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语文

发布 2022-01-08 08:27:28 阅读 1455

二.诗歌的抒情方式。

一、直接抒情

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由诗人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

例1.阅读下面的宋诗,

示长安君王安石

少年离别意非轻,老去相逢亦怆情。草草杯盘供笑雨,昏昏灯火话平生。

自怜湖海三年隔,又作尘沙万里行。欲问后期何日是?寄书应见雁南征。

诗中表现了“怆情”之感,请就中间两联逐联赏析作者是如何表现这种情感的。

答案示例:颈联中“自怜”与“又作”贯通一气,诗人借此直抒胸臆,表达了心中的万端悲慨。“湖海”久隔,“尘沙”远赴,旦夕间重逢又别,且是出使不无艰险的辽国,时空的拓展将悲意又加深了一层。

“三年”言时间之长,“万里”谓距离之远,以数字入诗,一纵一横,使悲情更为浓烈。

二、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主要有四种形式:

1.借景抒情,即诗人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情感、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景物之中,通过描写景物予以抒发。

例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送人辛弃疾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

答案示例:两句运用了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翘首远望,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路途艰难,祝福平安的关切之情;山高水长,前程迷茫的郁闷之情。

例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武夷山中谢枋得

十年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天地寂寥山雨歇, 几生修得到梅花?

天地寂寥山雨歇”一句对表情达意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案示例:这句诗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山雨过后天地寂寥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孤傲寥落的情怀。

2.借物抒情(托物言志),诗人借日常生活或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来表达某种情感或志向,

例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

小斋即事刘一止

怜琴为弦直,爱棋因局方。未用较得失,那能记宫商?

我老世愈疏,一拙万事妨。虽此二物随,不系有兴亡。

作者为什么要写琴棋二物?他想借琴棋抒发一种什么样的情怀?

答案示例:作者写琴棋二物是托物言志。他以琴棋二物的“品”,来写自己的“志”;直——正直、方——有棱角。

正因为自己的方直之品不变,结果到头来“世愈疏”、“万事妨”,只落得小斋独处,无关乎国家的兴亡了。这些都抒发了作者对个人遭遇的感慨,对世事讥讽的情怀。

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便干。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过华清宫李约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玉辇**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

两首诗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示例:吴诗借景抒情,鞭挞了无视人民疾苦、沉湎于享乐的统治者。李诗借史抒怀,讽刺了统治者荒淫误国,感叹王朝的兴衰。

4.情景交融(寓情于景),即将感情融会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来抒发感情。

例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望江南超然台作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针。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术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时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趋年华。

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

答案示例:上片描写的是超然台下“春未老”之景;下片抒发的是春虽未老,人却在无奈之中的思乡之情。这首词因景生。

的惜别之情;路途艰难,祝福平安的关切之情;山高水长,前程迷茫的郁闷之情。

例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武夷山中谢枋得

十年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天地寂寥山雨歇, 几生修得到梅花?

天地寂寥山雨歇”一句对表情达意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案示例:这句诗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山雨过后天地寂寥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孤傲寥落的情怀。

2.借物抒情(托物言志),诗人借日常生活或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来表达某种情感或志向,

例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

小斋即事刘一止

怜琴为弦直,爱棋因局方。未用较得失,那能记宫商?

我老世愈疏,一拙万事妨。虽此二物随,不系有兴亡。

作者为什么要写琴棋二物?他想借琴棋抒发一种什么样的情怀?

答案示例:作者写琴棋二物是托物言志。他以琴棋二物的“品”,来写自己的“志”;直——正直、方——有棱角。

正因为自己的方直之品不变,结果到头来“世愈疏”、“万事妨”,只落得小斋独处,无关乎国家的兴亡了。这些都抒发了作者对个人遭遇的感慨,对世事讥讽的情怀。

3.借古抒情,借历史上的事件来讽喻当朝。

例5.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华清宫吴融

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便干。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过华清宫李约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玉辇**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

两首诗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示例:吴诗借景抒情,鞭挞了无视人民疾苦、沉湎于享乐的统治者。李诗借史抒怀,讽刺了统治者荒淫误国,感叹王朝的兴衰。

4.情景交融(寓情于景),即将感情融会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来抒发感情。

例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望江南超然台作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针。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术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时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趋年华。

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

答案示例:上片描写的是超然台下“春未老”之景;下片抒发的是春虽未老,人却在无奈之中的思乡之情。这首词因景生情,情景交融。

例7.阅读下面三篇作品,然后回答问题。

乌衣巷 (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人月圆 (金)吴激

南朝千古伤心事,犹唱后庭花。旧时王谢,堂前燕子,飞向谁家?

恍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髻堆鸦。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

中吕]山坡羊燕子 (元)赵善庆

来时春社,去时秋社,年年来去搬寒热。

语喃喃,忙劫劫③,春风堂上寻王谢,巷陌乌衣夕照斜。

兴,多见些;亡,都尽说。

请简要赏析这三篇作品的表现手法及语言特色。

答案示例:①刘诗今昔对照,寓情于景,含蓄深沉,体现了咏史诗的特色。②吴词剪裁唐人诗句抒亡国隐痛,温婉悲凉,凸显婉约词的正宗风韵。

③赵曲以议论作结,点破兴亡,明快直露,有浓郁的散曲风味。

三.借景抒情。

借景寄托,移情于景,融情于景,因情造景。

移情于景与融情于景的区别。

有一些感情的渗入,是“融情于景”;

例如: 暮春浐水送别》

韩琮 绿暗红稀出凤城,暮云楼阁古今情。

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

这首诗将友情、世情等浓缩为“古今情” ,融入由“绿暗”、“红稀”、“暮云”、“宫前水”等意象组成的一幅感伤画面之中,形成了融情于景的艺术特色。

有强烈的感情渗入,是“移情于景”.

例如: 王维的《过香积寺》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意在表现环境的幽冷。这里诗人以倒装句,写泉声,写日色。原句的意思是,危石间泉水呜咽,青松上日色清冷。

很显然,“咽”字和“冷”字都注入了作者的感情,即所谓移情于景,于是纯粹的自然景物自然现象就显得有情有意,更摄人心魄了。

四.表现方法。

对比 ,铺垫, 象征,夹叙夹议等。

五,修辞手法。

1.比喻:

比喻由三部分构成:

1、本体。2、喻体。

3、比喻词。

(比喻和拟人最大的不同在于比喻含有喻体,拟人没有。)

作用: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的事物解说,即打比方,帮助人深入理解。

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

类别| 特点 | 本体 | 比喻词 |喻体| 例句

明喻|甲像乙| 出现 |像、似的、好像、如、宛如、好比、犹如|出现|那小姑娘好像一朵花一样。

暗喻|甲是乙| 出现 | 是、成为 |出现|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就是一幅青山绿水画。

借喻|甲代乙|不出现| 无 |出现|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顶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2.夸张:

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

作用: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类别特点例句

扩大夸张对事物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缩小夸张对事物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缩小只能看到巴掌大的一块天地

超前夸张把后出现的说成先出现,把先出现的说成后出现她还没有端酒怀,就醉了。

3.排比:把三个或以上结构和长度均类似、语气一致、意义相关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来。

作用:加强语势、语言气氛,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表达效果)。

例句: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4.对偶:

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美感。

主要方式。1、正对。上下句意思上相似、相近、相补、相衬的对偶形式。

例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2、反对。上下句意思上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式。

例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3、串对(流水对)。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

例句:.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

5.设问:

为了此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

作用:引起注意,启发读者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

例句: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

6.反问(激问、反诘、诘问):

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在反问句中。

作用: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

例句: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

2023年专升本专升本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10 每空2分 1李斯的代表作。2徐志摩的代表作。3麦琪的礼物的作者。4陶渊明 陶渊明情况选择 5敕勒歌 描写了什么,表现了什么 6才高八斗形容的谁。选项有曹植,谢灵运。7魏晋风骨 风格选择 8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 例如,小李杜指李白与杜甫 9杜甫人称什么。10 李清照的朝代。二默写题 10 ...

专升本语文作文

莎士比亚在 凯撒大帝 这篇名著中留下了这样的名言 行动要看时机,就像开船要看涨潮。这里所说的 时机 也就是 机遇 或 机会 机遇 不只是一个时间概念,它还包括政治气候 经济条件 社会环境等多重要素。机遇 的显著特点,一是难得,二是易逝。南巡时反复提醒人们 我就担心丧失机会。不抓呀,看到的机会就丢掉了...

专升本语文复习

2015西财天府专升本语文复习资料。词语解释 四 第一篇 始得西山宴游记 1 望西山,始指异之异,意动用法,以什么为宜。全句可译为,望见了西山才开始指点着它以为奇异。2 辨析一词多意。入穷山林,穷回奚谷。穷 走遍,走到尽头。穷山之高而止。穷 穷尽,指登山顶点。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穷 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