、常水位、流速及当地降雨、降雪情况,了解洪水期、枯水期、冰冻期及年气温变化情况;
3.生产、生活用水情况,物资**能力;
4.地方防疫、民族风俗和环境保护方面应遵守的各项规定;
5.征租用地和建筑物(含通信、电力线路等)拆迁情况。
二)技术经济调查:
1.工程分布,确定本管段工程的重点和难点;了解工程分布情况,地形和地上地下建筑物、地面附着物情况,重点了解特大桥、大桥、车站、特殊路基及土石方等重点工程地形、地貌、施工条件等情况,研究确定重点工程施工方案,提出施工建议计划。调查取、弃土场位置、运距、填料情况、设计土石方调配原则,根据现场实际提出工程机械配备和中心试验室设置建议;
2.了解施工区段内材料及地方建筑材料的可利用情况,以及单价和运距,确定材质及**能力;
4.交通运输情况,公路和乡道等运输能力;
5.地方电力**能力,电信设施情况;
6.调查临时用地、施工便道、便桥、工程用水、用电、通讯、材料场、轨排场、搅拌站、预制(存梁)场等大临工程设置条件、标准、数量及施工队伍的驻地安排。
二、设计文件审核。
审核工程设计文件,全面领会主要设计意图,了解建设规模、设计标准、工程特点,核对实物工作量,及早发现问题,并结合现场施工调查、核对、贯通复测及工程构筑物定位测量和路基横断面实测情况,及时对设计文件提出审核意见,以便制定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确保工程施工顺利进行。避免因设计失误给施工带来损失,影响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进度、安全质量及投资效益。
设计文件审核内容
一)审核工程设计水文、地质资料是否与实际相符,设计征用土地界限及拆迁、补偿数量与实际是否相符。
二)审核路基土石方调配及取弃土位置选择是否合理,审核特殊路基设计施工方案的可行性;
三)审核管内重点工程、技术复杂工程的地质资料、工程数量、临时过渡工程及设计施工方案可行性;
四)审核平面布置图尺寸数据、主要工程数量及配套设施;审核线路平、纵断面图,长短链、线路坡度、标高等是否正确;审核线路平面、纵断面与桥涵建筑物位置、标高是否一致;实测路基横断面,计算其数量与设计数量是否相符;
五)审核大、中、小桥、涵洞有无地质钻探资料、基础类型、孔跨(孔径)式样、结构尺寸、主要工程数量是否准确,位置与现场实际情况是否相符;
六)审核工程材料、设备的规格、型号、数量及材料设备采购**渠道;
七)审核大临工程设计数量和费用;
八)审核设计采用的定型图、标准图、通用图、参考图是否配套;建筑、结构、设备及装修之间有无矛盾,设计说明是否齐全、明确。
九)在同一工程中,遇到两个设计单位设计的相邻工程的结合部,控制点是否一致,采用高程系统是否相同。
十)审核各专业工程件名、数量是否清楚、齐全、正确;
十一)审核预留构件及预留孔、洞、沟槽的作用及位置、标高、数量是否正确;
三、施工测量。
一)、施工测量简述。
测量工作贯穿从工程施工准备至工程竣工交付的全过程,包括交接桩、贯通复核测量(简称复测);施工测量;竣工测量。
1、交接桩工作包括工程测量gps控制点、基线平面控制桩、曲线桩和交点桩、断链桩、水准基点桩、建筑物位置桩(或坐标桩)以及精测地段的控制桩,形成《水准基点及基线控制桩交接记录》
2、交接桩后由项目经理部组织,对全管段进行贯通复核测量(简称复测)。复测内容包括:复核曲线转向角、测定曲线,复核曲线间夹直线、增设施工桩橛,复核中线长度、测定断链,复核水准基点标高、增设水准基点、测定施工桩位标高,复核建筑物位置桩(或坐标桩),复核精测地段的精测桩。
3、两个作业队分界处的线路中线桩,应共同测量,并应相互搭接两个控制桩(如在曲线分界,双方应共同测闭整个曲线,并与两端直线搭接两个控制桩。)搭接控制桩一经测定并经双方签认后,任何一方不得单方变更桩位,并由承担施工的工程队负责固定和保管。水准基点测量至少应搭接一个勘测设计水准基点。
4、重点工程应进行控制测量并编写控制测量技术总结。
5、开工前及施工过程中,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内容包括:在完成贯通测量的基础上,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和数据,对建(构)筑物进行施工放样、定位测量;重要桩点护桩测量及桩点保护;工序间检查、复核测量;收方测量;深挖基坑围护及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监控量测工作。
6、线路施工测量包括中线测量、高程测量、横断面测量等。
桥涵施工测量包括桥址中线测量、控制三角网的测量、控制水准网的测量、桥梁墩台定位测量、施工放样及工程质量检验测量等。
7、施工测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及现行的国家标准、部及行业颁布的规范、规则等。
为保证定向点和高程传递的精度,根据工程进度应增加复测次数。
8、竣工测量按合同要求进行。具体工作内容有:
1.中线、水平贯通测量。
2.埋设永久性中线、水准基桩测量。
3.线路诸标、水电标志和地界桩测量、地下管线测量。
4.工程建筑物结构测量。
9、工程因故停建或缓建时,应按照工程竣工测量要求,做好中线和水平基桩测量、固桩工作,保证工程恢复施工时的测量需要。
二)、施工测量的工作程序。
1交接桩工作一般由建设单位组织,由设计或勘测单位向施工单位交桩,项目经理部组织人员参加现场交接桩工作。交接应有桩位平面布置图、控制桩表、曲线表、断链表、坐标和高程成果表。
2交接桩双方各指定一名负责人共同进行交接桩工作,交接桩位要逐一现场查看、点交。项目经理部参加人员应逐一记录现场点位、查看点位是否松动或被移动,并做好桩位点之记录,便于以后寻找使用。有条件应对曲线转角进行现场实测。
交接记录应详细注明缺桩、桩橛损坏及补桩加密情况,存在问题及处理意见。交接记录应双方签认。
3接桩后,项目经理部总工程师主持,测量工程师具体组织,分专业小组进行复测,复测合格后向监理工程师提交复测报告,复测成果得到确认后使用(或经建设单位指定的第三方复测无误后方可使用)。
4施工、竣工测量的基本工作程序一般分为准备工作、外业施测、内业文整三个阶段。
1.准备工作:分内业准备和外业准备。
内业准备:熟悉图纸,结合现场交接桩,贯通复核测量了解设计意图及设计标准,弄清平面坐标和高程起算系统或起算点,并对线路里程、坐标、曲线、坡度、高程等以及设计图上的有关尺寸进行核算。根据建设、监理单位的具体要求,参照有关规范与精度标准编制测量方案或施测方法,按审批手续批准后实施,建立充分满足使用要求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网。
外业准备:踏勘现场,进一步了解与掌握现场实际现状及施测条件。联系清理测量障碍物、配备仪器工具、安全防护设备,制作标桩。
2.外业施测:依照批准的测量方案或施测方法,根据现场原有控制桩点作初测和精测定位。主要是建(构)筑物中心线、标高、沉降水平位移、变形等安全监控量测。
施测完成后还要做自检和复检(专检),保证定位点的可靠准确性。
3.内业文整:以设计部门提供的设计数据为准,整理外业施测成果,对外业观测成果经过计算,精度评定,绘制出平面和高程控制点成果图并经复核无误后作为现场施工定位的依据。竣工测量完成后编制工程竣工测量成果报告,纳入竣工文件。
四、工程试验和检验。
一)、工程试验和检验目的。
利用计量、检测手段,通过科学试验方法,鉴定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和结构物是否满足国家有关标准和设计要求,选择经济可靠的成分配合比,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教师远程教育技术培训课件计划
阿克苏市第四小学2011 2012学年第一学期。远程教育技术培训计划。经过上一年的培训,老师们有了一定的提高。为巩固和进一步提高信息技术能力,本学年将继续沿着上学年的某些好的培训思路对教师进行适当的培训。计划如下 一 培训目标。1 通过培训,加强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提高全校教师的信息技术整体水平。2...
份技术培训
玻璃仪器的使用 维护与清洁。1 玻璃量器不能加热和受热,不能贮存浓酸或浓碱,使用时应按有关的规定进行。2 量筒和量杯用于量取浓度和体积要求不很准确的溶液,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 或量杯 内溶液凹面最低处保持水平。3 容量瓶用于配制浓度体积要求准确的溶液或作溶液的定量稀释。瓶塞应配套,密封性好,使用前要检...
信息技术培训感言 信息技术培训感言
信息技术培训感言怎么写?格式是怎样的?对此,为您提供 信息技术培训感言范文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本文章仅供参考,更多精彩内容尽在。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科技革命的主流。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新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多 化就成为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从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学中的应用,以及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