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试题汇编-选修3-5
1(2011全国卷1第18题).已知氢原子的基态能量为e,激发态能量,其中n=2,3…。用h表示普朗克常量,c表示真空中的光速。能使氢原子从第一激发态电离的光子的最大波长为
a. b. c. d.
解析:原子从n=2跃迁到+所以故:选c
2(2011海南第19题模块3-5试题).(12分)
1)(4分)2023年3月11日,日本发生九级大**,造成福岛核电站的核泄漏事故。在泄露的污染物中含有131i和137cs两种放射性核素,它们通过一系列衰变产生对人体有危害的辐射。在下列四个式子中,有两个能分别反映131i和137cs衰变过程,它们分别是___和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131i和137cs原子核中的中子数分别是___和___
解析:由质量数和核电荷数守恒可以得出正确选项 b 、c、 82
2)(8分)一质量为2m的物体p静止于光滑水平地面上,其截面如图所示。图中ab为粗糙的水平面,长度为l;bc为一光滑斜面,斜面和水平面通过与ab和bc均相切的长度可忽略的光滑圆弧连接。现有一质量为m的木块以大小为v0的水平初速度从a点向左运动,在斜面上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返回后在到达a点前与物体p相对静止。
重力加速度为g。求。
i)木块在ab段受到的摩擦力f;
ii)木块最后距a点的距离s。
解析:(i)设木块和物体p共同速度为v,两物体从开始到第一次到达共同速度过程由动量和能量守恒得: ①
由①②得:③
ii)木块返回与物体p第二次达到共同速度与第一次相同(动量守恒)全过程能量守恒得:
由②③④得:
3(2011全国理综35选修3-5】
1)在光电效应试验中,某金属的截止频率相应的波长为,该金属的逸出功为___若用波长为(<0)单色光做实验,则其截止电压为___已知电子的电荷量,真空中的光速和布朗克常量分别为e,c和h
2)如图,abc三个木块的质量均为m。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bc之间有一轻质弹簧,弹簧的两端与木块接触可不固连,将弹簧压紧到不能再压缩时用细线把bc紧连,使弹簧不能伸展,以至于bc可视为一个整体,现a以初速沿bc的连线方向朝b运动,与b相碰并粘合在一起,以后细线突然断开,弹簧伸展,从而使c与a,b分离,已知c离开弹簧后的速度恰为,求弹簧释放的势能。
解析:(1)由和得。
由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和得。
2)设碰后a、b和c的共同速度的大小为v,由动量守恒得 ①
设c离开弹簧时,a、b的速度大小为,由动量守恒得 ②
设弹簧的弹性势能为,从细线断开到c与弹簧分开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有 ③
由①②③式得弹簧所释放的势能为 ④
4(2011天津第1题).下列能揭示原子具有核式结构的实验是。
a.光电效应实验 b.伦琴射线的发现
c.α粒子散射实验 d.氢原子光谱的发现。
解析】:物理学史、常识考查题,简单题,其中光电效应实验说明光具有粒子性,a选项错误;x射线(伦琴射线)的发现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物理学的三大发现(x射线2023年、放射线2023年、电子2023年)之一,这一发现标志着现代物理学的产生,b选项错误;氢原子光谱的发现解释了原子的稳定性以及原子光谱的分立特征,d选项错误;所以选择c。
答案】:c5(2011山东第38题3-5)
1 碘131核不稳定,会发生β衰变,其半衰变期为8天。
碘131核的衰变方程:(衰变后的元素用x表示)。
经过___天 75%的碘131核发生了衰变。
2 如图所示,甲、乙两船的总质量(包括船、人和货物)分别为10m、12m,两船沿同一
直线同一方向运动,速度分别为2、。为避免两船相撞,乙船上的人将一质量为m的货物沿水平方向抛出甲船,甲船上的人将货物接住,求抛出货物的最小速度。(不计水的阻力。
解析。6(2011上海第2题).卢瑟福利用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研究原子结构,正确反映实验结果的示意图是。
答案:d7(2011上海第3题).用一束紫外线照射某金属时不能产生光电效应,可能使该金属产生光电效应的措施是。
a)改用频率更小的紫外线照射 (b)改用x射线照射。
c)改用强度更大的原紫外线照射 (d)延长原紫外线的照射时间。
答案:b8(上海第7题).在存放放射性元素时,若把放射性元素①置于大量水中;②密封于铅盒中;③与轻核元。
素结合成化合物.则。
a)措施①可减缓放射性元素衰变 (b)措施②可减缓放射性元素衰变。
c)措施③可减缓放射性元素衰变 (d)上述措施均无法减缓放射性元素衰变。
9(2011上海第9题).天然放射性元素放出的三种射线的穿
透能力实验结果如图所示,由此可推知。
a)②来自于原子核外的电子。
b)①的电离作用最强,是一种电磁波。
c)③的电离作用较强,是一种电磁波。
d)③的电离作用最弱,属于原子核内释放的光子。
10(2011上海第17题).用极微弱的可见光做双缝干涉实验,随着时间的增加,在屏上先后出现如图(a)、(b)、(c)所示的图像,则。
a)图像(a)表明光具有粒子性。
b)图像(c)表明光具有波动性。
c)用紫外光观察不到类似的图像。
d)实验表明光是一种概率波。
答案:abd
11(上海22a).光滑水平面上两小球a、b用不可伸长的松弛细绳相连。开始时a球静止,b球以一定速度运动直至绳被拉紧,然后两球一起运动,在此过程中两球的总动量填“守恒”或“不守恒”);机械能填“守恒”或“不守恒”)。
答案:“守恒”、“不守恒”
12(201北京第13题).表示放射性元素碘131()衰变的方程是。
a. b.
c. d.答案:b
13 (2011北京第21题)(2)如图2,用"碰撞实
验器"可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即研究两个小球在轨道水平部分碰撞前后的动量关系。
实验中,直接测定小球碰撞前后的速度是不容易的。但是,可以通过仅测量___填选项前的符号),间接地解决这个问题。
第一节小球开始释放高度h b.小球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h
c.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射程。
图2中o点是小球抛出点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实验时,先让入射球ml多次从斜轨上s位置静止释放,找到其平均落地点的位置p,测量平抛射程op。
然后,把被碰小球m2静置于轨道的水平部分,再将入射球ml从斜轨上s位置静止释放,与小球m2相碰,并多次重复。接下来要完成的必要步骤是填选项前的符号)
a.用天平测量两个小球的质量ml、m2
b.测量小球m1开始释放高度h
c.测量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h
d.分别找到m1、m2相碰后平均落地点的位置m、n
e.测量平抛射程om,on
若两球相碰前后的动量守恒,其表达式可表示为用中测量的量表示);若碰撞是弹性碰撞,那么还应满足的表达式为用中测量的量表示)。
经测定,m1=45.0g,m2=7.5g,小球落地点的平均位置距o点的距离如图3所示。
碰撞前、后m1的动量分别为p1与p1,则p1:p1=__11;若碰撞结束时m2的动量为p2,则p1: p2=11:
__实验结果表明,碰撞前、后总动量的比值。
为。有同学认为,在上述实验中仅更换两个小球的材质,其它条件不变,可以使被碰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射程增大。请你用中已知的数据,分析和计算出被碰小球m2平抛运动射程on的最大值为___cm。
答案:(2)c
ade或dea或dae
14(201广东第18题).光电效应实验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光照时间越长光电流越大。
b.入射光足够强就可以有光电流。
c.遏止电压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
d.入射光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才能产生光电子。
解析:光电流的大小只与到达阳极的光电子个数有关,a错。由hv=w+ek和uq=ek知,cd正确。选cd
15(江苏12c)(1)下列描绘两种温度下黑体辐射强度与波长关系的图中,符合黑体辐射规律的是。
2)按照玻尔原子理论,氢原子中的电子离原子核越远,氢原子的能量选填“越大”或“越小”)。已知氢原子的基态能量为e1(e1<0),电子质量为m,基态氢原子中的电子吸收一频率为γ的光子被电离后,电子速度大小为普朗克常量为h ).
3)有些核反应过程是吸收能量的。例如在中,核反应吸收的能量,在该核反应中,x表示什么粒子?x粒子以动能ek轰击静止的,若ek=q,则该核反应能否发生?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16(浙江第14题)如图所示,甲、乙两人在冰面上“拔河”。两人中间位置处有一分界线,约定先使对方过分界线者为赢。若绳子质量不计,冰面可看成光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对绳的拉力与绳对甲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b. 甲对绳的拉力与乙对绳的拉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 若甲的质量比乙大,则甲能赢得“拔河”比赛的胜利。
d. 若乙收绳的速度比甲快,则乙能赢得“拔河”比赛的胜利。
17(浙江第15题)。关于天然放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α射线是由氦原子核衰变产生的。
b. β射线是由原子核外电子电离产生的。
c. γ射线是由原子核外的内层电子跃迁产生的。
d. 通过化学反应不能改变物质的放射性。
18(重庆第16题).核电站核泄漏的污染物中含有碘131和铯137.碘131的半衰期约为8天,会释放射线;铯137是铯133的同位素,半衰期约为30年,发生衰变期时会辐射射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碘131释放的射线由氦核组成。
b.铯137衰变时辐射出的光子能量小于可见光光子能量。
c.与铯137相比,碘131衰变更慢。
d.与铯133和铯137含有相同的质子数。
2023年高考各地语文试题分类
2012年高考各地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附解析 九 文言文。九 文言文。山东卷 三 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 12题。阴兴字君陵,光烈皇后同母弟也。建武二年,为黄门侍郎,守期门仆射,典将武骑,从征伐,平定郡国。兴每从出入,常操持小盖,障翳风雨,躬履涂泥,率先期门。光武所幸之处,辄先入...
2023年高考物理各地试题分类汇编及解析
2011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试题汇编 曲线运动。1 2011江苏卷第3题 如图所示,甲 乙两同学从河中o点出发,分别沿直线游到a点和b点后,立即沿原路线返回到o点,oa ob分别与水流方向平行和垂直,且oa ob。若水流速度不变,两人在靜水中游速相等,则他们所用时间t甲 t乙的大小关系为。a t甲 t乙...
2023年高考物理各地试题知识点分类汇编
2018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 十。二 力学实验 答案 40 解析 由于重物匀加速下落,各相邻点之间时间间隔相同,因此点应是从运动到的过程的中间时刻,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可得 点的速度等于段的平均速度,即。由于,故。同理可得。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故 重物下落的过程中,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由已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