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发布 2021-12-30 20:12:28 阅读 1426

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 )

a、没有特殊要求b、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地注入水中,并不断搅动。

c、把水缓缓地倒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动 d、迅速将浓硫酸倒入水中后搅动。

2、将ph试纸用水湿润后测定某溶液的酸碱度,所测得该溶液的ph与实际情况相比,其结果是( )

a、相等 b、偏大 c、偏小 d、三种结果均有可能。

3、胃溃疡严重的病人胃酸(盐酸)过多,可内服含有能跟盐酸起反应的物质成分的胃药,以减少胃中盐酸的含量而又不造成胃穿孔。下列物质中,最适宜作为胃药成分的是( )

a、caco3 b、al(oh)3 c、nahco3 d、ca(oh)2

4、小李在学习酸碱指示剂与常见酸、碱溶液作用时,归纳成如右图所示的关系。图中a、b、c、d是两圆相交的部分,分别表示指示剂与酸、碱溶液作用时所显示出的颜色,则其中表示不正确的是(a)

a.紫色b.蓝色c.红色 d.无色。

5、人被蚊虫叮咬后,会出现**痛痒,这是蚊虫分泌出的蚁酸所致。下表是生活中一些常见物质的ph。如果要减轻痛痒,你认为应涂抹下表物质中的( )

6、如图所示装置中,夹子处在关闭状态。现将naoh溶液滴入广口瓶中,待充分反应后,打开夹子,试管中刚停止沸腾的水又重新沸腾了。对上述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试管内的气压减小,沸点升高 b、试管内的气压增大,沸点升高 c、试管内的气压减小,沸点降低 d、试管内的气压增大,沸点降低。

7、聪明的小红同学在烧水是发现壶中有许多水垢[水垢的主要成分是caco3和mg(oh)2],她设计了下列方法除去水垢,你认为可行的是( )

a、用食醋浸泡后冲洗 b、用洗涤剂溶液浸泡后冲洗。

c、用食盐水浸泡后冲洗 d、用热的纯碱溶液浸泡扣冲洗。

8、北京大学的两位教授发现人体心肺血管中存在微量的硫化氢(h2s),它对调节心血管功能有重要作用。硫化氢能溶于水,其水溶液显酸性,称为氢硫酸。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硫化氢由两种元素组成b、硫化氢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c、氢硫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d、氢硫酸能与naoh溶液发生中和反应。

9、下图是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有关粒子之间反应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盐酸溶液中含有氢离子和氯离子。

b、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

c、两种溶液混合时,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了水分子。

d、两种溶液混合时,钠离子与氯离子结合生成了氯化钠离子。

10、石灰浆新抹的墙壁上掉下一块白色固体,小红为**其成分,她应该选用的试剂是( )

a、酚酞、氢氧化钠溶液 b、酚酞、稀盐酸。

c、酚酞、氯化钠溶液 d、盐酸、氢氧化钠溶液。

11、化学实验室通常将药品分类后存放在不同的药品柜里,现存放的部分药品如下:

实验室新购进一些盐酸,应将他存放在药品柜( )

a、甲 b、乙 c、丙 d、丁。

12、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金属元素有正化合价,因此非金属元素一定没有正化合价。

b、碱都含有氢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碱。

c、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因此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氧化物只含有两种元素,所以氧化物中一定有一种元素不是氧元素。

二、填空与实验**题。

1、酸和碱的组成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2、在表面皿上放一些固体烧碱,露置在空气中,可以观察到烧碱表面先变潮湿,过一段时间,表面又出现白色粉末。发生上述变化的原因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今年初春,我国某些地区出现了高致病性禽流感,为防止疫情蔓延,必须迅速进行隔离,并对受禽流感病毒污染的禽舍、工具进行消毒。资料显示:禽流感在高温、碱性环境(如氢氧化钠溶液)、高锰酸钾或次氯酸钠等消毒剂中生存能力较差。

请回答:

1)次氯酸钠(naclo)属于 (填“氧化物”“酸”“碱”或“盐”)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2)以下对受污染工具的消毒方法可行的是 (填序号)

a、用naoh溶液浸泡 b、用水冲洗即可 c、用naclo溶液浸泡。

3)配制消毒用的1000g2%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要固体氢氧化钠 g,水g.

4、化学反应往往伴随着一些现象发生,但co2与naoh溶液的反应没有明显的现象。为了通过一些现象说明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某班同学分两组作了如下**实验:

1)第一组同学把一支收集有co2的试管倒立在装有饱和naoh溶液的烧杯中(如图),看到试管内液面上升。这种现象是因为试管内外产生了

a、温度差 b、重力差 c、压强差 d、浮力差。

2)第二组同学从中得到启发,也设计了下图实验装置进行**:

a现象为b现象为。

c现象为。3)同学们经过分析讨论,认为第一组的实验中产生液面上升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两种。一种是因为co2与溶液中的naoh反应,消耗了co2,你认为另一种原因是。

4)为了进一步证实co2与naoh溶液已经发生了反应,他们设计了如下方案:取上述实验后的溶液;第一组同学滴加现象为第二组同学滴加现象为他们虽然看到的现象不同,但都可以证实co2与naoh溶液已经发生了反应。

三、计算题。

取碳酸钠和氯化钠的固体混合物13.6g,与质量为73g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4.4g。

计算:(1)固体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2)该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反应所得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后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化学试题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卷。一 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1分,共12分 1 我们每天都要喝水,都要用到水。水是一种。a 元素 b 单质 c 化合物 d 混合物。2 下列各组现象都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a 蜡烛熔化牛奶变酸 b 铁锅生锈煤气燃烧。c 电灯发光形成酸雨 d 汽油挥发滴水成冰。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环境保...

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化学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1 随着 双创一巩固 活动的开展,空气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下列物质中,未计入遵义市监测空气污染指数项目的是。a 氮气 b 二氧化硫c 一氧化碳 d 可吸入颗粒物。2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 净化后的空气 b 液态氧 c 稀有气体 d 澄清石灰水。3 下列物...

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卷。一 选择题 本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12小题,共12分 1 下列诗句描述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2 2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3 如图四种微粒中,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的是 4 2分 现代通信中大显身手的光导纤维是用sio2制成的 sio2中硅元素 si 的化合价为 ...