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试题

发布 2021-12-31 16:37:28 阅读 7692

2011-2023年九年级化学期末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ca:40 k:39 i:127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能供给呼吸 b.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c.具有可燃性 d.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

2.图1是钠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钠原子的质子数为11

b.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

c.钠原子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

d.钠元素为非金属元素。

3.水是地球上最普遍、最常见的物质之一,人类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水。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蒸发后,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

b.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c.冰块与水混合得到混合物。

d.明矾可用于净水。

4.下列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铁丝弯曲 b.西瓜榨汁 c.食物腐烂 d.灯丝熔断。

5.“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中所耗用的能量、材料要尽量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a.教科书循环使用 b.少用一次性木筷。

c.用完电器后拔掉插头 d.使用一次性塑料袋购物。

6.下列事实不能用分子观点解释的是。

a. 柳絮纷飞 b.花香四溢 c.给轮胎打气时气体被压缩。

d.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7.下列各组物质中,带点的同种元素的化合价相同的是。

c. mno2 、k2mno4 d. p2o5、ca3(po4)2

8. 下列有关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粒子

b.物体有热胀冷缩现象,主要是因为物体中的粒子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c. 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d. 在化学反应中,任何离子都不能再分。

9. 对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同时有大量的白烟生成

b.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变红。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10.学习化学我们经常做实验。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闻气体气味 b.往试管里加锌粒 c.称量氧化钠 d.量取液体。

11.据报告,哈密地区白山钼矿发现新矿源,是新疆目前发现的最大钼矿,钼是稀有矿产资源,主要用于航天合金材料制作。在元素周期表中钼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钼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非金属元素b.原子核内质子数为42

c.相对原子质量为95.94gd.元素符号为mo

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带着国人的祝福,执行中国首次“探月”之旅。“嫦娥”在**前10小时开始加注火箭燃料四氧化二氮(n2o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四氧化二氮是由6个元素构成的。

b.四氧化二氮的相对分子质量是92g

c.四氧化二氮中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8

d.四氧化二氮分子中氮、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2

13、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水能灭火,所以电脑一旦失火应立即用水浇灭。

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则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也不能再分。

c.点燃h2与o2混合气体可能**,则点燃煤气(co)与o2的混合气体也可能**。

d.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14.不同的单质分子,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的模拟模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参加反应的“ ”和“ ”分子的个数比是 2︰1

b.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c.该反应有2种生成物。

d.每个生成物分子由3个原子构成。

15.下列图标中属于消防安全标志的是( )

aabcd. ②

16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才能放出热量 b.物质的缓慢氧化均放出热量。

c.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同时伴随着能量变化d.人们使用化石燃料是利用它燃烧产生的热。

17、今年4月,墨西哥湾石油泄漏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石油是三大化石燃料之一,从中可炼制出多种燃料。下列燃料不是从石油中分离出来的是( )

a.煤油b.柴油 c.酒精d.汽油。

18下列各组物质都属于纯净物的是( )

a.蒸馏水、软水 b.金刚石、干冰 c.煤、石油 d.石灰石、沼气。

19最近科学家制造出原子序数为112号的新元素,其相对原子质量为277,下列有关112号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元素原子的中子数为112 b.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165

c.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12 d.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277

20、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可能是催化剂。

b.a、b两种物质中元素种类一定与c物质中元素种类相同。

c.b物质可能是单质。

d.反应后a物质的质量为3g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

1、按下列要求书写化学方程式: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在空气中燃烧。

在通电条件下只有两种气体生成的分解反应。

3)磷在氧气中燃烧。

4)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

2、世界气候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旨在控制大气中“温室效应”气体的排放量。“低碳”正成为人们的共识。

(1)近几十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2)自然界消耗二氧化碳气体的主要途径是①植物的光合作用。植物在光的作用下吸收二氧化碳和水生成葡萄糖(c6h12o6)和氧气;②海水的吸收。请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出上述两条消耗co2的途径。

(3)科学家正在研究将空气中过多的co2和h2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转化成甲烷和水,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请举一例你在日常生活中符合“节能减排”的做法。

3. 2023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7.1级**,灾区饮用水安全备受关注。

(1)除去水中难溶性固体杂质的操作时。

2)生活中既能降低水的硬度,又能杀菌消毒的方法是。

3)“84消毒液”可用于灾区防疫。制备其主要成分次氯酸钠(naclo)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oh + x ==naclo +nacl+h2o,则x的化学式为。

4)“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是有机物,能赋予生命 b.水是一种很好的溶剂,能维持人体的体液平衡。

c.水是人体主要的功能物质 d.水中氧元素含量很高,能提供人体所需的氧气。

4、请将下列短文中带点的部分,用恰当的化学用语填空:

“南澳一号”考古发掘出青花瓷器、青铜器、铁器等文物。青花瓷上的着色剂是氧化钴(coo),氧化钴中钴元素的化合价显+2价 ;青铜器文物上的铜绿可用酸洗,清洗后的溶液中含有铜离子 ;铁制文物上的铁锈主要成分是氧化铁。

5、我省石英矿(制硅注意原料)储量居全国首位。

1)硅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右图,其中x= ;

(2)硅的工业制备原理为sio2 + 2c si + 2co↑,反应前后化合价降低的元素是 ;

(3)硅常用于太阳能帆板。发展太阳能产业比发展其他传统能源产业的优点是。

6、化学学习中,我们常用实验**的方法学习常见物质的组成、性质等知识。下面a、b、c三个都是研究物质组成的实验图,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若a实验中的烧杯是一个干冷的烧杯,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2)b实验室通过证明的组成来推断水的组成;

3)c实验是利用可燃物消耗瓶内的氧气,使瓶内来推测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4)从研究方法来看,a实验与 (填“b”或“c”)实验的方法相同。

7、某校五楼寝室,学生熄灯就寝后,一同学违规点蜡烛看书,不小心引燃蚊帐,导致火灾。就此事件回答下列问题:

1)从物质燃烧的条件看,蚊帐是。

2)该同学慌忙打开房门,致使火势迅速扩大,其原因是。

3)同寝室同学惊醒后,一边拨打“119”,一边采取了下列自救措施,其中正确的是___填序号)。

a.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 b.跳楼逃生 c.藏在桌子底下等待救援。

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试题

考试时间 120分钟,满分100分 得分。相对原子质量 s 32 h 1 o 16 zn 65 一 选择题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计30分 1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冰融化成水b 矿石粉碎 c 铜丝弯曲 d 白磷自燃。2 下列物质在应用中,只应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 将活性炭放入冰箱...

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试题 含答案

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考试试题。注意事项 1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 班级 考号等信息。2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 单选题。1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通过焚烧塑料减少 白色污染 b 可以用熟石灰来改良酸性土壤。c 煤燃烧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是造成酸雨的罪魁祸首。d 用一氧化碳做燃料可防止温室效...

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测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o 16 k 39 cl 35.5 一 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44分 1 2014年9月24日14 36分耒阳老大桥成功实施爆破。爆破时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炸药 b 桥石破碎 c.桥墩倒塌 d 河水飞溅。2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 洁净的空气 b 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