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北京卷《考试说明》

发布 2022-01-13 22:43:28 阅读 5391

2023年高考北京卷《考试说明》近日公布。与2023年相比,新版《考试说明》在保持稳定的基础上略有调整。语文、英语、生物学科有所变化。

所有科目都对样题部分进行了微调。语文学科中,《论语》纳入经典阅读考查范围。(详细解读请看1月17日出版的《北京考试报》)

语文最主要的调整是,将儒家文化经典著作《论语》纳入经典阅读考查范围。调整后,高考经典阅读考查篇目从2023年的6部增加至7部,分别是:《论语》《红楼梦》《呐喊》《边城》《红岩》《平凡的世界》《老人与海》。

参考样题的调整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用2023年高考北京语文卷的部分题目替换之前的旧题,二是删除部分考查点或题型重复的旧题,经过精简后,参考样题总数从2023年的75个减为69个。

数学调整主要体现在参考样题部分,文科、理科均为以新替旧,即用2023年的部分题目替换了旧题。参考样题主要体现试题的考查目的,考生要通过样题的调整,体会高考对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以及对后续学习所需要的数学素养的考查等。

英语调整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根据高考英语听力考试时间及形式的调整,英语(笔试)《考试说明》中的试卷结构、考试内容及要求、参考试卷将不再包含听力理解内容。听力理解部分录音稿、附录中的语音项目表从《考试说明》中移除。

听力《考试说明》另行发布。第二个调整是参考样题中书面表达两节内容以新替旧。均是以2023年的考试内容替换了旧内容。

历史调整主要体现在参考样题部分。在保持原有题型、数量和结构的基础上,删除5道试题,包括3道选择题、2道非选择题,增加2023年的5道试题,其中3道选择题、2道非选择题。调整后,样题部分点面结合,既有较广的覆盖面,又有纵深的各层级能力与基本素养的考查。

调整后的参考样题具有如下特点:注重基础,强调学科基本素养与方法,鼓励独立思考与创新,贴近实际,培养人文情怀。

地理保持试卷结构、考试内容及要求的稳定。在参考样题主体稳定的基础上,调整部分题目,新替换的题目均来自于2023年试题。其中选择题替换4道题,非选择题替换1道题。

新换入的试题特点鲜明:强调学科基本方法,体现学科素养;着力考查基础知识,关注考生义务教育以来的地理知识积累;秉承贴近时代、贴近生活和考生实际的命题理念。

政治总体保持稳定,试卷结构、考试内容及要求均没有变化。参考样题部分在保持原有题型数量和结构的基础上,更换了3道题目。新替入的题目均为2023年试题。

调整后的参考样题有以下特点:发挥育人功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考查核心能力,全面提高学科素养;关注社会生活,引导考生参与社会实践;注重试题创新,探索高考评价的新形式。

物理试卷结构、考试内容及要求均没有变化。参考样题有调整,删除3道题,增加3道2023年试题,其中2道选择题、1道非选择题。调整后的样题有以下特征:

联系实际,考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回归教材,注重实验;注重基础,考查对物理思想的感悟及对物理方法的理解;体现学科素养的考查。

生物调整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将学科能力要求调整为“理解、应用、思辨、创新”,每项能力包含2~3条具体要求。这一调整植根于原能力体系,是根据教学实际、培养要求进行的调整。二是完善了考核目标表述。

将“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促进考生终身学习”作为考核的总体目标。基于能力要求的变化,相关的表述也进行了相应调整。三是更新了部分参考样题,新替换入7道2023年试题,包括4道选择题、3道非选择题,并梳理了样题“说明”文字,以此对学科关键能力与学科素养进行了解读。

化学考查内容和要求保持稳定,对参考样题进行微调。具体是:在题目数量和题型结构保持不变的基础上,更换了3道试题,其中1道选择题,2道非选择题。

部分试题排序有调整。调整后的样题,仍然注重对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与核心价值的考查,体现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

下面请看《2023年高考北京卷考试说明》修订的说明——

语文。语文学科《考试说明》的修订,遵循“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指导思想,以《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和《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为基本依据,结合北京市高中语文教学改革的实际情况,在总体保持稳定的前提下进行局部微调,继续体现高考语文北京卷关注人的终身发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优秀传统文化、强调全面综合灵活考查语文能力的特色。

在具体修订内容上,《考试说明》中的“试卷结构”“考试内容及要求”“附录1古诗文背诵篇目”保持不变,“附录2经典阅读篇目例举”及“参考样题”部分略有调整。

一。论语》纳入经典阅读考查范围。

阅读经典文学和文化著作,具有滋养人的精神品格、提升语文综合素养的双重作用。形成阅读经典的习惯和能力,对人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2023年将中国儒家文化的经典著作《论语》纳入经典阅读考查范围,继续体现出高考语文北京卷对经典阅读的重视,考查篇目从2023年的6部增加到7部,分别是:

《论语》《红楼梦》《呐喊》《边城》《红岩》《平凡的世界》《老人与海》。

二。对部分参考样题进行调整。

参考样题主要说明试题考查的目的,体现对语文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考查。其调整的内容,主要包括:

一是以新换旧。如多文本阅读用2023年高考语文北京卷第1~8题取代了2023年第1~8题,微写作则是用2023年第25题取代了2023年第26题。

二是精简样题,删除部分考查点或题型重复的旧题。如古代诗歌阅读删除2023年第10题、11题,作文删除2023年第26题,此外还删除部分试测题。参考样题总数从2023年的75个减为69个。

数学。一。

指导思想。1.体现数学学科价值。

数学是一门思维的学科,是培养数学思维的有效载体。高考数学以抽象概括和推理论证能力为核心,全面考查各种能力,强调综合性、应用性、**性,检测考生理性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体现数学学科价值。

2.突出数学学科本质。

注重考查考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数学思想方法,结合考生认知水平,测量其对数学本质的理解、对数学概念结构的把握、对数学学习的态度和信念、对数学精神与思想和方法的领悟、对数学思维的掌握与运用。

3.注重试题的宽度和广度,体现宽广融通。

注意试题背景的多样化,拓宽试题素材的范围,设计研究型、探索性、开放型题目,让考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发挥主观能动性,梳理解题程序、寻求合适的解题方法,为考生展现创新意识、发挥创造能力创设广阔的平台。

4.助力课程与教学改革。

所选试题更加符合考生的认知规律,体现“以人为本”的命题理念,紧紧抓住“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实质和核心,引导教学和考生自觉置身于现实社会的大环境中,关心身边的数学问题,促使考生在学习和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理性思维的精神。

二。具体内容。

参考样题主要体现试题考查目的,包括对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以及对后续学习所需要的数学素养的考查等。具体调整如下:

文科:2023年第2题替换2023年第4题,2023年第7题替换2023年第5题,2023年第3题替换2023年第6题,2023年第13题替换2023年第14题,2023年第18题替换2023年第16题。

理科:2023年第2题替换2023年第1题,2023年第6题替换2023年第2题,2023年第3题替换2023年第4题,2023年第13题替换2023年第14题,2023年第16题替换2023年第16题。英语。

一。修订原则。英语学科《考试说明》以体现改革、稳步过渡为主体思路进行调整修订。在全面落实育人要求的基础之上,不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拓国际视野,弘扬人文情怀,鼓励考生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

因高考北京卷英语听力考试时间与形式有所调整,《考试说明》在试卷结构、考试内容及要求、参考试卷、附录各部分内容上均有所变化。

二。修订内容。

根据英语听力考试时间及形式的相关调整,《考试说明》在保持整体稳定的基础上加以修订。其中,笔试试卷结构、考试内容及要求、参考试卷不再包含听力理解内容。听力理解部分录音稿、附录中的语音项目表从《考试说明》中移除。

此外,部分样题进行更新,内容见下表:

笔试试卷结构、内容、题量、计分和时间安排具体如下:

三。修订说明。

1.落实听力改革,笔试稳步推进。

根据《北京市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精神,推进北京高考英语科目改革,高考英语听力理解部分采用计算机考试形式。2023年高考英语纸笔考试将不再包含听力理解内容。《考试说明》全面落实改革进程,在试卷结构、考试内容及要求、参考试卷、附录、计分及时间各部分内容上均做出相应调整。

除上述变化外,笔试内容稳步过渡,在题型、考查范围、能力要求等方面均保持稳定,延续高考英语北京卷的一贯特色与要求。

2. 弘扬中国文化,用英语讲好家国故事。

《考试说明》对书面表达部分的样题做出调整,旨在进一步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国文化,依靠英语的交际性与实用性,抒发家国情怀,讲好中国故事,充分体现英语的语用功能。书面表达第一节要求考生为国际友人推荐旅游路线,即“长江之行,泰山之旅”。该题要求考生对中国文化符号具有一定的认知。

长江、泰山是中华文明的代表,具有深远的文化意义与审美内涵,二者均为考生所熟悉,不同语言层次的考生皆有话可说,可充分体现考生对祖国的热爱以及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3.推进素质教育,以考生为主体。

《考试说明》强调考生的主体地位,鼓励主动思考,多角度思维,旨在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把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训练融入在语言教学之中。书面表达第一节引导考生对中国名胜长江、泰山进行综合比对并向国际友人进行推荐。考生在推荐过程中要加以条理化的梳理,积极调动多角度思维,展现丰富多彩的动脑过程,摆脱单一方式、唯一答案的局限。

书面表达第二节要求考生以“感恩母校”为主题,记述一次毕业**的拍摄经历。考生根据题目要求,再次回顾校园生活中的点滴。利用所学语言表达真情实感,重点突出考生的主体感受及共鸣,不仅体现了语言的实用性与交际性,更展现了语言的本质与温度。

历史。历史学科《考试说明》的i“试卷结构”和ii“考试内容及要求”部分保持不变,修订主要体现在iii“参考样题”部分,在保持原有题型、数量和结构的基础上,做出部分调整。样题调整如下:

上述新样题和保留的样题组成2023年的“参考样题”,做到点面结合,既有较广的覆盖面,又有纵深的对各层级能力与基本素养的考查。参考样题作为一个整体具有以下特点:

1.注重基础。

以多样的素材反映历史发展的重大事件、主要内容和现象,重在考查学科基本素养与学科思维水平。

2.强调学科基本素养与方法。

注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及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鉴于题型功能,选择题更侧重基础知识与基础能力;非选择题则保持视野开阔、跨度大、综合性强的特点,体现能力考查的综合性,考查考生解读**资料,分析具体问题寻找路径解决问题的高阶能力,以及在较广阔的历史时空框架内对历史发展与演变进行历史阐释的学科素养。

2023年高考北京卷物理《考试说明》

物理 一 修订依据。依据教育部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 实验 中的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以及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 中的考核目标要求,依据北京市中学物理教育的实际,修订2019年高考北京卷 考试说明 物理 二 修订说明。考核目标与要求 和 考试范围与要求 均保持不变。样题方面,按照理...

2023年高考北京卷历史《考试说明》

历史 2019年北京卷 考试说明 历史 依据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实验 和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 同时结合北京市高中历史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修订,总体稳定,局部调整。具体而言,试卷结构 和 考试内容及要求 部分保持不变,修订主要体现在 参考样题 部分,在保持原有题型数...

2023年高考历史北京卷考试说明

2019年高考北京卷 考试说明 发布。历史 2019年北京卷 考试说明 历史 依据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实验 和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 同时结合北京市高中历史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修订,总体稳定,局部调整。具体而言,试卷结构 和 考试内容及要求 部分保持不变,修订主要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