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九年级化学期末模拟试题一

发布 2021-12-30 23:14:28 阅读 9818

青岛期末考试模拟试题一(青岛李沧2012)

九年级化学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80分)

1、请务必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2、本试题共有31题:其中1-22题为选择题,请将所选答案的标号填写在第ⅱ卷的指定位置上;23-31题在第ⅰ卷上的无效、不得分。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na-23 cl-35.5 h-1 c-12 n-14

一、选择题:每题各有一个正确答案。(本题共16道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铁锅生锈 b.冰雪消融 c.玻璃破 d.车轮爆胎

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海水 b.液氧 c.果汁 d.空气。

3. 2.5微米的固体颗粒物称为pm2.5,它容易诱发呼吸道疾病。2023年2月,***发布了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下列项目不必列入监测范围的是。

a. 氮气 b. 二氧化硫 c. 一氧化碳 d. pm2.5

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5.豆类、动物肝脏中含有丰富的铁和锌,这里的“铁”、“锌”是指。

a.原子b.分子c.元素d.单质。

6.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a.牛奶b.豆浆c.冰水d.糖水。

7.古代“银针验毒”的原理是:4ag + 2h2s + o2 ═ 2x + 2h2o,x的化学式为。

a.ags b.ag2sc.ag2od.ag2o2

8.下表是一些物质的ph,对于胃酸过多的人,空腹时较宜食用的物质是。

a.番茄 b.葡萄c.牛奶d.玉米粥。

9.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如下,从图中获得的有关信息,错误的是。

a.反应前物质的组成是混合物 b.图中的各物质均属于化合物。

c.该反应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 d.该化学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10.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的灭火原理是。

a.清除可燃物b.降低酒精的着火点。

c.隔绝空气d.降低温度至酒精的着火点以下。

11.蚊虫叮咬时分泌的蚁酸(hcooh)会使人体**肿痛。下列有关蚁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蚁酸是氧化物b.蚁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

c.蚁酸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l:2 d.蚁酸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小。

12.宏观与微观相互联系是学习化学重要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温度计受热时水银柱上升,是因为汞原子受热时体积变大

b.稀盐酸和稀硫酸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是因为它们溶液中的阳离子都是h+

c.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100ml,是因为分子之间存在间隔

d.在加油站的附近闻到气油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13.下列化学用语表示离子的是。

h2o2 ②si ③so42

abcd.③⑤

14.下列由事实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15.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

a.该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3x+y=2z+w b.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复分解反应

c.m=1 d.反应后容器中z与y的质量比为1:6

16.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a.向一定量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水 b.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不断加锌粉。

c.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不断加氢氧化钠溶液d.向一定量的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中不断加氯化钡溶液。

二、选择题:每题各有一个或两个正确答案。(本题共6道小题,每题2分,共12分)

17.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燃着的木条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 b.用酚酞试液鉴别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

c.用水鉴别碳酸钙粉末和碳酸钠粉末 d.用碳酸钠粉末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

b.t2℃时,30ga物质加入到50**中不断搅拌,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37.5%

c.t2℃时,将相同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a

d.将t1℃时c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变为不饱和溶液。

19.为除去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试剂(过量)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20.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见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滴入酚酞试液后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b.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co2也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所以co2是酸。

c.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均是碱,氢氧化钙与氯化铜溶液反应生成沉淀,氢氧化钠也能与之反应生成沉淀。

d.溶液中有晶体析出,其溶质质量减小,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21.重结晶后的食盐中往往还含有少量的硫酸钠、氯化镁、氯化钙等杂质,它们在溶液中主要以so42-、ca2+、mg2+的形式存在,为将这些杂质除净,可向食盐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碳酸钠、氯化钡溶液,然后加入盐酸调至溶液ph=7,最后经过过滤、蒸发得到精盐。下列操作及加入溶液顺序,错误的是。

a.bacl2、naoh、na2co3、过滤、hcl b.na2co3、bacl2、naoh、过滤、hcl

c.naoh、bacl2、na2co3、过滤、hcl d.bacl2、na2co3、naoh、过滤、hcl

22. 某无色气体x可能含有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甲烷四种气体中的一种或两种。为确认其组成,某同学取一定量该气体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假设每步都充分反应或吸收),结果装置①中无明显变化,装置③增重1.

8g,装置④增重2.2g。

下列关于气体x成分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a.一定没有二氧化碳 b.可能只有甲烷。

c.可能含有甲烷和氢气 d.可能含有氢气和一氧化碳。

23.用符合要求的物质的序号填空: ①氧气 ②浓硫酸 ③纯碱 ④熟石灰。

1)可用作干燥剂的是2)可用于生产洗涤剂的是。

3)在抢救危重病人时,用呼吸机输入的是4)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24.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质及其变化,更有助于了解物质组成及变化的本质。

1)上述粒子中,属于阴离子的有 (填写序号,下同);在化学反应中最易失去电子的是由②、③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为。

2)上述粒子所属元素可以组成多种化合物,请写出由上述某些元素组成的一种酸的化学式为一种碱的化学式为。

3)右图表示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微观过程,该反应的本质是请写出一个与上述反应本质相同的化学方程式。

25.工业上常用“碳捕捉”技术将co和co2混合气体中的co2捕捉并**co,其基本过程如图所示(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

1)反应②分离出的co2可制成干冰,干冰常用于制冷剂。

2)反应①在“反应分离室”内进行,将naoh溶液与caco3分离的操作是过滤。

3)“捕捉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下列有关该捕捉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有填写序号)。

a.捕捉到的co2可制备其它化工产品,减少了温室气体排放。

b.“反应分离室”中的反应要吸收大量热。

c.整个过程中,只有一种物质可循环利用 d.能耗大是该捕捉技术的一大缺点。

26.下面的**中列出了氯化铵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1)从表中可得到的一条信息是。

2)在20℃时,向200**中加入100g氯化铵,形成氯化铵的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将其温度升高至60℃时,溶液的质量为___g,该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27.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带有标号的仪器名称:a是b是。

2)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装置序号,下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九年级化学期末模拟试题

青岛市2013 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80分 第 卷 选择题共28分 相对原子质量 h 1 o 16 c 12 n 14 mg 24 fe 56 zn 65 ca 40 s 32 cl 35.5 一 选择题 本题共16小题,每题1分,共16分。每道题只有一个正...

第一学期九年级化学期末试题

九年级期末学情调研综合 试题。化学部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o 16 al 27 si 28 ca 40 fe 56 cu 64 zn 65 ag 108一 选择题 本大题包含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30分 1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 铜丝做导...

九年级化学期末试题

景贤中学九年级化学试题。班级姓名得分 能使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o 16 n 14 第一大题,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规定位置。1 厨房里发生的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苹果腐烂 b 榨取果汁 c 面包发霉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